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1.2《买文具》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
摘录
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
果的实际意义做出解释。
教材
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以及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在第一课中学生学习了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本课通过买文具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眼晴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促进学生去主动探究知识,探索出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思维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学情
分析
在《小熊购物》中学生学习了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掌握了提取关键信息、画图分析数量关系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本节课时,可以适当放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明确除加、除减的运算
顺序,最后对运算顺序进行总结,加深学生的印象。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发展了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
目标
1.结合解决“买文具”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先算除法,再算加减”解决两步运算问题的合理性。
2.理解并掌握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3.进一步学习借助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会解决除加、减两步运算的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
重点
能正确计算除加、除减混合运算。
学习
难点
理解并掌握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评价
任务
1.结合买文具的情境,让学生根据信息画出直观图,理解要求一共需要多少元、便宜多少元,必须知道相关的1个本子多少钱,并让学生在列式计算中说出每一步表示的含义。
(达成学习目标1、2)
2.在分析交流、巩固练习、归纳总结的过程中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达成学习目标3)
教、
学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
教师的教
学生的学
每日一练
脱式计算。
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6+26
85-7×8
1.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乘加、乘减计算的两步混合运算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新知探究
激趣导入
出示“买文具”主题图。
开学啦,文具店里可真热闹啊,如果是你,你想买什么呢?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教师灵活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买文具》(板书课题)
新知探究
学习任务一:画一画,算一算,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除加混合运算)
1.筛选有用的信息。
(将解决这个问题所需的信息找出来,与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2.独立解决问题。
(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问题,可以在练习本上画一画图,再看图找数量关系,根据自己所画的图列出算式)
3.组内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
全班交流。
根据回答追问:18÷3求的是什么?哪部分图可以用18÷3表示?6+4求的是什么?哪部分图可以用算式6+4表示?
追问: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如果把这个算式改成
4+18÷3可以吗?应该怎样算?
小结:综合算式中既有除法,又有加法,计算时要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学习任务二:说一说,填一填,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除减混合运算。)
1.理解题意。
算术本的售价是怎样描述的?你看懂了吗?
2.独立解决问题。
3.展示交流。
质疑:为什么先算10÷5?为什么“3-”写在10÷5的前面?
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如何计算呢?
小结: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除法,计算时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活动三:辩一辩,说一说,哪种做法对?
1.课件出示算式:3×5+8和25-20÷5。
2.集体交流,展示计算过程,对比纠正错误的算法。
3.讨论:
除加、除减算式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在计算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小结:算式中既有加减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不参加运算的部分要抄下来,等号前后应该相等。
学生各抒己见:根据自己想买的物品提出问题并解答。
学生独立提取信息,指名汇报:
英文本每本4元,作文本3本一共18元。
独立完成,有困难看书,也可以和小组成员交流再完成。
组内成员交流自己的想法,尽量让大家看懂听懂。其余成员质疑补充。
预设:
方法一:
直接画图解决问题。
方法二:
18÷3=6(元)
6+4=10(元)
方法三:
18÷3+4
讨论:
原价每本5元和现价5本10元的含义
独立试做。
预设:
方法一:
10÷5=2(元)
3-2=1(元)
方法二:
3-10÷5
=3-2
=1(元)
1.独立计算。
2.集体交流纠错。
3.观察算式特点,归纳总结。
巩固拓展
基础题:
1.完成教材第6页第1题。(引导学生仔细读题,理解题意,逐一解决问题)
2.完成教材第6页第2题。(请学生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进行计算,最后集体订正)
拓展题:
调查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也可以用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法的方法解决,做好记录,与同学分享或做一张数学小报。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存在的问题,并交流纠正。
学生课后进行调查完成。
评价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学生畅谈。
预设:
1.我会解决除加混合运算的应用题了。
2.计算除加混合运算时要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板书设计
买文具(一)
——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应用题
笑笑买一本作文本和一本
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
英文本,一共需要多少钱?
便宜多少元?
分步: 10÷5=2(元)
3-2=1(元)
综合算式:3-10÷5
18÷3+4
4+18÷3
=3-2
=6+4
=4+6
=1(元)
=10(元)
=10(元)
答:一共需要10元钱。
答:现价比原价便宜1元钱。
第二课时
环节
教师的教
学生的学
每日
一练
脱式计算。
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2+18÷9
6×4-16
1.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新知
探究
谈话导入: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买过的某种商品过一段时间会打折销售或降价处理,让人觉得当初买贵了。淘气同学也遇到了同样的状况,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探究新知:
学习任务一:淘气买的钢笔比现在文具店里的钢笔每支贵多少元?
1.观察情境图,说说“原价每支5元”
和“现价4支12元”表示的意思。
2.根据问题筛选有用的信息。要解决“淘气买的钢笔比现在文具店里的钢笔每支贵多少元”,需要知道哪些信息?将筛选出的信息与要解决的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3.集体交流,总结方法。
(引导学生说出先算“淘气买的钢笔每支多少元”的理由)
解决“淘气买的钢笔比现在文具店里的钢笔每支贵多少元”这个问题时,应该先求什么?为什么这样算?
16÷2和8-7分别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算式每一步表示的实际含义)
学习任务二:结合情境图说说下面算式的意思,并算一算。
3×7+12和5-12÷4。
1.任意选择一个算式,结合买笔的情境,说明每一步表示的意思,再说说运算顺序。
(引导汇报方法:3×7在情境图中表示什么?12表示什么?你能完整地说出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吗?
)
2.在练习本上计算这几道题,(教师巡视,提示学生注意运算顺序及书写格式,也可以请几位同学到前面板演。)
小结:当我们面对众多的数学信息时,不要着急,要根据题意筛选出有用的信息,再解决问题。
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学生观察,指名汇报。
预设:
学生根据问题筛选出以下信息:淘气上次买了2支钢笔,花了16元;现在文具店里的钢笔每支7元。
生结合前几课的学习经验独立画图列式解决。
预设:
方法一:
分步计算:
16÷2=8(元)
8-7=1(元)
方法二:
列综合算式。
16÷2-7
=8-7
=1(元)
1.小组合作交流,组内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相互学习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2.指名汇报讨论结果,说一说想法与理由。其他小组可以赞成,可以质疑,进行辩论。
预设:
生1:
3×7+12表示买3支钢笔和4支自动铅笔一共需要多少钱?应该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生2:5-12÷4表示每支自动铅笔的原价比现价贵多少钱?应该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学生自由表达,意思对即可。
巩固
拓展
基础题:
1.独立完成教材第7页第3题。先说一说每个算式的意思,再进行计算。
2.独立完成教材第7页第4题。说一说错在哪,应该怎样算。
拓展题:
独立完成教材第7页第6题。说一说先算什么,为什么这样算?
解释算式含义,加深对运算顺序及合理性的理解。
巩固强化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加深对混合运算问题的理解和应用。
板书
设计
买文具(二)
——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应用题
淘气买的钢笔比现在文具店里的钢笔每支贵多少元?
多(大数)
-
少(小数)
=相差数
总价÷数量
7元
16÷2
综合算式:16÷2-7
=8-7
=1(元)
答:淘气买的钢笔比现在文具店里的钢笔每支贵1元。
课后反思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