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卷A卷
1.某记者在报道中写道:“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材料中的“消息”指的是(
)
A.渡江战役的胜利
B.开国大典的举行
C.海南岛获得解放
D.西藏和平解放
2.在共和国历史的丰碑上,镌刻着黄继光、邱少云等耀眼的名字,他们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下列与他们的英雄事迹有直接关联的时代流行语是(??
)
A.中国人站起来了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土地改革曾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这是因为(
)
A.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C.中国农民从此站起来了
D.孤立了地主阶级
4.审纪兰代表参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部十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列符合她第一次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经历的是(
)
A.听到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B.参与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制定
C.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D.激动于习近平阐述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5.读懂历史事件的逻辑关系是一种能力。下列两幅图片反映的事件的内在关系是(
)
A.抗美援朝战争为土地改革提供军事保障
B.三大改造保障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一五”计划为抗美援朝战争奠定经济基础
D.抗美援朝战争为三大改造准备前提条件
6.如图反映了1978年-1982年我国农村家庭人均收入变化情况,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D.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7.“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进一步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并且立即动员起来,鼓足干劲,群策群力,为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而进行新的长征。”材料所表述的政治路线来自于(
)
A.遵义会议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8.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而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起步开始于洋务运动。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的史实,错误的是(
)
A.
1862年,洋务派兴办京师同文馆
B.甲午战后清政府在天津创办南洋公学
C.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创办京师大学堂
D.
1905年停止科举考试,颁布学堂章程
9.1960年底,西藏地区成立乡级政权1009个,区级政权283个;78个县(包括县级区)和8个专区(市)也成立了人民政权。乡级干部全是藏族区级干部90%以上是藏族,并且有300多名藏族干部担任了县以上领导职务。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藏族享受比其他民族更多的权利
B.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C.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协调发展
10.1982年,邓小平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说:“收回香港,是全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意愿,如果1997年不收回香港,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无法向中国人民交代。”材料意在强调“收回香港”(
)
A.只能通过和平方式完成
B.属于中华民族内部事务
C.践行“一国两制”构想
D.是大势所趋和民心所向
11.2020年11月4日,第七届海峡两岸民营经济创新发展论坛在温州举行。统计显示,近年来温州累计引进涉台项目293个,总投资25亿美元,连续举办多届浙江台湾合作周温州会场活动,共签约项目133个。材料表明(
)
A.两岸经济交流日益频繁
B.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发展
C.两岸制度差异完全消除
D.温州涉台项目数量最多
12.“导弹核武器”一般称核导弹,是指具有携带核弹头的能力、并能够达成远距离核弹投送任务的导弹。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这次试验成功(
)
A.标志着我国核导弹已经领先于美国
B.宣告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宣告了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使我国从此有了实用型导弹核武器
13.邓小平认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总结国际关系的实践,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主要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A.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和平与发展的愿望
B.能处理国与国之间的一切关系
C.被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接受和支持
D.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4.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成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主要动力。“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指中国(
)
A.重返联合国
B.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C.创办上海合作组织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5.某历史兴趣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四幅人物图片,他们贡献共同体现了新中国的(
)
A.科学技术成就
B.国防建设成果
C.信息技术发展
D.文教事业进步
16.胡夫金字塔,原塔高约146.5米,用石200多万块,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石块之间严丝合缝,连刀片都插不进去。十万多个工匠共用约20年的时间才完成的人类奇迹。可见(
)
A.金字塔是埃及法老为自己修建的宫殿
B.金字塔是埃及法老权力尊严的象征
C.胡夫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
D.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17.下图所示石碑刻有“此为确立真正福祉及仁政于国内的常胜之王汉谟拉比所制定的公正的法律”等文字。下列有关该石碑文字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古代埃及建造金字塔的情况
B.反映了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
C.反映了古代印度严格的等级制度
D.证明了古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18.某《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
(银钱单位),吠舍骂了要罚款150到
200帕那,首陀罗骂了,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这一规定出自(
)。
A.古代印度
B.古代中国
C.古巴比伦王国
D.古代埃及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很重视民主政治建设,但也走了一些弯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我看来,中国之所以成功,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中国的制度优势。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优势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其他政党,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出务实而长远的发展规划,并且一道为实现远大目标而奋斗。这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是很少见的。”
——中欧数字协会主席路易吉·甘巴尔代拉
材料二
材料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材料一体现的是哪一政治制度?它的建立与哪次会议的召开有关?
