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13.2内能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13.2内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7.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07 10:41:00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13.2内能
一、单选题
1.(2020·襄州模拟)下列有关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后,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B.高温高压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其内能变大
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D.物体对外做功它的内能减少
2.(2020九上·二道区期末)下列实例中,属于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是(  )
A.用暖水袋暖手,手变热 B.锯木头时,锯片变热
C.饮料放冰箱里,饮料变凉 D.水放太阳底下晒,水变热
3.(2020九上·朝阳期末)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是(  )
A.炭火烤肉 B.把菜炒熟 C.饮料加冰 D.搓手取暖
4.(2020九上·深圳期末)在下列现象中,利用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
A.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
B.小孩从滑梯上滑下,臀部有灼热感
C.烧水时,水逐渐变热
D.流星在大气层中高速下落,发出光和热
5.(2020·苏州模拟)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内能为零
B.冬天搓手取暖是通过做功来改变内能
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物体的机械能越多,其内能就越多
6.(2019九上·盐城月考)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小的物体不能将热量传给内能大的物体
B.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C.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
D.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7.(2020·曲周模拟)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
C.0 ℃ 的冰没有内能
D.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
8.(2019九上·防城期中)下列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
A.钻木取火
B.用热水袋取暖
C.压缩气体,棉花燃烧
D.拉动绳子,木塞冲出
9.(2019九上·深圳期中)以下几种内能改变方式不属于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小孩滑下,臀部发热
B. 空气被压缩,温度升高
C. 钻木取火
D. 加热使水沸腾
10.(2019九上·凤翔期中)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
B.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C.0℃的水没有内能
D.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
11.(2019九上·南海期中)下列有关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质量大的物体所具有的热量一定多
B.一定质量的水凝固成冰,它具有的内能一定减少
C.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D.有内能的物体一定有动能,有动能的物体不一定有内能
二、多选题
12.(2020·黑龙江)有关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放出热量,其内能一定减小,温度一定降低
B.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传递
C.将热水倒入碗里,碗变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
D.冰在熔化过程中,内能增加而温度保持不变
13.(2019九上·安丘期中)有关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
B.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会增加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热量
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14.(2019九上·伊川月考)(双选)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大的是(  )
A.冬天在户外时两手相搓一会儿就暖和
B.刀在砂轮的高速摩擦之下溅出火花
C.在烈日之下柏油路面被晒熔化了
D.火箭在“熊熊烈火”的喷射中冲天而起
15.(2019九上·宜宾期末)在下列如图所示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钻木取火
B. 食品放入冰箱内
C. 物体放在取暖器旁
D. 金属勺放在热汤中
16.(2018九上·洛阳月考)如图所示,对于下列实验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去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小
B.抽去玻璃隔板,两瓶中气体逐渐混合均匀,说明空气比二氧化氮的密度大
C.给瓶内打气,瓶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来时,瓶内空气的内能减小
D.厚玻璃管中的空气被压缩时,管内空气的内能减小
17.如果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则(  )
A.它含有的热量增加 B.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C.它的分子运动加快 D.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三、填空题
18.(2020·襄阳)今年5月18日复课后,为了保障每位师生的安全,学校每天都要对公共场所喷酒84消毒液来进行消杀。消杀过后,同学们都闻得到消毒液的味道,这是   现象;在治疗高烧病人时,可以采用敷冰袋的方式来退烧,这实际上就是采用   的方法来改变物体内能。
19.(2019九上·灌阳期中)南极洲的冰川   内能(选填“具有”或“不具有”),古人钻木取火是通过   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
20.(2019九上·中山期中)如图所示,在气缸A中密封有压缩空气,B是一种被销钉K锁住的活塞,C是一个温度计。若活塞与气缸壁间没有摩擦,当把销钉拔出后,将看到的现象:
(1)活塞将向   (填“左”或“右”)运动;
(2)温度计的示数将   (填“升高”或“降低”),因为   。
21.(2019九上·沭阳期中)在使用打气筒时,筒壁下部会发热,主要原因是通过   方式使筒内空气内能增加,再通过   方式使筒壁内能增加。
22.(2019九上·平遥月考)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铁丝的内能。
23.(2019九上·兴化月考)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载人飞船.“神舟”飞船穿越大气层返回地面时,与大气层摩擦,通过   方式,将   能转化为内能.
