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目标
1.认识“崛、范”等9个生字,会写“肃、晰”等11个字,会写“严肃、清晰”等1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能归纳文中的三件事,并用自己的语言概述课文主要内容。
3.能查找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说出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
4.激发学生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
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归纳文中的三件事,并用自己的语言概述本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中华之不振,感悟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策略
认写字词
字音方面,可将平舌音、翘舌音和前鼻韵母的生字归类认读。“范”是前鼻音,可以借助熟字帮助学生识记生字。“惩、斥”都是翘舌音。
本课要求会写11个生字。“肃、凡、斥”是独体字,注意书写在田字格的正中间。“晰、赞、效”几个字应重点指导学生观察发生变化的笔画,写字的时候注意。其余几个字的书写要注意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以及各个部件的宽窄。对于笔画有变动的字可做重点指导。
阅读理解
本文围绕周恩来少年读书时期修身课上回答的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展开,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本篇课文讲了几件事情?周恩来为什么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经历了什么事情?我们学生读书又是为了什么?
把三件事的主要内容连起来,实现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在授课过程中应重点讲解第一件事和第三件事。第一件事中对周恩来和魏校长的人物描写进行重点讲解,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角度分析,可以将周恩来的回答和其他同学的回答对比,突出周恩来的远大志向;第三件事中重点讲解文中的一个反问句“谁又敢怎么样呢”,深入体会当时人们敢怒不敢言的情感,深刻体会“中华不振”这句话的含义。鼓励学生理解、整合所勾画的内容,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积累运用
积累课后词语表中的词语;积累课后第二题中周恩来的其他名句;指导学生能完整地概括故事,尝试用文中的“不但不……反而……”造句。联系实际想一想: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你的回答是什么?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周恩来的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1.查找周恩来总理的相关资料。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崛、范”等9个生字,会写“肃、晰”等6个生字,会写“严肃、清晰”等词语。
2.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每天来学校是为了什么?
为了学习、为了见朋友、为了长大成材、为了考出好成绩、因为同龄人都来学校读书。
2.揭题:孩子们,我们读书都是为了自己,可是你们知不知道,有这样一位伟人却是为了振兴整个国家而读书?这位伟人是谁呢?(同学齐声回答:周恩来。)好,同学们,请大家一起告诉老师,周恩来读书是为了什么?(同学齐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4.周恩来简介。
周恩来
(1898-1976),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人之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任政府总理。
设计意图
“每天来学校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是对书中“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的另一种问法,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这样由现实引入课文,自然而然,容易把学生带入新课程的学习中。
板块二 整体感知,初步识字
活动1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同桌互相教认圈画的生字,遇到难读的字请教老师。
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周恩来总理的几件事?分别是什么事情?
明确:本文讲了周恩来总理的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周恩来在课堂上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第二件事是:周恩来在奉天读书时,听到了伯父对他说“中华不振”,但他当时并没有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第三件事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他目睹了中国人被外国人欺辱却没有地方说理,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生在语言组织上可能会出现问题,教师要稍加指导。)
3.思考:如果以这三件事为线索,课文又可以分成几部分?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为一部分?
预设: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10自然段;第二部分是第11~14自然段;第三部分是第15~17自然段。
活动2 自读课文,圈画生字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本课生字。
设计意图
了解课文讲述的三件事,可以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然后根据这三件事给课文分段,并重点指导应该在哪里划分,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
板块三 分段讲解,随文识字
活动1 朗读课题
1.过渡: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题,说说哪个字比较难记。
2.讲解“崛”字。“崛”,左右结构,左边一个“山”,右边一个“屈”,字义为“高起,突起”。组词:崛起。
3.将这个字带到课题中,反复朗读课题,读出感情、读出气势。
活动2 学习课文讲的第一件事
1.读一读课文第1自然段,想一想:第1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学习“范”“魏”两个生字。
新学年开始了,修身课上,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预设:第1自然段讲了魏校长问同学们读书是为了什么。
生字讲解:
“范”,上下结构,字义为“模范,榜样”;也可做姓氏。
“魏”,左右结构,左边一个“委”,右边一个“鬼”,通常用作姓氏。
2.对于第1自然段魏校长的问题同学们是怎么回答的?
预设:同学们回答“为家父而读书”“为明理而读书”“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3.读一读描写周恩来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什么?请你在文中画出描写周恩来神态的词语。(抓住“默默地”“若有所思”等词语,了解周恩来绝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给出的答案。)
4.在思考过后周恩来给出的答案是什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5.课文中先交代了其他同学是如何回答老师的问题的,后来又写周恩来“与众不同”的答案,这样写是为了进行“对比”。其他人读书是为了自己或者为了家庭,而周恩来却把学习与民族振兴联系到一起,突出了周恩来的远大志向。
6.听了周恩来的回答后,魏校长的反应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来描写魏校长的?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预设:神态、动作描写——为之一振、睁大眼睛、又追问。
语言描写——“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朗读指导:在朗读魏校长的话时,语调上扬,“又”字要重读,读出疑惑、意外的语气。
7.周恩来两次的答案都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两次的语气有什么样的区别?大家练习读一读。
8.读第10自然段。
这位同学是谁呢?他就是周恩来,后来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
提示:过渡段,采用设问的形式自问自答,来强调前文中所讲的那位学生就是周恩来。
9.总结课文讲的第一件事。
活动3 学习课文讲的第二件事
1.默读第二部分,完成下面的阅读目标:从哪些语句可以感受到“中华不振”?交流史实,伯父为什么说“中华不振”?
