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6.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21 09:21:31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物理单元检测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B
2.C
3.C
4.A
5.A
6.D
7.D
8.B
9.B
10.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1.升华
降低
12.并
115.5
13.向中间靠拢
14.热值
8.4×108
15.电压表
定值电阻 
16.1:2
2:3
2:1
17.2.5
7.5
三、作图题和实验题(第18题4分,第19题8分,第20题8分,共20分)
18.(1)(2分)
(2)(2分)
19.(1)冰熔化时持续吸热但温度不变(或冰有固定熔点)(1分)
化学能转化为内能(1分)
(2)固液共存(1分)
(3)4.2×103(1分)
(4)水的比热容较大,质量相等的冰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温应较慢(2分)
(5)使试管内的冰均匀受热(1分)
(6)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后不能继续吸热(1分)
20.(1)(1分)
(2)Rx断路(1分)
(3)0.5(1分)
3.20(1分)
3.18(1分)
(4)①(1分)
 ②不正确,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阻值不为0时,两种情况下Rx和R0两端的电压不相等(2分)
四、计算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2分,共22分)
21.(1)9
V
(2)30
Ω
(3)3.6
V
97.2
J
(1)当S1、S2断开,S3闭合时,电阻R2断路,电阻R1接在电源上
则电源电压U=I1R1=0.45
A×20
Ω=9
V(3分)
(2)当S1断开,S2、S3闭合时,电阻R1和R2并联
则通过R2的电流:I2=I–I1=0.75
A–0.45
A=0.3
A(1分)
电阻(2分)
(3)S2、S3断开,S1闭合时,电阻R1和R2串联,
则电路中的电流(1分)
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I′R1=0.18
A×20
Ω=3.6
V(1分)
电路工作1分钟消耗的电能W=UIt=9×0.18×60
J=97.2
J(2分)
22.(1)44
Ω
(2)1.8×105
J
90.9%
(3)7.5×105
J
(1)由题知,加热功率P1=1
100
W,U=220
V
由可得,豆浆机的加热电阻:
(3分)
(2)由图丙可知,第6
min至第9
min豆浆的温度从70℃升高到100℃,
豆浆吸收的热量:
Q吸=c豆浆m(t–t0)=4.0×103
J/(kg?℃)×1.5
kg×(100℃–70℃)=1.8×105
J;(2分)
由图乙可知,豆浆机消耗的电功率为1
100
W,第6
min至第9
min即3
min消耗的电能:W=P加热t=1
100×3×60
J=1.98×105
J(2分)
加热效率:(1分)
(3)由图像可知,豆浆机正常工作一次电热管工作时间t1=11
min=660
s,电动机工作时间t2=2
min=120
s(1分)
由可得,豆浆机正常工作做一次豆浆消耗的电能:
W=P1t1+P2t2=1
100
W×660
s+200
W×120
s=7.5×105
J(3分)九年级上物理单元检测
期末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得分:
特别提醒:
1.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其余答案一律用黑色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试题及有关说明。
3.请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奥斯特实验证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是放在该点的小磁针S极所指的方向
D.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电器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B.家用电冰箱内的压缩机和照明灯是串联连接在一起的
C.家庭电路中开关安装在电灯和火线之间
D.当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零
3.下列实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的是(

A.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
B.“暖气”中采用水循环供暖
C.在河流上建水电站,蓄用水发电
D.在城市建人工湖,有助于调节气温
4.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的时吸热
B.冰变成水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C.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D.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汽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
5.下列关于内能和内燃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内燃机是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机器
B.内燃机工作时,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物体的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
D.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一定相等
6.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6
V且保持不变,R=10
Ω,当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2
V,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通过电阻R的电流是0.6?A
B.电阻R两端的电压是2?V
C.通过灯泡L的电流是0.2?A
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2.4?W
7.关于滑动变阻器在不同实验中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的主要作用是: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
B.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的主要作用是: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C.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主要作用是: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实现多次测量
D.在“测定小灯泡发光时的电功率”的实验中主要作用是:测量小灯泡在不同发光情况下的电功率,进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8.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A.a端是螺线管的N极,c端是电源负极
B.a端是螺线管的N极,c端是电源正极
C.b端是螺线管的N极,d端是电源负极
D.b端是螺线管的N极,d端是电源正极
9.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左端向右移动到中点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压表V和电流表A1、A2的示数都变大
B.电流表A1示数变大,电流表A2和电压表V示数不变
C.电流表A2示数变大,电流表A1和电压表V示数不变
D.若将电源正负极颠倒,电流表A2的示数总比A1的大
10.如图,电源电压恒定,电阻R1=10
Ω,R2=15
Ω,R阻值一定但未知。当单刀双掷开关S掷向a(同时与b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2.0
V。若将S掷向b(同时与a断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示数可能为3.0
V
B.电压表的示数可能为2.0
V
C.电压表的示数可能为2.5
V
D.R2消耗的功率可能为1.0
W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1.为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某学校组织了“安全教育活动”,当天消防干警给同学们介绍干粉灭火器的使用,使用时按下阀门,则喷出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粉末,它是利用干冰的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吸热来降低易燃物温度的,在该过程中罐体的温度将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12.在家庭电路中,插座与用电器之间是______联的,小林家4月底电能表读数为2703.2
kW·h,5月底电能表读数如图所示,那么5月份他家消耗了_____kW·h的电能。
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甲、乙两线圈套在同一玻璃棒上能够自由移动,当开关S闭合后两个线圈将
。(选填“左右分开”“向中间靠拢”或“静止不动”)
14.“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有着巨大的开发使用潜力。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达到相同质量的煤气完全燃烧时的数十倍,说明“可燃冰”的
很大。若以10倍的关系粗略计算,2
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J。(煤气的热值为4.2×107
J/kg)
15.如图所示为一握力计的电路示意图,a、b、c、d为四个接线柱,电表及一定值电阻R0未画出,金属板N固定不动,金属板M可带动金属片P滑动,从而与R构成滑动变阻器,若弹簧的电阻不计,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要求握力增大时,电表的示数也增大,则a、b之间应接入____________,c、d之间应接入____________。(选填“定值电阻”“电流表”或“电压表”)
16.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Vl和V2的示数之比为1:3,则定值电阻R1:R2=
;若将电阻R1、R2改接为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则电流表A1、A2的示数之比为
;在相同的时间内R1、R2消耗的电能之比为

