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远古的传说课时训练课件(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远古的传说课时训练课件(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20 14:19:28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知识点1 炎黄联盟
B
1.
传说在中国古代,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打败了蚩尤部落。该战役是(
)
A.
阪泉之战
B.
涿鹿之战
C.
长平之战
D.
牧野之战
B
2.
传说中的蚩尤,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善于使用刀、斧、戈,勇猛无比,但却在涿鹿之战中大败而亡。打败蚩尤并被后世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
)
A.
尧、舜
B.
炎帝、黄帝
C.
舜、禹
D.
仓颉、伶伦
A
知识点2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3.
(2021·陕西渭南临渭区期末)传说约4
000年以前,陕西渭河流域有一位杰出的部落首领。他教人们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他”是(
)
A.
炎帝
B.
黄帝
C.
蚩尤
D.
大禹
A
4.
“神农氏教民播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反映了华夏文明的早期特征是(
)
A.
农耕文明
B.
商业文明
C.
宗教文明
D.
游牧文明
C
5.
在中国古代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等。下列选项中与传说中黄帝的事迹相符的是(
)
A.
教民开垦耕种,创造文字
B.
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C.
能建造宫室,发明了弓箭
D.
制作了音律,发明了算盘
C
6.
从山顶洞人缝制衣服到河姆渡居民制作原始乐器,再到仓颉创造文字,直接反映出(
)
A.
生产工具的进步
B.
原始社会逐渐解体
C.
人类文明的进步
D.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
知识点3 尧舜禹的禅让
7.
某作家在书中对尧、舜、禹先后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方式进行了较为严谨客观的归纳与评价。该方式是(
)
A.
战争
B.
世袭
C.
禅让
D.
自荐
C
8.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主要反映了哪一时期的社会局面(
)
A.
山顶洞人时期
B.
半坡氏族时期
C.
尧舜禹时期
D.
炎帝、黄帝时期
B
9.
(2020·河北滦州期末)如图反映的远古传说是(
)
A.
精卫填海
B.
大禹治水
C.
后羿射日
D.
夸父逐日
“黄帝”与“皇帝”
(1)黄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部落联盟首领,而皇帝是从秦朝开始出现的一个称号。
(2)秦始皇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称呼合二为一,称“皇帝”。皇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高权力的象征。
1.
海内外华人自称“炎黄子孙”的原因
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打败了蚩尤部落。此后,炎帝、黄帝部落联盟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海内外的华人以“炎黄子孙”自称。
2.
远古传说与史实的关系
(1)远古传说指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史实是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2)史实是真实可靠的,而传说难免夸张虚构。许多传说蕴含着较可靠的历史资料,经过考古验证可成为史实。
D
10.
黄帝在征服中原各族的过程中,与炎帝部落进行过一次战争,这次战争对开启中华文明史具有重要意义。这场战争是(
)
A.
涿鹿之战
B.
牧野之战
C.
桂陵之战
D.
阪泉之战
C
11.
(2021·广东深圳宝安区期末)“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一种有翼的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
(传说中能引起旱灾的鬼怪),雨止,遂杀蚩尤。”上述材料(
)
A.
没有任何历史研究的价值
B.
记述涿鹿之战的真实历史
C.
是否与历史吻合尚待考证
D.
说明古代曾存在神仙鬼怪
A
12.
右图是一处历史古迹的标识,以下诗文与标识内容相符的是(
)
A.
五千年前天地浑,人文初祖始圣明
B.
溥天之下号寰区,大禹曾经治水馀
C.
堰遏都江浪,民怀太守恩
D.
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
C
13.
(2021·河南西峡县期末)一位诗人在《颂炎帝文》中写道:“田野茫茫,悉地种谷植蔬;我君烈烈,终止茹血逐荒。”这段诗赋赞颂的是(
)
A.
炎帝教会人们制作生产工具,提升了原始社会生产水平
B.
黄帝、炎帝教会人们开垦耕种,促进了原始农业的发展
C.
炎帝教会人们种植五谷、蔬菜,促进远古时代由野蛮走向文明
D.
炎帝种植的五谷、蔬菜,使他自己终止了野蛮生活
C
14.
(2021·广东佛山顺德区期末)考古研究发现,中原地区的彩陶向周围地区施加影响的年代和达到的区域,与传说中教民制作陶器的炎帝所处的部落联盟兴盛的时间、空间一致。其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是(
)
A.
彩陶最早出现在中原
B.
长江流域文化领先
C.
先民已掌握制陶技术
D.
炎帝鼓励发明创造
B
15.
(2020·江苏淮安清江浦区期末)下列六项技术发明与技术成就,传说是(
)
①建造宫室 ②制作衣裳 ③挖掘水井 
④制造船只 ⑤炼铜 
⑥发明弓箭
A.
炎帝的功劳
B.
黄帝的功劳
C.
蚩尤的功劳
D.
盘古的功劳
B
16.
司马迁著《史记》时,游历各地,搜集民间关于黄帝的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表明(
)
A.
《史记》对黄帝的记述具有唯一性
B.
传说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真实历史
C.
口头传说不足以印证历史
D.
文献记载没有参考价值
C
17.
传说中包含一定的真实历史信息,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印证了传说中的一些内容。下图文物可以印证(
)
A.
炎帝教人们交换物品
B.
当时人们已经会炼铜
C.
当时人们会缫丝、纺织
D.
当时有较高的制陶技术
C
18.
(独家原创试题)动画片《大禹治水》以同名中国经典民间故事为题材,讲述了上古英雄大禹在大洪水泛滥人间时克服重重艰难险阻,最终平定水患,打败水神共工的故事。通过动画片我们会了解到(
)
①炎黄二帝视察大禹治水的工作 
②舜走访各部落,选拔继任者 
③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④禹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传给舜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19.
学者普遍认为神话传说与历史有一定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史记·五帝本纪》
材料二 斫木为耜,煣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故号“神龙”。
材料三
(1)材料一、二中的“轩辕”和“神龙”分别是谁?他们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黄帝、炎帝。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2)材料三中的文物可以印证传说中哪些历史?
