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爬山虎的脚 第一课时 课件 +教案+课时练+音频(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 爬山虎的脚 第一课时 课件 +教案+课时练+音频(共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20 13:51:54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新课导入
同学们见过爬山虎吗?谁来描述一下爬山虎的样子?爬山虎,是一种攀缘植物,那它是怎么往高处爬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叶圣陶先生的文章——《爬山虎的脚》。
部编版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10
爬山虎的脚
第一课时
走近作者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童话作品《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在我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知识锦囊
爬山虎,一种攀缘在墙壁上的供人观赏的植物。也叫巴山虎、地锦、常春藤。卷须前端有吸盘,夏季开花,花很小,黄绿色。我国各地都有分布,爬山虎的茎和根可以入药。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爬山虎、嫩叶”等词语,读准多音字“曲”。
2.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
3.能说出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感受作者连续的观察。
学习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初读课文
(1)读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思考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爬山虎的什么?




jūn



bǐng



wěi


(弯曲)

(歌曲)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
读一读:他用弯曲(qū)的乐器,吹出了优美的乐曲(qǔ)。
.
.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曲折)(弯曲)
(歌曲)(曲谱)
造句:前进的道路有时是曲折的,不会
总是一帆风顺。




注意这些字的笔画顺序哟。












生字讲解

组词:(重叠)(层峦叠嶂)
造句:春天,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将一座的大
山打扮得姹紫嫣红。
易错提示:叠字的下面是“且”。
生字讲解
组词:(空隙)(间隙)
造句:阳光从树叶的空隙中洒下,照在
了我的脚下。
易错提示:右半部分下面是“小”。

生字讲解
组词:(根茎)(青茎)
造句:这棵百年老树根茎粗大,枝叶茂密。
易错提示:读音是一声,别读成“jìng”。

操场
舒服
我爱爬山虎
叶柄
空隙
蜗牛
弯曲
嫩绿
识字游戏
识字游戏
词语解释
【均匀】
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时间的间隔相等。
【重叠】
(相同的东西)一层层堆叠。
【空隙】
中间空着的不大的地方;尚未占用的不长的时间。
【引人注意】
吸引别人的注意。
【逐渐】
渐渐。
字词练习
一、下列红色字读音完全相同的是(

A.
空隙
空闲
空地
B.
重叠
重量
重复
C.
床铺
店铺
铺垫
A
二、比一比,再组词。








操场
干燥




根茎
路径






萎缩
委屈
三、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舒服——(

均匀——(

牢固——(

空隙——(

舒适
匀称
坚固
间隙
字词练习
说说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1
2
3
4
5
生长的具体位置
叶子的特点
脚的位置、形状、颜色
怎样往上爬
脚的变化
整体感知
1
2
3
4
5
将可以合并的自然段合并,
梳理出课文的结构。
爬山虎的叶子
爬山虎生长的位置
爬山虎的脚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本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样子和颜色,以及它是如何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

爬山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品读课文
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
它生长得非常茂盛。
它是一种擅长攀爬的事物,大多生长在墙上。
品读课文
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
“满是”“一大片”要读得慢一些,“满”和“大”两个字要重读,突出爬山虎繁盛、茂密的样子。
朗读指导
品读课文
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

爬山虎的叶子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变化?

长大了的叶子有什么特点?
品读课文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刚长出:嫩红
长大后:嫩绿
指连续的观察。
品读课文
“嫩红、嫩绿”中的“嫩”,指颜色浅,是浅红、浅绿的意思;“嫩叶、嫩茎”的“嫩”,指新生长出来的,新鲜的,跟“老”字相对,有娇嫩的意思。
“嫩红、嫩绿”和“嫩叶、嫩茎”中“嫩”的意思相同吗?
小组讨论
品读课文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爬山虎的叶子:绿、多、密
颜色绿得新鲜,看着舒服,
长得整齐,铺得均匀
细细品味,“拂”和“漾”字的生动之处。
品读课文
微微动荡
轻轻擦过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生动。
品读课文
“拂”字比“吹”字更生动,写出了风的轻柔。
“漾”字写出了爬山虎的叶子铺在墙上,随风摆动的样子,写出了景物的动态美。
品读课文
作者为什么能够把叶子写的这么美呢?
作者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养成了良好的观察习惯。
归纳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这一课的生字,也明白了爬山虎生长的位置和生长的特点,更明白作者细致的观察。下节课,我们将一起去了解爬山虎脚的位置和它是如何往上爬的!
课堂小结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0
爬山虎的脚
第一课时
一、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后面画“√”。
蜗牛(wō


均匀(jùn
jūn

枯萎
(wéi
wěi
(?javascript:void(0)?))
二、看拼音,写词语。
cāo
chǎnɡ
zhàn
yǒu
nèn
hónɡ
ɡēn
jīnɡ

wěi










láo
ɡù

bǐnɡ
qiáo
jiàn
chónɡ
dié
shū
xīn










三、按要求写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1.(近义词)弯曲——
牢固——
2.(反义词)均匀——
引人注意——
四、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触:A.接触;碰;撞
B.触动;感动
1.看了《西游记》,我感触很深。(

2.他不小心触了电。(

3.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五、要求写句子。
1.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改写成比喻句)
2.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改为反问句)
3.根据想象补充句子。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

