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
6.1
大堰河——我的保姆
学案
学习目标
积累、识记重要字词。
反复地、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由本诗的学习,认识旧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学习重难点
重点:诵读中品味人物形象,体会诗人感情。
难点:理解描述性意象的运用及作用。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这是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抒情诗,在这首诗里,诗人以幼年生活为背景,选取了大堰河的若干生活片段和一系列细节,多侧面展示了大堰河丰富的个性,赞扬了大堰河勤劳淳朴、善良无私的品质,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真挚的怀念和热情的赞美,也表达了对劳动妇女的深切同情与对旧社会的愤怒控诉。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写作背景:
艾青出生时因母亲难产,算命先生说他会“克死父母”,因他一出生就受家人歧视,被寄养到大堰河家。艾青就是吮吸着大堰河的乳汁,在她精心爱抚下成长的。直到五岁才被领回家,仍然受家庭歧视,规定他不能叫父母为爸爸妈妈,而要叫叔叔婶婶。因此在艾青的情感世界里,对大堰河的爱远超过了对父母的爱!因此他“长大一点后,总想早点离开家庭”,18岁就离开了家,他23岁,在狱中他满怀深情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后来诗人在1953年和1973年两次回乡,都一往情深地去祭扫大堰河的墓。
作者简介:
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
出生于浙江金华,当代文学家、诗人。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1996年5月5日凌晨4时15分因病逝世,享年86岁。
艾青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
?
三、总体感知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3节):写大堰河得名的原因及大堰河与自己的关系。
第二部分(4-8节):集中刻画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质,抒发诗人对大堰河的怀念与尊敬。
第三部分(9-11节):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
第四部分(12-13节):表达写作目的和对大堰河的贊美、思念之情。
导读理解
1.本诗1、2节中,诗人对大堰河的称呼由第三人称转为第二人称有什么好处?
“她”是客观的交代,“你”是为了表达亲切的情感。第三人称向第二人称悄然转换,便于直接抒发诗人对大堰河的感激、思念之情。
2.诗人为什么看到雪就想起了大堰河?
“雪”给人以冰冷的感觉,使人渴望温暖。诗人幼年在自己家生活在冷漠中,是大堰河让他感到温暖,感受到母爱。所以,诗人看到雪自然就想到曾给他无限温暖的大堰河。
3.第3节描绘了一组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
描绘了一组凄清的画面:荒凉的坟墓、被冷落的故居、被典押的园地、长了青苔的石椅。这组画面渲染了悲惨凄凉的气氛,点明了大堰河生前的贫穷、死后的凄凉,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的思念和哀悼之情。
4.第4节用八个句子构成排比句,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八个细节描写组成排比句,一方面通过铺叙,真实再现了大堰河的极度贫困和勤劳操持家务的情景,另一方面表明大堰河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照顾着乳儿,时时给他以温暖和爱抚。这些充分表现出大堰河的勤劳、善良和对乳儿无私的爱。
5.诗人从哪些方面描写自己陌生的家?有什么作用?本节首尾诗句相同,为何标点符号不同?
①从吃、穿、住、用等方面极力铺叙了地主家富裕奢华的生活。
②与第4节大堰河家的贫穷生活形成对比。表现了“我”在自己家里的陌生感、拘束感,反衬出在大堰河家中的温暖融洽,表达了“我”对大堰河及其一家真挚的爱与深深的留恋。
③标点符号的变化,体现了诗人情感的变化。
首句用叹号写出诗人回到自己家中后的陌生、新奇、惊讶。结尾用句号,写出诗人不得不承认“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这个事实。
6.第7节中连续使用六个“她含着笑……”有什么作用?
描写大堰河不分寒暑,年复一年地承担着繁重的劳动:洗衣、做饭、喂猪、晒豆麦……诗歌反复铺排“她含着笑”,一方面写出了大堰河乐观的生活态度,另一方面写出了她为“我”家付出的艰辛劳动,以及她勤劳、淳朴、宽厚、善良的品格,每一句都展现出一幅令人心酸的画面,渗透着诗人对她的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
7.第9节几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切那冬米的糖”、叫她“一声‘妈’”、贴“关云长”等细节,反映出大堰河像爱自己的儿子一样疼爱着乳儿,也充分表现了大堰河美丽丰富的内心世界。
8.大堰河的“梦”为什么“不能对人说”?