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
(3)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传说与史实有什么区别?
传说具有艺术加工成分和主观色彩,可信度不高;史实是真实的存在,可信度高,是当下历史研究的第一手资料。被考古证实了的是史实,没被证实的是传说。
(4)据此,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神话传说?
一方面,不能把神话当作真实的历史,否则就失去了历史学的真实性、科学性;另一方面,不能用历史事实去衡量神话。科学的做法应该是从神话传说中找出合理的成分,发挥神话传说对于历史研究的一定的补充、借鉴作用。
20.
(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家国情怀)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灿若群星的杰出人物,他们为历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某班同学对“华夏之祖”进行了课外探究活动。
【华夏之祖】
材料一 “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农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1)材料一中的“神农”是谁?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有哪些贡献?
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教人们交换物品。
材料二
(2)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的海内外中华儿女到陕西省黄陵县祭拜“天下第一陵”。作为炎黄子孙,你有何感想?
炎帝与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我们作为炎黄子孙,要有追根溯源的精神,要怀有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同根同源的自豪感和归属感等。
【民主政治】
材料三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该制度有什么特点?
禅让制。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杰出首领】
材料四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至今,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仍留有许多尧、舜、禹的传说和名胜古迹。
(4)请你将以上图片所纪念的历史人物按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先后顺序排列。(写出图片序号即可)你从他们的事迹中学习到哪些优秀品质?
图四→图二→图三。艰苦创业、清正廉洁、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等。
【社会视角】
材料五 近年来,争抢名人故里频频发生:抢完了李白,抢赵云;抢完了赵云,抢武松;抢完了武松,抢西门;抢完了西门,抢黄帝;抢完了黄帝,抢炎帝。名人故里遭争抢,名人究竟惹了谁?如何看待各地争抢名人故里的问题,成为当下人们的热点话题之一。
(5)你如何看待各地争抢名人故里的现象?
争夺名人故里反映了各地政府对通过发展旅游业,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视。但是名人故里之争也反映了人们对名人的盲目崇拜,忽视了对名人与文化的深层次的理解等。(言之有理即可)(共15张PPT)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知识点一 炎黄联盟
1.
神话传说
(1)神话:“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
(2)传说:炎帝、黄帝等是远古最为著名的传说人物。
2.
部落联盟: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部落之间展开攻伐,又不断合并,进而结成部落联盟,并推出部落联盟首领。
3.
著名战争
(1)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误区1】 炎帝部落联合黄帝部落在阪泉之战中大败蚩尤部落,从此,两个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警示】 阪泉之战后,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之后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
4.
历史影响: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知识归纳】 华夏族的形成
知识点二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
炎帝的发明: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制作乐器琴瑟,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学思之窗】 农业是炎帝发明的吗
我国的农业在距今约10
000多年前就已经产生了,以后逐渐发展。以河姆渡、半坡为代表的地域已经出现了原始农耕。而炎帝是距今五六千年前传说中的著名人物,他晚于农业的出现。所以,农业不是炎帝发明的。
2.
黄帝的发明
【误区2】 相传黄帝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因此号称“神农氏”。
【警示】 相传炎帝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因此号称“神农氏”。
3.
意义:考古学者在河南、陕西、山西、甘肃、浙江等地发掘出距今8
000-6
000年的独木舟、骨笛、蚕茧和丝织品等。这些发现反映出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知识点三 尧舜禹的禅让
1.
背景:相传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主要有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等部族。为了增强实力,三个部族结成联盟。
2.
禅让制:原始社会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的制度。
【重要提示】 禅让制是一种民主推荐制度,即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禅让制时期是“公天下”,即以天下为公,实行的是公有制,即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差别。
3.
尧舜禹的成就
(1)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发展历法,适时耕种。年老时,征求各部族首领意见,推举品行高尚的舜做他的继承人。
(2)舜: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又派禹治水,解除水患。年老时让位于禹。
(3)禹:治水期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水患。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
【知识归纳】 中国远古传说时代的英雄人物与成就
人物
成就
人文初祖
炎帝
教民垦种,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生产工具和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制作乐器琴瑟,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黄帝
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
禅让制

