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忆读书》教案+学生课堂活动卡

文档属性

名称 26《忆读书》教案+学生课堂活动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21 16:3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6 忆读书
教学目标
1.认识“舅、斩”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传、着、卷”,会写“舅、津”等14个字,会写“舅父、津津有味”等15个词语。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梳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说出作者对“好书”的看法。
3.能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交流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
4.能对作者的读书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
能梳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说出作者对“好书”的看法。
教学难点
能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交流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
教学策略
认写字词
本课要求认识的字中,“浒”字放在书名《水浒传》里,学生不难读出,但是单独识记时,学生很容易将它读成xǔ,可引导学生了解“浒”的本义是“水边”,在语境中练习读音。“煞”字的读音,学生平时接触较少,可以让他们借助工具书查一查,在本课的“七十二地煞”里读shà,指凶神。“栩”字的本音是三声,在“栩栩如生”这个词中,因为连读需要,第一个字音会变调,可引导学生多练习。“寇”字容易和“冠”字混淆,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对比组词的方法强化记忆。
本课的多音字中,“传、卷”在学生的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可以让学生借助组词来辨析,如,“传”读chuán时,可以组词为“传达、传说、传奇”,读zhuàn时,可以组词为“自传、传记、外传”;“卷”读juǎn时,可以组词为“卷尺、卷心菜、卷烟”,读juàn时,可以组词为“试卷、卷宗、手不释卷”。本课“着”字的读音zhuó容易读错,可以让学生在语境中先猜一猜“着力”的意思是“尽力、用力”,再联系语句加强记忆。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中,“舅”字上半部分的笔顺学生容易写错,可让学生借助《松鼠》一课“鼠”字的学习,强化巩固“臼”的笔顺是撇、竖、横、横折、横、横。“葛”字下半部分是“匃”,不是“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之前“歇”字的学习迁移记忆。“衰”中间部分是“口”加一横,横的两端要出头,且长于第二笔横,第七笔撇要写得舒展,撇尖与末笔的捺脚持平。“津”书写时注意右半部分横画分布均匀,长度不一。
阅读理解
本课内容多,信息量大,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借助对课文信息的梳理,把握课文内容。教学时,可以结合课后第一题,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梳理信息,通过交流、展示,体会不同梳理方法的好处。然后再结合课后第二题与第三题,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读书经验,对作者的读书感悟和读书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积累运用
本篇课文的语言质朴浅显,但满带着真情实感。比如作者一开篇便说:“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那压抑不住的情感。这样的语言表达丝毫不做作,而且显得特别真实,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值得学生去品味。这一课的学习内容,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既开放又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比如“文中谈到的这些书籍,你认为作者最喜欢哪一本?请你根据作者的喜好程度为这些书评星级,并说明理由”。引导学生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创造等思维来进行深入学习,以积淀阅读与语言经验。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2.准备文中涉及的图书资料,以及作者的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1.熟读课文,预习生字。
2.搜集冰心的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舅、斩”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传、着、卷”,会写“舅、津”等14个字,会写“舅父、津津有味”等15个词语。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谈话导入,简介作者
活动1名言导入新课,启发学生交流
1.名言激趣。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可以启迪我们的智慧。你读过哪些好书呢?给大家推荐一下吧。
2.导入: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又是如何看待读书的呢?我们从冰心的《忆读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活动2简要了解作者冰心
1.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冰心?
2.教师相机利用课件呈现:
 冰心,原名谢婉莹,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99岁逝世,被称为“世纪老人”。诗集《繁星》和《春水》被人称为“繁星格”“春水体”。散文集有《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
3.过渡:课文中冰心奶奶回忆了自己的读书经历,这将带给我们怎样的启发呢?
设计意图  学生介绍冰心的资料不用太烦琐,挑自己感兴趣的简要介绍即可,教师做适当补充。还要注意的是,开课伊始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板块二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活动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读课文,画出自己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并借助音节或请教他人读准字音。用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等方法弄清词语的意思。
2.检测字词的掌握情况。
(1)教师利用
词语,指名读。
 舅父 斩杀 凯歌 诸葛亮 水浒传 着力 鲁智深 地煞 荡寇志
贾宝玉 万卷书 书刊 烦琐 栩栩如生 无病而呻 某年某月
(2)教师将课件中其他字去除,只剩下加点的生字,指名逐一认读生字,及时纠正错误读音。
3.集体交流,识记多音字“传、着、卷”。
(1)学生利用字典等工具书查找这三个生字的不同读音。
(2)巩固训练:根据不同读音给多音字组词,再大声地读一读。
 传


