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20 17:3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课
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儒家思想的积极意义、法家思想更适合战国时期各国的需要培养历史解释的素养。
2.通过分析秦汉至隋唐时期律令儒家化的变化、礼法结合的中华法系的形成、基层教化,培养时空观念的素养。
3.通过分析封建国家法律的沿袭和完备、儒学教化与法律合流,培养史料实证的素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春秋时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中华法系的形成和特点、乡约与法律合流。
难点: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中国古代法律形式的变化。
课前准备
查找本课相关史料,准备好本课相关知识链接。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
战国时期,孟子来到魏国都城大梁,得到梁惠王接见。
梁惠王见面的第一句话是:“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却回答说:“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整场问答中,孟子始终向梁惠王谈论君主应如何行仁政,希望君主有一颗仁义之心,自然能感化民众。当然,孟子并没有说服梁惠王。这幅图选自清朝人所绘《孟子圣迹图》,表现的是孟子见梁惠王时的情景,题为《扩充仁心》。
【教师活动】在梁惠王询问孟子治国之道时孟子极力向他宣扬德治,但梁惠王并未真正认同孟子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德治与法治一直是治理国家的两种不同手段,在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德治与法治在中国古代社会是如何发展的呢?
【新课讲授】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
材料一
《禹刑》作为社会上出现“乱政”亦即矛盾、冲突的产物,它既不是成就于一时的成文法典,也并非由夏禹个人所制定,而是在夏商两代的长期发展中,出于调整社会关系的需要,逐步形成和不断扩充的。其基本内容是以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刑事法律性质的习惯法为主。为了加强刑法的威慑力量,夏代统治者常以“天”的名义实行惩罚,所谓“天讨”“天罚”。当时刑罚较严酷,动辄即“诛”“杀”或罚为奴隶。例如,对于不服从军令、拒绝作战的人,不仅惩罚本人,而且戮及妻、子。
材料二
盘庚时期,盘庚发现贵族不愿意迁移的原因是由于在位的大臣本身言行不正,于是决定用先王传下的典制来整顿当时的法制。
祖甲在位时期,也对《汤刑》进行了修订。《竹书纪年》记载"祖甲二十四年,重作《汤刑》",此次修订使汤刑更趋完备。
【教师活动】统治者治理国家最早运用什么手段进行国家治理呢?
【学生活动】法律手段。从《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表明早期国家可能已经有了法律也就是说在法家思想产生之前,统治者已经运用法律来治理国家了。
【教师活动】夏商时期的国家治理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活动】夏商时期的统治者注重利用利用严酷的法律进行统治,借“天”的名义来实施严酷刑法,偶有一点德治的色彩。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
西周时期,国家制度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也有新的发展。传说,西周立国之初就订出“刑书”九篇,即《九刑》周族统治者提出了“敬天保民”“明德慎罚”的主张,对于故意和一贯犯罪,虽是小罪也处重刑;过失和偶犯,即使情节严重亦可减刑;难于确定的疑案,更要慎重处理;凡侵犯君主的行为,均被认为是最严重的犯罪,处以最重刑罚。
【教师活动】与夏商时期时相比,西周时期的德治有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周统治者建立起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同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
【教师活动】讲述并出示材料:
东周时期,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周王朝礼制社会秩序崩溃。诸侯国君们纷纷寻找治国新思想,以儒家的德治思想和法家的法治思想影响最大。
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最早的成文法,也引发了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图为“铸刑书”
春秋战国时期,德治与法治之争在思想界体现为儒家与法家之争,儒法之争有哪些表现呢?
主张
代表人物及观点
儒家
人性善,实行德治
孔子
提出统治者要“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不要过度消耗民力
孟子
建议统治者“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法家
人性恶,实行法治
商鞅
在秦国颁行了一系列法令,奖励耕战,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权益,鼓励农民通过军功上升为中小地主
韩非
提倡君主不要谈礼义,而要以法、术、势驾驭臣下;君主赏罚分明,则臣民必能守法奉令;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教师活动】儒法之争涉及治理思想的变化,在战国时期,统治者们是如何对德治与法治进行抉择的呢?
【学生活动】选择法治。
【教师活动】分析德治与法治的优缺点,并解答问题。
(1)儒家主张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但儒家的仁政与德治思想并不适用于列强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无助于国君们实现他们的强国抱负。
(2)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在法家思想的指引下,秦国不断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
材料?在法律制度上,秦代崇尚法治(采用法家思想)。……在法律的实施上,秦代坚持轻罪重刑,严刑酷法……法网过密导致了社会矛盾的迅速激化,并成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汉初,革秦之弊,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约法省刑,简易疏阔。……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废止了部分肉刑,反映了司法的进步。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教师活动】秦汉时期的法治是如何发展的呢?
