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中国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9课教学课件
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和军阀割据,结束了两汉大一统的局面。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随后西晋虽统一了全国,但不久又陷入分裂的局面。此后的东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政局纷乱复杂。但正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与交融,区域的开发尤其是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文化有着显著的进步,这些都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立了基础。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目录
前言
一
淝水之战
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三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前言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这些成语,其典故都与淝水之战有关。在这一战役中,号称百万大军的前秦军队是如何被东晋的8万守军打败的呢?十六国北朝时期,北方各族之间既有斗争又有交融。这些看似矛盾的现象,是否蕴含着某些必然性?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一
淝水之战
强大后的前奏,疆域东濒大海,南抵汉水,西至龟兹,北达沙漠,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的局面。
383年,坚不顾一致反对,强征各族人民当兵,拼凑了步兵60余万、骑兵27万,浩浩荡荡南下,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出师前,苻坚自恃兵多势强,号称自己的百万大军,“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东晋团结一致,从容应对,以8万精兵应战,在淝水与
淝水之战
时间
作战双方
交战原因
兵力对比
结果
影响
前秦政权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割据状态
东晋打败了前秦
80万对8万
前秦企图灭亡东晋统一全国
前秦——晋统
383年
前秦军前锋隔岸对峙。在决战即将爆发时,东晋将领提出要前秦军队稍稍后撤,以便晋军过河交战。苻坚认为在晋军渡河时发动突然袭击,定能一举获胜,随即命令军队后撤。不料,当前秦军后撤时,有人在阵后大喊:“秦兵被打败了!”前秦军顿时阵脚大乱,自相践踏,一溃而不可收拾。晋军乘机发动猛烈攻击,打败前秦军。苻坚中箭负伤,带领残兵逃回北方。
淝水之战形势图
建康……在今江苏南京
八公山……在今安徽寿县
寿阳……在今安徽寿县
洛涧……在今安徽淮南
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前秦军队虽然有80多万,但向南进军时前后千里,战线过长,力量分散,到达前线的只有30万人。隔着淝水,苻坚远望对岸八公山上的草木,误以为都是晋兵,开始有所畏惧。这一情景被后人描述为“草木皆兵”。淝水阵前溃退后,败逃的前秦士兵,一路上听见风声鹤唳(lì),都以为是晋军追来,因此昼夜不敢停歇。
相关史事
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
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北方,
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当时,北方各族人民长期杂居,民族
聚落已不多见。内迁的各族在生产、生活
和习俗上,与汉族已无明显的区别。而鲜
卑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族的习
北魏孝文帝改革
内蒙古呼伦贝尔鲜卑族
发祥地——嘎仙洞遗址
俗,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
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
易俗。他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把
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
到中原。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
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
嘎仙洞刻石拓片
说汉语
穿汉服
改汉姓
与汉联姻
迁都洛阳
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这些措施,促进了民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北魏孝文帝即位时才5岁,由祖母冯太后临朝听政。冯太后进行一系列改革,推动了鲜卑族汉化,促进
了民族交融。孝文帝受她的影响很大。冯太后
去世后,他继续推行改革。
相关史事
《北魏帝王出御图》
三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他们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
艺,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
生产。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还
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十六国
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
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这一
北魏陶俑
时期的民族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各民族不仅在经济上密切交往,在文化上的交流也日益频繁。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更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尤
其是在民族心理上,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问题思考
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交融的高潮?
答:各民族错居杂处,加强了相互交流;生产生活上各民族相互学习;政治制度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君主专制;思想文化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社会习俗上各民族相互借鉴吸收。民族心理上民族隔阂与民族偏见逐渐减少。
课后活动
1.右面三幅图画摹绘自敦煌莫高窟壁画。这些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根据图画说一说,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对汉族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答:丰富了汉族生活,改变了汉族席地而坐的生活习俗。
胡床
椅子
方凳
2.右表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鲜卑族改用汉姓的情况。阅读后回答问题。
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的目的是什么?
答:减少胡汉观念,促进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促进民族交融。
鲜卑姓
拓跋
改为汉姓
元
鲜卑姓
步六孤
改为汉姓
陆
拔拔
长孙
贺兰
贺
达奚
奚
独孤
刘
乙旃
叔孙
勿忸于
于
丘穆陵
穆
尉迟
尉
北魏时的洛阳
北魏迁都以后,洛阳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内外有许多大的市场,各地名贵特产都集中在这里交易。全城10多万户居民中,来自国内外的商人就有上万人。洛阳城西的大市,开市、闭市都以击鼓为号。市内设有专门管理贸易和税收的官吏。城南还有馆舍,专供外来商人居住。城中不少富商大贾“资财巨万”。
知识拓展
北朝持杆秤的商人(敦煌莫高窟壁画摹本)
感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中国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9课教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