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测评挑战卷(学生版+教师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广东专用)(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测评挑战卷(学生版+教师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广东专用)(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20 12:21:36

文档简介

单元测评挑战卷(七)(第七单元)
(60分钟 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2020·遵义中考)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携带的物品是(A)
A.纸巾          B.鞭炮          
C.汽油          D.酒精
2.2020年1月31日,澳大利亚首都地区因林火风险进入紧急状态,持续5个月的澳大利亚山火依然在燃烧,常年保持空气质量优良的澳大利亚,多个城市都已经登顶全球污染指数日排行榜榜首,首都堪培拉城区也被浓烟笼罩,
整个天空都被蒙上了一层灰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B)
A.高温、大风和干旱更易造成火灾蔓延
B.飞机喷洒止燃物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持续燃烧的森林火灾会引起严重的空气污染
D.推土机和挖掘机清理碎屑区域是为了制造防火带
3.(2020·怀化中考)下列有关燃烧或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可燃物遇到氧气就能燃烧
B.可燃物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
C.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森林着火后应快速建立隔离带
4.(2020·梅州质检)如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B)
A.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B.实验2中白磷燃烧,说明实验2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1
C.实验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
D.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
5.(2020·湘潭中考)防火安全重于泰山,每个公民掌握一定的消防知识很有必要。下列有关灭火措施处理不当的是(B)
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进行灭火
C.油罐着火时需要用水喷淋降温
D.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6.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降低氧气浓度使煤燃烧更充分
B.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燃烧获得的
7.在使用酒精灯的过程中,对下列做法的解释不合理的是(B)
A.用酒精灯外焰给物品加热,原因是酒精与空气充分接触
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原因是火柴提高了酒精的着火点
C.用湿抹布盖灭失火的酒精灯,原因是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D.将灯芯拨得松散使酒精灯燃烧更旺,原因是增大了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8.下列有关燃料及其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C)
A.天然气是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B.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C.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
 
D.用水扑灭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引起的火灾
9.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B)
A.釜底抽薪——移除可燃物
B.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C.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
D.架空篝火——使木材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10.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倡导碳资源转化与循环利用,根据所学知识及图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秸秆可转化为化石资源
B.煤、石油是可再生资源
C.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生产尿素
D.石油精炼可制备合成材料
11.甘肃省陇南市突发森林火灾,下列遭遇森林火灾时的做法不合理的是(B)
A.刚开始发生火灾时应迅速砍断树木形成隔离带
B.高压水枪灭火主要是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
C.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选择植被稀疏的路线离开
D.火借风势,越烧越旺,因为风带来了更多的氧气
12.(2021·揭阳质检)据2020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数据,国内石油和天然气新增储量分别812亿吨、1.4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5%和68%。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C)
A.氢气是21世纪的理想能源
B.科技发展可促进能源的开发利用
C.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D.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
13.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①煤和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通过综合利用以提高其利用率
②天然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换气
③图书档案起火时,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④为维持好碳、氧循环,大力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燃烧
⑤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废旧塑料袋焚烧处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⑤
14.(2021·广州质检)如图表示某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硫等元素,煤是清洁燃料
 
B.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
C.家用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
 