【学生活动】
(1)秦朝开创: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商鞅在魏国李悝《法经》的基础上,“改法为律”。此后,历朝法典多以“律”命名。
(2)汉承秦制:汉初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汉朝律令后来变得繁乱庞杂,条目字数都很多。
(3)律令并行:秦汉朝廷还会发布法律文告,称“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
【教师活动】魏晋时期的法治有什么变化?阅读教材46页第一段,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律令儒家化。
【教师活动】推动律令儒家化的因素是什么?
①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儒家知识分子又主动参与法律解释,以经注律,并逐渐主导了律令修纂.
②魏明帝在朝廷设置律博士,命令专用儒学思想来解释律令,进一步推动了律令的儒家化.
【教师活动】魏晋时期的量性原则是什么呢?实施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学生活动】量刑原则: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实施目的;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
材料一?《唐律疏议》共十二篇三十五卷五百条,其篇名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其内容特别重视“孝”,要求维护“孝”的律文有几十条。自辽宋金元迄于明清,刑法律条基本上都以唐律为蓝本。古代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立法,多半从模仿唐朝法制而来。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整理
【教师活动】唐朝的法律影响深远,唐朝的法律是如何发展的?它的特点是什么,有怎样的影响?阅读教材46页第二段,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
发展:唐高宗永徽年间,在《贞观律》基础上修订颁布《永徽律》.后来,唐高宗又命人对律文逐条解释,以便于官吏使用,撰成《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议》.《唐律疏议》继承了汉晋以来立法和注律的经验,是我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特点:礼法结合的典范.
影响:此后,历代王朝大多以此为蓝本创制自己的法律.对邻近的日本也有重大影响。
【教师活动】阅读教材46页第3段,分析,唐朝是如何进行教化的?
提倡礼治.开元二十年(732年),唐朝政府颁行《大唐开元礼》,这是一部体系庞大、体例严谨、内容繁复的礼仪法典,也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
注重基层教化.唐朝政府推广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
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教师活动】阅读教材46页,分析宋至明清的法律是如何发展的?
(1)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制定法律多以唐律为蓝本。
(2)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在司法实践中却也广泛援引唐律。
(3)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4)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同样非常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
材料一?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教师活动】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47页第2、3段分析,宋代是如何进行教化的?
(1)儒学的基层渗透:宋朝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并发展出理学。南宋后期,程朱理学逐步建立统治地位,控制教育与科举,并通过授徒书院讲学等方式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深入族规、家训之中.朱熹的《家礼》和《小学》也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
(2)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
①发展历程:北宋目大钧兄弟是乡约的创造者.明朝后期,乡约改而宣讲明太祖朱元球的“六谕”,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清朝乡约基本延续了明朝的模式,但宣讲内容变成了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宣讲时也常常引用《大清律例》.
②影响:原本由儒学士人发起教化百姓的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面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
深化探究
探究一:为什么法律与儒学的结合会越来越紧密?
(1)秦朝实行以法家思想为指导的极端重刑主义统治,导致社会矛盾尖锐、二世而亡,这使得后代统治者重新审视法家思想。黄老思想虽然宜于社会休养生息,但它过于消极,不利于削弱割据势力,巩固中央政权,不利于富国强兵以御外患,不利于大一统王朝的巩固与发展.
(2)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的君权神授说和"大德小刑"说,主张治理国家应以德为主、以刑为辅.其主张既神化了儒家“德主刑辅”的传统见解,又暗中把刑法提高到了神圣的地位;他强调儒家经典和经义对司法活动的指导作用,首倡"春秋决狱",最早开始系统运用儒家经义指导司法活动.
(3)汉武帝时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此后皇帝下诏、大臣奏章无不据用儒家经典,以儒家经义为最高指导思想。
(4)大批儒家知识分子进居官吏行列,获得修订法律和参与重大司法活动的机会,用儒学精神改造现行法律。
探究二:中国传统法治的基本特征
1.礼法结合,德主刑辅;
2.以民为本,抑强扶弱;
3.家族主义,家国一体;
4.天下本位,义务互负;
5.追求和谐,注重调解。
课后总结
板书设计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