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
一、单选题
1.人们常用生物学原理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題,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
家里自制米酒时要加入“酒曲”,主要原因是“酒曲”中有乳酸菌
B.
人低头看书太久,突然抬头远跳,瞬间模糊后会清晰,主要是瞳孔的调节作用
C.
医生对病人做膝跳反射测试,主要是检测人体神经系统对刺激发生反应的状况
D.
种植农作物时要合理密植,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土壤中的水合无机盐
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叶片见光部分产了淀粉,这主要说明
A.
淀粉遇碘变蓝
B.
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C.
叶绿体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
D.
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3.下列对甲、乙、丙三幅曲线图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图甲中曲线表示人体血液流过肾脏后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则该物质可能是无机盐
B.
图乙为正常人进食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BC段出现血糖含量上升主要是由于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
C.
图丙表示一天内大棚中CO2量的变化,在a点打开通风孔的目的是补充大棚二氧化碳
D.
图丙曲线显示,大棚内的生物在13~17时段内呼吸作用强度没有变化
4.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叶绿素是绿叶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B.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C.
植物的每个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
植物生长越旺盛,需要的有机物就越多
5.莘县香瓜闻名全国,为提高产量,果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面列举的措施中,与光合作用无关的是
A.
合理密植
B.
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C.
增长光照时间
D.
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
6.下列关于被子植物生长、发育、繁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种子从萌发到长出幼叶前,体内有机物不断增多
B.
受精卵发育成胚,胚包括胚芽、胚根、子叶和胚轴
C.
精子和卵细胞在花粉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
D.
有机物由导管从叶片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器官
7.“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操作与目的有误的是
选项
操作
目的
A
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
消耗植物体内原有的淀粉
B
将叶片一部分上下两面用黑纸片遮盖起来
设置有光和无光的对照
C
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直接加热
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D
向漂洗干净的叶片上滴加碘液
检验淀粉的生成
A.
A
B.
B
C.
C
D.
D
8.早春时节,海棠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却可以开出娇艳的花朵。请推测这些花瓣中有机物的主要来源
A.
花瓣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B.
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花瓣的
C.
树皮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D.
叶在上一年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9.生物学习中常用结构图、柱状图、曲线图来分析生命现象,图甲表示植物的嫁接,图乙表示我市关停小煤窑后某种昆虫体色的变化,图丙表示玻璃温室内24小时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嫁接属于植物的无性生殖,无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B.
图乙中昆虫体色的变化,是由于生物为了适应环境发生有利变异的结果
C.
图丙中,d点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含量比a点高
D.
观察图丙可知,c点后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10.某同学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段时间后,用铝箔把一张叶片的一部分遮光,经光照、褪色、漂洗,再滴上碘液,发现整张叶片呈棕黄色。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
褪色时间过短
B.
光照时间过短
C.
植株在暗处时间过短
D.
铝箔遮光不严
二、多选题
11.下列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B.
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光
C.
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D.
农作物种植越密,对光利用越充分,产量就越高
12.绿色植物叶片经暗处理后,再把叶片一部分遮光,在光下照射几小时后,经脱色,漂洗,再加碘液,遮光部分不变蓝色,见光部分变蓝,本实验说明
A.
光合作用需要光
B.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C.
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D.
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13.在塑料大棚内种植蔬菜,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改变下列哪些条件可提高蔬菜产量
A.
适当增加氧气的含量
B.
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
C.
减少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D.
适当增加昼夜温差
14.下列实验中,材料用具与使用目的不一致的是
实验名称
材料用具
使用目的
A
观察种子的结构
显微镜
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B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碘液
验证淀粉存在
C
探究光合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
吸收二氧化碳
D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白砂糖
酵母菌会分解糖,产生二氧化碳
A.
A
B.
B
C.
C
D.
D
15.当你漫步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间小路上,你会感觉到空气特别地清新和湿润,此时你会想到这是绿色植物的什么作用改善了空气的质量?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运输作用
三、综合题
16.生物小组用黑藻探究光合作用是否以二氧化碳作为原料。BTB(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颜色变化可反映出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原理如图1所示。
依
据这一原理,同学们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2所示。
(1)黑藻能够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该过程在细胞的_______内进行。
(2)向BTB水溶液(蓝绿色)中吹入气体,
BTB水溶液变为黄色,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__。
(3)比较甲、乙组实验结果,说明黑藻的光合作用利用了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同学质疑,光照是否会引起BTB水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为继续探究这个问题,请完善实验方案:①向BTB水溶液中吹入气体至溶液颜色变为黄色,②取一支试管丙,加入与甲、乙试管等量的BTB水溶液(黄色),___________________,置于光照条件下静置一段时间,③观察溶液颜色变化。④若BTB水溶液颜色呈现______,则证明光照不引起BTB水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17.图甲中A、B、C分别表示某植物叶片所进行的生理活动,图乙为该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0~24时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A发生在细胞的叶绿体内_____;
(2)移栽植物时,常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目的是为了降低B_____;
(3)对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有重要作用的是C_____;
(4)气孔张开和关闭可调节A、B、C_____;
(5)图乙中代表呼吸作用的曲线是I_____。
参考答案
1-10.CBBDD
BCDCB
11.AC
12.AD
13.BD
14.AD
15.AC
16.叶绿体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加黑藻黄色
17.错对对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