24.(2019九上·兴化月考)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t4时刻物体内能   零(选填“等于”或“不等于”),t1时刻物体分子总动能   t2时刻物体分子总动能,t2时刻物体内能   t3时刻物体内能(后面两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5.(2019九上·蔡甸月考)我们感到冷时,有时会搓手,有时会使用暖水袋,前者是通过   的方式取暖,后者是通过   的方式取暖。两种方式都能   (选填“增加”或“减少”)物体的内能。
26.(2019九上·南通月考)“热”字有多种含义,有时表示热量,有时表示温度,还有时表示内能,请你说出以下例子中“热”所表示的物理量。
(1)物体受热,温度会升高。   
(2)沸腾的水很热,容易烫伤人。   
(3)两手摩擦,会感到发热。   
四、实验探究题
27.(2019九上·北京期中)研究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小明做了两个实验:
实验甲:如图所示,将装有少量乙醚的薄壁金属管固定于桌面,用橡皮塞塞紧,来回快速拉动缠在金属管外的皮绳,过一会儿,可以观察到橡皮塞从管口飞出。
实验乙:如图所示,用气筒不断向装有少量水的瓶内用力打气,可观察到瓶塞从瓶口跳出,此时瓶内有白雾产生。
(1)在甲实验中:橡皮塞从管口飞出,是_____的内能转化为橡皮塞的机械能。
A.皮绳 B.金属管 C.橡皮塞 D.乙醚气体
(2)在乙实验中:当瓶塞从瓶口跳出时,瓶内有白雾产生,这时瓶内气体的内能_____,温度降低,发生了液化现象。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28.(2019九上·抚顺月考)如图1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管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硝化棉会立即燃烧起来。如图2所示,烧瓶内盛有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瓶内出现白雾。
(1)向下压活塞,对筒內空气   ,空气内能   (填“增大”或“减小”),温度   (填“升高”或“降低”),达到硝化棉的着火点,立即燃烧起来。
(2)向装有少量水的烧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内能   (填“增大”或“减小”),温度   (填“升高”或“降低”),瓶内水蒸气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从而出现“白气”。
29.(2018九上·盘锦月考)如图所示,拿一个大口玻璃瓶,瓶内装少量的水,用塞子塞紧,通过塞子上的开口往瓶里打气。
(1)当塞子从瓶口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会出现   。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
(3)由此实验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物体吸收热量后,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A不符合题意;
B.高温高压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其内能减小,B不符合题意;
C.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C不符合题意;
D.物体对外做功,能量减少,内能减小了,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的内能和质量、温度、状态等有关,物体对外做功,能量减少,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有温度差。
2.【答案】B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用暖水袋暖手,手变热,是因为手吸收了暖水的热量,是热传递改变内能,A不符合题意;
B.锯木头时锯条会变热,是因为摩擦生热,摩擦力做功改变了内能,B符合题意;
C.饮料放入冰箱冷藏室会变凉,是因为饮料的热量散发,温度降低,是热传递改变内能,C不符合题意;
D.水放太阳底下晒,水变热,是水吸收了阳光的热量,是热传递改变内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内能,是能量间的相互转化。
3.【答案】D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BC.炭火烤肉、把菜炒熟、饮料加冰都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所以ABC都不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ABC不符合题意。
D.搓手取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4.【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是锯条和木头克服摩擦摩擦,机械能转化成内能,是做功改变的物体内能,A不符合题意;
B.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感觉臀部灼热,是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B不符合题意;
C.烧水时,水逐渐变热,是利用热传递的方法使水的内能增加的,C符合题意;
D.流星在大气层中高速下落,发出光和热,是流星和大气摩擦生热造成的,此过程机械能转化成内能,是做功改变的物体内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温度不同物体间发生热量的转移,是热传递改变内能。
5.【答案】B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解答】A.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A不符合题意;
B.冬天搓手取暖,是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B符合题意;
C.热量是物体间热传递时能量的改变量,不是物体含有的能量,C不符合题意;
D.物体的机械能与物体是否运动、高度等有关,内能是物体内部的能量,两者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的内能是储存在物体内部的能量,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机械能是物体外部的能量形式。
6.【答案】C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热传递时,热量从高温物体转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可能内能较小,A不符合题意;
B.物体的内能增大,可能是做功,也可能是热传递改变内能,B不符合题意;
C.物体的内能和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有关,内能增大时,温度不一定升高,C符合题意;
D.热量是能量转化时的能量变化量,和温度高低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体的内能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有关,热量是能量转化时的能量变化量,和温度高低无关,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7.【答案】D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解答】A.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内能越多,故A错误;
B.物体内能增加,一可以是吸收热量,也可以是做功,故B错误;
C. 0 ℃ 的有内能,只是内能比较少,故C错误;
D.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热量只能说“吸收”或“放出”,不能说“含有”或“具有”;
(2)根据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分析;
(3)一切物体都由内能;
(4)温度是影响内能的因素,因此温度改变,物体的内能肯定改变。
8.【答案】B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钻木取火是做功改变内能,热水袋取暖,是热传递改变内能,压缩气体,棉花燃烧,是做功改变内能,拉动绳子,摩擦时,塞子冲出,是做功改变内能,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9.【答案】D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小孩从滑梯上下滑,臀部发热,是做功改变内能,A不符合题意;
