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4.2《怜悯是人的天性》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4.2《怜悯是人的天性》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20 12:3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
4.2
怜悯是人的天性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卢梭及其作品,了解本文写作的相关背景。
2.理解文章中的关键概念,把握核心观点,理解关键句子的含义。
3.梳理文章论证的脉络,分析论证特点。
4.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及其秉持的价值观念,探究其人文价值。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诵读课文,揣摩其语言和行文特色。
思维发展与提升:本文作为一篇典型的驳论文,注重学习其中的驳论方法,掌握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类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提升论证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品读赏鉴,深入探究,领会本文的主旨,提升人文精神。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怜悯是人的天性”这一观点,辨析其先进性和局限性,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梳理文章论证的脉络,分析论证特点。
难点:领会本文的主旨,提升人文精神。
课前准备
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之初,性本善”,关于人性的底色的探讨,历来为哲学家、思想家们所热议。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怜悯是人的天性》领略卢梭的思想智慧。
二、写作背景
1743年,卢梭在威尼斯逗留时,就已经打算写一部关于政治制度的鸿篇大论。1753年,第戎学院公布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的征文题目。卢梭应第戎学院的征文竞赛,撰写了他的论文《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后结集出版。《怜悯是人的天性》即节选自该部书。
三、作者介绍
卢梭(
1712-1778
),
法国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学家、文学家,
18
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卢梭出生于瑞士日内瓦,当过学徒、仆役、私人秘书、乐谱抄写员,一生颠沛流离。1749年以《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一文而闻名。著有《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四、题目解说
“怜悯”指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天性”指人先天具有的品质或性情,外界难以改变的心理感知特性及行为趋向。
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阐述自然状态中的人原始的品性,并由此引导人们思考。
第二部分(第2-3段):在批驳错误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中心论点:怜悯是人的天性。
第三部分(第4段):对人天生就具有怜悯心展开论证。
第四部分(第5段):论证怜悯心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
六、全文分析
1、作者写《蜜蜂的寓言》中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明确:
故事中的目击者作为陌生人虽然与当事人不存在任何特殊性关系,而且幼儿的安危与他的自身利益也没有切实关系,但他却由于目睹幼儿的痛苦而自然而然地产生巨大的悲痛之感,并生发出一伸援手的冲动。这种冲动并不是想要得到感激或赞美,只是出于对受害者难以抑制的强烈的怜悯之心。这有力地证明,怜悯心是人类最普遍的天然的美德。
2、怎样理解“怜悯是人的天性”?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明确:
①怜悯心是柔弱和最容易遭受苦难折磨的我们最应具备的禀性,在我们人类开始运用头脑思考之前就存在了。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愿意看见自己同类受苦的厌恶心理,使他不至于过于为了谋求自己的幸福而损害他人,就连动物有时候也有明显的怜悯之心。
②我们在看到同类遭受苦难时感同身受,产生强烈的怜悯心。这种怜悯心在自然状态下比在理智状态下更真切,把打斗双方拉开的往往是市井小民和菜市场的妇女,而不是哲学家。
③怜悯心让人们看到同类受难就出手帮助,即使自已处境再苦难也不会去危害比自己弱的人。在自然状态下的人,即使没有受过教育的熏陶,也不愿意做坏事。
3、如何理解“它能让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对它温柔的声音充耳不闻”这句话的含意?
明确:
这句话写出了怜悯心对人们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以“温柔的声音”来指怜悯心对人们的熏陶,写出怜悯心熏陶人们的方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4、“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在谋求你的利益时,要尽可能不损害他人”,这两句分别强调了什么?
明确:
第一句强调的是,人们怎么对待我,我就怎样对待别人。这是自爱心的体现,体现的是人们的自私心;第二句话强调的是,在谋求自己的利益时,不要损害他人的利益。这是怜悯心的体现,诗人善良的天性。
5、根据文章内容,辨析“自爱心”和“怜悯心”。
明确:
自爱心是使人关心自己的生存的一种情感。在自然社会中,每个人都自由地追求着各自的利益,每个人对同一事物都拥有平等的权利,每个人都竭力保护着自己的利益和生命。怜悯心是使人本能地不加害别人,并在同类遭受灾害和痛苦时,会感到天然的憎恶的一种情感。这种怜悯心是人们写生俱来的。
卢梭认为,人们心中的这两种情感相互协调,使得人们能够和谐相处。
6、如何理解卢梭在本文的观点?
