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
一、阿拉伯帝国
一、阿拉伯帝国
1.阿拉伯帝国的发展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穆罕穆德迁居麦地那,
建立政权
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建立起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
7世纪初
公元633年
公元632年
8世纪中叶
2、阿拉伯帝国的盛况。
政治稳定:
形成了以哈里发为核心的政教合一统治体系。
经济繁荣:
手工业和商业发达、贸易联系三大洲、巴格达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城市。
文化兴盛:
融合东西方文化,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并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
材料一:哈里发不再是阿拉伯部落的酋长,而是一位由神决定的专制君主,即“安拉在大地上的影子”。他的权力并不依赖于部落的支持,而是建立在享有薪俸的官僚和常备军的基础上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阿拉伯帝国历代统治者都比较关心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到阿拔斯王朝时期,……他们不分宗教域,不拘泥意识形态的差异,不惜重金延聘人才,尊重和奖掖各界学者。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
据材料探究是哪些因素促成了阿拉伯帝国的鼎盛?
伊斯兰教在社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广泛吸收各地区的文化成就,加以融合与创造
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阿拉伯帝国在东西方交流中的内容及积极作用。
材料一:阿拉伯帝国建立后的经济繁荣又使阿拉伯商人的足迹踏遍了亚、非、欧三洲。商业贸易频繁交往的同时,科学文化的交流也大大加强了。
——张帅《阿拉伯文明的起落》
材料二:中国的造纸术、罗盘针、火药,印度的代数学、位置计算制和零的符号,都是通过阿拉伯人传入西方的。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
交流:贸易交流、文化交流、技术交流;
积极作用:
对西方:推动西方社会转型。(四大发明、欧洲科学)
对中国:阿拉伯的文学、天文学、医药学和数学等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二、奥斯曼帝国
二、奥斯曼帝国
1、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发展线索
奥斯曼土耳其人征服小亚细亚
征服巴尔干和东南欧
灭亡拜占庭帝国
后期建立起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13世纪
14世纪
1453年
16世纪
根据材料结合教材P24探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的原因
材料一:奥斯曼国家拥有一支强大的常备军,其中最精良部分是苏丹直辖的近卫军。近卫军纪律森严,终身服役,不准结婚,待遇优厚,享有特权。
——朱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
材料二:奥斯曼帝国每定都一处,皆大幅改革当地经济,使其成为新政经中心。因商人及工人对于创造大都会尤其重要,穆罕默德二世与其继承人巴耶塞特二世鼓励欧洲各地之犹太人移居伊斯坦布尔。
——维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
严格的军事管理制度;注重发展经济等改革。
2、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
材料:很明显,商货经过这些黑海的大门是否完全自由,不仅决定着十分广泛的贸易,而且决定着欧洲和亚洲之间的基本联系命运,从而也决定着在这个广大地区恢复文明的基本手段的命运。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
政治:实行政教合一的统治,苏丹既是宗教领袖,也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
经济:东西方对外贸易发达,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心,控制东西方商路。
文化: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
三、中古印度
三、中古印度
1、中古印度的历史发展线索。
孔雀王朝(BC.324-BC.187)
贵霜帝国
笈多帝国(AD.320-540)
拉其普特时期
德里苏丹国(AD.1206-1526)
2、笈(ji)多帝国
(1)帝国的兴起与扩张
4世纪初,兴起于恒河中游,后征服北印度,直接控制的地区主要为恒河中下游,其余大部分地区仍保留原来的藩王,政令不够统一;
(2)印度教与帝国统治
印度教由婆罗门教演化而来,基本教义与婆罗门教类同恪守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同时吸收佛教的“轮回”“业报”的教义,鼓吹人生有轮回,善恶有因果。
3、德里苏丹国家
(1)帝国的兴起与扩张
11世纪,突厥人入侵印度。
13世纪初,突厥人在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
到1500年,穆斯林已占印度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
(2)伊斯兰教与帝国统治
伊斯兰教为国教,实行政教合一的君主中央集权体制;最高统治者称苏丹;地方划分为行省,行省总督由苏丹任命,重要职位由穆斯林担任。
四、中古日本和朝鲜
四、中古日本与朝鲜
1、根据地图并结合教材P25梳理中古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历史发展线索。
观察古代平安京城市规划图和朝鲜李成桂画像,找出他们与中国的关联。
平安京仿唐长安规划而建;李成桂装饰仿明代朝服而制。
2、从“大化改新”到“幕府政治”的转变
(1)大化改新:日本模仿隋唐律令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10世纪,日本的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
(2)庄园经济逐渐形成;武士集团逐渐形成。
(3)幕府政治:12世纪末,镰仓幕府的建立。以天皇为首的朝廷只保有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称号,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实权。将军与武士结成主从关系,武士成为将军的家臣。经历了镰仓、室町、德川三个幕府。
阅读材料并根据教材P25说明古代朝鲜是如何借鉴中国文化的。
材料:古代朝鲜文化打上了中国文化影响深刻的烙印如提倡儒学,实行科举制,派贵族子弟到唐朝留学,培养国王所需要的各种人才;另外,中国的汉字、汉文和儒家思想早就传入朝鲜,新罗统一朝鲜后与唐朝密切交往,注重借鉴中国文化来发展本国文化,如朝鲜的文字、史学等,同时朝鲜人民又推陈出新,在借鉴中国胶泥活字印刷的基础上,发明铜活字印刷,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活字。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学习儒学、汉字等汉文化;推行科举制;来华留学;借鉴与发展本国相结合,推陈出新。
五、世界中心在亚洲?
自由讨论:回望中古世纪亚洲各主要国家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古亚洲的辉煌发展成就是如何取得的,他们的发展能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同时,“麦加是世界的中心”、“天朝”、“日出之处”这些自称又反映出哪些信息,我们应如何看待?
(1)政治宗教改革要适应时代需求;
(2)文化发展要大胆开放吸收融合;
(3)在借鉴重要注重结合本国实际;
五、世界中心在亚洲?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