鼓励人们开垦农田,发展历法,适时耕种

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派禹治水,解除水患

扩大了夏后氏部落的势力和影响
续表
【知识结构图解】
“材料研读”(教材第15页)
提示:华夏民族的形成,是众多部落交融的结果。众多部落在接触、交融的过程中,逐渐去小异存大同,最终形成了华夏族。
“问题思考”(教材第16页)
提示:这些发明创造主要反映了当时人们生活中衣、食、住、行、医等方面的变化。炎帝和黄帝的发明,虽说都是古人的传说,有些内容,还近乎神话,但无一不有社会发展的相似事实作为根据,近年来大量的考古材料,证实了我国古代传说并非子虚乌有。
“问题思考”(教材第17页)
提示:禹领导人民治水,与民众同甘共苦,三过家门而不入,具有创新精神,具有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课后活动”(教材第18页)
1.
提示:(1)两者之间既有联系:远古传说中有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是真实的历史,
并已被考古发掘所证实。
(2)两者之间又有区别:远古传说是在文字发明以前人们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一种对上古时代历史的夸张;历史事实则是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2.
提示:黄帝陵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的陵园,它位于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上。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人文初祖。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他的妻子嫘祖能养蚕,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乐官伶伦制作了音律。我国后来能巍然屹立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与黄帝的赫赫功勋是分不开的。(共23张PPT)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知识点一 炎黄联盟
B
1.
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是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为华夏族的形成作出重要贡献的两位部落联盟首领是(  )
A.
黄帝和尧
B.
黄帝和炎帝
C.
黄帝和舜
D.
黄帝和禹
B
2.
(2018·德州)“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这是孙中山对人文初祖黄帝的评价。与“平定蚩尤乱”有关的战役是(  )
A.
牧野之战
B.
涿鹿之战
C.
城濮之战
D.
巨鹿之战
B
3.
(2018·哈尔滨呼兰区模拟改编)“涿鹿茫茫百草秋,轩辕曾此破蚩尤。丹霞遥映山前水,疑是成川血尚流。”诗句描写的这次战争的交战双方是(  )
A.
黄帝、蚩尤对炎帝
B.
黄帝、炎帝对蚩尤
C.
蚩尤、炎帝对黄帝
D.
黄帝、大禹对炎帝
C
知识点二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4.
(2018·江苏盐城东台第四联盟月考改编)传说中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蔬菜,遍尝百草,发明医药的是(  )
A.
蚩尤
B.
黄帝
C.
炎帝
D.

