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
《分段整理数据》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参与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能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
2.在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体验画“正”字整理数据的优越性,初步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能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段整理。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梅峰小学准备为鼓号队员购买服装。
2.服装分为大号、中号和小号。身高130~139㎝的队员适合穿小号,140~149㎝的适合穿中号,150~159㎝的适合穿大号。准备购买服装前,需要准备什么呢?
我认为:需要收集(
)的数据。
3.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就要开幕了,少队部发出倡议。你们看,少队部已经着手准备买队鼓和队号了!你们看!少队部已经登记好了各位队员的身高,需要大家帮忙整理一下数据,才能确定每种服装各要购买多少套。大家愿意帮忙吗?
2、探究新知
1.认识分段整理
(1)要想知道大号、中号和小号各需要多少套,需要怎样整理每人身高的数据呢?
可以按(
)~(
)㎝,(
)~(
)㎝,(
)~(
)㎝这三段来进行整理。
(2)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整理呢?
因为可以根据(
)确定所买衣服的(
)。
(3)这样整理记录单上的身高数据,会不会有重复或遗漏呢?
我认为(
),因为每一身高段没有(
)的身高。
(4)这是统计学中常用的一种整理数据的方法,叫做(
)整理。
2.你能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上面的数据吗?
(1)学习提示:
①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
②同桌合作,一名同学报身高,另一名同学负责记录和整理,完成上表。
(2)把整理的结果填入统计表中。
(3)统计表中,“合计”你是怎么得到的?
将各个身高段的人数相(
)就可以求出合计。
(4)这里的“合计”有什么作用吗?
这里的“合计”可以帮助检查人数是否有(
)或(
)。
(5)那么通过这张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
①定(
)套小号,(
)套中号,(
)套大号。
②一共要买(
)套衣服。
③身高在(
)的人数最多。
……
(6)通过这张统计表知道了每种型号的服装需要购买多少套,一共需要买多少套,这个过程就是(
)数据。
3.通过统计,你有什么收获?
①通过(
)整理,可以知道每种服装要买多少套。
②分段整理时,要注意不(
)、不(
)。
……
三、随堂检测
1.下面是某班学生一次数学竞赛的成绩记录单。
学号
分数
学号
分数
学号
分数
学号
分数
学号
分数
1
87
8
74
15
58
22
98
29
79
2
95
9
94
16
74
23
100
30
89
3
56
10
65
17
100
24
77
31
83
4
82
11
100
18
82
25
81
32
79
5
83
12
82
19
87
26
98
33
84
6
92
13
98
20
75
27
82
34
67
7
62
14
85
21
98
28
72
35
96
(1)根据上面成绩记录单填写下表。
分数
80分-100分
优
70分-79分
良
60分-69分
中
60分以下
差
人数(人)
(2)这次竞赛成绩(
)等人数最多,(
)等人数最少。
2.下面记录的是某班女生一次数学考试的成绩。(单位:分)
100
96
74
82
85
68
99
58
88
64
94
89
72
83
91
87
100
92
81
77
根据上面的成绩填写下表
分数段
100
99~90
89~80
79~70
69~60
60分以下
人数(人)
3.下面是五年级某班女生的跳远成绩记录表(单位:米)
2.75
2.35
2.57
3.05 2.83
2.65
2.83
2.92
2.45
2.80
2.25 2.62
3.1 2.7
根据这些成绩完成下页的统计表,再根据统计表填空。
(1)这个
班女生的跳远成绩在________范围内的人数最多。
(2)这个班女生的跳远最好成绩是________
(3)你还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4.下面是某小学四(2)班跳远成绩记录单.(单位:厘米)
204
156
186
173
225
180
195
201
188
193
210
183
192
214
189
200
155
176
163
254
187
172
177
190
160厘米以下为不及格,160~179厘米为及格,180~199厘米为良好,199厘米以上为优秀.根据以上数据填写表,再完成统计图。
成绩(厘米)
合计
199以上
180-199
160-179
160以下
人数(人)
【答案】
1.(1)23
7
3
2
(2)优
差
2.2
5
7
3
2
1
3.
