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6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word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6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word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6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8-24 08:1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1.在一块农田中,螟虫吃植物,蛙吃螟虫,蛇吃蛙,猫头鹰吃蛇,这些生物之间构成了
A.食物网  
B.食物链  
C.生物圈  
D.生态系统
2.下列属于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食物关系的是
A.青蛙捕食蝗虫
B.兔子啃食松蘑
C.山羊吃树叶
  
D.人类吃黑木耳
3.在右图的食物网中,有食物链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4.食物链中开始的生物通常是
A.食草的动物
B.食肉的动物
C.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
D.腐生的菌类
5.为了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影响,人们常通过喷洒农药的方法来消灭农田中的害虫。残留的农药通常会通过什么在人体中富集
A.水
B.空气和土壤
C.食物链
D.皮肤接触
6.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A.花生→老鼠→蛇
B.蚜虫→七星瓢虫→麻雀
C.松树→松毛虫→细菌
D.阳光→水稻→蝗虫→青蛙
7.关于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构成食物链
B.能组成生态系统
C.揭示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D.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8.观察下图,其中包含的食物链是
A.水稻→稻田害虫→螃蟹
B.阳光→水稻→稻田害虫→螃蟹
C.水稻→稻田害虫→螃蟹→细菌、真菌
D.阳光→水稻→稻田害虫→螃蟹→细菌、真菌
9.《说苑?正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注:蝉吃树的汁液而不是露水),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虽然这是用以比喻社会现象的寓言,但也反映出生态学中的丰富内容。寓言中所述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可用下列哪条食物链来表示
A.蝉→螳螂→黄雀
B.露水→蝉→螳螂→黄雀
C.树→蝉→螳螂→黄雀
D.黄雀→螳螂→蝉
10.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进一步深化理解,正确的是
A.螳螂和黄雀是竞争关系
B.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为:蝉→螳螂→黄雀
C.螳螂捕蝉后,获取了蝉的全部物质和能量
D.蝉、螳螂和黄雀都是消费者,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还缺少生产者、分解者
11.下列对“草→食草昆虫→食虫鸟”这条食物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草是生产者
B.这三种生物之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C.食草昆虫和食虫鸟都是消费者
D.它们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12.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生物,其中有以植物为食的羊、鼠和昆虫;有吃羊的狼;有吃昆虫的鸟;有以鼠为食的蛇;还有以鼠、蛇和鸟为食的鹰……下列表示该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正确的是
A.昆虫→鸟→鹰
B.草→羊→狼
C.阳光→草→鼠→蛇→鹰
D.
植物→鼠→鹰→腐生细菌
13.在一个池塘里,鲫鱼吃水草,也吃螺蛳等小生物,草鱼吃水草,乌鱼吃鲫鱼、草鱼苗。下面是同学们写的其中一条食物链,正确的是
A.水草→鲫鱼→乌鱼
B.水草→乌鱼苗→草鱼
C.螺蛳→鲫鱼→乌鱼
D.水草→螺蛳→鲫鱼→乌鱼
14.纯马尾松林容易受到松毛虫的爆发性危害,而在混合林(两种以上乔木树种组成的森林)中,这种单一性的虫害就不容易大面积发生。这是因为
 
A.松毛虫只能在纯马尾松林中生活
 
B.混合林中,食物链食物网复杂,可能有多种松毛虫的天敌控制松毛虫的增长
 
C.纯马尾松林中营养较多
 
D.纯马尾松林中的环境更适合松毛虫的生长和繁殖
15.控制棉铃虫、玉米螟等农业害虫有效且环保的方法是
A.放养赤眼蜂
B.喷洒农药
C.改种其它农作物
D、人工捕捉农业害虫
16.下列各项措施中,不属于生物防治的是
A.
用寄生蜂防治美国白蛾
B.
用黑光灯诱杀农业害虫
C.
用青蛙消灭害虫
D.
用麻雀控制蝗虫数量
17.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二是某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B.
若图二中甲、乙、丙分别表示“草→鼠→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有机物总量,则丙对应的生物是鼠
C.
若图一的土壤中含有某些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量最多的生物是猫头鹰
D.
若图一中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则草的数量会大量减少,从而影响生态平衡
18.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该生态系统中有5条食物链
B.
该生态系统中的甲烷菌属于消费者
C.
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为沼气
D.
该生态系统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物质和能量
19.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微生物中的腐生细菌属于分解者
B.狐和兔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
C.该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
D.该食物网中的能量是循环流动的
20.从“蛇吃蛙,蛙吃虫,虫吃草”可以看出,蛇生命活动所利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A、蛙
B、虫
C、草
D、阳光
21.由于能量的流动是逐级减少的,那么在“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食物链中,个体数量最少的动物应该是
A.食草昆虫
B.昆虫
C.蛇
D.鹰
22.从“老鹰吃蛇,蛇吃青蛙,青蛙吃昆虫,昆虫吃植物”可以看出,老鹰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A、蛇
B、青蛙
C、植物
D、阳光
23.
如图,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共有5条食物链
B.该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自于植物草
C.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还缺少分解者
D.鹰和蛇的生物学关系是捕食和竞争关系
24.研究发现,用铅、镉污染的河水浇灌水稻,在水稻、麻雀、螟虫、青蛙和水蛇组成的食物网中,水蛇体内铅、镉的含量最多。原因是
A.水蛇在某条食物链的开始,铅、镉随食物链不断积累
B.水蛇在某条食物链的末端,铅、镉随食物链不断积累
C.水蛇在食物网中食量最大,从食物中获得的铅、镉最多
D.水蛇位于食物网的中心,因而体内铅、镉的含量最多
25.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河流后,哪种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A.水蚤
B.虾米
C.水藻
D.鱼类
26.右图是农田生态系统中两条主要的食物链。如果有人大量捕捉青蛙,短时间内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A.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
B.水稻虫害严重
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
D.田鼠的数量迅速增加
27.以下关于食物链“野草→食草昆虫→鸡→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是生产者
B.昆虫、鸡和人都是消费者
C.人的能量最终来自鸡
D.这条食物链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28.下图表示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
B.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
C.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草
D.若食虫鸟、青蛙和蛇、鹰被人类大量捕杀,会造成食草昆虫和鼠大量繁殖,毁坏草原
29.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
B.该食物网中,戊与丁既是捕食关系,也是竞争关系
C.该食物网中,戊获得的能量及毒素最多
D.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最终能量来自于甲
30.在“草→兔→鹰”这条食物链中,如果鹰被大量捕杀,则草的数量会
A.
增加
B.
减少
C.
先少后多?
?
D.
先多后少
31.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兔、鹰、草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你认为正确的图是
32.某校探究性学习小组对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摄取的食物成分进行分析,生物之间存在下表所示的食物关系(存在食物关系用“√”表示),表中所涉及的食物链有
被食者捕食者
小球藻
草鱼
水草
鲫鱼
鱼虫
草鱼


