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
4.1
修辞立其诚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和文章写作的历史背景。
2.理解文章的关键概念,整体把握和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及其秉持的价值理念。
3.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学习举例、引用等论证方法,体会严谨准确、简易朴实的语言特色。
4.深入理解文章观点的社会现实意义,从中得出对自己的启示。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阅读全文,圈画重点字词,体会本文独特的语言特色。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划分层次,厘清文章思路,掌握文章结构,并学会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本文“修辞立其诚”的观点及其现实针对性,注重品德修养,养成“求真、求实”的文风。
文化传承与理解:引导考生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养成言行一致、心口一致的诚实品格。
?
教学重难点
重点:梳理论证思路。
难点: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
?
课前准备
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情何以动人?唯有真;人何以立世?唯有诚。“真诚”二字,是我们的追求的美好情操,也是使得时间变得温暖、美好、光明的一剂良药。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修辞立其诚》再一次探讨这个话题。
二、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92年四月,深刻阐述了张岱年的治学宗旨,张岱年治学贯彻一个“诚”字。张岱年先生在评析儒家“五常”伦理说,“五常”之中最单纯的是“信”。张岱年先生说:“诚的本义是信。《说文》云:‘诚,信也。’说话符合事实谓之诚。”“修辞立其诚”就是强调立言为文要坚持“诚”,就是说发言立论要以事实为根据,要真实可信。
张岱年先生以“修辞立其诚”作为自己的治学之道,在学术研究中,张岱年先生无论在逆境还是在顺境中,都能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张岱年先生晚年自号“渠山拙叟”,并以“直道而行”为其一生立身之则,可见“修辞立其诚”也是张岱年先生的立身之道。
三、作者介绍
张岱年(1909-2004),字季同,河北献县人,著名哲学家。其学术研究主要分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哲学史的阐释;二是哲学问题的探索;三是文化问题的研讨。在不同的时期,各有不同侧重。
四、题目解说
修辞:本指注重文化教养,后指修饰文辞。
诚:真诚。
整句原指君子要注重文化教养,做到立身诚实;后多指文章修辞要服从于内容的真实。
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概述“立其诚”的含义。
第二部分(第2-5段),具体阐述“立其诚”的三层含义: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
第三部分(第6-10段),从认识世界、端正学风、社会现实三个角度阐述“修辞立其诚”的重要性。
第四部分(第11段),阐述“修辞立其诚”是一个唯物主义的原则。
六、全文分析
1.作者是如何提出文章的中心议题的?
明确:
文章开篇引用《易传·文言》中的名句,指出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原则,并对“立其诚”重新定义,从历史的角度对其进行重新界定,强调古代儒家谓之为“诚”,就是现代所谓的“真”。至此,本文的中心议题“立其诚”就呈现在读者面前了。
2.《修辞立其诚》中作者对“修辞立其诚”的理解有无新意?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明确:
有新意。作者在前人认为“修辞立其诚"意味发吉著论写文章要坚持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对其作了进一步的阐释,指出“立其诚”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
3.文中作者引用了《心术上》中的名言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
明确:
引用的这段话是说,在认识外物的时候不要对于外物有所损益,力求外物的本来面目。换句话说,认识外物要尊重其客观性,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尽量排除主观因素对认识的影响。
4.怎样理解《修辞立其诚》第6-8段内容与“修辞立其诚”的关系?请简要分析。
明确:
(1)文章第6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第7-8段谈在认识世界过程中主观性与客观性的问题。在肯定主观性的作用的同时,运用“力求认识外物的本来面目”“‘观察的客观性’,这是唯物主义方法的基本原则”“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等语句强调客观性的重要性。
(2)作者反复强调认识外物的客观性,其实就是要认识真实的外物,突出认识的真实性。而“真实性"正是“修辞立其诚”的基本内涵。
(3)这几个段落,从哲学认识论的高度,阐迷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也要坚持透过现象看本质,以求在认识世界过程中获得“真实性”认识。
5.从文中看,应如何认识客观世界?
明确:
哲学与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追求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首先,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其次,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
6.张岱年先生是我国当代杰出的中国哲学史家,也是著名的伦理学家,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文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呢?