(1)2.7~3m
(2)3.1m
(3)根据统计表中可知:这个班女生的跳远最差成绩是2.25米。(答案不唯一)
4.24
7
10
5
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5张PPT)
分段整理数据
苏教版
四年级上
新知导入
梅峰小学准备为鼓号队员购买服装。
新知导入
服装分为大号、中号和小号。身高130~139㎝的队员适合穿小号,140~149㎝的适合穿中号,150~159㎝的适合穿大号。
新知导入
准备购买服装前,需要准备什么呢?
需要收集身高的数据。
新知导入
你知道每种服装需要各购买多少套吗?
梅峰小学鼓号队员身高记录单
2012年9月
新知讲解
需要怎样整理每人身高的数据呢?
可以按这三段来进行整理。
130~139㎝
140~149㎝
150~159㎝
分
段
整
理
新知讲解
你能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上面的数据吗?
身高/㎝
人
数
130~139
140~149
150~159
新知讲解
学习提示:
1.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
2.同桌合作,一名同学报身高,另一名同学负责记录和整理。
新知讲解
梅峰小学鼓号队员身高记录单
2012年9月
身高/㎝
人
数
130~139
140~149
150~159
新知讲解
身高/㎝
人
数
130~139
140~149
150~159
把整理的结果填入统计表中。
身高/㎝
合
计
130~139
140~149
150~199
人
数
年
月
梅峰小学鼓号队身高情况统计表
2012
9
9
15
8
32
新知讲解
身高/㎝
合
计
130~139
140~149
150~199
人
数
年
月
梅峰小学鼓号队身高情况统计表
2012
9
9
15
8
32
将各个身高段的人数相加就可以求出合计。
合计可以帮助检查人数是否有重复或遗漏。
通过这张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
身高/㎝
合
计
130~139
140~149
150~199
人
数
年
月
梅峰小学鼓号队身高情况统计表
2012
9
9
15
8
32
定9套小号,15套中号,6套大号。
身高/㎝
合
计
130~139
140~149
150~199
人
数
年
月
梅峰小学鼓号队身高情况统计表
2012
9
9
15
8
32
一共要买32套衣服。
身高在140~149的人数最多。
通过这张统计表知道了每种型号的服装需要购买多少套,一共需要买多少套,这个过程就是分析数据。
通过统计,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分段整理,可以知道每种服装要买多少套。
分段整理时,要注意不重复、不遗漏。
课堂练习
1.下面琳琳调查的三年级部分男生、女生的体重情况统计表,根据小标回答问题。
(1)男生体重在(
)千克的人数最多,女生体重在(
)千克的人数最少。
(2)一共调查了(
)个人。
35~40
40千克以上
39
课堂练习
2.下面是四年级(1)班女同学1分钟跳绳的成绩记录。(单位:
下)
53
45
47
54
57
49
38
46
47
50
48
45
47
49
50
51
46
63
33
44
48
2021
10
2
12
6
1
21
课堂练习
3.四年级某班一次数学测试成绩情况如下,请你用分段整理的方法统计,并制成条形统计图。
82
87
85
99
84
76
81
95
97
99
85
92
83
86
71
99
84
63
86
96
100
(1)80分以下有(
)人,80~89分的有(
)人,90~100分的有(
)人。
3
10
8
课堂练习
3.四年级某班一次数学测试成绩情况如下,请你用分段整理的方法统计,并制成条形统计图。
(2)完成统计图。
2021
10
3
10
8
课堂练习
4.铁道部门规定,儿童身高在120厘米以下乘火车免票,120~150厘米之间享受半价票。你们班享受免票的有多少人?需要购买半价票和全价票的各有多少人?
你们班同学乘火车时,是需要购买全票的人数多,还是半价票的人多?你还能想到什么?
