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灯光 课件+同步练习(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灯光 课件+同步练习(共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20 14:14:4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灯光课件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激烈的(


)的沙柳树
微弱的(

自制的(


)的夜空
猛烈地(

璀璨的(

黑魆魆的(

千钧一发的(


)地读书
默默地(

紧紧地(

二、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宽阔--(

暴露--(

挺进--(

璀璨--(

黑暗--(

漆黑--(

三、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句子意思不能变。
例: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不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
1.这么大的风浪,那个渔民怎么能驾着小船出海去呢?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3.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三、在词语解释后的括号里写出词语。
1.自己对自己说话。(

2.一根头发上系着千钧的重量,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3.本指集中众人的智慧,现专指一个人的精神高度集中。(

4.震动了天地,形容事物本身极为重要,也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或声音响亮。(

四、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1.“多好啊!”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
)在(
)时发出的由衷的赞叹,第二次是(
)在(
)时的自言自语,第三次是(
)跟(
)谈话时说的。
2.课文的题目是灯光有什么深刻含义?
3.说一说你对“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一句的理解。
四、课内阅读。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黑魆魆:
千钧一发:
2.文中“千钧一发的时刻”是指:
3.郝副营长为什么要点燃那本书?
答案
一、围歼战
茂密
火光
烟卷
漆黑
阻击
华灯
围墙
时刻
聚精会神
沉思
握住
二、狭窄
隐藏
退却
暗淡
光明
明亮
三、1.自言自语
2.千钧一发
3.聚精会神
4.震天动地
四、
1.游人
漫步
郝副营长
战斗前
“我”
郝副营长
2.课文的题目《灯光》的含义:它象征着光明和幸福生活,象征着一种美好的期盼,也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
3.他用他的生命换来灯光,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幸福生活。
五、1.形容黑暗无光。
一根头发上系着千钧的重量,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2.守敌的围墙被炸了一个缺口,突击连冲了进去,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
的猛烈阻击,在黑暗中找不到突破口,和突击连失去了联系。
3.点燃那本书,用火光为后续部队照亮前进的方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4张PPT)
8.灯光
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灯光随处可见,但是在战争年代却非常少见。我们现在随处可见的璀璨灯光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让我们走进课文,感受灯光的来之不易。
新知导入
王愿坚(1929-1991),中国电影编剧、作家。主要作品有《党费》、《妈妈》、《灯光》、《七根火柴》、电影剧本《闪闪的红星》等。
作者介绍
要求:
1、借助字典,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注出生字新词。
3、给自然段标好序号。
4、试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
自读课文
电钮
hǎo
郝副营长
豫皖苏
wǎn


jiān



黑魆魆

千钧一发
jūn


cuǐ
càn
niǔ
课内生字
生字学习

juàn
试卷
juǎn
烟卷

mái
mán
埋头
埋怨
多音字

dàn
子弹
tán
弹力

huá
huà
划船
计划
多音字
宏伟:(规模、计划等)宏大雄伟。文中指建筑物很宏大。
漫步:没有目的而悠闲地走。
憧憬:向往。
词语解释
聚精会神: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
千钧一发: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极其危险。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本文指天安门广场灯光耀眼。
词语解释
照耀——
宏伟——
激烈——
茂密——
注视——
憧憬——
焦急——
璀璨——
映照
雄伟
茂盛
凝视
向往
猛烈
焦虑
灿烂
近义词
赞叹——
挺近——
激烈——
茂密——
微弱——
焦急——
暴露——
聚精会神——
嘲笑
撤退
和缓
稀疏
强烈
悠闲
隐蔽
心不在焉
反义词
同学们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思考可以把文章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课文解析
课文围绕灯光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写解放战争时期郝副营长憧憬孩子们能在电灯下学习。战斗打响后,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的袭击,为后续部队照亮前进的路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暴露了自己,壮烈牺牲了。
课文解析
试着划分课文结构
第二部分(3-11)
第一部分(1-2)
写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和一声“多好啊”引起了作者对往事的回忆。
叙述关于“灯光”的往事。
第三部分(12)
写作者面对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又缅怀起战友。
课文解析
默读课文的第一部分(1-2)
我爱到天安门广场走走,尤其是晚上。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体会?
这一句描写天安门广场的灯光。
“千万盏”说明灯的数量很多。
“感到光明,感到温暖”使人感觉到环境的和平、安宁。这里描写天安门前的灯光,与下文关于灯光的回忆作对比。
课文解析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我心头微微一-震,是什么时候听到过这句话来着?噢,对了,那是很久以前了。于是,我沉入了深深的回忆。
什么引起了作者的回忆?
“多好啊!”三个字。郝副营长曾经说过这句话,让我陷入了回忆。(“多好啊!”第一次出现)
“深深的回忆”
说明这件事情对“我”来说是记忆深刻的。
课文解析
默读课文(3-11)自然段
 