A
5.
(2019·四川宜宾期末)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功垂万代轩辕里,气壮千秋始祖山。”该诗歌颂的人物是(  )
A.
黄帝
B.
炎帝
C.
蚩尤
D.
大禹
B
6.
(2018·江苏常州期中改编)孙中山先生曾评论:“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该诗中赞扬的历史人物是(  )
A.
人文初祖炎帝
B.
人文初祖黄帝
C.
黄帝的妻子嫘祖
D.
治水的大禹
D
7.
(2019·湖南常德芷兰实验学校期中改编)下列“传说人物—传说贡献”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炎帝—教民耕种
B.
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
C.
仓颉—创造文字
D.
伶伦—发明算盘
知识点三 尧舜禹的禅让
B
8.
(2018·邯郸一模)从尧舜禹的禅让可以看出,当时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标准是(  )
A.
财富多少
B.
选贤与能
C.
治水有功
D.
能力大小
D
9.
(2019·江苏苏州常熟期中)《礼记·礼运》中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其中,“天下为公”体现的是(  )
A.
世袭制
B.
郡县制
C.
分封制
D.
禅让制
C
10.
(2019·山东淄博张店区期中)与“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一故事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

B.

C.

D.

B
11.
(2019·江苏泰州靖江三中期中)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的一位部落首领。下列有关他的传说,正确的是(  )
①联合炎帝,打败蚩尤 
②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③改进农具,发明医药 
④发明车船,制作兵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D
12.
(2018·河北邢台十五中月考)下列对古代传说与历史事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的远古传说完全不可信
B.
我们可以完全相信远古传说
C.
历史事实是在远古传说基础上提炼的
D.
远古传说有夸张,但不少传说的内容含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D
13.
(2019·江苏盐城景山中学期中改编)浙江会稽山有一座祭祀中国古代某历史人物的庙宇,内有一副对联:“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淮。”这副对联盛赞的是(  )
A.
神农教民农耕
B.
黄帝创制舟车
C.
尧舜禹的禅让
D.
大禹治理洪水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农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节选自《白虎通》及《周易》
材料二 (他)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
——
《史记·夏本纪》
材料三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材料一中的“神农”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能够体现材料一所反映情况的重要史实。
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教人们交换物品。
(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写出一项他对历史发展的重要贡献。
大禹。治水有功。
(3)据材料三,简述华夏民族形成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华民族具有的民族精神。
华夏民族是各族交错杂居,在求大同去小异,相互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形成的。
中华民族具有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具有热爱和平、坚强不屈、不畏强暴、勇于抗争的反侵略精神;具有敢于担当历史重任,以民族兴亡为己任的探索与奋斗精神等。(言之有理即可)
15.
(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根据下列材料,完成探究活动。
【人文初祖】
材料一 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
《史记·五帝本纪》
(1)材料一中的“轩辕”指的是谁?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轩辕”的其他贡献。这些贡献对后世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黄帝。
相传黄帝能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民主政治】
材料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
《礼记·礼运》
材料三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
《史记·五帝本纪》
(3)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禅让制。这种制度对当今社会有什么借鉴意义?
要通过民主的方式选举官员;重用贤人;选拔人才以德才兼备为标准等。(言之有理即可)
【杰出首领】
(4)上面三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古代三位传说中的部落联盟首领。分别用一句话简述对这三位首领的评价。
尧节俭、朴素、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治水有功,开拓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