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第55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吉林第55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7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8-20 17:3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吉林第55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考试总分:100

考试时长: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含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冻土,一般指温度在0℃或0℃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土和土壤,对温度敏感,且易变。根据其融化情况,可分为季节性冻土和永久冻土。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冻土广布,冻土内储存着大量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位于西伯利亚部分永久冻土层开始融化,且解冻融化速度在加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伯利亚部分永久冻土融化的首要原因是(???)
A.气温升高
B.降水增多
C.气温降低
D.降水减少
2.永久冻土的融化可能导致西伯利亚地区(???)
A.生态系统更加稳定
B.地质灾害增加
C.气候变暖趋势缓解
D.湿地面积减少
下图为哈尔滨某年某月3~7日气温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此时段过境哈尔滨的天气系统是(
)
A.冷锋
B.暖锋
C.反气旋
D.气旋
4.5日气温日较差与其他日期相比差异显著,其原因最可能是当日(
)
A.气流上升,天空云量较多
B.夜晚积雪消融,气温偏低
C.白天风力强劲,降温快
D.天气晴朗,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
霾主要出现在近地面低空静风或微风,相对湿度不大的大气形势下。下图为四种地面天气系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最有利于形成霾的天气系统是(???)
A.甲
B.乙
C.丙
D.丁
6.某地冬季受甲天气系统影响,可能出现(???)
A.地面气压下降
B.阴雨天气
C.地面气温上升
D.无风或微风
城市热岛强度是指城市中心区气温减去城市郊区气温所得数值。下图为北京市热岛强度的季节和日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年中,北京热岛强度(???)
A.春季夜间最强
B.夏季日变化幅度最小
C.秋季正午最强
D.冬季日变化幅度最大
8.下列不能有效缓解北京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是(???)
A.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B.合理增加城市水域
C.增加市区道路密度
D.科学建立城市生态廊道系统
俗话说:“清明前后刮鬼风。”这种所谓的“鬼风”其实是一种尘卷风,它是由于地面受局部强烈增温,在近地面气层中产生的一种尺度很小的旋风,其直径在几米左右,持续时间只有几分钟,相较于龙卷风,其预测难度更大。下表为我国南疆某气象站记录的尘卷风在11—20时(北京时间)之间出现的次数与占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出现时间
11—12
12—13
13—14
14—15
15—16
16—17
17—18
18—19
19—20
次数
1
11
21
31
47
47
24
10
1
占总次数的百分比
0.5
5.6
10.9
16.1
24.4
24.4
12.4
5.2
0.5
注:该站地方时较北京时间晚2个小时。
9.尘卷风出现频次最高时段,该地(
)
①太阳高度大
②地面温度高
③土壤湿度大
④空气质量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与龙卷风相比,尘卷风预测难度大的原因是(
)
A.对流弱,破坏能力小
B.降水少,发生地域小
C.风沙多,移动范围小
D.历时短,影响范围小
以下为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1.关于甲、乙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
B.两地区气候形成原因相同
C.两地区的主要河流水量丰富
D.两地区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
12.两三角洲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多洪涝灾害
B.甲地农作物以小麦为主
C.乙地为季风气候
D.乙地居民多为黑色人种
13.如果城市A利用当地原料发展工业,最适宜的工业部门是(???)
A.棉纺织工业
B.麻纺织工业
C.水产品加工业
D.电子工业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4.影响AB两地降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地形
C.海陆分布
D.洋流
15.A地比B地气温年较差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高
B.洋流影响
C.植被覆盖率高
D.天气
读“德国与我国湖南省简图”,完成下列小题。
16.德国与我国湖南省相同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平原为主
B.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C.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17.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A.甲区域较乙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稀少
B.乙区域较甲区域城市化速度快,城市化水平高
C.甲区域较乙区域科技先进,现代制造业发达
D.乙区域较甲区域种植业单产高,商品率高
下图为我国两地传统民居图,其中甲图为土墙平顶屋,乙图为砖墙斜顶屋。
18.导致甲、乙两地传统民居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气温
C.降水
D.河流
19.依据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推测甲地民居门窗最不可能的朝向是(???)
