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临颍县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临颍县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21 07:3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临颍县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一、单选题
1.关于多极化未来有哪些极的问题,学术界存在“三极论”(美国、欧洲、东亚)、“五极论”(美、日、欧、俄、中)和“六极论”(前五极加印度)等争议,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
A.?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B.?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
C.?美国综合实力的衰弱???????????????????????????????????????????D.?一超多强局面基本瓦解
2.鲁迅先生说:“有一回拿破仑过阿尔卑斯山,说‘我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这何等英伟,然而不要忘记他后面跟着许多兵。倘没有兵,那只有被后面的敌人捉住或者赶回,他的举动、言语都离开了英雄的界线,要归入疯子一类。”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①拿破仑是个伟大历史人物
②拿破仑有历史唯心主义思想
③鲁迅的评价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史观
④拿破仑不能算是真正的英雄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3.《威廉二世》一书中提到:威廉想避免第二个俾斯麦出现,因为他认为俾斯麦过于专横——所有官员只能在他陪同下,才可会见皇帝。另一方面,在被逼退休后,俾斯麦一直猛烈批评威廉的政策。这一描述反映了(?
??)
A.?联邦制下中央和地方的权力之争?????????????????????????B.?相权已经高于皇权
C.?德意志资产阶级代议制很不完善?????????????????????????D.?封建专制统治腐败
4.“京剧的形成是清以来最为重要的文化现象。清代戏曲一方面是各种声腔纷纷兴起,互相争胜;另一方面又彼此交流,实行新的综合。没有新的综合,就不会有曲调丰富、艺术表现力强大的大型新剧种的出现。”材料反映了(???

A.?京剧已成为“百戏之祖”????????????????????????????????????B.?京剧艺术经融合而推陈出新
C.?京剧是古代戏曲的高峰???????????????????????????????????????D.?京剧标志着古代戏曲的成熟
5.美国之所以挑起针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原因是。(??

①美国视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其称霸计划的障碍
②美苏两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
③二战后美苏两国对外战略矛盾对立
④苏联采取霸权政策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6.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
)
A.?民族主义思想?????????????????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D.?国民革命思想
7.下图是山东汉代墓室中出土的乐舞百戏画像石拓片。作为史料,它可以用来研究古代中国(???

①戏曲表演的发展
②绘画艺术的演变
③墓葬文化的沿革
④火药武器的使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②③
8.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同时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大肆侵略扩张。这是因为
A.?国家保护并优先发展军事工业?????????????????????????B.?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C.?建立了带有强烈封建和军事性的政治体制???????D.?政府把大量国营企业优惠或无偿转让给特权资本家
9.孙中山说:“仆之素志在提倡实业,实行民生主义,而以社会主义为归宿”,“我希望看到人民大众的生活状况获得改善,而不愿帮助少数人去增殖他们的势力,直至成为财阀”。为此他提出了(???

A.?民族平等??????????????????????????B.?节制资本??????????????????????????C.?创立民国??????????????????????????D.?废除私有制
10.路德曾说:“教皇、主教、神甫、修士被杜撰为神圣阶层,王公、贵族、工匠、农民被称为世俗阶层,这纯粹是谎言和虚假的编造……实际上,所有的基督徒都是属灵阶层,除职业外,并无区别。”以下解释符合路德本意的是(???

A.?宗教信仰是愚蠢的??????B.?神职人员不应存在??????
C.?反对封建君主统治??????D.?现实世界人皆神圣平等
11.1920—1921年,苏俄许多工人流往农村,还有一些则自谋生路成了小手工业者。据此推知当时苏俄(??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所突破
B.?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
C.?国营农庄吸引了大量劳动力
D.?政府重视日用品生产
12.伏尔泰说:“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表明他(??

A.?提倡权利平等??????????????????B.?反对君主专制??????????????????
C.?反对教会控制??????????????????D.?提倡民主政治
13.华盛顿在当选为总统后,努力改善同英国关系的主要目的是?
(???

