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抗日救亡运动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抗日救亡运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6-06 18:1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抗日救亡运动 导学案
【目标要求】
1.识记与理解
记住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地区的暴行,概述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情况,掌握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发动者及其结果,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2.能力与方法
通过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和制造华北事变的原因,引导学生从世界的角度研究日本对外扩张的必然性,使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全球意识;通过研究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了解西安事变后错综复杂的形势,讨论应当怎样解决西安事变,发展学生从全局出发,从大处着眼,冷静的分析、应对、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通过收集张学良、杨虎城生平的资料,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获取与整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使学生充分认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本质性,牢记民族恨,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通过比较在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中国社会各种政治力量的不同态度,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从而弘扬爱国主义的精神;通过了解张学良、杨虎城生平,学习张学良、杨虎城为国家民族最高利益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的高尚品德,引导学生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的关系,努力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预习导学】
1.    年  月  日,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炮轰东北军驻地    ,占领    ,是为    事变。事变后,由于国民党政府执行    政策,东北三省沦陷。
2.    年  月  日,      、       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抗日。此为        ,又称        。
3.中国共产党从      出发,提出      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并派      到西安谈判。在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下,蒋介石被迫接受            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        基本结束,促进了        局面的出现。
【问题探究】
日本侵略军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对日寇的进攻实行什么政策?造成什么后果?国民党内部爱国人士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以及和平解决所起的历史作用有哪些?
【例题精析】
例1.(2007山西)“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这一历史现象曾经发生在 ( )
A.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东地区 D.台湾地区
【解析】答案B。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东北人民开始了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故选B项。
例2. (2008陕西)在民族危亡关头,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发动西安事变,立下了不朽功勋。下列选项中,对他们评价准确的是( )
A.“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 B.“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C.“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D.“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始先基”
【解析】答案A。B项是戚继光的诗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6 课内容),C项是皖南事变后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刊登的抨击国民党顽固派的句子,D项是郑成功的诗句。故选A项。
【目标检测】
1.每年的9月18日晚,东北沈阳总要响起长长的警报声。这是为了让人们记住哪一国耻( )
A.火烧圆明园 B.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2.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 )
A.甲午中日战争 B.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C.九一八事变 D.西安事变
3.漫画“东北军脚上的镣铐”形象的揭示了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我国就丧失了一百多万平方千米河山的主要原因是 ( )
A.日军突然发动袭击
B.英美等国纵容日本侵华
C.抗日义勇军力量弱小
D.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
4.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你看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 ( )
A.国民党发动内战,人民无法安居乐业。 B.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人民四处逃亡。
C.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威胁我国东北地区。 D.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东北,人民流离失所。
5.日本在东北建立伪满州国,其都城设在 ( )
A.北京 B.南京 C.上海 D.长春
6.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组织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其主要领导人是 ( )
A.贺龙 B.陈毅 C.叶挺 D.杨靖宇
7.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各界的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北平、上海等地纷纷建立抗日救国会
B.工商界提出对日经济绝交、开展抵制日货运动
C.南京等地学生举行抗日大示威,声讨日军罪行
D.未撤走的东北军和东北民众组织了抗日游击队
8.1936年导致国民党内部不断分化的原因有 ( )
①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加剧 ②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③日本帝国主义的挑拔离间 ④内部为了夺取领导权产生了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张学良和西北军将领杨虎城接受的主张 ( )
A.杀蒋抗日 B.发动起义,投奔共产党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不再“剿共”
10. “西安事变,张无忌,杨不悔”有人曾用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人物来诠释历史。这里的“张无忌和杨不悔”指的是 ( )
①张作霖②张学良③杨靖宇④杨虎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 “对于50岁以上的中国人来说,张学良就象一个活的影子,没有人不知道他。在近代史上,如果要弄一个十大风云人物排行榜,张学良必可名列前茅。“人民之所以深切怀念张学良,是因为他是中华民族的功臣,是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的真挚的朋友……”张学良一生中最重要的功绩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
A.四一二政变 B.华北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一五政变
12.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是 ( )
A.张、杨为了争夺国民党的领导权 B.张学良只想打回东北去
C.张学良、杨虎城为了逼蒋抗日 D.张、杨想投靠红军
13.西安事变后,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被派往西安调停的主要中共代表是 (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王若飞 D.王稼祥
14.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放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 )
A.支持张、杨的爱国行动 B.维护工农利益
C.执行共产国际的指示 D.维护全民族的利益
15.西安事变中,蒋介石被迫接受的条件有 ( )
①停止内战 ②建立联合政府 ③联合红军抗日 ④到延安与毛泽东会谈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6.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
①是多方面协商的结果 ②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③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的基本结束 ④有利于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的到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7.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初步实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 )
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导地位 B.中共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杨虎城、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 D.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18.阅读下列图片材料:
右图一是中共参与西安事变谈判的代表(右起):周恩来、叶剑英、秦邦宪
右图二是,要求他停止对西安的军事进攻。
观察上图并请回答:
(1)蒋介石的手令是西安事变发生的第___天写的。
(2)这次事变是由张学良、_________两位爱国将领发起,目的是为使蒋介石接受他们早已提出的停止内战、_________主张。
(3)周恩来后来称张学良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最主要的原因是:
A.抓住了中国共产党的老对手蒋介石
B.邀请中国共产党参加谈判
C.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和内战的基本结束
D.避免了新的内战
(4)根据所学知识,你觉得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起关键作用的是哪一方?
(5)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当时的时局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19.阅读下列材料
(1931年9月)18日夜,弯月挂起,高粱地黑压压一片;疏星点点,长空欲坠。岛本大队中岛中队的河本末守中尉,以巡视铁路为名,率领部下数名向柳条沟(湖)方向走去。一边从侧面观察北大营的兵营,一边选了离兵营约800米往南去的地点。在这里,河本亲自把骑兵用的小型炸药安放在铁轨下,并点了火。……“轰”的一声,炸断的铁轨和枕木向四处飞散。 ——日本关东军参谋花谷正回忆
请回答:
(1)这份当年日军的回忆录是对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哪一历史事件的回忆
(2)这个事件的真相是怎样的
(3)面对日本的挑衅,当时的中国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质疑反思】
【目标检测】1.B 2.C 3.D 4.D 5.D 6.D 7.B 8.A 9.C 10.D 11.C 12.C 13.B 14.D 15.C 16.D 17.A
18、(1)五天 (2)张学良 杨虎城 一致抗日 (3)C (4)中国共产党(5)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
19、 方法点拨:通过回忆学习的九一八事变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就可以正确解答以上三个问题。
(1)九一八事变。(2)侵华日军经过精心策划,有预谋地炸毁了沈阳附近柳条湖的一段铁路,并以此为借口,发动侵华事变。(3)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