D.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
15.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y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分别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x和y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x、y、z分别是(C)
A.CH4、H2、CO
B.CO、H2、CH4
C.CO、CH4、H2
D.H2、CH4、CO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16.(8分)(2020·福建中考)燃烧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1)下列成语的原意与燃烧不相关的是__A__(填标号)。
A.卧薪尝胆
B.釜底抽薪
C.火上浇油
D.煽风点火
(2)古籍《天工开物》就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烧石成灰”指高温条件下碳酸钙转化为生石灰。
①“煤饼烧石成灰”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主要方式是__化学能→热能→化学能(或化学能→热能、热能→化学能)__。
②“石”转化为“灰”的反应属于__分解反应__(填基本反应类型)。
③“灰”遇水成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aO+H2O===Ca(OH)2__。
(3)室内起火时,如果急于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得更旺。原因是__打开门窗,为可燃物提供更多氧气,使火势更猛(或其他合理答案)__。
17.(7分)(2020·湘潭中考)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为越来越迫切的需求。请回答:
(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__煤__、石油和天然气,它们属于__不可再生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目前,我国的一些地区正在使用乙醇汽油(在汽油中加入适量酒精,乙醇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作为汽车燃料,这样做的优点有__AB__(填字母序号)。
A.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
B.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3)为缓解全球性能源危机,人们正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请列举出一种新能源__氢能(或风能、太阳能等)__。
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18.(10分)小明同学在进行期末复习,请你和他一起进行。
(1)Ⅰ.完成下列探究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在铁片两端放大小相同的硬纸片、乒乓球碎片,在铁片中间加热。
乒乓球碎片先燃烧、硬纸片后燃烧
结论:乒乓球碎片的__着火点__比硬纸片的低
图中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
①溶液中产生气泡②蜡烛a火焰__先于__(填“先于”或“后于”)b熄灭。
现象②的原因是CO2不助燃,__不可燃且密度比空气大__。
(2)Ⅱ.为了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进行了以下四个探究实验:
实验③和实验④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__与氧气接触__。
(3)请你另外从上图中选择一组实验来对比说明物质燃烧的条件之一,即:实验__②__和__④__(填实验序号),说明物质燃烧__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__。
(4)上述实验的缺陷是__燃烧产物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__。
19.(10分)(一)2020年3月30日,四川凉山州西昌市突发森林火灾,现场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分析,森林突发火灾的原因是__天气炎热,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并且与氧气接触__。
(2)为扑灭森林火灾,消防员在火灾现场的外围打出隔离带,其灭火的原理是__清除可燃物__。
(3)请你提出一条森林防火的具体措施__森林中禁止明火__。
(二)某化学兴趣小组受“2020广东省第六届自行车绿道联赛·阳春站”赛道启示,设计如图模拟赛道进行化学知识复习。“赛道”上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为固体物质,E为可燃性气体。
(1)若“赛道”上相邻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A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能支持E的燃烧。
①B为__稀盐酸__(写名称)。
②若C与D反应发出耀眼白光,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__2Mg+O22MgO__。
③从燃烧的条件考虑,要使E在D中燃烧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使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__。
(2)若“赛道”上A、B、C、D四种物质均能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用B或C制取氧气所需的催化剂可由A分解制得;C可生成D,D可生成E。
①B的化学式为__KClO3__。
②D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为__2H2O2H2↑+O2↑__。
四、(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0.燃烧是人类获得能量的重要方式。
(1)用如图探究燃烧条件。步骤一:通入N2,点燃酒精灯;步骤二:冷却至室温;步骤三:通入O2,点燃酒精灯。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现象是__步骤一中,b中的红磷不燃烧;步骤三中,b中的红磷燃烧__;从燃烧条件分析,用水灭火主要利用的原理是__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__。
(2)相同条件下,n体积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见表。
燃料(气态)
CO
H2
CH4
热量(kJ)
282.6
285.8
890.3
①从等体积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分析,最适合家庭使用的燃料是__CH4__。
②CO与其他燃料相比的主要缺点是__CO有毒__。
③有科学家提出:“硅是未来的石油”,硅能在O2中燃烧生成SiO2,并放出大量的热。与化石燃料相比,用硅作燃料的优点是__硅在地壳中含量较高(合理即可)__(写一点即可);SiO2的化学性质与CO2有相似性,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SiO2+2NaOH===Na2SiO3+H2O__。
五、(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1.(2018·广东中考改编)用煤直接作燃料如果不进行处理,会因煤中的硫生成SO2气体造成大气污染。
(1)现有南方产的一种煤含硫8%。某火力发电厂燃烧100
t这种煤,假设燃烧时煤中的硫全部转化为SO2,则产生SO2的质量是__16__t__。
(2)如在煤中混入粉末状的石灰石,则燃烧产生的SO2会与CaCO3反应生成CaSO3进入炉渣而减少大气污染。取50
g此炉渣(含24%CaSO3)逐滴加入20%的盐酸,请在图坐标中画出相应的曲线图(纵坐标为盐的质量,请设定具体物质;并标出曲线中必要的数据)。
[已知]①设炉渣已不含石灰石,炉渣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
②CaSO3和盐酸反应类似于CaCO3
③盐酸的质量=氯化氢的质量∶20%
【解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解答。
(1)设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为x。
S+O2  SO2
32
64
100
t×8%
x
= x=16
t
答: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为16
t。
(2)设纵坐标为氯化钙的质量(或为亚硫酸钙的质量)。炉渣中CaSO3的质量为50
g×24%=12
g。设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m,反应消耗盐酸溶质的质量为y。
CaSO3+2HCl===CaCl2+SO2↑+H2O
120
73
111
12
g
y
m
== y=7.3
g m=11.1
g
反应消耗盐酸溶液的质量为7.3
g÷20%=36.5
g。相关曲线图为

