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诫子书》同步训练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
(
基础知识练
)?
1.
下列对《诫子书》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它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中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还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还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2.
下列关于《诫子书》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作者写这封家书的用意:告诫儿子要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B.文中“静”是一个核心词语,“淡泊”“宁静”是它的正面表现,“淫慢”“险躁”则是其反面表现。
C.文章虽不足百字,却把修身治国的大道理谈得透彻深刻,许多语句垂诸久远。
D.文中“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从反面论述,强调勤学刻苦,不能荒废学业,暗含珍惜时间之意。
3.
下列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
B.淫慢∕则∕不能励精
C.遂∕成枯∕落
D.夫学∕须静也?
4.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非淡薄无以明志
B.非宁静无以至远
C.淫慢则不能厉精
D.险躁则不能治性?
5.
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年与时驰
译文: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
B.意与日去
译文: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C.多不接世
译文: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D.将复何及
译文:又怎么来不及!
6.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诫子书》中常被人们用做“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浮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
填空。
(1)《诫子书》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三国时蜀汉________、________。与他相关的故事有:________等。
(2)《诫子书》中体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作者从________、修身、________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
能力提升练
)?
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A】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B】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A】文作者是_______________(人名)。【B】文节选自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画线词语的意思。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_______
③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____
④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
(3)【A】文谈到修身养性的方法,认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是修身养德的基础;【B】文孙权劝吕蒙_______________,认为这样会“大有所益”。
(4)【A】文中“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有着强烈的画面感,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赏析“驰”和“去”中两个字的表达效果。
(5)简要分析【B】文作者写鲁肃与吕蒙“结友”这一情节的用意。
?
9.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面画线的词。
①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②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3)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4)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
10.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与“夫君子之行”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B.友人惭,下车引之
C.学而时习之
D.国人道之
(2)下列画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非学无以广才(增长)
B.淫慢则不能励精(振奋)
C.年与时驰(跑步)
D.意与日去(意志)
(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险躁则/不能治/性。
C.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5)摘录文中一处对偶句,从句子给你的启示或语言表达效果的角度做一点批注。
摘录:_______________
批注:_______________
?
1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节选自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注】①马援:字文渊,东汉扶风茂陡(今陕西兴平东北)人。②汝曹:你们。③施衿(jīn)结缡(lí):古制,女子出嫁,母亲为她系上衣服,披上围巾。
(1)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非学无以广才(????????)
②遂成枯落(????????)
③还书诫之曰(????????)?
?
④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②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3)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家书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甲】文诸葛亮劝勉儿子修身养性要从_______________中下功夫;【乙】文马援则告诫侄儿为人处世不能_______________。
?
1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咏雪
《世说新语》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下列画横线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俄而雪骤/暴风骤雨
B.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小失大
C.非宁静无以致远/专心致志
D.非学无以广才/神通广大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结合(甲)(乙)两文,谈谈成才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
1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
孔子谓伯鱼曰:“鲤乎,吾闻可以与人终日不倦者,其惟学焉。其容体不足观也,其勇力不足惮也,其先祖不足称也,其族姓不足道也。终而有大名,以显闻四方、流声后裔者,岂非学之效也?故君子不可以不学。”
(选自《孔子家语》,有删改)
【注】①伯鱼:孔子的儿子,名鲤,字伯鱼。
(1)请给下列画线字标注读音。
①夫学须静也(?
?
?
?
)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
?
?
?
)
(2)下列画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静以修身/波平浪静
B.非学无以广才/才疏学浅
C.险躁则不能治性/铤而走险
D.意与日去/意气风发
(3)将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吾闻可以与人终日不倦者,其惟学焉。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其中强调了“静”对于做人治学的重要性。
B.【甲】文中诸葛亮认为,“学”是增长才干的必要条件。
C.“年与时驰……将复何及”一句从正面论述了只有珍惜时间、意志坚定,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的观点。
D.【乙】文中孔子认为,学习能让人显赫四方、扬名后世。
(5)【甲】【乙】两篇短文都是诫子的名篇,【乙】文中孔子告诫儿子的“①_______________”,与诸葛亮所说的“②_______________”是一样的道理。
?
(
课外拓展练
)?
