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初中物理 九年级上 第十五章探究电路 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初中物理 九年级上 第十五章探究电路 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5.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20 18:01:38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物理单元检测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D
2.D
3.A
4.C
5.A
6.C
7.B
8.D
9.B
10.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1.大于
等于
小于
12.20
20
13.0.4
10
14.1
3
15.4:1
16.20
2:1
17.6
30
三、作图题和实验题(第18题4分,第19题8分,第20题8分,共20分)
18.如图所示:(4分)
19.(1)灯泡的亮度(1分)
(2)乙(1分)
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比观察灯泡的亮度更准确,同时保留灯泡可以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1分)
(3)电阻(1分)
c(1分)
(4)不能(1分)
(5)nR(1分)
2(1分)
20.(1)(2分)
(2)断开(1分)
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1分)
(3)0.24(1分)
10(1分)
(4)b(1分)
(1分)
四、计算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2分,共22分)
21.(1)6
V
(2)0.15
A
(3)0.25
A
(4)24
Ω
(1)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
由I=得:
电源电压U=U1=I1R1=0.1
A×60
Ω=6
V;(3分)
(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2=U1=6
V;(1分)
故通过电阻R2的电流:
I2===0.15
A;(2分)
(3)由于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故电路中的总电流:
I=I1+I2=0.1
A+0.15
A=0.25
A;(2分)
(4)由I=得,电路的总电阻:
R==
=24
Ω。(2分)
22.(1)4
Ω
(2)30
Ω
(3)8
Ω~30
Ω
(1)根据公式I=可知,灯泡的电阻RL===4
Ω;(3分)
(2)闭合S1、S2,电灯被短路,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并联接入电路,电流表A1测量通过R1的电流,电流表A测量干路电流,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也是电源的电压,电源电压U=6
V,(1分)
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I2=I–I1=0.3
A–0.1
A=0.2
A(1分)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滑===30
Ω(2分)
(3)断开S1、S2,滑动变阻器与电灯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由于在(2)中的电压表的读数为6
V,故电压表用的是0~15
V的量程,最大电压大于电源电压,电压表不会超过量程。电灯的额定电流为0.5
A,故电路中的电流不能超过0.5
A,(1分)
此时电路的总电阻为R总===12
Ω(2分)
滑动变阻器的最小阻值R小=R总–R灯=12
Ω–4
Ω=8
Ω(1分)
所以滑动变阻器的取值范围为8
?~30
?。(1分)九年级上物理单元检测
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得分:
特别提醒:
1.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其余答案一律用黑色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试题及有关说明。
3.请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粗导线的电阻比细导线的电阻小
B.粗细相同的两根导线,长的导线电阻一定大
C.铜导线的电阻比铁导线的电阻小
D.同种材料的导线,若横截面积相同,则长的导线电阻大
2.由欧姆定律变形可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电阻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C.导体中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D.导体电阻的大小,可以用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来表示
3.下列说法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A.放风筝时,远离高压电线
B.修理家庭电路时没有断开总开关
C.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即用手把触电者拉开
D.一旦发生家用电器失火,立即用水扑灭
4.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A.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B.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C.改变被测电阻的阻值
D.保护电路
5.下列做法中,使电阻丝的电阻变大的是(

A.把电阻丝拉长
B.把电阻丝对折
C.增加该电阻丝两端的电压
D.把电阻丝绕成螺线管
6.将如图所示的变阻器接入电路中,当滑片向左移动时,要使电阻减少,下列哪种接法正确(

A.a和b 
B.c和d 
C.a和d 
D.b和c
7.如图所示,R1=10
Ω,R2=20
Ω,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为0.2
A,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R1两端电压为1
V
B.R2两端电压为4
V
C.电源两端电压为4
V
D.电路总电阻为20
Ω
8.电阻R1的阻值为20
Ω,将它与R2并联后,总电阻为10
Ω,若将R1与R2串联,则总阻值为(

A.20
Ω
B.10
Ω
C.30
Ω
D.40
Ω
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当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b端移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A.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C.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D.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10.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开关S1闭合S2断开与开关S2闭合S1断开,电压表两次的示数之比是1:6,由此可知,电阻R1与R2的阻值之比是(

A.1:6
B.6:1
C.1:5
D.5:1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1.长度相等的铜导线甲和乙,甲的横截面积小于乙的横截面积,则甲导线的电阻  乙导线的电阻。若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通过甲导线的电流  通过乙导线的电流;若将它们并联在电路中,通过甲导线的电流  通过乙导线的电流。(均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12.粗细均匀的电阻丝AB长为L,当两端电压为3
V时,通过的电流为0.15
A,该电阻丝的电阻为  Ω;当两端电压为0时,该电阻丝的电阻为  Ω。
13.某段导体两端电压为4
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2
A;若它两端电压升为8
V
时,通过它的电流是
A;若要通过它的电流为0.5
A,必须把导体两端电压调到
V。
14.三个定值电阻串联后接在电压恒定的电路两端,其阻值R1=5
Ω,R2=10
Ω,R3=15
Ω。某同学将一只电流表接在R2的两端,如图所示,发现其示数为0.15
A。若将电流表的位置改接一只电压表,则电压表的示数为
V,电源电压
V。
15.如图所示,A1、A2是完全相同的两个电流表,都有3
A和0.6
A两个量程,闭合开关后,发现两个电流表指针偏转的角度相同,则R1:R2=