B.空气被压缩,温度升高,是做功改变内能,B不符合题意;
C.钻木取火是摩擦改变内能,属于做功改变内能,C不符合题意;
D.对水加热使水沸腾,是热传递改变内能,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做功改变内能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改变内能的能量的转移。
10.【答案】B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A、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A不符合题意;
B、一切物体都有内能,一切运动的物体都有动能,所以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B符合题意;
C、一切物体都有内能,0℃的水也有内能,C不符合题意;
D、热量是过程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因此不能说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的内能是指组成物体的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11.【答案】B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解答】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具有多少热量,A不符合题意;
B、一定质量的水凝固成冰,需要放热,所以它具有的内能一定减少,所以B符合题意;
C、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如机械功只会使物体发生形变或发生位置的移动,C不符合题意;
D、一切物体都有内能,但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动能,故有内能的物体不一定有动能,有动能的物体一定有内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的内能是指组成物体的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12.【答案】A,B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解答】A.物体放出热量,其内能一定减小,但温度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的凝固,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A错误,符合题意;
B.热传递的方向是:从高温物体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到低温部位,而不是从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传递,B错误,符合题意;
C.将热水倒入碗里时,热量由热水传递到碗,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晶体熔化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大。冰是晶体,熔化过程中,内能增加而温度保持不变,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
【分析】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第二种是热传递,热量向外界传递,物体的内能减小,热量由外界传向物体,物体的内能增加。
13.【答案】A,B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如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此选项正确;
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此选项正确;
B、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此选项错误;
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从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此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B
【分析】物体的内能和温度、质量、状态等有关,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14.【答案】A,B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搓手时,克服摩擦做功,手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正确;
B、刀与砂轮高速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利用做功增大内能,正确;
C、烈日之下柏油路面被晒熔化,是利用热传递改变内能,错误;
D、 火箭冲天而起,利用内能做功,内能减小,错误。
故答案为:AB。
【分析】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15.【答案】B,C,D
【知识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解:A、钻木取火时,克服摩擦做功,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B、食品放入冰箱内,是内能的转移,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
C、物体放在取暖器旁,是内能的转移,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
D、金属勺放在热汤中,是内能的转移,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D
【分析】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能量的转化,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内能的转移.
16.【答案】A,C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A、图中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对塞子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A符合题意;
B、抽去玻璃隔板,两瓶中气体逐渐混合均匀,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B不符合题意;
C、给瓶内打气,瓶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来时,空气对活塞做功,空气的内能减小,C符合题意;
D、图中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活塞对空气做功,瓶内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增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
【分析】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空隙;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7.【答案】C,D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解答】说“具有、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A. 不能说:含有的热量。A不符合题意;
B. 温度升高,内能增大,它可能吸收了热量,也可能外界物体对其做了功,B不符合题意;
C.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C符合题意;
D.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内能一定增加,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分析】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其实质是内能的变化量.热量跟热传递紧密相连,离开了热传递就无热量可言.对热量只能说“吸收多少”或“放出多少”,不能在热量名词前加“有”或“没有”“含有”.