这个梦对于大堰河来说是非分的,是一种明知不可能实现却始终不能忘怀的执着的期待。身份地位的差异,只能让她把对乳儿的美好愿望埋在心底。
9.“大堰河,含泪地去了”与“大堰河,她含泪地去了”有何不同?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
尾句多了“她”字,感叹号换成了句号。表现了诗人内心情感由悲痛到悲愤的变化。噩耗传来,诗人内心充满悲痛,回顾大堰河一生所遭受的凌侮和死后的凄凉,诗人心头凝聚的是沉重、痛彻心扉的悲愤。
10.诗人为什么从大堰河的悲惨遭遇写到她全家人的遭遇?
这样写不仅交代了大堰河的死给家庭带来的重大影响,表明她对家庭的重要作用,也从更广、更深的层面揭示了旧社会农民的悲惨命运,诅咒和控诉了“不公道的世界”的罪恶。
11.如何理解“紫色的灵魂”?
一种看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紫色”往往与帝王联系在一起,代表高贵、神圣,大堰河身份虽卑微,但她慈爱、善良、勤劳,因此说她的灵魂是高贵与美丽的,表达了诗人发自肺腑的感激与赞颂之情。
另一种看法:紫色是伤痕的颜色,是凝血的颜色,代表了不幸、苦楚、伤痛和死亡,大堰河终生受苦,结局悲惨,因而称其有“紫色的灵魂”。
12.第12节用了什么抒情手法?抒发了什么情感?
用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手法,向大堰河呈上强烈的爱与衷心的赞美。后三句把“大堰河”的含义加以拓展,使之成为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化身,从而使感情升华,抒发了诗人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敬爱之情。
13.最后一节呼告手法的使用,有什么表达效果?
运用呼告手法直接抒情,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的敬意和深深的爱。这一节是全诗感情发展的高潮,由回忆、叙述转为直接的讴歌和赞美。
14.这首诗是诗人献给他的“母亲”——一个普通中国农妇最真诚的颂歌。结合有关诗句,说说诗人笔下的大堰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这一形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大堰河是旧社会普通的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
大堰河是勤劳的,她用她“厚大的手掌”洗衣、做饭、喂猪晒豆麦,终日操劳;大堰河是善良的,她永远“含着笑”去做每件农活,乐天安命,质朴乐观;大堰河是慈爱的,纵使在终日辛苦劳作后,仍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大堰河是博爱的,她像亲生母亲一样,“深爱着她的乳儿”;大堰河是悲苦的,贫苦、劳累的生活过早地夺去了她的生命。
总之,大堰河是旧社会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代表,她默默无闻、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地奉献自己生命中全部的爱,她是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诗人通过赞美大堰河,寄托了对所有像大堰河一样的劳动人民的赞美。
15.诗歌是如何刻画“大堰河”这一形象的?
①动作描写。如第4节中的八个“在你之后”,这些描写既突出了大堰河的勤劳,又突出了她对乳儿的爱,也表达了诗人对她的同情。
②神态描写。如当诗人被亲生父母领回自己的家时,诗人写道:“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反映出大堰河对乳儿的疼爱和不舍。
③心理描写。如第9节写大堰河的一个梦,“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这些描写虽是梦,但反映了大堰河的心理,真实可信,同样表达了大堰河对乳儿那种慈母般的、质朴的、发自内心的爱,可以说,大堰河已经把乳儿看成自己亲生的儿子了。
④除了以上的正面描写,诗人还从侧面对大堰河的形象进行了烘托。如诗人回到自己的家后,吃、穿、住、用都有极大的改善,诗人却写道:“但,我是这般忸怩不安!因为我/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诗人通过写自己与“生我的父母”的陌生,从侧面烘托出了养“我”的保姆视“我”如己出,“我”与她亲如母子的深情。
自我检测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无论是政府监管部门,还是行业协会,都应该主动担负起替他们维权、为他们争取劳动权益保障。
B.本次论坛围绕以“上合组织成员国框架下‘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法律服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双边与多边合作机制”等为议题进行深人讨论。
