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
1.a
g白磷在b
g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
A.一定是(a+b)g
B.一定不足(a+b)g
C.大于(a+b)g
D.小于或等于(a+b)g
2.在一定条件下,5
g
A物质和7
g
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只生成C、D两种物质。若生成6
g
C,则生成D的质量是(
)
A.5
g
B.6
g
C.7
g
D.4
g
3.在实验桌上放好实验仪器调节天平平衡后,把气球中的碳酸钙全部倒入锥形瓶(如图)。一段时间后,不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A.碳酸钙逐渐溶解
B.气球鼓起来
C.天平指针向左偏转
D.溶液没有颜色
4.某可燃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该可燃物中一定含有C元素
B.该可燃物中一定含有H元素
C.该可燃物中可能含有O元素
D.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参加反应的可燃物的质量
5.(2020·自贡中考)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甲可能是化合物
C.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反应前后乙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8∶15
6.如图表示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B.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三种元素
D.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
7.在一定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及一种未知物质M,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 质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M
反应前质量/g
100
1
1
46
反应后质量/g
4
89
55
x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x的值应为__
__。
(2)未知物质M一定含有的元素为__
__。
(3)已知未知物质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推出其化学式为__
__。
8.(2020·连江质检)图示是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答:
(1)在C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
(2)此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
__(填名称);
(3)此反应后生成的B与C的粒子个数整数比为__
__。
9.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提示: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1)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华设计如题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时,先将装有药品的装置放在天平上,添加砝码,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如图甲所示),然后取下装置,用注射器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稀盐酸,反应后再将装置放置于天平上,观察到__
__,从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若将锥形瓶改为烧杯,则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__
__。
(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乙所示。
①X的化学式是__
__。
②根据上述微观示意图,可得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是__
__。
10.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1)。同学们观察到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的大量白烟弥漫到空气中,最后在石棉网上得到一些白色固体。
(1)镁条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__
__;
(2)同学们通过称量发现:在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小马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你__
__(填“同意”或“不同意”)他的观点。你认为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
__;
(3)小红按如图2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提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收集到的黄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__
__,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红色石蕊试纸
①__
__;②__
__
黄色固体是Mg3N2
【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MgO却远多于Mg3N2,合理的解释是__
__。
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
1.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意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方程式可以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B.化学方程式可以表明各反应物和各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C.化学方程式可以表明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粒子(分子或原子)数目关系
D.化学方程式可以表明化学反应的快慢
2.从化学方程式“N2+O22NO”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反应物有两种
B.反应速率很快
C.反应条件是放电
D.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是1∶1
3.(2020·广州中考改编)某种火箭在发射时,其燃料发生反应的微粒种类变化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
B.反应前后都存在N2分子
C.每个甲分子中含有6个原子
D.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28∶18
4.(2021·肇庆质检)根据下列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回答问题:
A.2KOH+SO3===K2SO4+H2O
B.2HClO===2HCl+O2↑
C.H2CO3===H2O+CO2↑
(1)分类研究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常用的方法,上述三个化学方程式中涉及多种类别的物质,其中属于单质的是__
__,属于氧化物的是(只要写出其中一种)__
__,H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__
__。
(2)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三种原子。上述三个反应中与其相符的是__
__(填编号)。
5.