物体的内能改变了,物体却不一定吸收或放出了热量,这是因为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即物体的内能改变了,可能是由于物体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也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或物体对外做了功).而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变化的量度.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因此物体吸热或放热,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18.【答案】扩散;热传递
【知识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同学们能闻到消毒液的味道,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这是扩散现象。高烧病人温度高,而冰袋温度低,当冰袋与病人接触时,热量从病人传递给冰,冰吸热熔化,病人放出热量后,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故这是采用热传递的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的。
【分析】闻到气味,是分子运动形成的扩散现象;温度不同的物体间,可以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
19.【答案】具有;做功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解:一切物体都是具有内能,所以南极洲的冰川也具有内能,钻木取火是克服摩擦做功,所以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改变内能的。
故答案为:具有;做功
【分析】一切物体都是具有内能,钻木取火是克服摩擦做功,所以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改变内能的。
20.【答案】(1)右
(2)降低;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1)根据图像,当销钉拔去后,气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右运动;
(2)气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做功时,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分析】(1)气体向外膨胀,对物体做功;
(2)气体向外做功时,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21.【答案】做功;热传递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用打气筒打气时,气筒壁发热,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再通过热传递使筒壁内能增加。
故答案为:做功;热传递。
【分析】压缩体积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22.【答案】升高;做功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
故答案为:升高;做功。
【分析】做功改变内能是能量间的相互转化,铁丝的内能增加时,温度升高。
23.【答案】做功;机械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神舟飞船返回时,和大气层摩擦,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做功的方式改变了内能。
故答案为:做功,机械。
【分析】摩擦是做功的方式,可以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4.【答案】不等于;大于;小于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
【解析】【解答】t4时刻物体温度为0℃,但分子运动不会停止,物体内能不为零;
t1时刻物体温度高于t2时刻,分子运动剧烈,总动能较大;
t2到t3时刻是晶体的熔化过程,物体放热,温度不变,内能减小。
故答案为:不等于;大于;小于。
【分析】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 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物体放热,内能减小。
25.【答案】做功;热传递;增加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解:搓手时,两手相互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用暖水袋取暖是把暖水袋的热量转移到身体上,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在上述过程中,物体的质量都没有改变,但温度升高,所以内能增加,故上述两种方式都能使得物体的内能增加。
故答案为:做功;热传递;增加
【分析】摩擦改变 内能是做功的方式,热传递改变内能是能量的转移。
26.【答案】(1)热量
(2)温度
(3)内能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解答】(1)物体受热,温度会升高,是指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2)沸腾的水很热,是指沸腾的水的温度高;
(3)两手摩擦,会感到发热,是指利用摩擦的方式使受的内能增大。
故答案为:(1)热量;(2)温度;(3)内能。
【分析】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摩擦生热是指做功改变内能。
27.【答案】(1)D
(2)B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1)橡皮塞从管口飞出,这一过程中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将乙醚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橡皮塞的机械能.(2)当瓶塞从瓶口跳出时,瓶内有白雾产生,这是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发生了液化现象.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物体对外做功,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8.【答案】(1)做功;增大;升高
(2)减小;降低;液化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解:(1)当把活塞迅速压下去后,活塞压缩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也会随之升高,当温度达到棉花的燃点时,会看到硝化棉燃烧;(2)用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烧瓶里打气,瓶内气压增大,当气压把瓶塞从瓶口推出时,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使气体自身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受温度降低的影响,瓶口周围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就是看到的白气。
故答案为:(1)做功;增大;升高;(2)减小;降低;液化
【分析】(1)压缩气体体积做功时,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2)气体利用内能对外做功时,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29.【答案】(1)白雾
(2)瓶内的空气膨胀做功时,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瓶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将形成白雾
(3)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1)(2)当塞子从瓶口跳起来时,瓶内的空气膨胀做功时,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瓶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将形成白雾;(3)由此实验及其它大量实验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分析】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1 / 1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13.2内能