(2)据材料二,指出这次会议制定了什么法律文献?这次会议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有何作用?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的认识。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围绕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社会主要矛盾,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从哪一次会议开始的?为什么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三大里程碑之一?
(2)材料二中“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指的是哪两个一百年?
(3)材料三中“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体内容是什么?
21.在学完本单元后,九年级(1)班的同学开展了探究古代亚非文明的活动,请你也参与进来吧!
【走近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中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尽管如此,许多考古学者还是试图揭开金字塔的历史之谜。
【解读珍贵文物】
【聚焦种姓制度】
有媒体称,印度“种姓制度”废而不止,社会上针对低等级种姓群体的犯罪层出不穷,这是引起“贱民”不断发动示威活动的主要原因。
(1)古代埃及国王修建金字塔的用途是什么?因其工程巨大且困难,有人认为它们是“天外来客”所建。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2)图片所示石柱上,古巴比伦王国人民心目中的太阳神沙玛什正在向哪位国王授予象征权力的权杖?这一场景意在说明什么?
(3)历史上,种姓制度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贱民”
的地位如何?
(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古代亚非文明具有哪些共同特点。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由题干信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判断是西藏和平解放。故选D。
2.答案:B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土地改革的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
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所以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几千
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故选B。
4.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
共和国诞生是在开国大典上,故A项错误。中国第一
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上制定的,故B项正确。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故C项错误。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中国梦宏伟蓝图是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故D项错误。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抗美援朝和三大改造的关系。根据图片可知,图片反映的事件分别是抗美援朝和三大改造,排除A、C两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战争发生
在1950—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三大改造是从1953年开始的,故抗美援朝战争为三大改造准备了前提条件,B项因果顺序颠倒,排除。正确答案为D项。
6.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
国改革开放的号角,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生产力得到
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故选A项。
7.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据题干信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而进行新的长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的长征”是指改革开放,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党和政府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C项正确;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排除A项;1956年中共八大主要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排除B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排除D项。
8.答案:B
9.答案:B
10.答案:D
11.答案:A
12.答案:D
13.答案:A
14.答案:A
解析:1971年10月27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故选A项。
15.答案:A
16.答案:D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金字塔的修建难度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因此它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17.答案:B
解析: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所以石碑文字内容反映了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故选B。
18.答案:A
19.答案: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3)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民当家做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所以我们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解析:(1)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民主与法制建设。依据材料一“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优势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其他政党,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出务实而长远的发展规划……”可知,材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问题,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初步建立了这一制度。(2)依据材料二中的图片内容提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3)依据材料三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民当家做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所以我们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20.答案: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解析:(1)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所作的贡献的相关知识。第一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从此,中国历史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
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具体内容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1.答案:
(1)用途:作为陵墓。不
同意。它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古埃及法老奴役人民的见证。
(2)汉谟拉比。意在说明君权神授。
(3)种姓制度是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地位最卑贱,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4)古代亚非文明都发祥于大河流域;在经济上都以农业为主;在政治上都实行奴隶主专政。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古代亚非文明。(1)问主要考查金字塔,围绕其功能和意义回答即可。(2)问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结合图片及题干所述即可作答。(3)问主要考查古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以及最底层“贱民”的地位。(4)问综合考查古代亚非文明的共同特点,回答时从发祥地、经济和政治等方面总结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