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依据文本,学生能简要分析全词是如何通过对比和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黍离之悲”的;
2.结合关键意象,联系写作背景,学生能够大致说出词人通过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联系主题,学生能够具体分析词人引用杜牧典故的作用;
4.在理解全词的基础上,学生能有感情地诵读本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生能简析全词是如何通过对比和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黍离之悲”的;
2.学生能够大致说出词人通过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联系主题,学生能够具体分析词人引用杜牧典故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
诵读、文本研习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由作者导入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词人、音乐家。有《白石道人诗集》、词集《白石道人歌曲》等。
(说明: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是提高语文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重点强调姜夔所生活的朝代——南宋,调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储备,为理解作者的情感做铺垫、做准备。)
(二)整体阅读,初步感知
1.结合注释,初步理解全词大意,找出“小序”中表现全词主旨的一个词语(或短语),明确全词的感情基调。
【明确】“黍离之悲”,即故国之思;全词的感情基调是“悲”。
(说明:此环节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诗词中的一些关键词句,关注注释,有利于整体把握全词的主旨,为下文的理解蓄势。)
2.教师范读。
(说明:引导学生直接进入文本所创设的情感氛围。)
3.学生自读,进一步体会“黍离之悲”。
4.学生齐读。
(三)文本研习
1.
作者在词前面的小序中说,自己路过扬州时,“予怀怆然,感慨今昔”,那么,现在的扬州城在词人眼中是什么样子的?这种景象有何特点?
【明确】作者看到的是“荠麦青青”、“废池乔木”、“冷月无声”,听到的是“清角吹寒”,这种景象显得萧条、冷落。
(说明: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有二,一是引导学生积极关注文本,树立文本意识;二是为下文理解本词对比的写法作铺垫。)
2.
如今的扬州城是如此的萧条、冷落,那么,以前的扬州城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跟现在相比,有何不同?
【明确】以前的扬州城是“淮左名都”,有“竹西佳处”,有“春风十里”的街道,是如此的热闹、繁华。
(说明: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有二,一是引导学生积极关注文本,树立文本意识;二是为下文理解本词对比的写法作铺垫。)
3.
由此可见,作者写扬州城现在的萧条、冷落和以前的热闹、繁华,角度上有何不同?词人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出扬州城的昔盛今衰的?
【明确】扬州城现在的萧条、冷落,主要是实写,而以前的热闹、繁华的特点,主要是虚写。词人主要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扬州的昔盛今衰的。
(说明:虚实结合和对比手法的运用,是本词写法上的最大特点,也是学习本词的难点之一,有了前面的层层铺垫,这里的总结也就容易多了。)
4.
除了对比,词的下片还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运用典故,借杜牧诗词中旧日扬州的繁华来反衬今日扬州的衰败。
(说明:古人在诗词写作中喜欢运用典故,如何理解这些典故的含义,也是理解诗词的难点,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联系作品的主旨,分析它对于表情达意的作用。)
5.
那么,造成扬州城昔盛今衰的原因又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结合时代背景,由“自胡马窥江去后”可知,这是由于金兵的入侵造成的,这是直接原因;而南宋朝廷的苟且偷安,消极抵抗,又是间接原因。表达了词人对于国事的隐忧、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
(说明:“诗言志”,这是阅读任何一篇古典诗词都无法回避的,诗人/词人通过诗/词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这才是一首诗词的“灵魂”,引导学生依据文本,结合时代背景来理解作者的情感,这是鉴赏诗词的有效途径。)
6.
在理解全词的基础上,集体齐读,进一步感知词人的“黍离之悲”。
(四)学生个别读,教师指导。
【明确】要重读“尽”、“犹”、“须惊”、“纵”等词,对于“荠麦青青”、“废池乔木”、“冷月无声”,“清角吹寒”等词语要语气低沉、舒缓,总体上,语速要慢,节奏要慢,语气要低沉,语调要平稳舒缓等。
(说明:在理解全词的基础上进一步诵读,有利于进一步理解全词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平静、庄重、悲伤、沉重、追忆的内容,语速要慢;表示庄严、悲痛、冷淡等感情,语调要平稳舒缓。)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本首词;
2.完成《学习与评价》P73-74第12和第14题。
【附】板书设计
荠麦青青
今
废池乔木
萧条冷落
清角吹寒
冷月无声
黍离之悲
对比(隐忧国事、不满统治者)
淮左名都
昔
竹西佳处
热闹繁华
春风十里
杜牧典故(反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