一、单选题
1.(2020·襄州模拟)下列有关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后,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B.高温高压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其内能变大
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D.物体对外做功它的内能减少
【答案】D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物体吸收热量后,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A不符合题意;
B.高温高压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其内能减小,B不符合题意;
C.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C不符合题意;
D.物体对外做功,能量减少,内能减小了,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的内能和质量、温度、状态等有关,物体对外做功,能量减少,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有温度差。
2.(2020九上·二道区期末)下列实例中,属于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是(  )
A.用暖水袋暖手,手变热 B.锯木头时,锯片变热
C.饮料放冰箱里,饮料变凉 D.水放太阳底下晒,水变热
【答案】B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用暖水袋暖手,手变热,是因为手吸收了暖水的热量,是热传递改变内能,A不符合题意;
B.锯木头时锯条会变热,是因为摩擦生热,摩擦力做功改变了内能,B符合题意;
C.饮料放入冰箱冷藏室会变凉,是因为饮料的热量散发,温度降低,是热传递改变内能,C不符合题意;
D.水放太阳底下晒,水变热,是水吸收了阳光的热量,是热传递改变内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内能,是能量间的相互转化。
3.(2020九上·朝阳期末)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是(  )
A.炭火烤肉 B.把菜炒熟 C.饮料加冰 D.搓手取暖
【答案】D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BC.炭火烤肉、把菜炒熟、饮料加冰都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所以ABC都不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ABC不符合题意。
D.搓手取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4.(2020九上·深圳期末)在下列现象中,利用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
A.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
B.小孩从滑梯上滑下,臀部有灼热感
C.烧水时,水逐渐变热
D.流星在大气层中高速下落,发出光和热
【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是锯条和木头克服摩擦摩擦,机械能转化成内能,是做功改变的物体内能,A不符合题意;
B.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感觉臀部灼热,是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B不符合题意;
C.烧水时,水逐渐变热,是利用热传递的方法使水的内能增加的,C符合题意;
D.流星在大气层中高速下落,发出光和热,是流星和大气摩擦生热造成的,此过程机械能转化成内能,是做功改变的物体内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温度不同物体间发生热量的转移,是热传递改变内能。
5.(2020·苏州模拟)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内能为零
B.冬天搓手取暖是通过做功来改变内能
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物体的机械能越多,其内能就越多
【答案】B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解答】A.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A不符合题意;
B.冬天搓手取暖,是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B符合题意;
C.热量是物体间热传递时能量的改变量,不是物体含有的能量,C不符合题意;
D.物体的机械能与物体是否运动、高度等有关,内能是物体内部的能量,两者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的内能是储存在物体内部的能量,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机械能是物体外部的能量形式。
6.(2019九上·盐城月考)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小的物体不能将热量传给内能大的物体
B.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C.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
D.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答案】C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热传递时,热量从高温物体转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可能内能较小,A不符合题意;
B.物体的内能增大,可能是做功,也可能是热传递改变内能,B不符合题意;
C.物体的内能和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有关,内能增大时,温度不一定升高,C符合题意;
D.热量是能量转化时的能量变化量,和温度高低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体的内能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有关,热量是能量转化时的能量变化量,和温度高低无关,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7.(2020·曲周模拟)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
C.0 ℃ 的冰没有内能
D.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
【答案】D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解答】A.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内能越多,故A错误;
B.物体内能增加,一可以是吸收热量,也可以是做功,故B错误;
C. 0 ℃ 的有内能,只是内能比较少,故C错误;
D.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热量只能说“吸收”或“放出”,不能说“含有”或“具有”;
(2)根据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分析;
(3)一切物体都由内能;
(4)温度是影响内能的因素,因此温度改变,物体的内能肯定改变。
8.(2019九上·防城期中)下列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
A.钻木取火
B.用热水袋取暖
C.压缩气体,棉花燃烧
D.拉动绳子,木塞冲出
【答案】B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钻木取火是做功改变内能,热水袋取暖,是热传递改变内能,压缩气体,棉花燃烧,是做功改变内能,拉动绳子,摩擦时,塞子冲出,是做功改变内能,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9.(2019九上·深圳期中)以下几种内能改变方式不属于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小孩滑下,臀部发热