C.“碎片化”阅读与传统的阅读方式孰优孰劣无法一概而论,关键在于阅读者对阅读内容的选择,而非对阅读方式的选择。
D.这些“网红”通过在社交媒体上的影响力吸引大量粉丝,其对社会消费需求和文艺生态的颠覆性影响不能低估,而商业价值更是不容小觑?。
2.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历史告诉我们,党指挥枪是保持人民军队本质和宗旨的根本保陣,这是我们党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得出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②?红旗渠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患难与共、生死相依。
③?我们在学习、工作中,对再小的失误都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积非成是,小失误积累多了,也会造成大的危害。
④?与北上广相比,深圳的商品房价格要略胜一筹,对于生活在深圳的工薪阶层来说,购买经济适用房是个不错的选择。
⑤?一段山体滑坡的视频在微信朋友圈疯传,引起不少市民的恐慌,公安机关最终行政拘留了传播该视频的始作俑者。
⑥?他们俩本来就是方圆殊趣、意气相投,如今,又很幸运地被分配到同一单位同一科室工作,更增进了他们的深厚友谊。
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⑤⑥?????D.③④⑥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面对美国官员怀疑遭“中国黑客”攻击这一尴尬局面,中方强调,坚决打击一切形式的网络黑客攻击行动,希望美方莫________,而是在这一领域开展更多的合作。
②
近日,5个农民酒后__________?,以民警超车时差点撞到他们的车为由,肆意对民警进行殴打、辱骂,最后被依法进行有罪判决。
③?关于“茅台库存量高达2万吨,茅台价格崩盘”的消息不胫而走。对此,茅台酒厂相关部门做出回应,认为这是_________的恶性中伤。
A.无事生非????
无中生有????
捕风捉影
B.无中生有????
无事生非????
捕风捉影
C.捕风捉影????
无事生非????
无中生有
D.无事生非????
捕风捉影????
无中生有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
??
《大堰河——我的保姆》这篇佳作看似平淡,却饱含了诗人与乳母之间真真切切的情感。感恩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
,?????
,?????
,?????
,?????
,?????
。而忘恩则像随地生长的杂草,是社会的一种丑恶。
①既要心存感激
②需要细心栽培及爱心的滋润
③感恩犹如玫瑰
④并精心呵护使之茁壮成长
⑤将感恩之心付诸行动
⑥也要学会回报
A.③②④①⑥⑤???????????????????????B.③②⑥①④⑤
C.③⑤②⑥①④???????????????????????D.⑤④②③①⑥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项,成分残缺。应在句尾添加“的责任”。B项,句式杂揉。删掉“围绕”,或删掉“以”和“为”。D项,语序不当。“对社会消费需求和文艺生态的颠覆性影响”和“商业价值”调换位置。
2.答案:D
解析:①颠扑不破:无论怎样摔打都不会破裂,比喻永远不会被推翮
(多指理论、道理)。此处使用正确。②患难与共:在不利的处境中共同承受忧患与灾难,使用正确。③积非成是:谬误长期流传,后来竟被认为是正确的。不合语境。④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稍微好一点儿。不能用于价格高低的比较。⑤始作俑者:泛指某种坏事或恶劣风气的创始者。使用正确,⑥方圆殊趣:殊趣,不同的志趣。方形和圆形不同,其意趣就大不相同,比喻不同的人或事物各有其不同的特点。不合语境。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这三个成语都含有缺乏事实之意.
都含贬义。“捕风捉影”比喻说话或做事时用似是而非的迹象做根据,偏重在没有事实根据;“无中生有”意为把没有的说成有,指凭空捏造,偏重于凭空捏造事实,语意较重;“无事生非”指本来没有问题而故意制造纠纷.
偏重于无缘无故找碴儿,故意制造麻烦.
语意最重;①句属于外交辞令.
强调的是合作,若用“无事生非”,则语意过重,故排除A、D两项;②句是说农民酒后寻衅滋事,应该用
“无事生非”;③句若用“捕风捉影”修饰“恶性中伤”,则语意显轻,根据语境应选“无中生有”。故选C.
4.答案:A
解析:这六句话的陈述对象是“感恩”,据此可以确定排在首位的一句是③。③是一个比喻句,“感恩”是主体,“玫瑰”是喻体,对其进行解释的中心词语是“栽培”“滋润”和“呵护”,据此可以确定③后是②④。①中的“既”与⑥中的“也”构成“既……也……”的句式。⑥中的“将感恩之心付诸行动”是对“回报”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