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1.2运动的描述 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_1.2运动的描述 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20 19:0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
1.2运动的描述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列车在轨道上行驶
B.月球绕地球公转
C.树上的苹果由绿变红
D.河水在河中流淌
2.下列诗句中描写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霜叶红于二月花
B.孤帆一片日边来
C.一江春水向东流
D.一行白鹭上青天
3.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中乘客观察乙车,发现乙车向正东方向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关于甲、乙两车可能的运动情况,判断错误的是(  )
A.甲乙两车都向东行驶
B.甲乙两车都向西行驶
C.甲车向西行驶,乙车向东行驶
D.甲车向东行驶,乙车向西行驶
4.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北运动
B.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一定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一定是向南运动
D.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
5.一只乌龟和一只兔子比赛谁跑得快,选定了路线,就同时起跑,兔子冲出去,奔跑了一阵子,已遥遥领先乌龟,这时兔子想它可以在树下坐一会儿,放松一下,结果它很快就在树下睡着了,而一路上笨手笨脚的乌龟则超越了它。当兔子醒来时,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兔子急追,结果兔子还是输了,图中哪一个最能反映这个龟兔赛跑故事的过程(  )
A.
B.
C.
D.
6.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车可能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D.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7.深圳塞格广场工地上,有一栋高291.6
m的大楼正在施工,下午3时,刮起了大风,一大片乌云飞快地飘过大楼上空,突然有人惊呼:“楼要倒了!”结果引起临近数千人在大街上惊叫狂奔,造成这种判断失误是由于这些人选用的参照物是
A.乌云
B.地面
C.自己
D.大楼
8.观察图中房屋上的炊烟和甲、乙两车上小旗的飘动方向,判断两小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相对于房子一定向右运动
B.甲车相对于乙车一定向右运动
C.乙车相对于房子可能向右运动
D.乙车相对于甲车可能静止
二、填空题
9.敦煌曲子词《浣溪沙》中有“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的词句。以船为参照物,山是_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体现在词中的“___________”这一句。
10.我国古书《考灵曜》上记载“有人在大舟中门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对运动的______生动描述,其中“舟行”是以______为参照物说的:而“人不觉”是以______为参照物说的,它比意大利科学提出的类似的观点还早1500多年。
11.某人坐在匀速向南行驶的列车中,以列车车厢为参照物,他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此人看到路边的房屋向______运动。由于选择了不同的参照物,对同一个物体做机械运动的情况描述就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_____
12.研制新型汽车时,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让风速迎面吹来,此时,若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是______的;若以风为参照物,汽车是______的;这说明运动和静止是______的。
13.甲、乙两人同时乘坐不同的观光电梯,甲看见地面楼房匀速下降,乙看见甲匀速下降,则甲是在_____,乙是在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静止”)
14.古典小说里有一句话“去岁一阵大风,把我院内一口井忽然吹到篱笆外”,说这句话或相信这句话的人在刮大风前是以_____为参照物,在刮大风之后,又以_____为参照物的.
三、实验题
15.如图所示是在一条细绳一端系一个小铁块做成的摆,小明用电子表测出了这个摆的周期(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后,想探究摆的周期与什么因素有关。他猜想可能与小铁块的质量有关,还可能与细绳的长短有关。于是他通过改变小铁块的质量和细绳的长度测出摆动30个周期所用的时间,得出下表的实验数据:
(1)若直接测出一个周期,测得的周期误差较________。
(2)在第1、2次实验中,小明用“保持质量不变,改变细绳长度”的方法来探究摆的周期与细绳长度的关系,这是物理学中研究问题常用的________________法。
(3)通过比较第1、2次实验的两组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比较第________次实验的两组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摆的周期与小铁块的质量无关。
(4)通过实验分析,小明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探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实验目的:探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学会选择参照物.
器材:墨水瓶、教科书、橡皮
步骤:
(1)将书水平放在课桌桌面上,墨水瓶和橡皮放在教科书上.