B. 空气被压缩,温度升高
C. 钻木取火
D. 加热使水沸腾
【答案】D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小孩从滑梯上下滑,臀部发热,是做功改变内能,A不符合题意;
B.空气被压缩,温度升高,是做功改变内能,B不符合题意;
C.钻木取火是摩擦改变内能,属于做功改变内能,C不符合题意;
D.对水加热使水沸腾,是热传递改变内能,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做功改变内能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改变内能的能量的转移。
10.(2019九上·凤翔期中)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
B.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C.0℃的水没有内能
D.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
【答案】B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A、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A不符合题意;
B、一切物体都有内能,一切运动的物体都有动能,所以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B符合题意;
C、一切物体都有内能,0℃的水也有内能,C不符合题意;
D、热量是过程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因此不能说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的内能是指组成物体的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11.(2019九上·南海期中)下列有关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质量大的物体所具有的热量一定多
B.一定质量的水凝固成冰,它具有的内能一定减少
C.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D.有内能的物体一定有动能,有动能的物体不一定有内能
【答案】B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解答】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具有多少热量,A不符合题意;
B、一定质量的水凝固成冰,需要放热,所以它具有的内能一定减少,所以B符合题意;
C、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如机械功只会使物体发生形变或发生位置的移动,C不符合题意;
D、一切物体都有内能,但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动能,故有内能的物体不一定有动能,有动能的物体一定有内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的内能是指组成物体的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二、多选题
12.(2020·黑龙江)有关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放出热量,其内能一定减小,温度一定降低
B.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传递
C.将热水倒入碗里,碗变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
D.冰在熔化过程中,内能增加而温度保持不变
【答案】A,B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解答】A.物体放出热量,其内能一定减小,但温度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的凝固,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A错误,符合题意;
B.热传递的方向是:从高温物体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到低温部位,而不是从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传递,B错误,符合题意;
C.将热水倒入碗里时,热量由热水传递到碗,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晶体熔化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大。冰是晶体,熔化过程中,内能增加而温度保持不变,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
【分析】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第二种是热传递,热量向外界传递,物体的内能减小,热量由外界传向物体,物体的内能增加。
13.(2019九上·安丘期中)有关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
B.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会增加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热量
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答案】A,B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如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此选项正确;
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此选项正确;
B、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此选项错误;
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从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此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B
【分析】物体的内能和温度、质量、状态等有关,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14.(2019九上·伊川月考)(双选)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大的是(  )
A.冬天在户外时两手相搓一会儿就暖和
B.刀在砂轮的高速摩擦之下溅出火花
C.在烈日之下柏油路面被晒熔化了
D.火箭在“熊熊烈火”的喷射中冲天而起
【答案】A,B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A、搓手时,克服摩擦做功,手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正确;
B、刀与砂轮高速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利用做功增大内能,正确;
C、烈日之下柏油路面被晒熔化,是利用热传递改变内能,错误;
D、 火箭冲天而起,利用内能做功,内能减小,错误。
故答案为:AB。
【分析】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15.(2019九上·宜宾期末)在下列如图所示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钻木取火
B. 食品放入冰箱内
C. 物体放在取暖器旁
D. 金属勺放在热汤中
【答案】B,C,D
【知识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解:A、钻木取火时,克服摩擦做功,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B、食品放入冰箱内,是内能的转移,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
C、物体放在取暖器旁,是内能的转移,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
D、金属勺放在热汤中,是内能的转移,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D
【分析】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能量的转化,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内能的转移.
