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案
教学目标
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2.学习写驳论文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鲁迅的“铁屋子理论”: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作者作品(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了解)
鲁迅(1881—1936),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做笔名。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华盖集》《坟》等。
三、写作背景
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九一八”事变已过去三年多。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步步进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中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针对这种论调,鲁迅写下了这篇文章。
四、知识链接—杂文
杂文,是散文的一种,偏重议论,也可以叙事。多为针对现实社会的各种问题而作,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在写法上,杂文往往旁征博引,而不做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在结构上,自由而不失谨严。因此,富有“理趣”是杂文的突出特点。
文学常识——驳论
驳论是反驳对方的论点,并在此基础上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的一种论证方式。
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驳论点,二是驳论据,三是驳论证。驳论点是直接批驳,驳论据与驳论证属于间接批双驳。
驳论点:先举出对方的荒谬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批驳,言同事实、谬论同真理之间的矛盾。
驳论据:批驳对方论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为论据起着支撑论点的作用,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不攻自破了。
驳论证:通过驳论证反驳论点,就是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即所持论据证明不了论点,其论点并不是由论据推出的。
六、检查字词(初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搽(
chá
)
玄虚(
xuán
)
省悟(
xǐng
)
笼罩(
lǒng
)
诬蔑(
wū
)
脂粉(
zhī
)
诓骗(
kuāng
)
前仆后继(
pū
)
切实(
qiè
)
2.解释下面的词语。
自夸:自己夸耀自己。
一味:副词,单纯地。
怀古:追念古代的事情(多用于有关古迹的诗题)。
伤今:对今天的人或事感到悲伤。
慨叹:有所感触而叹息。
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省悟: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
舍身:原指佛教徒牺牲肉体表示虔诚,后来泛指为祖国或为他人而牺牲自己。
脊梁:脊柱,文中比喻有自信力的中国人。
为民请命:替人民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痛苦,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提出要求。请命,代人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痛苦。
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仆,倒下。继,接着,跟上。
七、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2):提出对方的论点及论据,暗示对方的论证以偏概全。
第二部分(3—5):直接反驳——失去的是“他信力”并发展着“自欺力”。
第三部分(6—8):间接反驳——用事实证明正面论点的正确,从而反驳敌论点。
第四部分(9):得出结论:中国人自信力的有无要看中国人的筋骨和脊梁。
八、全文分析(教师提问,学生思考作答)
1.本文批驳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2.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3.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4.品析“总”“只”“一味”三个词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明确:“总”字形象地刻画出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丑态。
“只”字写出了国民党政府不相信自己,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
“一味”极具讽刺意味,体现了万般无奈之下只妤祈求鬼神的沉迷心理。
这三个词准确、形象地揭露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悲观论者的嘴脸,极富讽刺意味。
5.第3段是如何批驳对方的错误论点的?
明确:作者抓住对方论点和论据脱节来直接反驳,揭示其论证的错误。先承认对方的论据是事实,但这只能指一部分人,不是全体中国人,是以偏概全,因此不能证明其论点,这是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
6.第4段加点的语句是国民党书报检查机关曾删掉的内容。这句话为什么会被删掉?
明确:这句话揭露了上层统治者大搞求神拜佛来掩盖自己投降卖国真面目的反动实质,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
7.第7段“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各指什么样的人?
明确:埋头苦干的人——劳动人民,包括为人类做出贡献的知识分子
拼命硬干的人——反对剥削阶级和抵御外侮的英雄人物
为民请命的人——为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吁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追求真理不惜献身的人
8.第7段“中国的脊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什么人?
明确:比喻。比喻中国自古以来有着坚定信念,不屈精神,对历史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的优秀儿女。
9.第8段中“这一类的人们”指的是谁?这一类没有失掉自信心的人现状如何?
明确:这类人:中国的脊梁(没有失掉自信心的人)
(1)从人数上看:何尝少呢?
(2)从特征上看: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地战斗。
(3)从处境上看: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10.分析第6-8段作者的论证思路。
明确:第6段作者从正面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对方的论点针锋相对,接着第7、8段热情歌颂富有自信力的“中国的脊梁”,从而驳倒对方,这是间接反驳。
11.第9段“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这一句话中“状元宰相”“地底下”分别指什么?
明确:状元宰相:指当时国民党的反动政客和御用文人。
地底下:指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
12.文章最后一句话有什么含义?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句话说明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的文章是荒谬的,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观察,明辨是非。
这样的结尾,既总结了全文,又与文章开头的“公开的文字”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九、本文主旨
本文作者针对社会上一些人散布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并热情歌颂了富有自信力的“中国的脊梁”,鼓舞了民众,增强了民众的民族自信心。
十、文本特色
1.立驳结合,论证严密
本文是篇典型的驳论文,文章第1、2段摆出对方的论据和论点;接着第3-5段,分析对方的论据,批驳对方的论证过程,指出其论点的错误性;然后第6-8段,提出己方观点,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间接驳斥对方观点;最后第9段得出结论,照应题目。
2.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
(1)用语犀利,如课文开头,“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充满嘲讽意味。
(2)巧妙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仿拟等修辞手法,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尤其是运用仿拟,仿照“自信力”,造出“他信力”“自欺力”,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课后作业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作者针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悲观论点用驳论的方法直接批驳,又用正面立论的方法间接批驳,从而彻底驳倒对方谬论,极大地鼓舞了广大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请你也用驳论的方法,批驳“逆境才能出人才”的观点。200字左右。
示例:逆境能使人成才,但逆境与成才是不能画等号的。(树靶子)的确,能从逆境中走出来,并取得不凡成就的人,其事迹必是感人的,就像周文王、孔子、屈原那样,拿来教育子孙后代,也颇能励志。但他们成才的关键不是逆境,而是在逆境中不放弃的精神。所以千万不能认为逆境就一定能出人才,更不能去制造逆境让子女成才。相反,现代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对教育的投入,而对教育的投入,是为了给莘莘学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顺境。为什么呢?因为顺境比逆境更容易出人才。(立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