周恩来出生于1898年。十二岁那年,他离开家乡江苏淮安,随回家探亲的伯父来到了东北。在奉天上学的时候,伯父告诉他,奉天有些地方被外国人占据了,不要随便去玩,有事也要绕着走,免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
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问道:“被外国人占据?为什么呢?”
(1)学习生字。
“淮”的偏旁是三点水,和“准”区分开,指河流,要和本课的另一个“怀”区分开,同音但不同义。
“惑”表示“疑惑”“不明白”的情感,所以下面是心字底。
(2)伯父为什么说“中华不振”?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
20世纪初,即1900年以后,中国内忧外患,外部帝国主义列强环视左右,虎视眈眈;内部大清朝已经是日落西山,内部矛盾尖锐,军阀割据,刚经历了一次八国联军对中国的残忍洗劫,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人民赋税沉重,苦不堪言;民族企业又倍受列强的资本主义企业的打压,艰难图存,贸易极其不发达,资源被列强掠夺,经济发展滞后;经历了鸦片的毒害和几次大的战役的失利,军队士气低下,战斗力也严重不足,与列强的对抗中处于绝对的下风。
2.小结:到奉天,听到伯父叹息“中华不振”,周恩来便将这句话印在了心中。看似不该发生的事情,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却都发生了,这就是当时的社会状况。用一个词来形容,这就是“中华不振”。
设计意图
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辅助教学,让学生更真切地了解那段历史,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有更真切的理解,知道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对人物当时的感受有更深刻的理解。
板块四 观察临摹,写字指导
活动1 引导观察,指导写字
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学生认读“肃、晰、振、胸、怀、赞”。
独立观察生字的结构及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
①“肃”,书写时注意:上宽下窄,整个字第二笔横长,第四笔竖贯穿上下,最后两笔是撇和点。
②“晰”,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日”又窄又短,“木”最后一笔是点,“斤”横短竖长。
③“振”,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右边的“辰”三个横画都从竖中线起笔,最后一笔捺从横和竖钩的交点起笔。
④“胸”,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月”窄长,“凶”的大小要适当。
⑤“怀”,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左部竖为垂露竖,右边“不”的最后一笔点应该长度适当,保持平衡。
⑥“赞”,书写时注意:上宽下窄,上部左边最后一笔为竖提,右边最后一笔为竖弯钩。
活动2 学生练写,反馈评价
1.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2.投影展示,评价奖励。
设计意图
随文识字,有助于学生在语境中理解生字的意思。然后重点集中指导,把写好生字落实到实处。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效、凡、顾、训、斥”5个生字。
2.通过课文理解“中华不振”的含义,分析周恩来从“疑惑”到“立志振兴中华”的心理变化。
3.教给学生读书概括大意的方法: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1.复习字词,温故知新。
会认字:崛、范、魏、淮、惑。
会写字:肃、晰、振、胸、怀、赞。
请学生根据下列词语的提示,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可以以小组讨论、小组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严肃 若有所思 清晰 抱负 胸怀 追问 赞叹 中华人民共和国 总理 疑惑 表情 忘怀
2.回顾梳理,引入学习。
上节课我们从课文中得知:周恩来少年时代在奉天读书时,听闻伯父说“中华不振”,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加深了周恩来对这四个字的理解呢?他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和这件事又有什么关联呢?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设计意图
回顾旧知,引入新课,避免突兀,让学生在复习前面所学的基础上,进入新课的学习。
板块二 品读课文,感悟意境
活动1 学习本文第三部分
1.学习第15自然段。
一个星期天,周恩来背着伯父,约了一个同学来到了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1)讲解多音字“背”“处”。
背 处
(2)对比朗读以下两个句子,说说哪个句子更好。
①这一带和别处大不相同。②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
预设:
第二个句子更好,因为“果真”突出了前文伯父说的是真的。
(3)理解“大不相同”。“大不相同”体现出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和其他地方的“天壤之别”。外国人在这里聚集,非常热闹。但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这也为下文故事的发展做了铺垫。
(4)画出描写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的语句,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5)从哪些语句可以感受到“中华不振”?
