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广东专用)(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广东专用)(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20 22:05:28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1.(2020·湘潭中考)2019年12月,发射成功的“胖五”(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使用了液氢作燃料。氢气在液化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质量增大 
B.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C.分子的体积减小 
D.分子停止运动
2.氮气不活泼,在3
000
℃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现:在0
℃常压下,向密闭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的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3
000
℃),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M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
3.(2020·潍坊中考)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里加热冰,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间的间隔:②>③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①>③
C.水分子的质量:①=②=③
D.②→③的过程中水发生了分解
INCLUDEPICTURE
"自我挑战.TIF"
4.某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探究分子运动的有关情况,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按图Ⅰ进行实验时,有明显现象的烧杯是__
__(填“甲”或“乙”),该现象说明__
__。
(2)按图Ⅱ进行实验时,在A试管中倒入适量浓氨水,B试管中放入一张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图Ⅱ连接好。
①一段时间后观察到__
__的现象;
②小明发现图Ⅱ实验完成需等待较长时间,他采取__
__(填实验操作)的方式,很快就观察到了现象,这说明__
__;
③实验结束后,小张发现滤纸放在空气中一会儿后红色消失了,因为浓氨水__
__;
④对比图Ⅰ的实验,图Ⅱ实验的优点是__
__。
(3)查阅资料可知:碱性物质可使酚酞溶液变红,如碱性的氨水(氨气溶于水即得到氨水)。为证明图Ⅰ实验中使甲烧杯中酚酞溶液变色的物质是氨水,而不是水,也不是氨气,现用图Ⅲ装置进行验证,应采取的操作顺序是__
__(填序号,可重复选用)。
①从a端通入氮气
②将有酚酞成分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③从b端通入氨气
④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4)探究分子的运动速率与分子质量的关系:浓氨水能挥发出氨气,浓盐酸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二者接触反应会产生白烟;氨气分子质量小于氯化氢分子质量。如图Ⅳ所示,在玻璃管两端分别放入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团,实验时观察到C处产生的白烟较多。由此可知,分子质量越小,分子的运动速率越__
__(填“快”或“慢”)。
第2课时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1.(2020·阳江期中)下列现象用分子或原子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
A.温度计中水银受热膨胀,原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
B.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水中,整杯水慢慢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空气能被压入足球中,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
D.矿石粉碎,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2.(2021·泉州质检)如图所示的是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在空气中相遇并发生反应的过程。下列关于该反应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B.保持氯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氯化氢分子
C.生成的氯化铵分子中仍然包含氯化氢分子
D.氨气是氨分子构成的
3.(2021·湛江期中)微粒观、分类观以及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观念和工具,请你回答:
(1)从微观看,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构成的,如__
__、__
__、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分类是化学学习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请回答:
Ⅰ.已知“、”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
__(填序号下同)。
Ⅱ.下面有六种物质:①冰水混合物;②蒸馏水;③洁净的空气;④氧化镁;⑤液氮;⑥矿泉水,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
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
__。
4.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有助于了解物质组成及变化的本质。
(1)将下列现象中体现出的微粒性质写在下面横线上。
①甲:__
__;
②乙:__
__。
(2)图中是氢气燃烧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
__;
②在该变化中,保持不变的粒子有__
__(填选项序号);
A.氢原子   B.氢分子   C.氧原子   D.氧分子
③从图中能获取的一条信息是__
__。
INCLUDEPICTURE
"自我挑战.TIF"
5.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丙图中所示物质都是由__
__构成的(选填“分子”或“原子”);
(2)结合上图分析,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__
__;
(3)该图能说明化学反应的实质是__
__;
(4)甲图中所示物质属于__
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下同);丙图中所示物质属于__
__。
(5)该反应可以用化学符号表达式表示为__
__。
PAGE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1.(2020·湘潭中考)2019年12月,发射成功的“胖五”(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使用了液氢作燃料。氢气在液化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分子质量增大 