A.?在北美大陆扩张领土????????????B.?保证国家和平????????????
C.?防止印第安人进攻????????????D.?推进西进运动
14.《朱子语类》说:“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这反映了当时儒学的主张是
A.?通过接触世间万物去体会理????????????????????????????????B.?强调要用心去体会理的存在
C.?重视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作用????????????????????????????????D.?学术流弊是道德沦丧的根源
15.黑格尔指出:“智者们说,人是万物的尺度,但这还是不能确定的,其中还包含着人的特殊规定……在苏格拉底那里,我们也发现人是尺度,不过是作为有思维的人。”在此,黑格尔强调了(??

A.?人是万物的尺度????????????B.?要认识你自己????????????
C.?人从感性到理性的变化????????????D.?肯定人的价值
16.下表是汉代某一个阶段关于三个青铜器的铭文记述。作为史料,这些铭文可以用来研究汉代(
???)
出处
铭文
《元和四年壶》
元和四年(公元87年(,江陵黄阳君作。宜子孙及酒食。吏人得之,致二千石。
《永和种》
永和四年(公元139年)正月一日戊辰造???钟,重??斤。直(值)七千二百。宜用。
《延熹钟》
延熹元年(公元158年)造作,???成雷??钟。廿二斤。直(值)二千四百。妲己??富贵宜田家?意?长生
A.?官营手工业生产规模???????????????????????????????????????????B.?盐铁官营的实施状况
C.?国家赋税的征收情况???????????????????????????????????????????D.?手工冶金的生产技艺
17.一战中的某次战役是一次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法军累计参战兵力达
60
多个师,德军累计参战
46
个师,双方伤亡人数总数总计70
余万,故有“绞肉机”之称。该战役的发生地
位于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18.乔治·华盛顿曾指出:“在导致政治繁荣的一切倾向和习惯中,宗教与道德是必不可少的支柱……纯粹的政治家与虔诚的人相同,应该尊重和珍爱这些支柱。”这表明华盛顿(???

A.?重视宗教道德在实现民主政治中的重要作用????????B.?强调人的信仰与道德是实现独立的重要前提
C.?认为政治家们要坚持宗教自由和高尚的道德????????D.?主张运用宗教、道德和法治推动国家民主化
19.明末清初有学者认为,“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从中可知该学者主张
(???