(2)缓慢拉动教科书,橡皮相对于墨水瓶是_____,相对于课桌是_____.
(3)若以墨水瓶为参照物,则教科书是_____若以_____为参照物,则教科书是运动的.
17.在一张白纸上画一片草地,草地上画一个小洞,将一个小球放在图中草地上.分别进行以下操作:
(1)纸板不动,将小球拉到“洞”中;
(2)保持小球不动,拉动白纸,使小球进入“洞”中.
两种情况下小球的运动结果__(填“相同”或“不相同”)吗?这个过程说明了__.
四、综合题
18.如图,一辆客车与一辆小汽车一段时间内以不同速度在高速公路上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的三幅照片。则以小汽车为参照物,客车向______运动。
(1)在s~t坐标图中均分别描述出小轿车和客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大致运动情况图象_______。
(2)小毅同学在学习了关于长度测量的知识后,思考汽车轮胎的周长该怎么测量呢?请你帮他设计一种测量方法_______。
(3)该客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在经过某直线路段时,司机驾车以72km/h做匀速直线运动。司机发现其将要通过正前方高山悬崖下的隧道,于是鸣笛,经t1=5s后听到回声。请计算:客车鸣笛时与悬崖间的距离___。(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9.请阅读《物理实验中的图像法》回答问题。
物理实验中的图像法
物理实验中的图像法是一种整理、分析数据的有效方法,图像中的图线可直观、简洁地显示出因变量随着自变量变换的趋势或规律。如果想要将物理实验数据绘制成图像,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来进行。
第一步,建立坐标轴、标注物理量和设定分度。首先建立坐标轴,通常用横轴代表自变量,纵轴代表因变量,在坐标轴上分别标注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名称及单位;然后,设定坐标分度值。为了使绘制的图线比较均匀地分布在整幅坐标纸上,而不要偏在一角或一边,坐标分度值可以不从零开始。在一组数据中,自变量与因变量均有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度时,可用低于最低值的某一整数值作起点,高于最高值的某一整数值作终点。
第二步,根据数据描点。描点时根据数据在坐标纸上力求精准地画出对应的点。
第三步,绘制图线。绘制图线时不要把数据点逐点连接成折线,而应依据数据点的整体分布趋势,描绘出一条直线或光滑曲线,让尽可能多的点在图线上,或让数据点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图线两旁,这样绘制出的图线比图上的任何一个数据点更适合作为进行分析预测的依据。
例如,小宇记录了自己沿直线步行过程中的时间及所对应的路程,如图中的黑点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出的数据点,利用这些数据点绘制出了如图中的直线。利用这条直线可以清楚地看出小宇步行的过程近似为匀速运动,还可以利用图线上的点计算出小宇步行过程中的速度,进而用速度预测出他在某一段时间内步行的路程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图所示的图像,预测小宇步行10s的路程为___m。
(2)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数据。
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温度/℃
80
72
64
59
55
51
47
46
45
①若要绘制上述物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应选择下图中_____图更合理。(选填“甲”或“乙”)
②请在你选择的图中描出第20min时的温度数据点,并绘制出本次实验中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____________)
③请简要总结出物理图像法在绘制图线时的注意事项______。
【参考答案】
1.C
2.A
3.D
4.D
5.C
6.B
7.A
8.B
9.运动
看山恰似走来迎
10.相对性
河岸
舟(或船)
11.静止

相对性
12.静止
运动
相对
13.上升;
上升。
14.篱笆
篱笆
15.大控制变量摆的周期与细绳的长度有关1、3(或2、4)摆的周期与细绳的长度有关,与小铁块的质量无关
16.静止的
运动的
静止
课桌
17.相同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8.后
找一条没有弹性的细线,然后让细线与轮胎的周长重合,并记下两端点的位置,再展开并用刻度尺测量两端点间细线的长度
900m
1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