答案:(1)16
t(计算过程见解析)
(2)图见解析
PAGE单元测评挑战卷(七)(第七单元)
(60分钟 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2020·遵义中考)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携带的物品是(
)
A.纸巾          B.鞭炮          
C.汽油          D.酒精
2.2020年1月31日,澳大利亚首都地区因林火风险进入紧急状态,持续5个月的澳大利亚山火依然在燃烧,常年保持空气质量优良的澳大利亚,多个城市都已经登顶全球污染指数日排行榜榜首,首都堪培拉城区也被浓烟笼罩,
整个天空都被蒙上了一层灰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高温、大风和干旱更易造成火灾蔓延
B.飞机喷洒止燃物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持续燃烧的森林火灾会引起严重的空气污染
D.推土机和挖掘机清理碎屑区域是为了制造防火带
3.(2020·怀化中考)下列有关燃烧或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燃物遇到氧气就能燃烧
B.可燃物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
C.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森林着火后应快速建立隔离带
4.(2020·梅州质检)如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
)
A.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B.实验2中白磷燃烧,说明实验2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1
C.实验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
D.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
5.(2020·湘潭中考)防火安全重于泰山,每个公民掌握一定的消防知识很有必要。下列有关灭火措施处理不当的是(
)
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进行灭火
C.油罐着火时需要用水喷淋降温
D.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6.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低氧气浓度使煤燃烧更充分
B.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燃烧获得的
7.在使用酒精灯的过程中,对下列做法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用酒精灯外焰给物品加热,原因是酒精与空气充分接触
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原因是火柴提高了酒精的着火点
C.用湿抹布盖灭失火的酒精灯,原因是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D.将灯芯拨得松散使酒精灯燃烧更旺,原因是增大了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8.下列有关燃料及其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气是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B.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C.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
 
D.用水扑灭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引起的火灾
9.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釜底抽薪——移除可燃物
B.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C.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
D.架空篝火——使木材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10.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倡导碳资源转化与循环利用,根据所学知识及图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秸秆可转化为化石资源
B.煤、石油是可再生资源
C.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生产尿素
D.石油精炼可制备合成材料
11.甘肃省陇南市突发森林火灾,下列遭遇森林火灾时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刚开始发生火灾时应迅速砍断树木形成隔离带
B.高压水枪灭火主要是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
C.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选择植被稀疏的路线离开
D.火借风势,越烧越旺,因为风带来了更多的氧气
12.(2021·揭阳质检)据2020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数据,国内石油和天然气新增储量分别812亿吨、1.4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5%和68%。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气是21世纪的理想能源
B.科技发展可促进能源的开发利用
C.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D.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
13.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煤和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通过综合利用以提高其利用率
②天然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换气
③图书档案起火时,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④为维持好碳、氧循环,大力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燃烧
⑤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废旧塑料袋焚烧处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⑤
14.(2021·广州质检)如图表示某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硫等元素,煤是清洁燃料
 
B.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
C.家用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
 
