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苏轼词两首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
——《三国演义》卷首词
一、导
你所熟悉的苏东坡——
齐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齐背《江城子·密州出猎》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
(qíng)
苍,锦(jǐn)帽貂(diāo)裘(qiú),千骑(jì)
卷
(juǎn)
平冈。为(wèi)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bìn)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qiǎn)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你应该知道的苏东坡
五个皇帝——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
三位女子——王弗、王闰之、王朝云
被贬的三州——黄州、惠州、儋州
三种思想——儒、道、佛。
王弗
王闰之
王朝云
多情的苏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旷
世
奇
才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歌: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绘画:善画枯木怪石,主张神似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背景资料】
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捕下狱,自被捕到结案,历时五个月,不论在朝在野,政见同与不同,营救者络绎不绝,最后,宋神宗才决定不杀苏轼,而以贬谪苏轼到黄州做团练副使了事。
1082年,苏轼47岁,在心情
极其复杂的情况下,他游赤壁时
写下了这首词。
知识目标:
诵读课文,感受豪放词风。
能力目标:品味词中最富表现力的词语(炼字),把握“景、史、情”结合的写法,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学习作者旷达豪放的胸襟,
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本词的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上阕:正面描写赤壁美景,
以引起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咏赤壁)
下阕:借对周瑜的仰慕,
抒发自己功业未成感慨。(怀周瑜
发感慨)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大江东流,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
周瑜赤壁。
乱石凌空,惊涛扑岸,扬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
金戈铁马,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去:大江奔流之势,汹涌奔腾。为全词定下豪迈雄浑的感情基调。
大江东流,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周郎:年轻英俊、潇洒、风流倜傥,一表人才的儒将形象。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瑜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德国哲学界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类:数学的崇高,如高山的体积;力学的崇高,如暴风雨的气势。
乱石凌空,惊涛扑岸,扬起千堆雪。
“乱”写出群峰壁立,山石纷乱。
“穿”——写出山岩高耸入云的态势;
“惊”——写出巨浪声势浩大;
“拍”——写江涛拍岸的力度;
“卷”——写出雪浪汹涌,形象真切;
“雪”——写出水色的纯白。
以上几词,从形、声、色的角度,运用夸张比拟比喻的修辞,描绘一幅雄奇壮丽的赤壁江山图。
1.面对大江奇景,词人触景生情,发出深沉的感慨: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2.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在全篇中起什么作用?
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合作探究
横槊赋诗的曹操
驰马射虎的孙权
隆中定策的诸葛亮
足智多谋的周公瑾
景
人
气势磅礴
雄奇壮阔
景为人物作铺垫
面对此景多感慨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初嫁:文学的夸张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
周瑜是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的前线总指挥。当年三十四岁。词人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风流倜傥,气度儒雅,镇定自若的儒将形象。赤壁之战时,他迎娶小乔已有十年。
2、下片着力塑造周瑜,为何要插入
“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
合作探究
①侧面烘托的艺术手法;
②以美人衬托英雄。更显周瑜潇洒的风姿。
③着力表现周瑜风流倜傥的儒将风采。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金戈铁马,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羽扇纶巾:外貌描写,正面描绘了一个风度翩翩、潇洒自如、成竹在胸的青年才俊形象。
早生华发
团练副使
功业未就
屡遭不幸
雄姿英发
东吴都督
功名成就
幸福美满
江山在
周郎不在
东坡在
事业不在
时运不济
壮志难酬
(怀古)
(伤己)
34岁
47岁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有人说,全词结尾一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反映了苏轼思想上消极的一面。你是如何看待的?应该怎样面对人生中的挫折?
苏轼才华横溢,却仕途坎坷,时年47岁的他想到自己年岁已老,却无法如周瑜般建功立业,所以,在看到赤壁的雄奇景色,想到周瑜的丰功伟绩之后,心中涌动的是一种惆怅与失意,使他产生了“人生如梦”的感慨。此时,词人心境苍凉,消沉之情是难免的。但是,词人转念一想,人生犹如梦一般,所有的风流人物不也随着大江东去,被淘尽在大江之畔了吗?那么又何必执着呢,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他也特别洒脱,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了,体现了词人特有的旷达洒脱的情怀。
合作探究
怀古咏史诗
游古地(写景)
想古人(联想)
抒幽情(抒情)
虚实结合
情景交融
本词通过对古迹的描写和对古人、古事的记叙,表达了对古代英雄豪杰的缅怀及对功业早成的周瑜的仰慕之情,抒发了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
主题思想:
考题类型:
1、某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多少字?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炼字)
2、某词(句)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3、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或分析本诗的语言风格。
某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多少字?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炼字)
答案格式: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如有词类活用,要从活用的角度分析;如有修辞手法也要点出)。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说出表达效果: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
南方新课堂
的巩固提升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