明确:
张岱年先生终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在哲学理论、中国哲学史及文化哲学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张岱年先生所取得的成就得益于其为人与为学。张岱年先生的为人与为学集中体现为“直道而行”的独立人格境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道德学问、“修辞立其诚”的立身治学宗旨及“好学深思”“心知其意”的读书治学座右铭。其中,“修辞立其诚”的立身治学宗旨给了我们立身处世重要的启发意义。
七、中心思想
本文首先明确“修辞立其诚”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并解释了“诚”就是“真”。然后阐述了“修辞立其诚”的三层含义及其包含的端正学风的问题,最后由修辞到为人,提倡做人要“说真话、讲实话”,并指出这是唯物主义的原则。
八、写作特点
①思路清晰,说理透彻。
文章思路清晰,总体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结构文章。分析问题时,则采用层进式的论证结构,层层深入地分析阐述。先阐述“立其诚”的三层含义,再阐述学术上“立其诚”的问题,阐述学术上的“立其诚”问题,又先从学术的目的谈起。这样就一步步引领读者理解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②详略得当,注重实录。
引证法是本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显示了作者广博的学识。作者在引用古文献之后,接着就对文献加以解释。如文章第7段引用了《心术上》的一段话:“因也者,无益无损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这段话比较难理解,作者解释说:“这是说,在认识外物的时候不要对于外物有所损益,力求认识外物的本来面目。”这就让读者容易理解了。
九、补充资料
《易传》
《易传》是一部古代哲学伦理著作,是诠释《易经》的经典著作。属于战国时期解说和发挥《易经》的论文集,众多学者考证今本受道家阴阳家思想影响相当多,而帛书本阴阳家自然色彩浓厚。《易传》刚柔思想的形成与易学诠释典范的转移。《周易》一书包括《经》和《传》两部分。《易传》是一部战国时期解说和发挥《周易》的论文集,其学说据说本于孔子,具体成于孔子后学之手。《易传》共7种10篇,它们是《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文言传》、《系辞传》上下篇、《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自汉代起,它们又被称为“十翼”。
?
十、总结全文
本文围绕“修辞立其诚”的具体含义,层层深入,既阐释了“立其诚”的三层含义,又对现实中“立诚”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批判,倡议写文章、做人都要“说真话、讲实话”。
布置作业
《修辞立其诚》强调为文为人要“真”,《怜悯是人的天性》认为人的天性为“善”,两篇文章都涉及立身处世的原则问题。请联系文章,谈谈你对人性的理解。
?
课后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题。
材料一:
毋庸置疑,新的时代,人类劳动的形态已经沧海桑田,发生了许多巨大的变化。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檀传宝认为,在新时代历史坐标上,要用专业、创新的教育形式去切实求得加强劳动教育的实效。
“加强劳动教育一定要尊重各学段儿童心理发展的实际、学习生活的实际、社区环境的实际,‘大呼隆’‘一刀切’的形式主义教育不可能有任何理想的效果。”檀传宝提醒,“专设劳动教育的课程,固然是劳动教育重要着力点,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但是劳动教育又应该有更为广阔的加强空间。”
在他看来,语文、历史等人文社会学科,甚至数理化等自然学科都可能蕴藏着大量劳动教育的素材,各学科领域教学因而也都有因势利导、润物无声地开展劳动教育的可能性。师生互动、校园环境、课业评价、学校制度等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应当增强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只有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全部教育生活,劳动教育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
檀传宝同时指出,当代社会的劳动教育乃至全部教育,都只有在与全媒体、自媒体所传播的教育信息形态的激烈竞争中才能取得好成果。没有以理服人的互动模式,没有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劳动教育就不可能真正受到教育对象的欢迎。
“既然时代不同了,教育对象已经处在一个全新的时代环境之中,劳动教育就理应不断创新形式。故探索与时俱进的劳动教育新形式,应当成为新时代全体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他强调说。
(节选自孙竞《立足新时代,如何上好劳动教育这门“必修课”》,人民网)
材料二:
近日,中央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乍一看,不免惊诧,我们不是早步入以机械化、智能化和高科技化为主要特征的21世纪了吗?提倡劳动教育,学生需要从事怎样的劳动?
