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同步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同步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21 07:0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学习目标】
1.知道汉武帝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内容及作用。
2.掌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容及影响,理解实行该政策的原因。
3.了解汉武帝加强对社会经济控制的措施及意义。
4.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合作探究导学】
知识点一
“推恩令”的实施
【基础梳理】
1.背景: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1)西汉初,
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生活骄奢淫逸,政治上甚至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还企图谋反。
(2)地方上的
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
2.内容
(1)颁布“推恩令”:采纳
的“推恩”建议,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
(2)削夺诸侯爵位: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诸侯的叛乱。
(3)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
一人,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3.作用:使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合作探究】
偃说上(武帝)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1)材料反映了哪一建议?结合教材知识,指出“上从其计”的社会背景及目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探究归纳】
西汉初,由于诸侯王和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势力膨胀,社会秩序混乱,威胁着西汉王朝的封建统治。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削弱了地方对抗中央的实力,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知识点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基础梳理】
1.原因
(1)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
”的政策。
(2)
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许多士人四处游说,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
2.内容
(1)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
,使儒家
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2)在长安兴办

①教材:儒家的《
》《尚书》《礼记》《易经》《
》。
②目的: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
③结果:儒士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3.影响: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合作探究】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1)“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指的是哪家的学说?材料反映了董仲舒的哪一建议?结合教材知识,说说汉武帝是怎样实施这一建议的。
(2)结合教材知识,分析董仲舒的建议为什么为汉武帝所接受。
(3)从正反两方面分析该建议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的影响。
【探究归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为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而采取的措施。它为加强中央集权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儒学的传播和教育的发展。
知识点三
盐铁专卖
【基础梳理】
1.原因
(1)私人
还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社会上出现了许多
,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2)富豪唯利是图,不关心国事。
2.目的: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3.措施
(1)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

(2)在全国各地设

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3)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

4.意义: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

【合作探究】
半两钱
五铢钱
(1)上图中的“半两钱”和“五铢钱”分别是什么时代的全国统一货币?
(2)统一铸造五铢钱是针对当时社会上的哪一重大问题而采取的措施?其目的何在?为实现该目的,当时政府还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的意义何在?
(3)综合上述探究问题,说说当时政府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采取的大一统措施的影响。
【探究归纳】
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仅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也为其他措施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经过汉武帝的励精图治,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出现第一个鼎盛局面。
知识点四
北击匈奴
【基础梳理】
1.原因
(1)秦末汉初,在首领冒顿单于的率领下,匈奴族统一蒙古草原,并不断南下袭扰。
(2)西汉建国之初,国力疲弱,不得不对匈奴实行
,并每年送给匈奴大量粮食和布匹。
2.措施: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

率精骑出击匈奴,在漠北同匈奴主力相遇。
3.结果:经过激战,汉军大胜而归。
4.意义:匈奴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合作探究】
【知能提升练习】
一、选择题
1.西汉初期,哪两股势力导致了社会秩序混乱


A.诸侯王和农民起义队伍
B.诸侯王和地方上的豪强地主
C.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和中央官吏
D.皇帝和诸侯王
2.某大臣向汉武帝建议说:“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汉武帝采纳他的建议后


A.颁布实施“推恩令”
B.保留地方诸侯势力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废除分封制
3.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下列对他在政治上的举措表述正确的是


A.自称“始皇帝”,首设皇帝
B.在地方,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
C.建立刺史制度
D.采纳丞相李斯的“推恩”建议
4.下面是画像石“汉代讲经图”,图中人物学习的主要教材应是


A.老子的《道德经》
B.孔子的《论语》
C.《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D.韩非的《韩非子》
5.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提供雄厚财力支持的措施是


A.颁布“推恩令”
B.兴办太学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官营
6.“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下列属于“秦皇汉武”共同点的是


①都统一了货币
②都实行了思想专制
③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④都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到了晚年,汉武帝在总结自己一生的时候,讲到了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改革之举。他以回顾和总结的口吻讲到即位之初面对的选择:“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陵(凌)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他说汉朝政权刚建立的时候,处在草创阶段,再加上周边有外敌的军事威胁,如果我不改变一些做法,后世子孙要想治理好这个国家就没有可以遵循的法度。……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汉武帝登上历史舞台后,汉朝的政治局面为之一变,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孙家洲《汉武盛世的历史透视》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思想和经济三个方面说明汉武帝在位时是怎样进行改革,使汉朝的政治局面“为之一变”的。
(2)汉武帝实行的一系列改革,使汉朝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3)综上所述,我们应如何评价汉武帝?在他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哪些精神?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合作探究导学】
[知识点一]
【基础梳理】
1.(1)诸侯王 (2)豪强地主
2.(1)主父偃 (3)刺史
【合作探究】
(1)建议:“推恩”。社会背景: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生活骄奢淫逸,政治上甚至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还企图谋反;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目的:稳定社会秩序,加强中央集权。
(2)措施: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侯国的叛乱;建立刺史制度。效果: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知识点二]
【基础梳理】
1.(1)无为而治 (2)诸子百家
2.(1)正统思想 忠君守礼
(2)太学 ①诗经 春秋
【合作探究】
(1)儒家学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兴办太学,以儒家经典为教材,使儒士得以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2)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许多士人四处游说,依附诸侯,对抗朝廷,威胁着西汉的统治。为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
(3)一方面,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思想文化专制,它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文化与科技的长远发展。
[知识点三]
【基础梳理】
1.(1)铸币 富商大贾
3.(1)五铢钱 (2)盐铁官
(3)平抑物价
4.经济基础
【合作探究】
(1)秦朝、西汉。
(2)问题: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目的: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措施: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意义:使国家的财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3)巩固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知识点四]
【基础梳理】
1.(2)“和亲”
2.卫青
霍去病
【合作探究】
【知能提升练习】
1.B 解析:西汉初期,诸侯王势力强大,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地方上的豪强地主,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B项符合题意。
2.A 解析:材料反映了主父偃的“推恩”建议。汉武帝采纳此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A项符合题意。
3.C 解析:自称“始皇帝”,首创皇帝制度和在地方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的是秦始皇;实施“推恩”是采纳主父偃的建议,而不是李斯的建议。因此,A、B、D三项的表述均不符合题意。
4.C 解析: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
5.D 解析: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这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6.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是汉武帝加强对社会经济控制的措施,不属于“秦皇汉武”的共同点。
7.(1)政治上: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给其子弟作为侯国;找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诸侯的叛乱;建立刺史制度。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2)使西汉王朝在政治、思想和经济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3)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有作为的君主,他开创了西汉大一统局面和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学习他积极进行改革,勇于开拓进取,励精图治的精神。(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