明确:
卢梭设想、虚构了一个人类社会的初始状态,即“自然状态”和生活在自然状态下的“自然人”。他认为,人类在进入社会状态之前,曾生活在一种“自然状态”中。“自然人”有两种天然的感情:关切自身的保存及对自己同类的同情和怜悯。亦即自爱和爱人。
那么,是不是由于人的自爱或“自私”,就使人变恶了呢?卢梭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由于自然人过着孤独、离群索居的生活,而且他们的需要又少,且极易满足。因此,自然人在对自身保存的关切时,只涉及自身而不涉及与他人的关系。因而自爱不可能使其成为作恶的原因。
相反,自然人又从自爱之中直接产生出另一种感情,即在我们爱自己的同时,也爱帮助我们生存的人,
亦即“爱人”。因为,自然人是软弱的,只有在爱自己的同时,也爱帮助自己生存的他人——给自己以帮助和关心的人,才能真正保证做到爱自己。可见,爱他人,也是人类应有的另一种天然感情。正是这双重感情的共同结合和彼此协调,使人拥有一颗“好善厌恶”
之心。
卢梭的性善与宗教源罪说是针锋相对的,充满着反封建的战斗精神,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但他把自爱、良心等归之于天赋,并将之普遍化为超阶级超时代的抽象物,反映出他的思想局限。
7、卢梭认为,“文明与自然、理性与自然本能相比,是一种蜕变,甚至是堕落”。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
观点一:不赞同。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从自然到文明、自然本能到理性的进步是一种必然。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会带来自私、冷漠等负面影响,但这些负面影响并非完全是这种进步造成的,人类可以通过法律等方面的束缚来消除这些影响。
观点二:赞同。人天生就具有怜悯心,在原始社会中,人与人、人与自然都能和谐相处,人们能满足最低的生存需求。正是因为文明的发展,使人们产生了远超于生存需要之外的过分的需求和欲望,人变得理性、冷漠、自私,这无疑是一种蜕变,甚至是堕落。
七、中心思想
《怜悯是人的天性》批驳了霍布斯“人天生是恶人”的观点,作者指出野蛮人不是恶人,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愿意看见自己同类受苦的厌恶心理,这是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作者还认为人类的种种社会美德全都是由怜悯心派生出来的,这种怜悯之心在自然状态下比在理智状态下更真切。作者肯定怜悯心是一种自然的感情,它能缓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保存。
八、写作特点
①破立结合。
作者在批驳霍布斯的观点的同时,及时阐述自己的结论,边破边立。比如,作者在指出“霍布斯没有看出……”时,作结说,“因此,我们认为野蛮人之所以不是恶人,其原因恰恰在于……”。
②举例论证。
依托大量翔实的事例,充分论证自己的观点。
③演绎推理。
比如:“既然霍布斯认为恶人是一个强壮的孩子……他就会咬别人的腿。”就是由霍布斯的观点推理出野蛮人所干的许多过分的事,从而驳斥了霍布斯观点的错误。
九、补充资料
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对某一学科领域中的问题进行比较专门系统的研究之后,总结和论述研究成果的文章。学术论文是论述文中价值很高的一种文体,它的写作不是一时的有感而发,不是简单地零敲碎打,也不是肤浅地泛泛而谈;而是经过长时间的系统的专门的学术研究之后,呕心沥血的长篇论文著作。
一般情况下,按学科分类,学术论文可以分成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和社会科学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①学术性;②科学性;③理论性;④创造性。
十、总结全文
本文在批评霍布斯“人天生是恶人”观点的基础上,用事实指出,善是人的本性,怜悯心作为一种善,是人类最普遍和最有用的一种美德。怜悯心对于人类的生活,对于调节人与人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布置作业
《修辞立其诚》强调为文为人要“真”,《怜悯是人的天性》认为人的天性为“善”,两篇文章都涉及立身处世的原则问题。请联系文章,谈谈你对人性的理解。
?