A.东北和西北方向
B.西北和西南方向
C.东南和东北方向
D.东南和西南方向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20.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1.该地寒冷期(
)
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近年来,山东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下图为山东某蔬菜基地“塑料大棚生产蔬菜示意图”。
22.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
)
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
C.日温差较小
D.年温差较小
23.在冬季为了保温,菜农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内洒水,其原理是(
)
A.增强地面辐射
B.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
C.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
D.增强地面保温
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下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
24.图示观测时段内(
)
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
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
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
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
25.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
)
①白天温度低
②蒸发(腾)多
③空气湿度大
④大气逆辐射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6.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下面两幅图分别是世界某区域某季节等温线分布图和该区域某地气候资料统计图。
27.该季节P地(???)
A.降水丰富,天气炎热
B.降水较少,天气炎热
C.降水丰富,多暴雨天气
D.降水较少,天气凉爽
28.据图示气候资料推断该地(???)
A.影响日照时数的主导因素是降水
B.影响气温季节变化的因素是地形
C.最可能位于西北地区
D.所在地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
海云是沿海一带一种特有的对流发展较旺盛的积云。海云的演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沿海陆地和沿岸海上交替出现,但是维持的时间较短;另一种是快速发展,整日或连日维持不散。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9.在沿海陆地和沿岸海上交替出现的海云,其循环周期一般是(
)
A.一小时
B.一个白天
C.一昼夜
D.一年
30.维持时间长且快速发展的海云最可能开始于(
)
A.午夜的陆地上
B.黎明前的海上
C.日出时的陆地上
D.午后的海
二、
简答题
(共计2题,
40
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沙特阿拉伯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影响,降水稀少,气候炎热干燥,地面没有一条河流,淡水资源极为短缺。2018年3月中旬,南非干旱进入国家灾难状态,多座大中型水库干涸。南非此次干旱影响到其中南部多个省份,是23年来最严重的一次,西开普省是重灾区,旱情达四百年一遇。
材料二?沙特和南非都计划利用巨型油轮从南极洲外围拖运冰山,以解决严重的淡水危机。沙特从南极拖运冰山,距离为9000km,耗时约为1年;南非从南极拖运冰山,距离为1900km,耗时约为3个月。下图为沙特阿拉伯和南非位置图。
(1)简述开普敦的气候类型、特点及成因。(8分)
(2)说明沙特阿拉伯没有河流的自然原因。(6分)
(3)推测导致2018年3月南非西开普省缺水可能的人文原因。(4分)
(4)分析与沙特阿拉伯相比,南非从南极外围拖运冰山的优势。(4分)
32.读世界局部区域气候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
(1)
说出M、N两地降水的共同特征,并分别说明原因。(6分)
(2)根据P地气候资料统计图,描述P地气候特征并分析形成原因。(4分)
(3)说出A、B两地自然带类型,并分析A、B两地自然带成因的差异。(8分)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60
分)
1-5
ABADD
6-10
BBCAD
11-15
DAABB
16-20
BCCAB
20-25
CCCCA
26-30
CDACB
二、简答题
(共计2题,
40
分)
31.答案:(1)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成因:该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时,温和多雨。
(2)全年降水稀少;气温高,晴天多,蒸发量大;沙质土壤,地表水下渗严重。
(3)人口稠密,生活用水量大;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用水增加;对旱情认识不足,未做好干旱应对预防措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污染。
(4)南非位于南半球,与沙特阿拉伯相比,不用经过炎热的赤道地区;所处纬度较高,水温较低,运输途中损耗小;距南极近,利用洋流运输,耗时短,费用低。
32.答案:(1)全年降水少;原因:M(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影响)N(深居内陆,受海洋水汽影响小)。
(2)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3)热带雨林带。A.纬度低,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降水丰富。B.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作用,降水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