A.?限制君权???????????????????????????B.?正心诚意???????????????????????????C.?格物致知???????????????????????????D.?经世致用
20.17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18世纪的法国则涌现出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举世闻名的启蒙思想家。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A.?倡导理性主义,批判愚昧和迷信?????????????????????????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主张人民为主
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二、问答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经济发展异常迅速,到1900年,它的工业总产值较前增长了6倍。铁路长度从1860年的1500公里增至1900年的5.2万公里。
?材料二?
农奴制度废除后,沙皇政府又在其他方面实行一系列改革。1864年,在省、县都建立了地方自治机构,1870年在城市建立杜马和自治局……(但是)自治机构受到行政当局的严格监督……政治案件往往由行政部门处理,被捕的革命者不经审判就被流放到西伯利亚。这些事实表明,改革没有触动沙皇专制制度。            ——《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付出20亿卢布赎金。农民虽付出了高昂的赎金,但得到的土地比改革前少了,质量也更差了。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被代表农民利益的“民粹派”刺杀。
请回答:依据上述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影响的认识。
22.区域的世界·联系的世界·多样的世界
世界是联系的,也是多样的。结合“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个历史事件的具体史实,回答:中国的有识之士是如何立足国情、学习外来文化的?中国取得了哪些具有自身特色的成果?
三、材料分析题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而名地作矣。……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不刑而民善,刑重也。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故不赏善而民善。
──《商君书·画策》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商鞅治国方略的特点,并指出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
(2)材料二中“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我们该如何评价?
四、综合题
24.留学教育既是社会变迁的反映,也是文化交流的途径。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史实】
甲:公元623年日本在华留学生惠日等上奏天皇:“留于唐国学者,皆学以成业,应唤;大唐国者,法式备定之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乙:1870年清政府决定挑选120名12岁左右的学生,分4年派赴美国,每年30名。官方出钱派人到美国留学,最初竟然“无人愿去”!
(雷颐《历史何以至此》)
丙:在1949—1954年间,有1424人经过坎坷挫折和百折不挠的斗争回到祖国,多数是从美(937人)、英(193人)、日(119人)和法国(85人)回来的。到50年代末回国人数增至2500名。其中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李恒德、师昌绪、陈能宽、侯祥麟等是在朝鲜战争后,经过中美多次谈判才得以回国的。
(宋健编《百年接力留学潮》)
【史论】
能不能站在人类文明制高点上,勇敢地接纳人类已有文明的成就,是国家盛衰安危的关键。
【问题】
(1)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分析指出20世纪50年代大量留学生回国的意义。
(2)史实乙和史实丙,哪个更能够证明【史论】,为什么?
25.中日关系集中体现和浓缩了国家关系的复杂性,它既是邻国关系,又是大国关系;既有历史上和平与对立的双重关系,又有现实中依存和竞争的双重关系。结合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末和20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发生了哪两次大规模战争?
(2)前者所签的条约中哪项内容反映了帝国主义侵华的新特点?这场战争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3)后者中国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分别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五、论述题
26.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下表为知网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部分论文检索目录,从不同
角度阐释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认识、理解。
关键词
论文目录索引
儒家思想
《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秦汉时期儒学的衰落与复兴》《论儒
家思想的变迁及对我国法制建设的影响》《汉代儒学与民间信仰融合
共生的文化形态》
诸子百家文化融合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综说》《秦亡法家思想不可承受之责的探析》《先
秦法家与依法治国》
关键词
《论中国古代的德法共治》《先秦儒家、法家、道家君道论研究》《春
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整个古代中国或某一历史时期的儒学发展,自拟一个论题,并运用具体史实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逻辑
清晰)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历史上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都经历了产生、发展和不断完易的发展过程。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法律的发展过程表现出不同的轨迹和特色,每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法律制度伴随着社会发展进程,也会显示出阶段性的特点。
从世界范围看,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是在相互关联中向前发展的,
这种关联主要表现为:其一,任何一个法律制度都会或多或少地吸纳、继承在它之前的法律制度体系中的有益成分,或者说任何一个法律文明都会影响在它之后的法律。其二,同一时期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或多或少地会表现出相互借鉴和相互渗透。外国法制史研究不仅应该客观地描绘各不同历史传统下的不同国家法律发展的脉络、准确把握不同民族和国家法律的特质,而且应该探讨包含在这一历史中的基本原理和一般知识、探讨法律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规律。???
——摘编
自郑祝君主编《外国法制史》
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就西方“法律制度”谈谈自己的理解。(要求:(1)表述成文(即历史小论文)
,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2)“论文”主题:古代近代现代可自由选择;“法律制度”的背景、内容影响等可自由选择。)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世界
中国
20世纪70年代
美苏争霸:美国陷入越南战争,战略收缩
尼克松访华,文化大革命开始,改革开放,中美正式建交
20世纪80年代
美苏争霸,美国开展“星球大战计划”,军备竞争,拖垮苏联经济,苏联发展停滞,战略收缩
中国十二大“特色理论”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0世纪90年代
东、西两德统一,雅尔塔体制瓦解欧共体12国成员签署《马斯特里林特条约》,欧共体改名为“欧洲联盟”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世界贸易组织(WTO)开始运作,总部在日内瓦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邓小平加快改革开放的“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香港回归澳门回归
21世纪初
欧元启用
加入世贸组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
——摘编自《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上表为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2.【答案】
C
3.【答案】
C
4.【答案】
B
5.【答案】
C
6.【答案】
C
7.【答案】
A
8.【答案】
C
9.【答案】
B
10.【答案】
D
11.【答案】
A
12.【答案】
A
13.【答案】
B
14.【答案】
A
15.【答案】
C
16.【答案】
D
17.【答案】
D
18.【答案】
A
19.【答案】
D
20.【答案】