17.标有“1
A 6
W”的灯泡L1和“2
A 6
W”的灯泡L2并联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让其中一个灯泡正常发光,另一个灯泡的实际功率不超过额定功率,则该电路中干路电流是________A,两灯泡消耗的实际总功率为________W。
三、作图题和实验题(第18题4分,第19题8分,第20题8分,共20分)
18.(1)如图1所示是用安培定则判定通电螺线管的磁极跟电流方向的关系示意图,请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并在导线AB段用箭头标出电流方向。
(2)声控开关在接收到一定响度的声音时会自动闭合一段时间。某地下通道两端的入口处各装有一个声控开关来控制同一盏螺口灯泡,以确保行人不管从哪端进入,灯泡都能接通电源发光。请按题意图2所示的电路连接完整。
图1
图2
19.小华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对100
g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
(1)根据图像乙可以判断冰是晶体,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过程中主要的能量转化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BC阶段物质处于________状态(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
(3)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阶段物质共吸收了
J的热量。(c冰=2.1×103
J/kg·℃,c水=4.2×103
J/kg·℃)
(4)图丙是另一位同学在完成同一实验时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老师认为他的CD段数据有问题,老师作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甲所示,把装有冰的试管放在烧杯的水中加热,而不是直接用火加热试管,目的是

(6)冰熔化后继续加热,发现烧杯中的水沸腾后,试管中的水始终不能沸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如图甲所示是测量定值电阻Rx阻值的实验电路,实验所用器材可以满足实验要求。
(1)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

(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且大小接近电源电压,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3)改正错误后,闭合开关,改变电阻Rx两端的电压进行了三次测量,其中第二次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U/V
1.0
1.6
1.8
电流I/A
0.32
0.56
电阻Rx/Ω
3.13
3.21
电阻的平均值Rx/Ω
(4)同学们又设计了两种测量方案,方案中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0。
①方案一:闭合开关S,如果电压表V1和V2的读数分别为U1和U2,则电阻Rx的阻值表达式为Rx=________。
②方案二:电路中Rx≠R0,将S接到a,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1;再将S接到b,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2;由I1R0=I2Rx,可得Rx=I1R0/I2。请判断结果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21题10分,22题12分,共22分)
2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20
Ω,电源电压不变。当S1、S2断开,S3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5
A;当S1断开,S2、S3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75
A。求:
(1)电源电压为多少?
(2)R2的阻值为多少?
(3)S2、S3断开,S1闭合时,加在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多少?电路工作1分钟消耗多少电能?
第21题图
第22题图
22.图甲是小梦家豆浆机的工作原理图,其中电动机是用来带动刀头将原料进行粉碎打浆的,额定功率是200
W。R1是加热电阻,额定功率是1
100
W。图中乙、丙是此豆浆机做一次豆浆时的工作信息。小梦妈妈向豆浆机中加入黄豆和清水共1.5
kg,求:
(1)豆浆机的加热电阻是多少?
(2)从第6
min至第9
min,豆浆吸收的热量是多少?加热效率是多少?[c豆浆=4.0×103
J/(kg·℃)]
(3)豆浆机正常工作做一次豆浆,总共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PAGE
九年级物理
第4页
(共4页)九年级上物理单元检测试卷
第十七章答题卡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本人所在学校、班级、姓名、试室、座位号填写在密封线内。
2.选择题作答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塑料橡皮擦干净;其他部分作答,请注意题号顺序,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规定区域内,否则答案无效。
3.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以下为选择题答题区,必须用2B铅笔填涂所选项,否则答案无效。
1.修改时用塑料橡皮擦干净后,重新填涂所选项;2.填涂的正确方法是:
以下为非选择题答题区,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指定的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学校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第______试室
座位号___________


线





题号




总分
18
19
20
21
22
得分
一、选择题
1
[A][B][C][D]2
[A][B][C][D]3
[A][B][C][D]4
[A][B][C][D]5
[A][B][C][D]
678910
[A][B][C][D][A][B][C][D][A][B][C][D][A][B][C][D][A][B][C][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1.
。12.

kW·h。13.
。14.

J。15.

。16.


。17.
A,
W。
三、作图题和实验题(第18题4分,第19题8分,第20题8分,共20分)
18.(1)(2分)
(2)(2分)
图片显示不出来
19.(1)
(1分)
(1分)
(2)
(1分)(3)
(1分)
(4)
(2分)
(5)
(1分)
(6)
(1分)
20.(1)
(1分)(2)
(1分)
(3)
(1分)
(1分)
(1分)
(4)①
(1分)②
(2分)
请勿在此处作任何标记
四、计算题(21题10分,22题12分,共22分)
21.
22.
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指定的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PAGE
第2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