我不禁想起儿时的情形: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天放学后,我的身份就从学生转化为家里的劳动力,放下书包就去放牛、割草、挑水、生火和做饭。学校每个月都会组织我们去十多里之外的山里摘茶叶,农忙时节去老师家里帮忙割麦、收花生……这些劳动实践是我重要的农村记忆,让我了解农村的生产与生活过程,体验了劳动的艰苦与价值,理解了父母的付出与不易。
劳动是我最痛苦也是最重要的“乡愁”与童年记忆。劳动很早就赋予了我一个劳动力的身份,使我不再仅仅是一名乡下的儿童。
反观现在,在以学习成绩为主要评价指标的应试教育模式主导下,大部分学生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文化课学习上,少部分学生沉溺于电子游戏而无法自拔,还有一些学生依靠家长提供的优越物质条件坐享其成。
哪怕是农村孩子,很多也不知道他们吃的各种食物是怎么来的,更说不出各种农具的准确名称。城里的孩子被封闭在知识的“象牙塔”里,终日忙于课堂学习与课外补习。大学生除了专业学习外,还忙于考驾照,参加有附加学分、奖学金倾斜的功利性社会实践,却鲜有机会与城市发生实质性关联,很少参与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不了解城市生产与运转逻辑,谈不上是城市真正的“主人”。
概言之,在现行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下,劳动被严重遗忘,学生普遍缺乏劳动锻炼与劳作实践,家长、学校和社会不重视劳动,与城市和乡村脱节,与真实的生产和生活脱节。
怎么办?回归“劳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问题。
对于成长在乡村的学生来说,可以聘请熟悉乡村的能人、掌握乡村传统技艺的工匠,担任乡村学校劳动教育导师,带领学生们参与农业生产实践,了解当地农作物的育苗、施肥、生长、成熟、收割、加工与销售等过程,系统讲述乡村濒临失传的技艺,在此基础上编写特色乡土教材,让乡村学生真正认识、了解和热爱乡村。各学校开辟乡村文化展示区,用于展示乡村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乡愁”根植于学生的内心深处。
城里学生可以参与城市的公共卫生与环境治理、交通疏导等项目,让他们有机会熟悉城市治理过程,理解城市治理逻辑,成为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的参与者与见证人,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心,提升他们的公民意识,增强他们的城市认同感与归属感。
对于城市学生不了解农村生活,农村学生不了解城市的情况,可利用周末或寒暑假推进城乡校际互动,开展城市和乡村学校“结对子”活动,让城里学生深度参与农村的生产与生活实践,感受传统乡村魅力,让乡村的学生体验现代都市文明,从而消弭城乡分割,加速城乡的互动与融合。
“劳动”“劳作”的本质是将学习与劳动并重,治学与做人并举,培养学生互助合作、节俭勤劳的美德,在劳作中修己善群、服务社会、健全人格,通过劳动建构人与地方的紧密关系,根植地方依恋与归属感,在体验劳动艰辛的同时感知劳动带来的快乐。
(节选自姚华松《智能化时代,学生需要怎样的劳动》,《中国青年报》)
材料三:
作为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内容之一,劳动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却往往被忽视。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呼唤劳动教育回归的声音越来越响亮。如今,劳动教育正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但是,当下劳动教育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首先是无合作,学校劳动教育有盲区。劳动教育曾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优良传统,但今天劳动教育在学校中却被弱化了。当劳动教育一再缺位和异化,学生就只能在“纸面上”完成所谓“成长”。学校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将任务分配给每一个学生,培养的是学生“单打独斗”的劳动技能。在劳动实践中,“一个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劳动时挑三拣四,各人自扫门前雪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与平时劳动教育过程中注重个体技能训练而无视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不无关系。这一问题值得学校重视和改正。
其次是假合作,家庭劳动教育存在误区。家庭劳动教育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但当下的家长普遍持有“学习第一”的观点,这导致劳动教育在家庭中丧失了生长的土壤。尽管学校积极提倡劳动教育,但仍不免出现在家庭中“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假合作现象。很多家长将学校布置的劳动作业当成不必要的任务,甚至为孩子代劳。这样的假劳动、假合作是家庭劳动教育应该避免的。
最后是功利心,这是学生劳动实践的雷区。在小学低年级,学校会用多种形式的奖励来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如发小红花、校园币,贴花等。家庭中,家长则会对各项劳动明码标价,如:扫地2元,洗碗3元……而这种方式有可能将学生的劳动动机始终限制在外部层面,难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劳动本身的乐趣。劳动不仅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更是目的本身。因此,劳动教育的重心应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避免在动机误区中越走越远。