鲫鱼



鱼虫

A.3条
B.4条
C.5条
D.6条
33.下列对食物链“草→鼠→鹰”中的能量流动描述不正确的是
A.能量流动的起点是草
B.鹰通过捕食鼠获取物质和能量
C.鼠获取了草的全部能量
D.食物链中流动的能量是草固定的太阳能
34.食物链、食物网反映了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情况。下列关于能量流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食物链、食物网中各环节生物所获取的物质最初来源为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B.能量在食物网中的流动总是从绿色植物开始,流向植食性动物,再流向肉食性动物
C.绿色植物中的能量全部传递给植食性动物,植食性动物中的能量全部传递给肉食性动物
D.“一山难容二虎”可理解为虎所处的营养级高,获得的物质和能量少,所需生活空间很大
35.下列关于食物链“绿色植物→蚱蜢→青蛙→蛇→猫头鹰”中能量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当一条蛇捕食了一只青蛙后,蛇获得了青蛙的全部能量
B.在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是因为上一个营养级的生物不可能以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为食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时,能量就由非生物环境流入了食物链
D.能量逐级递减流动的原因之一是蚱蜢、青蛙、蛇和猫头鹰都进行呼吸消耗一部分能量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0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36.食物链通常由
开始;位于食物链中第2个环节的生物通常是
;位于食物链中其他环节的生物大多是
。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
,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着
循环和
流动。
37.王强和几个同学利用假期对某森林进行了调查。下面是他们调查报告中的一段话,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森林里生活着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和大量的草本植物。有许多鸟类在此栖息,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是杂食性的(既吃草籽又吃昆虫)。昆虫主要吃植物的茎和叶。有些鼠类以植物的果实为食,然而鼠又是鹰的食物,鹰也捕食鸟。
(1)上面是王强画出的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有的同学认为还有一条食物链未画出,请你在图中画出。补画完整后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是:

(2)该食物网中的绿色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吃草籽的鸟属于

(3)如果人们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大量捕捉森林中的鸟类和鹰,会造成

大量繁殖,毁坏森林,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4)该生态系统中,吃草籽的鸟与杂食性鸟是
关系。
(5)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工业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残留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

(6)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植物通过
作用固定的
能开始的。
38.如图为农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组成的食物网,请根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该食物网由 
  条食物链组成。
(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水稻属于   者,可通过    作用合成有机物。
(3)在该食物网中,蝗虫和田鼠的关系是      。
(4)当麻雀捕食蝗虫后,蝗虫的      进入麻雀体内并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5)如果大量捕杀蛇类,会导致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水稻产量      。
39.根据下图“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回答有关问题:
(1)如图,A代表生态系统中的
者,它们能通过
作用利用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2)图中D主要是腐生的
,是生态系统中的
者,可把动植物遗体、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对自然界的
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一般情况下,该食物网中,兔和鼠的数量比植物
,但比鹰
。原因是能量在食物链中由前往后传递时会

答案
第6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一、选择题
1.B
2.C
3.B
4.C
5.C
6.A
7.C
8.A
9.C
10.B
11.D
12.B
13.A
14.B
15.A
16.B
17.B
18.D
19.D
20.D
21.D
22.C
23.D
24.B
25.D
26.B
27.B
28.A
29.B
30.C
31.D
32.C
33.C
34.C
35.A
二、填空题
36.绿色植物
草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前者被后者捕食
物质
能量
37.(1)4
植物→昆虫→杂食性鸟→鹰(2)生产者
消费者(3)鼠
昆虫(4)竞争(5)鹰(6)光合
太阳
38.(1)3
(2)生产
光合
(3)竞争
(4)物质和能量
(5)降低
39.(1)生产
光合(2)细菌和真菌
分解
物质循环(3)少

逐级递减
水稻
稻田害虫
螃蟹
枯叶、粪便、尸体等被细菌、真菌分解

食草
昆虫
青蛙
食虫鸟









蝗虫
麻雀
田鼠
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