2.学习第16自然段。
周恩来和同学一路上左顾右盼,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1)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周恩来看见了什么事情,使他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含义?(周恩来亲眼见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外国人欺侮而无处说理。)
(2)用“不但不……反而……”造句,感受句式的含义。
(3)找出本段的一个反问句,说一说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谁又敢怎么样呢?)用反问语气能够更加突出当时人们敢怒不敢言的状态。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归纳第三件事的主要内容,抓住主要人物。(明确:第三件事写周恩来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看到一位妇女受到外国人欺辱。中国巡警也压迫中国人,而围观的群众却敢怒不敢言。)
(5)结合文章内容讲解画线词语的含义。
3.学习第17自然段。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
(1)学习多音字“难”。
难
(2)第一句话与前文哪部分内容呼应?
第一句话与第14自然段的内容“前后呼应”,说明在目睹了这一切之后周恩来才深刻理解了伯父的那一句“中华不振”,坚定了要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的决心。
活动2 根据三件事,总结课文内容
归纳文中的三件事,并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本文内容。
1.填表归纳。
事件
时间
地点
人物(做什么)
第一件事
新学年开始了
修身课上
魏校长(问)周恩来(回答)
第二件事
十二岁那年
奉天
伯父(告诉)周恩来(疑惑不解)
第三件事
一个星期天
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
中国妇女(受欺负)中国巡警(不惩处、训斥)围观的中国人(只能劝慰)周恩来(看见、体会)
2.概括主要内容。
提示:可以用“之所以……是因为……”来连接第一件事和第二、三件事。
设计意图
学完三件事之后,引导学生进行梳理,也是对所学内容的复习,然后把三件事的主要内容连起来,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板块三 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活动1 引导观察,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学生认读“效、凡、顾、训、斥”。
2.独立观察生字的结构及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
(1)“效”,左右结构,注意左侧的“交”字最后一笔捺变成点,长点收笔较高;右部的反文起笔高于左部,写得瘦长,最后一笔捺要舒展开。
(2)“凡”,独体字,可以结合“几”让学生联想记忆,“几”里面加上一点就变成了“凡”;第一笔为竖撇,横折弯钩横段短,弯钩要舒展,最后在里面写上一笔点。
(3)“顾”,左右结构,左右两部分宽窄相当,注意左边的笔顺。
(4)“训”,左右结构,左边是言字旁,右边是一个“川”字,注意“川”的三笔之间距离相等。
(5)“斥”,独体字,和“斤”区别记忆;注意横写得稍微长一些。
活动2 规范书写,交流反馈
1.教师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学生书空。
2.学生先描红,再写;教师巡视,并提醒坐姿:身正肩平脚安。
3.展示书写成果,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
把写字放在最后,便于集中指导。同时也使阅读教学连贯一些,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板块四 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活动1 总结提升
1.通过对前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周恩来的志向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周恩来为什么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你认为周恩来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达成了吗?(学生结合自己查到的资料交流。)
3.“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1)这首诗是周恩来于1917年9月东渡日本留学时写下的。整首诗意气风发,慷慨激昂,表达了周恩来救国济世的凌云壮志和战斗豪情。
(2)唱完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掉头东去日本留学,精深严密的多种科学能够救世上的穷困。用了十年苦功,学成以后要回国干一番事业,挽救中国。假如这个志愿难以达到,即使像陈天华用投海而死来唤醒国人,也称得上是英雄。
活动2 巩固延伸,学以致用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祖国的希望,你为什么而读书呢?请想一想并写下来。
2.推荐阅读爱国故事和其他关于周恩来的故事。
设计意图
联系课后的周恩来的诗,进一步帮助学生弄清周恩来立下远大志向的原因,能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板书设计
学生课堂活动卡
课 题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用 时
3~5分钟
活动内容
阅读思考:阅读第16自然段,摘录描写不同人物表现的关键词语,并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人物
表现
阅读感受
妇女
中国巡警
围观的中国人
★活动建议
1.先画出课文中描写人物表现的句子,再摘录关键词语填入活动卡中。
2.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讨论文中人物的表现。
3.集体交流,在初步了解当时社会背景的基础上,探究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学生课前预学案
课 题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时间建议
10~15分钟
预学内容
熟读课文
1.本文共有( )个自然段。2.带着对周恩来的敬佩之情朗读课文。
预习字词
1.补全本课生字的音节,再把生字正确地读两遍。j____ f____ w____ h____ ____èn ____àn 崛 范 魏 淮 振 赞2.描一描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尽量把字写正确、工整。3.选字填空,组成词语。 振 震( )兴 ( )撼 ( )奋 ( )惊4.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并选词填空。崛起 严肃 抱负 拯救 惩处 疑惑不解 左顾右盼 难以忘怀(1)伯父的话让少年周恩来感到( )。(2)周恩来从小就有远大的( )。
内容感知
课文讲了少年____________在奉天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体会到伯父说的“____________”的含义,因此立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志向的事。
资料搜集
1.搜集周恩来的资料。2.搜集关于爱国的名言。
阅读质疑
1.魏校长为什么说“有志者当效此生”?2.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