(2021·揭东月考)如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原子。
(1)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1个__
__微粒(选填序号)。
(2)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
__反应。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则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__
__,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__
__。6.如图所示是工业上用甲烷制取水煤气的微观示意图。
(1)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都是由__
__(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图中所示物质属于单质的是__
__(填化学式)。
(3)已知物质甲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为__
__。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若甲、乙、丙的分子个数都为1个,则丁分子需要__
__个,根据各分子的个数,求出该反应中,生成物丙、丁的质量之比为__
__(填最简整数比)。
PAGE
-
1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
1.a
g白磷在b
g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D)
A.一定是(a+b)g
B.一定不足(a+b)g
C.大于(a+b)g
D.小于或等于(a+b)g
2.在一定条件下,5
g
A物质和7
g
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只生成C、D两种物质。若生成6
g
C,则生成D的质量是(B)
A.5
g
B.6
g
C.7
g
D.4
g
3.在实验桌上放好实验仪器调节天平平衡后,把气球中的碳酸钙全部倒入锥形瓶(如图)。一段时间后,不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C)
A.碳酸钙逐渐溶解
B.气球鼓起来
C.天平指针向左偏转
D.溶液没有颜色
4.某可燃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判断错误的是(D)
A.该可燃物中一定含有C元素
B.该可燃物中一定含有H元素
C.该可燃物中可能含有O元素
D.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参加反应的可燃物的质量
5.(2020·自贡中考)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甲可能是化合物
C.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反应前后乙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8∶15
6.如图表示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B.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三种元素
D.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
7.在一定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及一种未知物质M,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 质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M
反应前质量/g
100
1
1
46
反应后质量/g
4
89
55
x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x的值应为__0__。
(2)未知物质M一定含有的元素为__C、H、O__。
(3)已知未知物质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推出其化学式为__C2H6O或C2H5OH__。
8.(2020·连江质检)图示是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答:
(1)在C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
(2)此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氧原子和氢原子__(填名称);
(3)此反应后生成的B与C的粒子个数整数比为__1∶2__。
9.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提示: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1)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华设计如题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时,先将装有药品的装置放在天平上,添加砝码,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如图甲所示),然后取下装置,用注射器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稀盐酸,反应后再将装置放置于天平上,观察到__天平平衡(或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或指针左右等幅摆动)__,从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若将锥形瓶改为烧杯,则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__装置没有密闭(或气体逸出)__。
(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乙所示。
①X的化学式是__SO2__。
②根据上述微观示意图,可得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是__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和种类不变__。
10.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1)。同学们观察到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的大量白烟弥漫到空气中,最后在石棉网上得到一些白色固体。
(1)镁条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__镁+氧气氧化镁__;
(2)同学们通过称量发现:在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小马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你__不同意__(填“同意”或“不同意”)他的观点。你认为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反应生成的氧化镁部分扩散到空气中__;
(3)小红按如图2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提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收集到的黄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__水__,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红色石蕊试纸
①__产生气泡__;②__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__
黄色固体是Mg3N2
【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MgO却远多于Mg3N2,合理的解释是__相同条件下,镁更容易和氧气反应__。
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
1.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意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
A.化学方程式可以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B.化学方程式可以表明各反应物和各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C.化学方程式可以表明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粒子(分子或原子)数目关系
D.化学方程式可以表明化学反应的快慢
2.从化学方程式“N2+O22NO”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B)
A.反应物有两种
B.反应速率很快
C.反应条件是放电
D.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是1∶1
3.(2020·广州中考改编)某种火箭在发射时,其燃料发生反应的微粒种类变化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
B.反应前后都存在N2分子
C.每个甲分子中含有6个原子
D.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28∶18
4.(2021·肇庆质检)根据下列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回答问题:
A.2KOH+SO3===K2SO4+H2O
B.2HClO===2HCl+O2↑
C.H2CO3===H2O+CO2↑
(1)分类研究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常用的方法,上述三个化学方程式中涉及多种类别的物质,其中属于单质的是__O2__,属于氧化物的是(只要写出其中一种)__CO2(或SO3、H2O)__,H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__+1__。
(2)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三种原子。上述三个反应中与其相符的是__B__(填编号)。
5.
(2021·揭东月考)如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原子。
(1)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1个__C__微粒(选填序号)。
(2)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化合__反应。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则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__2∶1__,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__1∶8__。6.如图所示是工业上用甲烷制取水煤气的微观示意图。
(1)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都是由__分子__(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图中所示物质属于单质的是__H2__(填化学式)。
(3)已知物质甲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为__-4__。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若甲、乙、丙的分子个数都为1个,则丁分子需要__3__个,根据各分子的个数,求出该反应中,生成物丙、丁的质量之比为__14∶3__(填最简整数比)。
PAGE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