16.(2018九上·洛阳月考)如图所示,对于下列实验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去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小
B.抽去玻璃隔板,两瓶中气体逐渐混合均匀,说明空气比二氧化氮的密度大
C.给瓶内打气,瓶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来时,瓶内空气的内能减小
D.厚玻璃管中的空气被压缩时,管内空气的内能减小
【答案】A,C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A、图中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对塞子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A符合题意;
B、抽去玻璃隔板,两瓶中气体逐渐混合均匀,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B不符合题意;
C、给瓶内打气,瓶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来时,空气对活塞做功,空气的内能减小,C符合题意;
D、图中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活塞对空气做功,瓶内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增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
【分析】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空隙;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7.如果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则(  )
A.它含有的热量增加 B.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C.它的分子运动加快 D.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答案】C,D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解答】说“具有、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A. 不能说:含有的热量。A不符合题意;
B. 温度升高,内能增大,它可能吸收了热量,也可能外界物体对其做了功,B不符合题意;
C.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C符合题意;
D.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内能一定增加,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分析】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其实质是内能的变化量.热量跟热传递紧密相连,离开了热传递就无热量可言.对热量只能说“吸收多少”或“放出多少”,不能在热量名词前加“有”或“没有”“含有”.
物体的内能改变了,物体却不一定吸收或放出了热量,这是因为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即物体的内能改变了,可能是由于物体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也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或物体对外做了功).而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变化的量度.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因此物体吸热或放热,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三、填空题
18.(2020·襄阳)今年5月18日复课后,为了保障每位师生的安全,学校每天都要对公共场所喷酒84消毒液来进行消杀。消杀过后,同学们都闻得到消毒液的味道,这是   现象;在治疗高烧病人时,可以采用敷冰袋的方式来退烧,这实际上就是采用   的方法来改变物体内能。
【答案】扩散;热传递
【知识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同学们能闻到消毒液的味道,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这是扩散现象。高烧病人温度高,而冰袋温度低,当冰袋与病人接触时,热量从病人传递给冰,冰吸热熔化,病人放出热量后,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故这是采用热传递的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的。
【分析】闻到气味,是分子运动形成的扩散现象;温度不同的物体间,可以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
19.(2019九上·灌阳期中)南极洲的冰川   内能(选填“具有”或“不具有”),古人钻木取火是通过   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
【答案】具有;做功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解:一切物体都是具有内能,所以南极洲的冰川也具有内能,钻木取火是克服摩擦做功,所以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改变内能的。
故答案为:具有;做功
【分析】一切物体都是具有内能,钻木取火是克服摩擦做功,所以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改变内能的。
20.(2019九上·中山期中)如图所示,在气缸A中密封有压缩空气,B是一种被销钉K锁住的活塞,C是一个温度计。若活塞与气缸壁间没有摩擦,当把销钉拔出后,将看到的现象:
(1)活塞将向   (填“左”或“右”)运动;
(2)温度计的示数将   (填“升高”或“降低”),因为   。
【答案】(1)右
(2)降低;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1)根据图像,当销钉拔去后,气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右运动;
(2)气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做功时,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分析】(1)气体向外膨胀,对物体做功;
(2)气体向外做功时,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21.(2019九上·沭阳期中)在使用打气筒时,筒壁下部会发热,主要原因是通过   方式使筒内空气内能增加,再通过   方式使筒壁内能增加。
【答案】做功;热传递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用打气筒打气时,气筒壁发热,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再通过热传递使筒壁内能增加。
故答案为:做功;热传递。
【分析】压缩体积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22.(2019九上·平遥月考)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铁丝的内能。
【答案】升高;做功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
故答案为:升高;做功。
【分析】做功改变内能是能量间的相互转化,铁丝的内能增加时,温度升高。
23.(2019九上·兴化月考)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载人飞船.“神舟”飞船穿越大气层返回地面时,与大气层摩擦,通过   方式,将   能转化为内能.