那是1947年的初秋,当时我是战地记者。挺进豫皖苏平原的我军部队,把国民党军五十七师紧紧地包围在一个叫沙土集的村子里。激烈的围歼战就要开始了。天黑的时候,我摸进一片茂密的沙柳林,在匆匆挖成的交通沟里找到了突击连,来到了郝副营长的身边。
点明事情发生的
时间:
地点:
人物:
1947年的初秋
沙土集村的沙柳林
“我”与郝副营长
课文解析
他正倚着交通沟的胸墙坐着,一手拿着火柴盒,夹着自制的烟卷,一手轻轻地划着火柴。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旧的书。
动作描写
这段话用了什么描写?
课文解析
"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突然,他凑到我的耳边轻轻地问:"记者同志,你见过电灯吗?"。
"多好啊!"
"多好啊!"第二次出现,说这句话的是郝副营长,这是它对书中图画上生活的赞美。
郝副营长没见过电灯,他对图上的孩子能在灯下看书学习深感羡慕。“多好啊”道出了郝副营长美好的心愿,他希望祖国的下一代也能在灯下学习。
课文解析
 
“听说一按电钮,那玩意儿就亮了,很亮很亮。”他又划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语言描写
这段话用了什么描写?作用是?
语言描写
郝副营长希望孩子们能在灯光下学习。
这是郝副营长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寄托着他的梦想和希望。
多好啊
“多好啊”
在文中第三次出现,衬托郝副营长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课文解析
谈谈你对“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这句话的理解。
这是写郝副营长在激战前,向往光明和幸福前景时的神态。从这种神态里,我们了解到他英勇战斗的伟大动力,感受到他那颗为解放中国人民、造福人民而跳动的心。
课文解析
郝副营长:“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憧憬什么呢?
郝副营长的话表达了他美好的心愿,反映了他崇高的精神境界,他想的是祖国的下一代,希望能够给他们创造一个优越的学习条件。憧憬的内容可能是:等革命胜利后,劳动人民将为建设祖国、为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辛勤工作,孩子们将能在舒适的环境中读书学习,不再像父辈那样被剥夺上学的权利……
课文解析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这段话体现了郝副营长什么样的精神?
突出了郝副营长舍己为人的英勇壮举。郝副营长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孩子们能在明亮的灯光下读书,他甘愿牺牲自己,这是多么伟大的献身精神!
课文解析
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年轻的战友”,是对郝副营长的痛惜。
赞叹郝副营长为理想而献身的无私和伟大。
课文解析
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
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默读课文第三部分
首尾呼应,显得结构紧凑,寄托了作者的哀思。
结尾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课文解析
采用倒叙的手法,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灯光,与开头照应。
这样写首尾呼应,结构紧凑,含义深刻。
本文运用了什么叙述手法?有什么作用?
课文解析
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引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引起了郝副营长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正是因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促使郝副营长在战斗中不顾自身安危,点燃了那本书,用微弱的火光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
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课文解析
“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几次,有什么作用?
“多好啊”在文章中出现了三次,是整篇文章的文眼。本文的故事由这句话引出,而作者在回忆往事时又紧紧围绕这句话展开。
课文解析
题目以《灯光》为题有什么含义?
“灯光”是一种幸福生活的代表,是郝副营长的理想,是他奋勇杀敌、英勇捐躯的动力,也是留在“我”灵魂深处的永远的记忆。
课文解析
本文讲的是作者由天安门广场的千万盏灯回忆起的一段关于灯光的往事,歌颂了革命先烈为了后代的幸福生活,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崇高精神,说明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主题归纳
战前憧憬
战斗受阻
战斗结束


歌颂先烈
珍惜现在
现在
璀璨的华灯
现在
花灯照耀
往事
板书设计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