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三节海水的运动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海水运动的基本形式海浪、潮汐和洋流及其运动规律;
2.掌握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海水运动的基本形式海浪、潮汐和洋流及其运动规律。
2.难点:掌握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讲解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确实出现了厄尔尼诺的现象,并且定义为了弱厄尔尼诺事件。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本次的“弱厄尔尼诺”时间是2019年11月逐步发展起来了,在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并持续维持厄尔尼诺状态,出现了连续5个月
Ni?o
3.4指数平均值大于或等于0.5℃。
受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影响,预计2020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降水总体呈“南北多、中问少”的空间分布,涝重于旱。所以说降雨问题将会出现“两极分化”模式,同时我们结合下国家气候中心初期的预报来看,预计今年汛期5月至9月,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其中部分地区还可能发生大洪水,或者一个流域或者几个流域同时发生大洪水(就目前来看,已经发生了)。
[新课教学]:
师:海水运动有多种形式,今天我就来一一认识一下。
【板书】一、海浪
海水运动的形式是复杂多样的。表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有海浪、潮汐、洋流。
【板书】1.概念:
师:根据字面意思同学们来思考一下海浪的概念是什么呢?
生:海浪就是海里的波浪。
师:是的,同学们回答正确。海浪就是海里的波浪。那么大家阅读课本为海浪分分类吧。
【板书】2.分类:
风浪:最常见的海浪是由风力形成的。浪高越高,能量越大。
海啸:还有海底运动(火山喷发、海底地震等),会导致海水大范围、大面积波动,从而引发能量极其惊人的海浪,在远海察觉不出来,到了近海海浪被抬高,也就形成了海啸。
师:根据对海浪的了解,同学们能思考一下海浪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何影响吗?
【板书】3.主要影响
在强风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称为风暴潮。当强风与海水涨潮同时发生,海水水位暴涨,风暴潮来势倍增。热带、温带的沿海地区均可能遭受风暴潮的袭击。海啸和风暴潮能量巨大,往往给沿岸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
人们在海滨和海上活动需要密切关注海浪预报,选择适宜活动的海浪条件。例如,冲浪运动需要较高的浪高来增加挑战性,而捕捞、勘探、航行等海上活动则应避开大的海浪。
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人们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来减缓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如修建海堤、种植海岸防护林等。
【板书】二、潮汐
【板书】1.概念:
师:根据字面意思同学们来思考一下海浪的概念是什么呢?
生: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
师:是的,同学们回答正确。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那么大家阅读课本找找潮汐的成因吧。
【板书】2.成因:潮汐的成因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一天中,通常可以观察到两次海水涨落。
古人将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合称潮汐。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前后,潮汐现象最为明显,潮水涨得最高,落得最低。沿海各地,每日潮涨潮落的时间准确、可查。
【板书】3.主要影响:人们在海边的许多活动,如潮间带采集和养殖、沿海港口建设和航运、潮汐发电等,都需要充分认识并利用潮汐规律。诺曼底登陆指挥部就是在综合考虑天气、海况等因素后,利用潮汐规律,把登陆时间选择在潮汐现象最为明显的月圆之夜。
【板书】三、洋流
【板书】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作洋流。洋流的规模巨大,远超过河流的流量。
【板书】2.分类:
①按海水温度,可以将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
一般来说,从水温高的海城流向水温低的海域的洋流,叫作暖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的洋流,叫作寒流。
洋流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有显著的影响。寒暖流交汇的海域,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易于形成大的渔场。
②按成因分类。
风海流:大部分洋流属于风海流,如北大西洋暖流。
密度流:因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导致的洋流,如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
补偿流:由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洋流,使海水流出海域海平面降低,相邻海域的海水流过来进行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为补偿流。补偿流有水平的,也有垂直的。垂直补偿流又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如秘鲁附近海城存在明显的上升流。
分布规律:
【
【1】中、低纬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
【2】中、高纬海区
北半球: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逆时针环流。南半球:形成一支自西向东的西风漂流。
【3】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
4.主要影响:
洋流对海洋航行也有影响。海轮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航行速度。但是洋流从极地地区挟带冰山向较低纬度漂移,给海上航运造成较大威胁。
洋流还可以把近海的污染物质挟带到其他海域,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了净化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范围。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海水的运动形式,特别是学习洋流的成因和分布,有助于我们理解海洋作为地球上巨大的水分源地、大气热量的能源区,对地理环境的物质输送、能量交换起着重要作用;其次,有助于理解洋流对高、低纬度不同海区的海水循环、气候特征的形成、渔场的分布,以及对全球热量平衡、水量平衡所起的重要作用。
学生通过学习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体会地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用运动的观点,变化的观点,更好地理解保护海洋环境的深刻意义。
板书: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三节海水的运动
一、海浪
1.概念
2.分类
3.主要影响
二、潮汐
1.概念
2.成因
3.主要影响
三、洋流
1.概念
2.分类:①按海水温度②按成因分类
3.分布规律
4.主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