课后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幸福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生活状态。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就对幸福作了大量论述,形成了深刻的幸福观。2000多年来,先秦诸子的幸福观被许许多多中国人奉为立身准则和处世圭臬。今天,先秦诸子的幸福观对我们认识什么是幸福、怎样实现幸福仍然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对幸福来说并非不重要,相比较而言,精神快乐更是幸福所必需的。因此,他们主张对物质财富、生死寿夭、贵贱达穷、外在环境持淡泊态度,认为应该更加注重心灵的知足,关注那些符合人之本性、来自内心的幸福。老子认为,“知足之足,恒足矣”,淡泊名利、顺性无为才是幸福的最高境界。孔子认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对安贫乐道的弟子高度赞赏。孟子认为,人生幸福的真谛是“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庄子认为,幸福并非享乐的感觉,而是心灵的顿悟与超越,“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在先秦诸子看来,真正认清了幸福的本质,领略了精神的高贵,就不会沉溺于物质享受,而会自觉修身行道。今天,这些观点对于丰富人的心灵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考量。《礼记·大学》明确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发展放在“平天下”这样一个宏阔的视野里来看待。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幸福观,强调幸福的“共同性”。荀子认为,“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尽伦”就是形成理想人格以实现个体幸福,“尽制”就是心怀天下为社会谋福利。老子认为,“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强调与别人分享快乐可以使自己更快乐,为别人奉献才能体现自己的幸福。墨子认为,造成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源是“众人之不爱”,实现幸福的根本途径是“兼爱”,也就是将爱无私地散播于全社会。这种反对自私自利,主张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的幸福观,对当下社会形成和弘扬正确的幸福观具有重要意义。
以坚守志向为快乐,以责任担当为幸福。孟子主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先秦诸子看来,一个人即使生计维艰也不能见利忘义、丧失操守,不能因为外在诱惑而丧失气节,不能因为外在压力而改变主见。只有这样,才有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幸福。先秦许多思想家始终以心中的幸福标准要求自己,即使时运不济、屡遭困顿也不改志向,而是坚忍不拔地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因为他们念念不忘的是天下百姓的幸福。这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正因为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他们才会苦读圣贤之书,深研经世济民之道,积极为百姓的幸福谋利解难,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尽职尽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为天下人幸福勇于担当奉献的责任意识,今天仍值得大力传承与弘扬。
(摘编自黄亚果《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探寻幸福真谛》)
材料二:
在我国公众持有的各种幸福观中,有两种十分流行。一种可谓之为资源占有幸福观,它把幸福等同于占有资源(财富、权力等等),认为占有的社会资源越多越幸福。另一种把幸福看作是感性欲望(物质欲望)的满足,以为感性欲望越是得到满足,获得的享受越多,越是幸福。这种物质享受幸福观比前一种幸福观更为流行,为更多的人所奉行。
资源占有幸福观和物质享受幸福观都是偏颇的幸福观,已经导致和可能导致人生与社会问题。
资源占有幸福观最大的问题是会导致人生异化,即将作为幸福条件的占有资源当作了幸福本身,并受控于占有欲,从而损害人生和社会。占有一定的资源是人生幸福的必要条件,但它只是幸福的条件而不是幸福本身。一旦将资源占有当作幸福本身,当作人生目的加以追求,那么占有欲望就会不断膨胀,最后充斥整个心灵,人不再是自己生活的主人,而成为不断膨胀的贪欲的奴隶。
物质享受幸福观的问题不在于追求物质享受,而在于仅局限于此而忽视了人的其他需要的满足,容易导致心理问题。人的需要或欲望有不同的层次,物质需要是人的最低层次的需要。除此之外,人还有情感的需要、社会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等。所有这些需要都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心理才能平衡与和谐,否则人就会发生心理问题,甚至会患上抑郁症之类的心理疾病。把物质欲望的满足作为唯一追求,必然会导致这样的恶性循环:欲望得不到满足会感到痛苦、郁闷、愤懑,得到满足又会感到无聊,于是又会追求更多、更强烈的欲望的满足,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心灵不能承受欲望之重。