(节选自李向《劳动教育的问题、价值及实现路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檀传宝教授认为,劳动教育的实施不仅要注意挖掘学科内涵,还应该把劳动教育融入全部教育生活。
B.要想在与全媒体、自媒体所传播的教育信息形态的竞争中取得好成果,就要增强劳动教育的自觉性。
C.只要“劳动”回归并加强教育,那种与城市和乡村脱节,与真实的生产和生活脱节的现象就能消失。
D.当前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的缺位、弱化和异化是导致劳动教育在家庭中丧失生长的土壤的根本原因。
2.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檀传宝教授看来,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以及以理服人的互动模式可促使受教育者喜欢上劳动教育。
B.在姚华松看来,不论是“乡愁”的根植还是城市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增强,都可通过实施劳动教育来实现。
C.不论是用小红花等来激励劳动的行为,还是用明码标价的方式鼓励劳动的行为,都会将学生的劳动动机始终限制在外部层面。
D.劳动教育的重心是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不要陷入动机误区。
3.下列说法中,不能用来解决材料三所提出的问题的一项是(
)
A.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念,需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把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合作精神等纳入他们思想体系的建设之中。
B.劳动教育有一个整体的框架,其核心是劳动的价值观。无论是实施者还是接受者,只有认可劳动的价值,才可能从根本上落实。
C.学习是劳动,是充满了思想的劳动,使求学的兴趣依赖于严肃的思想,而不是依赖于任何不合乎实际的表面文章。
D.劳动教育以实践品质的培养为核心,学校应创设多样立体的学习空间,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5.请从学校、家长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劳动教育的落实提出合理的建议。
答案以及解析:
答案:
1.A;
2.C;
3.C;
4.材料二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述。引论部分,从疑问与自身的劳动经历切入,既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又显得生动有趣。在回归“劳动”的策略上,又能采用辩证分析以及举例的论证方法,把道理阐释得严谨而有说服力。
5.①学校角度:努力取得社会的支持,综合利用自身场所与条件动员学生广泛参与劳动。②家长的角度:亲自示范并鼓励孩子尝试劳动,令其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③学生角度:增强自身的劳动意识,积极参加劳动实践。
解析:
1.B项,由材料一中的“师生互动、校园环境、课业评价、学校制度等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应当增强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当代社会的劳动教育乃至全部教育,都只有在与全媒体、自媒体所传播的教育信息形态的激烈竞争中才能取得好成果”,可知“增强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和“在与全媒体、自媒体所传播的教育信息形态的竞争中取得好成果”之间不存在条件关系。C项,表述过于绝对,材料二中说的是“回归‘劳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问题”。D项,材料三中,作者列举了当下劳动教育存在的三个方面的问题,这三方面为并列关系,不能说劳动教育在家庭中丧失生长的土壤是学校劳动教育的缺失造成的。
2.“都会将学生的劳动动机始终限制在外部层面”说法绝对,材料三说的是“这种方式有可能将学生的劳动动机始终限制在外部层面,难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劳动本身的乐趣”。
3.A、B、D三项都能从劳动教育的问题上谈做法,并且能够从劳动价值的观念以及“小事”“细节”与“实践”等角度强化劳动教育的落实,但是C项强调的是学习也是一种劳动,不能够直接解决材料三中所提出的问题。
4.题干问的是在论证上的特点,那么可从观点的提出、论证的方法、论证的结构等角度作答。对于材料二来说,文本提出观点的部分,先以疑问开始,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接着又重点结合自身的经历生动阐释,给人一种娓娓道来之感;而行文的后半部分重点给出了落实“劳动教育”的策略,采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给人一种无懈可击之感。而总体来说,材料二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
5.作答本题时,可从材料三中所涉及的几个“问题”入手,材料三中的“无合作”“假合作”与“功利心”等问题,涉及学校、家长与学生自身,然后结合前两则材料和生活实际综合思考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