B
二、问答题
21.【答案】
积极影响: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工业革命在俄国的扩展;推动了俄国政治变革,有利于俄国政治民主化。
消极影响: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俄国在政治上仍然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沙皇仍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农民遭受到一次空前的掠夺,受到更沉重的压迫。
22.【答案】
学习: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以“自强求富”为目标,掀起洋务运动,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主,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建立同盟会,提出革命纲领,领导武装起义,推翻了封建帝制。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经过长期斗争,建立并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果: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为“中体西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开始走向社会主义道路。
三、材料分析题
23.【答案】
(1)特点:商鞅主张厉行法治,严刑峻法。
原因:战国时期属于社会大变革时代,商鞅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主张严刑峻法打击奴隶主阶级,稳定社会秩序。
(2)废除奴隶制,确立封建制。
评价: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它对秦国乃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一种进步的社会运动。
四、综合题
24.【答案】
(1)意义: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大量留学生归国,增强建设新中国的力量;两大阵营冷战正酣,留美欧学生归国一定程度上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归国留学生是重要的科学技术人才,他们归国后成为教育、工业、国防建设等领域的骨干,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学业有成,报效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留学生冲破阻挠,力争归国展现了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也是富贵的精神财富。
(2)同意乙。
原因:清政府虽然派遣幼童留学,但以“中体西用”为指导,仅限于学习外国技术,且固守小农经济,维护封建制度,没有使中国真正走向富强。这从反面证明【史论】。
或同意丙。
原因:20世纪50年代的归国留学生处于世界科学技术的前沿,是新中国取得“两弹一星”等科技成就的重要力量,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这从正面证明【史论】。
25.【答案】
(1)甲午中日战争和日军全面侵华战争(或抗日战争)。
(2)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3)最主要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内地位: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
国际地位: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五、论述题
26.【答案】
示例一:儒家思想主流地位的确立及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儒家思想作为一支重要力量在孔
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的推动下,得到很大发展,到战国后期成为蔚然大宗;秦朝建
立后,由于推行法家思想,儒家思想受到打击;直至汉武帝时期,接受了董仲舒提出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施,从而使儒家思想确立了正统地位;历经魏
晋、隋唐,儒学在佛道思想的冲击下,正统地位受到挑战;两宋时期,在理学家的推动
下,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理学,在南宋以后逐渐成为官方哲学;其后,在理学基础上发展至心学阶段,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明清之际,在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一批儒学者的批判继承下,儒学思想融合时代特色,再一次有所发展,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走向。
总之,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世界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示例二: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一批儒学者在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的基础上,
分别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及朴素辩证法思想等一系
列观点,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
芽时期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和思想启蒙的历史进步性。但由于当时这些思想家未能明
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最终未能推动社会的政治变革。
综上,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活跃对当时的封建专制统治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27.【答案】
如,选择“西方法律制度源远流长”作为论题。
结合公元前
7
世纪希腊克里特岛文明中的习惯法、成文法,公元前
5
世纪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十二铜表法》、公民法,3
世纪罗马帝国时期的万民法,6
世纪东罗马帝国时期的《罗马民法大全》等史实,论述西方法律制度的“源远流长”;
如,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法律制度经历了产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历程,表现出鲜明的阶级性、时代性和阶段性特征,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参考:
①罗马法影响了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
②结合中世纪“日耳曼法”“教会法”等史实,论述罗马法的传播与发展;
③结合
11
世纪诺曼王朝习惯法,12
世纪前后英国普通法,13
世纪英国《大宪章》,17
世纪《权利法案》等史实,论述“英美法系”的形成及历史演变;
④结合
1804
年拿破仑颁布《法国民法典》等史实,论述“大陆法系”或“民法系”的形成;
⑤联系西方法律制度演变历程、内容,谈自己对西方法律制度的整体认识。
⑥英国推动了世界法律制度的构建;
⑦论法国大革命对法律建设的贡献;
⑧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建立有力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8.【答案】
示例一论题:20世纪70年代国际格局的演变推动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阐述:20世纪70年代两极格局下美苏争霸呈现苏攻美守的局面。在亚洲,美国陷入越南战争泥潭,尼克松政府实行战略收缩,谋求缓和美中关系;同一时期,由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中国与苏联关系恶化破裂,中国从本国国家利益出发,寻求与美国关系的缓和,促使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总结:20世纪70年代国际格局演变使美、中两国出于各自国家利益的需要而缓和关系。
示例二论题:20世纪90年代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变化推动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阐述: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增强。欧盟正式建立,世贸组织正式运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增强。在此背景下,中国积极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参与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进程,同时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进一步推进了经济体制改革进程。
总结:20世纪90年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影响了中国改革开放进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