B.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C.分子的体积减小 
D.分子停止运动
2.氮气不活泼,在3
000
℃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现:在0
℃常压下,向密闭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的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3
000
℃),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M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B)
3.(2020·潍坊中考)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里加热冰,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C)
A.水分子间的间隔:②>③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①>③
C.水分子的质量:①=②=③
D.②→③的过程中水发生了分解
INCLUDEPICTURE
"自我挑战.TIF"
4.某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探究分子运动的有关情况,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按图Ⅰ进行实验时,有明显现象的烧杯是__甲__(填“甲”或“乙”),该现象说明__分子在不断地运动__。
(2)按图Ⅱ进行实验时,在A试管中倒入适量浓氨水,B试管中放入一张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图Ⅱ连接好。
①一段时间后观察到__B试管中滤纸条上的酚酞溶液从左往右逐渐变红__的现象;
②小明发现图Ⅱ实验完成需等待较长时间,他采取__加热试管A__(填实验操作)的方式,很快就观察到了现象,这说明__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__;
③实验结束后,小张发现滤纸放在空气中一会儿后红色消失了,因为浓氨水__易挥发__;
④对比图Ⅰ的实验,图Ⅱ实验的优点是__实验在密闭装置中进行,减少氨气逸出,更环保,实验所用溶液少,节约药品__。
(3)查阅资料可知:碱性物质可使酚酞溶液变红,如碱性的氨水(氨气溶于水即得到氨水)。为证明图Ⅰ实验中使甲烧杯中酚酞溶液变色的物质是氨水,而不是水,也不是氨气,现用图Ⅲ装置进行验证,应采取的操作顺序是__②①③④__(填序号,可重复选用)。
①从a端通入氮气
②将有酚酞成分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③从b端通入氨气
④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4)探究分子的运动速率与分子质量的关系:浓氨水能挥发出氨气,浓盐酸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二者接触反应会产生白烟;氨气分子质量小于氯化氢分子质量。如图Ⅳ所示,在玻璃管两端分别放入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团,实验时观察到C处产生的白烟较多。由此可知,分子质量越小,分子的运动速率越__快__(填“快”或“慢”)。
第2课时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1.(2020·阳江期中)下列现象用分子或原子理论解释正确的是(B)
A.温度计中水银受热膨胀,原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
B.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水中,整杯水慢慢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空气能被压入足球中,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
D.矿石粉碎,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2.(2021·泉州质检)如图所示的是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在空气中相遇并发生反应的过程。下列关于该反应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C)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B.保持氯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氯化氢分子
C.生成的氯化铵分子中仍然包含氯化氢分子
D.氨气是氨分子构成的
3.(2021·湛江期中)微粒观、分类观以及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观念和工具,请你回答:
(1)从微观看,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构成的,如__分子__、__原子__、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分类是化学学习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请回答:
Ⅰ.已知“、”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AB__(填序号下同)。
Ⅱ.下面有六种物质:①冰水混合物;②蒸馏水;③洁净的空气;④氧化镁;⑤液氮;⑥矿泉水,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③⑥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①②④⑤__。
4.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有助于了解物质组成及变化的本质。
(1)将下列现象中体现出的微粒性质写在下面横线上。
①甲:__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__;
②乙:__分子间有间隔__。
(2)图中是氢气燃烧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O2+H2H2O__;
②在该变化中,保持不变的粒子有__AC__(填选项序号);
A.氢原子   B.氢分子   C.氧原子   D.氧分子
③从图中能获取的一条信息是__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拆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合理即可)__。
INCLUDEPICTURE
"自我挑战.TIF"
5.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丙图中所示物质都是由__分子__构成的(选填“分子”或“原子”);
(2)结合上图分析,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__原子__;
(3)该图能说明化学反应的实质是__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__;
(4)甲图中所示物质属于__纯净物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下同);丙图中所示物质属于__混合物__。
(5)该反应可以用化学符号表达式表示为__H2O2―→H2O+O2__。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