课堂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我会用画“正”字的方法分段整理数据了。
我会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了。
板书设计
分段整理数据
1.收集数据
2.分段整理(可用画“正”字的方法)
3.制作统计表
4.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作业布置
完成教材“练习七”第2、5题。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段整理数据》教学设计
课题
分段整理数据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学习目标
1.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参与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能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2.在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体验画“正”字整理数据的优越性,初步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能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
难点
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段整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师:梅峰小学准备为鼓号队员购买服装。课件出示:师:服装分为大号、中号和小号。身高130~139㎝的队员适合穿小号,140~149㎝的适合穿中号,150~159㎝的适合穿大号。准备购买服装前,需要准备什么呢?师:你们看!少队部已经登记好了各位队员的身高,需要大家帮忙整理一下数据,才能确定每种服装各要购买多少套。大家愿意帮忙吗?
板书课题:分段整理数据
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回答:需要收集身高的数据。
学生:愿意。
课前谈话,拉进与学生的距离,同时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讲授新课
认识分段整理
师:要想知道大号、中号和小号各需要多少套,需要怎样整理每人身高的数据呢?
师: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整理呢?师:这样整理记录单上的身高数据,会不会有重复或遗漏呢?师:说得真好!这是统计学中常用的一种整理数据的方法,叫做分段整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整理数据好吗?分段整理师:你能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上面的数据吗?课件出示:师:我们一起来整理数据好吗?课件出示——学习提示:1.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2.同桌合作,一名同学报身高,另一名同学负责记录和整理。展示:师:把整理的结果填入统计表中。课件出示:反馈:师:统计表中,“合计”你是怎么得到的?师:这里的“合计”有什么作用吗?引导学生得出:可以帮助检查人数是否有重复或遗漏。师:说得真好!那么通过这张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反馈:定9套小号,15套中号,6套大号。一共要买32套衣服。身高在140~149的人数最多。……师:我们通过这张统计表知道了每种型号的服装需要购买多少套,一共需要买多少套,这个过程就是分析数据。总结师:通过统计,你有什么收获?反馈:通过分段整理,可以知道每种服装要买多少套。分段整理时,要注意不重复、不遗漏。……
学生分组交流,然后自由说说:可以按130~139㎝,140~149㎝,150~159㎝这三段来进行整理。
学生:因为可以根据身高确定所买衣服的型号。
学生:不会,因为每一身高段没有重复的身高。
学生:好。
同桌合作整理数据。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交流展示。
学生:将各个身高段的人数相加就可以求出合计。
学生独自思考,然后自由说说。学生结合统计表中的数据自由说说。学生自由说说。
通过交流,让学生认识分段整理,并体验分段整理的理由与好处。以学习提示的形式引导学生整理数据,充分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体验画“正”字整理数据的优越性,初步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根据统计表分析问题,感受统计表整理数据的优越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总结让学生谈收获,帮助学生回忆知识,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等思维能力。
课堂练习
1.下面琳琳调查的三年级部分男生、女生的体重情况统计表,根据小标回答问题。男生体重在(
)千克的人数最多,女生体重在(
)千克的人数最少。一共调查了(
)个人。2.下面是四年级(1)班女同学1分钟跳绳的成绩记录。(单位:
下)53
45
47
54
57
49
38
46
47
50
48
45
47
49
50
51
46
63
33
44
48
4.四年级某班一次数学测试成绩情况如下,请你用分段整理的方法统计,并制成条形统计图。82
87
85
99
84
76
81
95
97
99
85
92
83
86
71
99
84
63
86
96
100(1)80分以下有(
)人,80~89分的有(
)人,90~100分的有(
)人。(2)完成统计图。4.铁道部门规定,儿童身高在120厘米以下乘火车免票,120~150厘米之间享受半价票。你们班享受免票的有多少人?需要购买半价票和全价票的各有多少人?
先在小组里了解每人的身高,并分段整理,再全班汇总。
你们班同学乘火车时,是需要购买全票的人数多,还是半价票的人多?你还能想到什么?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说说。
通过说一说,帮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板书
分段整理数据1.收集数据
2.分段整理(可用画“正”字的方法)
3.制作统计表
4.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板书的设计凸显了本课学习的重点与难点,明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