1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像,由图可知,乙的电阻是
Ω。若将甲和乙并联接在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甲:I乙=

1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20
Ω,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电流表示数是0.3
A;若再闭合S1,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2
A,则电源电压为   V,R2的阻值为   Ω。 
三、作图题和实验题(第18题4分,第19题8分,第20题8分,共20分)
18.如图所示,请把按动开关、螺丝口灯泡和三孔插座正确地连入家庭电路中。
19.图1是小明做“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所采用的电路。
图1
图2
图3
导体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电压表示数/V
a
镍铬
L
S
1.0
b
镍铬
2L
S
c
镍铬
L
2S
0.5
d
锰铜
L
S
0.4
(1)小明为了粗略判断ab两点间导体电阻的大小,可观察电路中

(2)另有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对小明的电路作了如下的改进:甲把灯泡换为电流表;乙在原电路中串联接入电流表,你认为
(选填“甲”或“乙”)同学的改进好一些。理由是

(3)如图2所示是小明采用的另一电路,a、b、c、d是四根合金丝,用一只电压表分别测出它们两端的电压,得到的一次实验部分数据如表所示。四根合金丝串联在电路中,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等于它们的    之比,为探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应比较合金丝a和    两端的电压。
(4)在得到上表数据的过程中,    (选填“能”或“不能”)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
(5)关于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小明还进行了理论探究:某金属丝电阻为R,长度为L,若把n根这样的电阻丝串联在电路中,则总长度为nL,总电阻为    ,从而得到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依此关系,上表中合金丝b两端的电压应该为    V。
20.如图甲所示为用“伏安法”测量未知电阻Rx的电路图。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图,要求变阻器滑片左移,电流表示数变大。?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_____状态。若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该同学不小心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位置接反,已知两表量程合适,则闭合开关后,会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当滑片移动到某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2.4
V,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A,则未知电阻Rx=?_____?Ω。
(4)若实验中电压表损坏,利用其他的原有器材也能测出未知电阻Rx的阻值。实验电路如图丙所示(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0,电源电压未知且不变),请将下列相关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a端,记录电流表示数为I1;?
②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______端?,记录电流表示数I2;?
③写出待测电阻的表达式,Rx=?___________(用已知量R0?和测量量符号表示)。
四、计算题(21题10分,22题12分,共22分)
2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是60
Ω,电阻R2的阻值是40
Ω,如果通过R1的电流是0.1
A。求:
(1)电源电压;
(2)通过电阻R2的电流;
(3)电路的总电流;
(4)电路的总电阻。
22.如图所示,L是标有“2
V,0.5
A”字样的灯泡(忽略温度对灯泡电阻的影响),电流表A1,电流表A的量程均为0~0.6
A,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至b端。
(1)求小灯泡的阻值;
(2)闭合S1、S2,电压表示数为6.0
V,电流表A1的示数为0.1
A,电流表A的示数为0.3
A。求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3)断开S1,S2,为了保证电路的安全,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取值范围。
PAGE
九年级物理
第3页
(共4页)九年级上物理单元检测试卷
第十五章答题卡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本人所在学校、班级、姓名、试室、座位号填写在密封线内。
2.选择题作答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塑料橡皮擦干净;其他部分作答,请注意题号顺序,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规定区域内,否则答案无效。
3.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以下为选择题答题区,必须用2B铅笔填涂所选项,否则答案无效。
1.修改时用塑料橡皮擦干净后,重新填涂所选项;2.填涂的正确方法是:
以下为非选择题答题区,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指定的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学校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第______试室
座位号___________


线





题号




总分
18
19
20
21
22
得分
一、选择题
1
[A][B][C][D]2
[A][B][C][D]3
[A][B][C][D]4
[A][B][C][D]5
[A][B][C][D]
678910
[A][B][C][D][A][B][C][D][A][B][C][D][A][B][C][D][A][B][C][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1.

12.
Ω,
Ω。13.
A,
V。14.
V,
V。15.

16.
Ω,
。17.
V,
Ω。
三、作图题和实验题(第18题4分,第19题8分,第20题8分,每空1分,共20分)
18.(4分)
图显示不出来
19.(1)
(1分)(2)
(1分)
(1分)
(3)
(1分)
(1分)(4)
(1分)
(5)
(1分)
V(1分)
20.(1)(2分)图显示不出来
(2)
(1分)
(1分)(3)
A(1分)
Ω(1分)
(4)
(1分)
(1分)
请勿在此处作任何标记
四、简答题(21题10分,22题12分,共22分)
21.
22.
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指定的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PAGE
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