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1.2《离骚(节选)》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1.2《离骚(节选)》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20 10:51: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离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思想目标:理解《离骚》的思想内容,了解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主义情感。
2、知识目标:了解《楚辞》、《离骚》的文学价值;掌握“修

”、“羁”、“谇”、“怨”、“浩荡”、“溘”、“尤”、“反”、“

”等实词以及“虽”、“兮”、“以”等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3、能力目标:吟诵注意节拍、重读和情感,培养学生阅读背诵古诗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赋与比的写法;
2
、比喻、对偶。
3、屈原的精神与理想在诗中的体现。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
一、导语设计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离骚》,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二、题解
1、关于作者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前278年),名平,字原。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主张选贤授能,修明法度,以实现“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屈原的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不朽诗篇。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2、《楚辞》与《离骚》
《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西汉刘向辑。这些作品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共373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也是一篇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前部分追忆往事,表明洁身自好,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和九死未悔的坚定信念。后两部分描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3、“离骚”释义
“离”──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
三、整体感知
1、听录音: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
kuā
zhuó
chà
chì

gòu
miǎn
修姱
谣诼


岌岌
攘诟
偭规矩
2、自由诵读
朗读注意:骚体诗与《诗经》相比有所不同。《诗经》以四字句为典型句式,句中节奏为“二二”;骚体诗的典型句式则有六字与五字两种(语气词“兮”除外),一般是每句诗三至四个节拍,“兮”为语助词,它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的调子回荡顿挫,婉转动人,读时应拉长语气。如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
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四、整体把握课文
1、
要求学生借助课下的注解,疏通课文的句子,注意生字、生词及常用字、词的特殊
用法。
2、要求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知识点。
五、知识点梳理
(一)重点词语
1.掩涕:长太息以掩涕兮(掩面拭泪)
2.谇:謇朝谇而夕替(谏争)
3.替: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
4.虽:虽九死而未悔(纵然,即使)
5.众女: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许多小人)
6.蛾眉: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高尚德行)
7.遥诼:谣诼谓余以善淫(造谣,诽谤)
8.偭:偭规矩而改错(背向,引申为违背)
9.度:竞周容以为度(法度,准则)
10.溘:宁溘(kè)死以流亡兮(突然,忽然)
11.异道:夫熟异道而相安(不同道)
12.尤:忍尤而攘诟(罪过)
13.伏:伏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
14.相道:悔相道之不察兮(观察,选择道路)
15.及:及行迷之未远(趁着)
16.止息:驰椒丘且焉止息(停下来休息)
17.初服:退将复修吾初服(当初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向)
18.岌岌:高余冠之岌岌兮(高耸的样子)
19.游目:忽反顾以游目兮(放眼观看)
20.缤纷:佩缤纷其繁饰兮(繁多)
21.未变:虽体解吾犹未变兮(不会改变)
(二)通假字
1.错:偭(miǎn)规矩而改错(通“措”,措施)
2.邑:忳(tún)郁邑余侘傺兮(通“悒”,忧愁苦闷)
3.圜: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圆”)
4.离:进不入以离尤兮(通“罹”,遭受)
5.章:芳菲菲其弥章(通“彰”,明显,显著)
6.反:延伫乎吾将反(通“返”,返回)
(三)一词多义
1.长: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
②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
2.善:
①亦余心之所善兮(以为是好的)
②谣诼谓余以善淫(擅长)
3.以为:
①制芰(jì)荷以为衣兮(用??做)
②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
4.修:
①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美好)②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
③余独好修姱以为常(美,美好)
虽:①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惟,只是)
②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
(四)词类活用
1.鞿羁: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名作动,约束)
2.淫:谣诼谓余以善淫(动作名,淫荡的事)
3.群:鸷鸟之不群兮(名作动,合群)
4.死:伏清白以死直兮(为动用法,为??而死)
5.屈、抑:屈心而抑志兮(使动,使??受委屈,使??受压抑)
6.步:步余马于兰皋兮(使动,使??步行)
7.高:高余冠之岌岌兮(使动,使??加高)
8.长:长余佩之陆离
(使动,使??加长)
(五)古今异义的词
1.浩荡:怨灵修之浩荡(①古义:荒唐。②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
讨论:在述怀和反省中,有哪些诗句能表现出诗人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怀??