D.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
15.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y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分别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x和y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x、y、z分别是(
)
A.CH4、H2、CO
B.CO、H2、CH4
C.CO、CH4、H2
D.H2、CH4、CO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16.(8分)(2020·福建中考)燃烧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1)下列成语的原意与燃烧不相关的是__
__(填标号)。
A.卧薪尝胆
B.釜底抽薪
C.火上浇油
D.煽风点火
(2)古籍《天工开物》就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烧石成灰”指高温条件下碳酸钙转化为生石灰。
①“煤饼烧石成灰”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主要方式是__
__。
②“石”转化为“灰”的反应属于__
__(填基本反应类型)。
③“灰”遇水成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
(3)室内起火时,如果急于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得更旺。原因是__
__。
17.(7分)(2020·湘潭中考)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为越来越迫切的需求。请回答:
(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__
__、石油和天然气,它们属于__
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目前,我国的一些地区正在使用乙醇汽油(在汽油中加入适量酒精,乙醇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作为汽车燃料,这样做的优点有__
__(填字母序号)。
A.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
B.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3)为缓解全球性能源危机,人们正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请列举出一种新能源__
__。
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18.(10分)小明同学在进行期末复习,请你和他一起进行。
(1)Ⅰ.完成下列探究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在铁片两端放大小相同的硬纸片、乒乓球碎片,在铁片中间加热。
乒乓球碎片先燃烧、硬纸片后燃烧
结论:乒乓球碎片的__
__比硬纸片的低
图中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
①溶液中产生气泡②蜡烛a火焰__
__(填“先于”或“后于”)b熄灭。
现象②的原因是CO2不助燃,__
__。
(2)Ⅱ.为了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进行了以下四个探究实验:
实验③和实验④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__
__。
(3)请你另外从上图中选择一组实验来对比说明物质燃烧的条件之一,即:实验__
__和__
__(填实验序号),说明物质燃烧__
__。
(4)上述实验的缺陷是__
__。
19.(10分)(一)2020年3月30日,四川凉山州西昌市突发森林火灾,现场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分析,森林突发火灾的原因是__
__。
(2)为扑灭森林火灾,消防员在火灾现场的外围打出隔离带,其灭火的原理是__
__。
(3)请你提出一条森林防火的具体措施__
__。
(二)某化学兴趣小组受“2020广东省第六届自行车绿道联赛·阳春站”赛道启示,设计如图模拟赛道进行化学知识复习。“赛道”上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为固体物质,E为可燃性气体。
(1)若“赛道”上相邻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A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能支持E的燃烧。
①B为__
__(写名称)。
②若C与D反应发出耀眼白光,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__
__。
③从燃烧的条件考虑,要使E在D中燃烧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
__。
(2)若“赛道”上A、B、C、D四种物质均能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用B或C制取氧气所需的催化剂可由A分解制得;C可生成D,D可生成E。
①B的化学式为__
__。
②D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
四、(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0.燃烧是人类获得能量的重要方式。
(1)用如图探究燃烧条件。步骤一:通入N2,点燃酒精灯;步骤二:冷却至室温;步骤三:通入O2,点燃酒精灯。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现象是__
__;从燃烧条件分析,用水灭火主要利用的原理是__
__。
(2)相同条件下,n体积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见表。
燃料(气态)
CO
H2
CH4
热量(kJ)
282.6
285.8
890.3
①从等体积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分析,最适合家庭使用的燃料是__
__。
②CO与其他燃料相比的主要缺点是__
__。
③有科学家提出:“硅是未来的石油”,硅能在O2中燃烧生成SiO2,并放出大量的热。与化石燃料相比,用硅作燃料的优点是__
__(写一点即可);SiO2的化学性质与CO2有相似性,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
五、(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1.(2018·广东中考改编)用煤直接作燃料如果不进行处理,会因煤中的硫生成SO2气体造成大气污染。
(1)现有南方产的一种煤含硫8%。某火力发电厂燃烧100
t这种煤,假设燃烧时煤中的硫全部转化为SO2,则产生SO2的质量是__
__
__。
(2)如在煤中混入粉末状的石灰石,则燃烧产生的SO2会与CaCO3反应生成CaSO3进入炉渣而减少大气污染。取50
g此炉渣(含24%CaSO3)逐滴加入20%的盐酸,请在图坐标中画出相应的曲线图(纵坐标为盐的质量,请设定具体物质;并标出曲线中必要的数据)。
[已知]①设炉渣已不含石灰石,炉渣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
②CaSO3和盐酸反应类似于CaCO3
③盐酸的质量=氯化氢的质量∶20%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