4.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教师相机纠正字音。
活动2梳理课文脉络,了解主要内容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通过回忆“我”的读书经历及体会,表达了“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等感悟。)
2.引导学生说一说课文介绍了哪些与读书有关的内容。
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总结。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开篇点题,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第2~10自然段):写作者的读书经历和读书的好处,以及怎样挑选、比较好书。
第三部分(第11、12自然段):作者把自己多年来的读书感悟写出来赠送给儿童,总结全文。
设计意图  
课文较长,梳理文章主要内容,划分段落的时候要让学生明确必须快速默读课文。对于重点字词要加以强调,对于多音字“着”要引导学生结合字义来理解。梳理课文内容时,学生如果遇到困难,教师可以相应的进行提示。
板块三
观察交流,指导书写
活动1指导学生观察字形,发现书写难点
1.学生逐一观察每个生字,看清楚每个生字的字形,圈出容易写错的笔画或者部首。
2.小组展开交流,把自己圈出的容易写错的部分讲给同学听,如果你有好的识记这些难写笔画或部首的方法也要告诉小组同学。
3.集体汇报交流,把小组公认的容易写错的字列出来,说一说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活动2教师指导要点,学生练习书写
1.教师示范,重点指导。
 “津”右部的第二笔是长横,最后一笔是竖。书写的时候要注意右边横画分布均匀,长度不一。
“凯”左下部最后一笔是竖提,不要写成竖弯钩。
“衰”要与“哀”区分开,不要丢掉“口”中间的一横。
“篇”下部的“冂”要比上面宽,第十笔撇要舒展。
2.学生书空生字难写的笔画或部首。
3.学生自主练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4.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书写的字,学生集体交流和评议。
设计意图  本课生字比较难写,教学时充分关注学生的主动性,将个体的细致观察和集体的交流互动相结合,提高书写质量。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梳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说出作者对“好书”的看法。
2.能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交流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
3.能对作者的读书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回顾内容,梳理方法
活动1复习字词,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1.
词语表中的词语,开火车读。
 舅父 津津有味 英雄 无限 一知半解 述说 厌烦 荒唐
辛酸 访问 书刊 烦琐 真情实感 质朴 刊物
2.引导学生回忆: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冰心按时间顺序,回忆自己童年时期的读书经历、多年的读书经验、选书的标准以及读书的方法,表达“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等感悟。)
活动2明确学习目标,探究学习方法
1.明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2.引导学生结合平时的学习经验,说一说可以怎样来提取信息。
 (1)用各种符号在书中圈画。
(2)分条列出自己梳理出来的信息。
(3)借助图表梳理信息。
3.小结:这节课,就让我们尝试着运用这些方法来梳理信息。
设计意图  在交流梳理信息的方法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说一说每种方法的好处和缺点,这样便于学生灵活采用合理的方法来梳理信息。
板块二
借助活动卡,梳理经历
活动1出示活动卡,帮助学生梳理“我”的读书经历
1.出示学生活动卡。
 
阅读时间
阅读书目
对这些书的感受或评价
2.
学习要求,明确学习方法: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找一找冰心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按照时间顺序,提取信息,整理在活动卡中。
3.学生自学,独立完成活动卡。
4.小组合作交流,结合学生活动卡的内容,梳理出冰心的读书经历。
活动2全班交流,梳理信息
1.学生汇报,课件逐步出现活动卡内梳理的信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补充,明确列出的信息要概括要点,并且准确。
 