明确: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二、欣赏品味
1、品味比的写法
本文用花草禽鸟来比喻自己美好的品德。
还用打比方来说理。
如用“鸷鸟之不群兮”来说明自己不同于世俗小人。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比喻君子与小人不同流合污。“偭规矩而改错”比喻“党人”破坏法制。
2、抒情主人公形象
?《离骚》为我们塑造了屈原这一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很多屈原的画像即使不写上“屈原”二字,人们也可以一眼认出是屈原,就是因为都依据了诗中这种具有特征性的描写。
其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规矩”“绳墨”),主张举贤授能。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
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以力量。?
三、拓展延伸:
《离骚》中的两类意象
《离骚》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两大意向——香草、美人
《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贤士或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美人喻君王),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也叫“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可抒难抒之情。
如:“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唐朝杜甫这两句诗借用对柳絮与桃花的描写,表达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及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的痛苦和愁闷。
又如,苏轼的《蝶恋花》词:“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其中一句“天涯何处无芳草”,表明了作者相信天涯海角到处都有春天,不管被贬去什么地方,也能处之泰然。但最后“行人”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满怀烦恼,因为他正被贬到远方去。
四、探究阅读?
1、面对屈原抱石沉江,你赞成举动吗?(讨论)?
不赞同:
屈原虽遭楚王放逐但楚国人民并没有抛弃他,他自感面君无望,心中的理想无法实现,便抱石沉江,这其实是文人心理脆弱的表现。他应该坚强的活下来,活着便是希望。?
可以理解:作为那个时代的文人,即便他出身贵族,他和君王仍是附庸和主人的关系,他的理想只有在君王赏识并支持下才能实现,他的高洁的节操只有君王帮他力排众议时才能保持,当君王不赏识他,不支持他,他便失去了支撑他的柱石,若不想改节,不想改变自己,那么,他只有走这一条路。我想屈原走向这条不归路是无奈的,并不是他真心所愿。
五、拓展阅读
大义生死
(安巧林)
读屈原和司马迁的故事,是在儿时。儿时读历史,不知“史是史,我是我”,总是把自己比进去:遇此情境我当如何?但正是这种类比,却凝聚着一种世界观的奠基成分.这种思考,一直没有离开过我.它令我出入古今,给我一生的精神滋养。??
我深信,这种思考并非我一人独有。某种程度上,历史是为这种思考有在的。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地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亦活在那些壮烈的死里。五千年积淀的,绝非只是出土的竹简,而是这中国式的生命。??
同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屈原与司马迁,一个要死,一个却不惜带辱而活?这个问题从儿时就萦着我。??
后世一直将屈原定位为“爱国诗人”。我以为,这忽视了他作为“政治家”的一面。后人出于不平,以为越王那样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尽忠和报效,焉知“政治”也是一种“理想”。政治家与政客的不同正是由于前者是别无选择地献身,后者却是投机的.身为“楚臣”,他不能承受楚国亡国的事实。??
仅作为一个“诗人”,即令“国破山河在”.亦不必去死。诗人以“诗”爱国和救国.他可以行吟,可以留作“薪火传人”。但三间大夫必须沉江。屈原的这种“相始终”的精神?是他作为政治家面对失败时唯一的选择.他把政治的责任放在“诗人”之上,这才是屈原对自己的定位。?
冯友兰先生说过,中国文化中有一种西方没有的精神,这就是当一个人认为他不能拯救国家时,为了不在内疚中偷生,便选择赴死。这就是为什么在抗日战争中,在寡不敌众的时刻,会有那么多的中国将士有“以卵占石”的壮烈行为。
屈原是不会等到敌困军队侵入受辱而死的。羞辱他就是荣辱楚国。他要选择死,一种自由的独立的高尚的死.“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他悲吟着,高歌着,在汨罗江畔饱览他所挚爱的山河大地,从容地纵江赴死。??
我们何不理解为:屈原是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紧紧地拥抱着诗的理想而去的。这死,亦是一种决裂,与以往从事的“政治”决裂,与终生所爱的诗章同归.这是历代美的理想之追求者的最好结局。??
中国古人发明了一个伟大的词——视死如归。"浩气还太虚”,回归自然。中国人承认自己是从自然中来的。精、气、神为大地所化。死,是将这从大地而来的浩然之气归于造化它、养育它的泥土和流水。??
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当死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时,他选择了生。一种令肉体与精神,今自己与亲友都极度痛苦的生——承受宫刑.司马迁身为出官,只因他出于公正之心,为李陵辩护,开罪于皇帝.假如就为此而死,亦不失为一位直谏烈臣。但司马迁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却不是仅此而己。他要完成千古史记。司马迁此举引起了当朝的监视和怀恨.这明明是一种冲破思想牢笼与真相禁锢的叛逆之举!??
《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是以正义与善恶观来创作的,充满人性及文化激情的作品.因而能超越政治变迁,虽物换星移,却与天地同在,与月同光。《史记》之功,可谓“再造”了中华民族。??
“生?还是死?”莎士比亚的名句,令丹麦工子哈姆莱特成为西方“择生择死”思考的典型形象。西方人弃生取义的意识,与东方有异。他们更重视“生”的权利与个人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则是把自我的小生命看做是民族的大生命的一环。舍小取大,故有欣慰之感。?
有时,中国人甚至将“生”看作是比“死”更难的事情。?
有一个“退麝投岩”的故事。麝鹿被猎人追杀无计时,会跑到岩边,将自己身上的麝香掏出,搓入泥土.归还大地,不令猎人所得.然后,投岩而亡。这是对文化人的生命与使命的庄严比喻。?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欲灭亡中国尤其要扑杀我民族的精英。西南联人的诸教授跑到云南。这正是一个民族存亡的“岩边”,他们将自己的麝香掏出,哺育后生,还给中华,以雪国耻。同时也准备好了暂不投降。这个比喻,正是发自内心与行为,而非只是课堂上的高调。好一个“退麝投岩”!在此,一部西南联大的历史,已将“择生”与“择死”揉在了一起,这是司马迁与屈原的统一。择生与择死的思考,构成一个人、一个民族隆起的脊骨。没有这伟大的设计,是没有伟大的人和伟大的民族的。??
祖宗给了我们一个清明节。清明时的中国,生人走到死界边,其冥之中的灵魂也来与生人相逢。中国人.不只是活在自己不到百年的小生里,还要活进五千年的历史里,活进无尽的未来中。这使得中国人“精神上的人生”比肉体人生更为漫长和浩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