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节选)
屈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积累相关的字词知识;2、了解屈原生平,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从而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2、分析《离骚》的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鉴赏重要语句,让学生理解并感受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2、鉴赏重要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教学难点:
1、对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
2、了解《离骚》的艺术特色。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由今天我们过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等导入新课。
二
了解作者
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
。
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这些作品揭露了统治集团的腐朽和罪恶行径,表现了自己进步的政治主张,表达了自己热爱祖国的感情和坚贞不屈的精神。
三
有关“楚辞”
“楚辞”是指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是屈原、宋玉等诗人创造出的一种诗歌形式。楚辞是我国继《诗经》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式,作品中采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想像丰富多彩,文字华丽,充满浪漫主义的精神,这是一种独特的诗体,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后人称为“楚辞”,又称为“骚体”,它在诗歌发展的历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四
简介《离骚》
屈原主要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抒写诗人的身世、政治思想和忧国忧民的思想。全诗共373句,2490字。它结构宏伟,语言优美,构思奇特,辞采绚丽,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长篇抒情诗,被称为诗家之绝唱。
《离骚》的题旨,班固解释“离”为“罹”(遭遇、遭受),“骚”是“忧愁”之义,认为“离骚”是“遭忧作辞”;王逸则说:“离,别也;骚,愁也。”把“离骚”释为离别的忧愁。二说均可通。
五
字音识记
苗裔
yì
孟陬
zōu
寅
yín
揆
kuí
肇
zhào
扈
hù
芷
zhǐ
纫
rèn
搴
qiān
阰
pí
骐骥
qí
jì
驰骋
chí
chěng
蕙茝
huì
chǎi
桀
jié
踵武
zhǒng
荃
quán
謇謇
jiǎn
惮殃
dàn
六
疏通文意,解读课文。(见课件)
七
主旨归纳
诗人自叙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品质,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八
问题探究
(一)找出文中第二段描写花草的诗句,说说诗人描写这些花草的用意是什么?
课文中第二段描写花草的诗句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诗人用他丰富的想象,以
“江离”、“辟芷”、“秋兰”、“木兰”、“宿莽”作比,意象华美,使人不只感受到花草的色和香,更能被一种深远的意境所吸引,这些生长在水国荒地的幽花香草把人们的心情引到奇丽的幻想境界。诗人用它们来象征高洁的品德,佩戴﹑亲近它们,就是象征他的被服德义,加强美德修养,这就写出了诗人的高洁的动人形象。
(二)《离骚》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
《离骚》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由于理想的崇高﹑人格的纯洁﹑感情的强烈,这个形象就远远超出于流俗和现实之上。全诗始终贯穿着诗人以理想改造现实的顽强斗争精神,当残酷的现实终于使理想破灭时,他表现了以身殉理想的坚强意志。诗人以花草冠佩象征品德,富有优美的想象,把主人公品格刻画得异常崇高。
九
分析《离骚》的艺术特色(分析过程见课件)
1、
“美人香草”式的象征手法的运用。(利用这一艺术特色的分析过程,补充分析文中“移情法”的运用)
提示:所谓的“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可抒难抒之情。
《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
文中用“香草美人”表明对楚王的忠诚,对古代君王举用群贤的敬佩以及表白自己的高洁情操,希望楚王能够抛弃秽政,不要听信小人谗言,像古代贤明君主那样,以社稷为重,举用群贤,了解自己的忧国忧民的良苦用心。
2、对比手法的运用。
3、灵活的诗歌体式。
4、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
十
教师小结
十一
欣赏歌曲《屈原》
十二
布置作业
对屈原抱石沉江这一举动,你持怎样的态度?
请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阐明自己的观点。
补充:
文言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肇锡余以嘉名
通“赐”
,赐给。
2
扈江离与辟芷兮
通“僻”,幽僻。
3
来吾道夫先路
通“导”,引导。
4
指九天以为正兮
通“证”,作证。
(二)一词多义
皇览揆余初度兮
名词,气度
度
何不改乎此度
名词,法度
又重之以修能
形容词,优秀
修
夫唯灵修之故也
形容词,俊美
恐年岁之不吾与
动词,等待
与
春与秋其代序
连词,和
帝高阳之苗裔兮
助词,的
又重之以修能
音节助词,不译
之
惟草木之零落兮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固众芳之所在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肇锡余以嘉名
介词,拿
以
乘骐骥以驰骋兮
连词,表修饰关系
夫唯捷径以窘步
连词,表结果
(三)词类活用
1
名余曰正则兮
名→动:取名
2
字余曰灵均
名→动:取字
3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形→名:美德
4
纫秋兰以为佩
动→名:佩饰
5
朝搴阰之木兰兮
名→状语:在早晨
6
夕揽洲之宿莽
名→状语:在黄昏
7
来吾道夫先路
形→动:做前驱
8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难
9
不抚壮而弃秽兮
形→名:秽政
(四)古今异义
1
朕皇考曰伯庸
古义:第一人称代词,“我的”。
今义: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
2
纫秋兰以为佩
古义:
“以之为”的省略,把它作为。
今义:认为。
3
春与秋其代序
古义:依次替代。
今义:代替序言的文章
4
昔三后之纯粹兮
古义:纯正,完美。
今义:A.
不掺杂别的成分;B.
副词,表示判断﹑结论的不容置疑。
5
恐美人之迟暮
古义:代指有才德和有作为的人。
今义:指漂亮的女子。
6
来吾道夫先路
古义:做前驱带路。
今义:指先前的路。
(五)文言句式
1
肇锡余以嘉名
状语后置,应为“肇以嘉名锡余”
2
又重之以修能
状语后置,应为“又以修能重之”
3
恐年岁之不吾与
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常前置,应为
“不
与吾”
4
纫秋兰以为佩
省略句,“以为”中间省略了代“秋兰”的“之”
5
帝高阳之苗裔兮
省略句,句首省略了主语“我”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