阅读时间
阅读书目
对这些书的感受或评价
七岁
《三国演义》
津津有味、无限期待、引起对章回小说的兴趣。
《水浒传》(?)
人物描写生动、尤其欣赏。
《荡寇志》(?)
没有人物个性、索然无味。
十二三岁;
中年以后
《红楼梦》
十二三岁时读,兴趣不大,人物使人厌烦;中年后再读,尝到其中滋味。
1980年后
《西游记》
精彩
《封神榜》
烦琐
现代文艺作品
有的堆砌华丽词句,无病而呻;有的满带真情实感、质朴浅显,使人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2.教师适当补充说明:《水浒传》《荡寇志》等书,文中并没有明确地说是什么时候读的,我们可以在书名后标注“?”,作者认为《水浒传》的人物塑造栩栩如生,《荡寇志》索然无味。
3.小结:梳理信息时,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也可以多种方式灵活运用。梳理的信息要能概括要点,内容准确。
活动3交流好书的标准
1.教师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认为好书的标准是什么呢?
2.学生圈画出相关的信息,交流汇报。
3.教师总结好书的标准是:能引发人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所描写的人物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个性鲜明;故事耐人寻味;故事情节精彩,不烦琐;感情真挚、质朴浅显,使人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活动4联系自己的读书经历,交流读书体会
1.教师引导学生交流:作者读的这些书你读过吗?你读过其中的哪本书?你的感受是什么?
2.
四大名著中的人物,请同学猜一猜他们分别是谁。
 填上相关历史人物的名字: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
倒拔垂杨柳——鲁智深
3.小结过渡:书是营养品,丰富我们的生活,开阔我们的视野。读书,会带来深刻的感悟;读书,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设计意图  要引导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梳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还要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来完成提取信息、按要求分类整理的,同时体会运用这种方法的好处。
板块三
迁移方法,自主学习
活动1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按要求梳理其他信息
1.教师引导学生找一找作者在文中还介绍了哪些读书感悟和读书的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尝试着梳理出相关信息。
2.小组里交流,说一说自己梳理出的信息和感受,小组内成员互相补充、修改。
活动2交流“读书的感悟”
1.品读重点语句: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1)引导学生结合冰心的读书经历谈一谈作者的这份“快乐”。
(2)小结:走进书中,如同走进了一个奇妙的世界,与书中的人物共同经历着喜怒哀乐。从此,我们的世界便不会孤单。这正是冰心所感受到的——(生齐读)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3)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感受:读书给你带来哪些快乐?
2.品读重点语句: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
(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一说自己从读书中引发的思考和获得的启迪。
(2)学生齐读第8自然段。
3.品读重点语句: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
4.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一说,读书还有哪些好处。
活动3交流关于“读书的方法”
1.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找一找作者在文中提出的一些读书方法。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一知半解地读、反复读、隔段时间再读、比较读、挑选读。)
3.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读书时,是否用过冰心谈到的这些读书方法,还有哪些好的读书方法可以推荐给同学们。
4.出示课后第三题。
(1)引发交流: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这种读书方法?说明理由。
(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可以针对同学的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
设计意图  要引导学生梳理两方面的内容:读书的感悟和读书的方法。在理解课文内容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更加热爱读书。
板块四
总结提升,拓展活动
活动1抓住关键语句,总结全文
1.思考关键语句的含义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体会?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一说。(“读书好”指开卷有益,“多读书”指博览群书,“读好书”是说要读对身心发展有益的书。)
2.指导学生将“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做成书签,指引自己今后的读书。
活动2布置课后活动,丰富学生阅读
1.读一读冰心的《再寄小读者》或《繁星》《春水》。
2.制订今后的读书计划,课后与小组同学交流。
3.总结: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冰心能成为一个作家,与她的好学、乐读、会读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多读书,读好书”,你才会体会到“读书好”,读书才会成为一种乐趣。
设计意图  
在理解关键语句时,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及自己的读书经历,分别从“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三个层次去理解。要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可以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读书计划,鼓励学生多读书。
板书设计
学生课堂活动卡
课 题
忆读书
用 时
3~5分钟
活动内容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找一找冰心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
阅读时间
阅读书目
对这些书的感受或评价
七岁
十二三岁;中年以后
1980年后
★活动建议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找出作者回忆了自己的哪些读书经历。画一画或做好批注。
2.按照时间顺序,提取信息,整理到活动卡中。
3.大胆和同学交流你的想法,也要根据大家的意见修改自己的活动卡。
学生课前预学案
课 题
忆读书
时间建议
10~15分钟




熟读课文
默读一遍,朗读两遍,读通、读顺课文。
预习字词
1.把下列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____ǔ  l____  k____  x____  ____ēn
 浒    鲁   寇   栩    呻
2.工整地抄写下面的词语。
3.查字典,给本课出现的多音字注音,再把课文中带多音字的词语圈出来,大声地读两遍。
内容感知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    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第    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第    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搜集
  本文作者(    ),原名(    ),现代著名女作家。她倡导(    ),其诗作深受印度诗人(    )的影响,有著名短诗集《    》《    》,冰心被称为(    )。
阅读质疑
1.例:文中结尾段提出的“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是什么意思?
2.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