六、动词填空。
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
)成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10
爬山虎的脚
第一课时
答案
wō√
jūn√
wěi√
?
操场
占有
嫩红
根茎
枯萎
牢固
叶柄
瞧见
重叠
舒心
1.崎岖
坚固
2.杂乱
视而不见
四、1.B
2.A
3.A
五、1.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2.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难道还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吗?
3.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六、触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0
爬山虎的脚
第一课时
【课前解析】
关注作者:叶圣陶(1894—198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作家、编辑家、教育家。本名叶绍钧。《爬山虎的脚》是叶圣陶描写植物的经典之作。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向我们生动描述了爬山虎的叶子和脚的生长变化,以及爬山虎是怎样爬的,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对于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是美的发现者。
关注作者连续观察:叶圣陶先生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了解爬山虎的生长位置,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爬山虎的脚及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过程。通过品读描写叶子的语句,感受作者的连续观察。品读描写爬山虎脚以及攀爬过程的语句,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关注提示观察方式的词语,加深体会。体会作者不仅细致地观察事物,还在不同的时间点对事物进行了连续观察,看到了事物不断变化的过程。学习作者是怎样把观察到的事物具体、有序地写下来。
【教学目标】
1.认识“均、柄”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曲”,会写“虎、操”等13个字,会写“爬山虎、操场”等16个词语。
2.能找出课文中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
3.能说出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感受作者连续的观察。
4.学写观察记录。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2.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均、柄”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曲”,会写“虎、操”等13个字,会写“爬山虎、操场”等16个词语。
2.能找出课文中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链接体会
1.教师导入:有同学见过爬山虎吗?能用你的语言为我们描述这种植物吗?
2.学生根据生活观察,畅所欲言。
3.教师出示图片,补充资料:
出示课件1
4.教师过渡:根据同学们的描述,说明大家是善于观察,留心生活的人。我们很熟悉的叶圣陶爷爷,用他的细致观察,描写的爬山虎的脚,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
出示课件2:
板书:(爬山虎的脚)
(设计意图:从生活观察导入,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任务,开宗明义,细致观察。)
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谁来说说你所收集到的有关作者的信息
爬山虎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呢/
阅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提示: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在读的时候注意这样两个问题:
(1)读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思考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爬山虎的什么?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
3.检查交流:
出示课件3-17
预设1:强调“嫩、叠、隙、漾”字的书写。
预设2:强调“茎、柄、蜗、均”字的读音。
识字游戏
解释词语。
随堂练习
4.阅读提示:再读课文,你读懂了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出示课件18:
预设1:第一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
预设2:第二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叶子。
预设3:第三自然段写了爬山虎脚的颜色、形状。
预设4:第四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
预设5:第五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与墙的关系。
师:将可以合并的自然段合并,梳理出课文的结构。
第一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
第二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叶子。
第三-五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
板书:(生长的地方、叶子、脚)
5.理清脉络:课文是从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和爬山虎的脚三个方面来介绍爬山虎的,作者着重介绍的是爬山虎的脚。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随文识字,互助交流,培养自主识字能力和多种方式识字兴趣。理清文章脉络,清晰课文内容。)
自主探究,品读文章
1.阅读要求:我们一起来品读1自然段,思考:爬山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出示课件22
2.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说一说你的收获。
预设1:从“满是”“一大片”可以看出它生长得非常茂盛。这让我印象深刻。
预设2:它是一种擅长攀爬的事物,大多生长在墙上。
4.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吧!注意:“满是”“一大片”要读得慢一些,“满”和“大”两个字要重读,突出爬山虎繁盛、茂密的样子。
5.学生自由读一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

爬山虎的叶子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变化?

长大了的叶子有什么特点?
预设1: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预设2:刚长出来的时候和几天之后的叶子是不一样的颜色,从这可以看出作者每天都去观察了。
师:你们真会思考。那“嫩红、嫩绿”和“嫩叶、嫩茎”中“嫩”的意思相同吗?
学生自由发言。
师追问:长大了的叶子又是怎么样的呢?
预设2: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预设3:如果我们只是粗略看爬山虎的颜色是绿色的,但是这绿得新鲜,让我们体会到作者扒开叶片观察,看到了这沁人心脾的绿色。
过渡引导:还有吗?
预设4: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一点儿空隙。
教师追问:说说你的体会?
预设5:“一顺儿”是指一个方向或顺序,作者观察到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也没有空隙。好像作者是走进观察,看到了均匀、整齐的爬山虎叶子,像一幅绿色的水墨画。
过渡引导:还有同学想说吗?
出示课件27
预设6: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引导追问:能说说吗?
预设7:作者可能是伫立观察了很久,看到了风拂过爬山虎叶子的景象。满墙的叶子漾起波纹,实在太美了。
教师启发:你觉得那个字或词用的妙,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8:拂过,让风象形生动了。漾起,使得眼前仿佛看到了像绿色海洋一样均匀整齐的爬山虎的叶子,还有爬山虎叶子的动态象形。眼前有色彩,耳边有声音。
师:同学们品读课文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哦!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下爬山虎叶子的美。
出示课件30。
四、课堂小结:
师:作者为什么能够把叶子写的这么美呢?
预设:作者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养成了良好的观察习惯。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这一课的生字,也明白了爬山虎生长的位置和生长的特点,更明白作者细致的观察。下节课,我们将一起去了解爬山虎脚的位置和它是如何往上爬的!
五、布置作业
把课文读流畅。
抄写写得美的句子。
板书设计:
10
爬山虎的脚
生长的地方
叶子

教学反思: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读课题,想一想,你如果是作者,你会从哪些方面去写。置换主角,从课题质疑,可激发探究的兴趣,又可抓住课文主要资料。接着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叙述脉络。设计问题:“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爬山虎的什么?”然后自主研读,交流收获。“你对爬山虎哪一个方面最感兴趣?”请同学们选取其中的一个自然段仔细读一读,画一画,议一议。“看看你有哪些感悟和收获?”进一步引导发现,总结写法。最后拓展文本,课堂延伸:仿照《爬山虎的脚》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