如果我们不能将幸福理解为社会资源的占有或物质欲望的满足,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幸福呢?或者说,幸福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能通过努力奋斗逐步使其人性闪耀善和美的光辉,人格完善而高尚,个性获得健康而丰富的发展,生活充满乐趣和创意。显然,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状态就是人的幸福状态。
(摘编自江畅《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幸福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的言论虽各不相同,但其观点完全一致。
B.材料一引用《礼记·大学》名言,说明了个人发展要以“平天下”为根本目标。
C.资源占有幸福观和物质享受幸福观都是偏颇的,后者危害程度大于前者。
D.将幸福理解为社会资源的占有或物质欲望的满足,容易导致人生和社会问题。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是幸福的重要内容,但与之相较,精神快乐更重要。
B.在先秦诸子看来,只要真正认清幸福的本质,领略精神的高贵,就会自觉修身行道。
C.追求物质欲望满足的人,必然会导致心理的恶性循环,让心灵不堪重负。
D.将资源占有当作幸福本身和人生目的来追求的人,会成为贪欲的奴隶。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北京快递小哥刘阔起早贪黑、风雨无阻,2019年送出去5万多件包裹,为大家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虽然一直奔波在送快递的路上,但是他觉得特别骄傲。
B.有人谈退休后的理想时说:只要有几位能常相聚的老友,有一位长相厮守的老伴,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老巢”,有一份稳定的劳保,余生足矣!
C.习近平说:“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
D.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市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静成说:“幸福从哪里来?解决疾病,让病人好转,会获得难以言表的幸福感。”
4.请简要说明材料二在论证上的主要特点及其好处。
5.请简要分析两则材料在内容上的联系。
答案以及解析
答案:
1.D;
2.C;
3.B;
4.主要特点:先破后立,破立结合。好处:增强了对资源占有幸福观和物质享受幸福观这两种幸福观的批判性,使作者的观点态度更加鲜明。
5.材料二的观点与材料一部分观点基本一致。材料二中,“自由的发展”是指人要摆脱对资源、物质等的贪欲的控制;“全面的发展”是指人格完善而高尚,个性获得健康而丰富的发展,生活充满乐趣和创意。这与材料一中的先秦诸子“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的幸福观一脉相承。
解析:
1.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项,“但其观点完全一致”分析错误,材料一中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的言论各不相同,所表达的观点也不完全一致。B项,“说明了个人发展要以‘平天下’为根本目标”于文无据,材料一第3段说的是《礼记·大学》“将个人发展放在‘平天下’这样一个宏阔的视野里来看待”。C项,“后者危害程度大于前者”分析错误,文中没有对二者的危害程度进行比较,只是说后者较于前者“更为流行,为更多的人所奉行”。
2.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项,扩大了范围,材料二第4段表述为“把物质欲望的满足作为唯一追求,必然会导致这样的恶性循环”。
3.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项,此人的观点与材料二“通过努力奋斗获得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幸福观不符,不能作为论据。
4.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式的类型等。材料二开头列举了两种幸福观,然后指出“资源占有幸福观和物质享受幸福观都是偏颇的幸福观,已经导致和可能导致人生与社会问题”,并分别论述二者的危害性,最后指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状态就是人的幸福状态”。这样先破后立,破立结合,增强了对两种不正确幸福观的批判性,使作者的观点态度更加鲜明。
5.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在理解各材料大意的基础上,分析文章结构层次、作者行文思路,找出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材料二的观点与材料一部分观点基本一致。材料一从物质与精神、个人与社会、志向和责任三方面探讨幸福内涵,论述了先秦诸子的幸福观在当今的重要启示意义。材料二主要论述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状态就是人的幸福状态的观点。材料二最后一段说“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能通过努力奋斗逐步使其人性闪耀善和美的光辉,人格完善而高尚,个性获得健康而丰富的发展,生活充满乐趣和创意”,这与材料一中先秦诸子“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的幸福观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