14.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
??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选自《战国策?秦策一》)
??注:①羸:(léi)缠绕。滕(téng):绑腿布。蹻:(qiáo)草鞋。意思是裹着绑腿布,踏着草鞋。②橐:口袋。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引锥自刺其股________
②安有说人主________
(2)请用“/”给文中的画线处断句(限两处)。
妻
不
以
我
为
夫
嫂
不
以
我
为
叔
父
母
不
以
我
为
子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请结合文段内容具体谈谈本文在刻画人物的方法上有何特点。
?
15.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慧庆寺玉兰记
????????戴名世
??玉兰在佛殿下,凡二株,高数丈,盖二百年物。花开时,茂密繁多,望之如雪。虎丘亦有玉兰一株,为人所称。虎丘繁华之地,游人杂沓,花易得名,其实不及慧庆远甚。然非朱先生以太史而为重客,则慧庆之玉兰,竟未有知者。久之,先生去,寺门昼闭,无复有人为看花来者。
??余寓舍距慧庆一里许,岁丁亥春二月,余昼闲无事,独行野外,因叩门而入。时玉兰方开,茂密如曩时。余叹花之开谢,自有其时,其气机各适其所自然,原与人世无涉,不以人之知不知而为盛衰也。今虎丘之玉兰,意象渐衰,而在慧庆者如故,亦以见虚名之不足恃,而幽潜者之可久也。花虽微,而物理有可感者,故记之。
??【注】①朱先生:指朱彝尊,清初文学家,曾任史官。②曲潜:指曲居避世。③物理:事物盛衰的道理。
(1)下列与“不以人之知不知而为盛衰也”句中“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醒能述以文者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属予作文以记之
(2)下列句子与“为人所称”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B.微斯人,吾谁与归?
C.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D.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3)用“/”标出下面句子中的一处朗读停顿。
余
昼
闲
无
事
(4)翻译下面句子。
时玉兰方开。
(5)文中写两处玉兰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
参考答案
1.D
2.C
3.C
4.D
5.D
6.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7.
诸葛亮集,诸葛亮,孔明,政治家,军事家,孔明借东风、空城计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治学,惜时
8.
(1)诸葛亮,资治通鉴
(2)①明确、坚定,②修养,③推托,④到,等到
(3)静,俭,读书
(4)“驰”与“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时光流逝速度之快,一去不复返的状态,告诫儿子珍惜光阴,坚定意志。
(5)①侧面烘托吕蒙的进步明显;②表现了鲁肃对人才的欣赏喜爱。
9.
(1)①达到,②修养
(2)①如果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如果意志不坚定就不能学有所成。
②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3)D
(4)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并注意珍惜光阴,勉励他刻苦学习。
10.
A
C
B
(4)内心不恬淡寡欲就无法明确志向,内心不平静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5)【示例】摘录: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批注:我从这两句话中得到的启示:要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就必须要注重道德修养,不执着于追求名利,保持宁静的心态,集中精力去做事。
语言表达效果:句式整齐,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体现出韵律美,语言简明,用意深刻。
11.
(1)①增长,②最终,终于,③告诫,④罢了
(2)①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②我宁可死也不希望听到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
(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淡泊宁静,妄议他人长短(议论人长短)
12.
(1)A
(2)①谢太傅(或谢公)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②用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用勤俭节约来培养品德。
(3)温馨美好的家庭氛围,亲密无间的学习伙伴,长辈的殷殷教诲,树立志向,坚持学习,珍惜时间。
13.
(1)①fú,②yín
(2)D
(3)①不能内心恬淡,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②我听说可以让人整天不觉厌倦的,大概(恐怕)只有学习吧。
(4)C
(5)①故君子不可以不学,②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14.
大腿,怎么、哪里
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
①过了一年(或满一年以后),他学有所成,说:“这下子真的能够说动当今天下的君主了。”
②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③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
①细节描写,如发奋读书锥刺股,血流至足,书读成后充满自信的独白等。②善于选取典型生动的故事情节来刻画人物形象,如发奋读书、锥刺股等情节,描绘了这位纵横家的独特经历与个性。③刻画人物的肖像,如说秦失败后那困顿狼狈之窘态。
15.
B
D
余/昼闲无事
当时兰花正开放
通过两处玉兰花的对比,表达了不要被虚名所迷惑,要靠自己的观察体悟来认识事物,以及只有潜心钻研,凭借真才实学才能走得久远的感悟。
试卷第4页,总9页
试卷第5页,总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