【答案】做功;机械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神舟飞船返回时,和大气层摩擦,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做功的方式改变了内能。
故答案为:做功,机械。
【分析】摩擦是做功的方式,可以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4.(2019九上·兴化月考)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t4时刻物体内能   零(选填“等于”或“不等于”),t1时刻物体分子总动能   t2时刻物体分子总动能,t2时刻物体内能   t3时刻物体内能(后面两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不等于;大于;小于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
【解析】【解答】t4时刻物体温度为0℃,但分子运动不会停止,物体内能不为零;
t1时刻物体温度高于t2时刻,分子运动剧烈,总动能较大;
t2到t3时刻是晶体的熔化过程,物体放热,温度不变,内能减小。
故答案为:不等于;大于;小于。
【分析】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 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物体放热,内能减小。
25.(2019九上·蔡甸月考)我们感到冷时,有时会搓手,有时会使用暖水袋,前者是通过   的方式取暖,后者是通过   的方式取暖。两种方式都能   (选填“增加”或“减少”)物体的内能。
【答案】做功;热传递;增加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解:搓手时,两手相互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用暖水袋取暖是把暖水袋的热量转移到身体上,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在上述过程中,物体的质量都没有改变,但温度升高,所以内能增加,故上述两种方式都能使得物体的内能增加。
故答案为:做功;热传递;增加
【分析】摩擦改变 内能是做功的方式,热传递改变内能是能量的转移。
26.(2019九上·南通月考)“热”字有多种含义,有时表示热量,有时表示温度,还有时表示内能,请你说出以下例子中“热”所表示的物理量。
(1)物体受热,温度会升高。   
(2)沸腾的水很热,容易烫伤人。   
(3)两手摩擦,会感到发热。   
【答案】(1)热量
(2)温度
(3)内能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解答】(1)物体受热,温度会升高,是指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2)沸腾的水很热,是指沸腾的水的温度高;
(3)两手摩擦,会感到发热,是指利用摩擦的方式使受的内能增大。
故答案为:(1)热量;(2)温度;(3)内能。
【分析】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摩擦生热是指做功改变内能。
四、实验探究题
27.(2019九上·北京期中)研究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小明做了两个实验:
实验甲:如图所示,将装有少量乙醚的薄壁金属管固定于桌面,用橡皮塞塞紧,来回快速拉动缠在金属管外的皮绳,过一会儿,可以观察到橡皮塞从管口飞出。
实验乙:如图所示,用气筒不断向装有少量水的瓶内用力打气,可观察到瓶塞从瓶口跳出,此时瓶内有白雾产生。
(1)在甲实验中:橡皮塞从管口飞出,是_____的内能转化为橡皮塞的机械能。
A.皮绳 B.金属管 C.橡皮塞 D.乙醚气体
(2)在乙实验中:当瓶塞从瓶口跳出时,瓶内有白雾产生,这时瓶内气体的内能_____,温度降低,发生了液化现象。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答案】(1)D
(2)B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1)橡皮塞从管口飞出,这一过程中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将乙醚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橡皮塞的机械能.(2)当瓶塞从瓶口跳出时,瓶内有白雾产生,这是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发生了液化现象.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物体对外做功,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8.(2019九上·抚顺月考)如图1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管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硝化棉会立即燃烧起来。如图2所示,烧瓶内盛有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瓶内出现白雾。
(1)向下压活塞,对筒內空气   ,空气内能   (填“增大”或“减小”),温度   (填“升高”或“降低”),达到硝化棉的着火点,立即燃烧起来。
(2)向装有少量水的烧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内能   (填“增大”或“减小”),温度   (填“升高”或“降低”),瓶内水蒸气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从而出现“白气”。
【答案】(1)做功;增大;升高
(2)减小;降低;液化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解:(1)当把活塞迅速压下去后,活塞压缩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也会随之升高,当温度达到棉花的燃点时,会看到硝化棉燃烧;(2)用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烧瓶里打气,瓶内气压增大,当气压把瓶塞从瓶口推出时,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使气体自身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受温度降低的影响,瓶口周围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就是看到的白气。
故答案为:(1)做功;增大;升高;(2)减小;降低;液化
【分析】(1)压缩气体体积做功时,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2)气体利用内能对外做功时,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29.(2018九上·盘锦月考)如图所示,拿一个大口玻璃瓶,瓶内装少量的水,用塞子塞紧,通过塞子上的开口往瓶里打气。
(1)当塞子从瓶口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会出现   。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
(3)由此实验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
【答案】(1)白雾
(2)瓶内的空气膨胀做功时,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瓶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将形成白雾
(3)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1)(2)当塞子从瓶口跳起来时,瓶内的空气膨胀做功时,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瓶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将形成白雾;(3)由此实验及其它大量实验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分析】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