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2.1《看一看(一)》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
摘录
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材
分析
本单元内容主要是在一年级下册初步学习,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简单物体的基础上,拓展到观察一个物体,最多可
以看到三个面,从相对位置观察物体以及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的相互关系,进一步积累观察物体的直观经验,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情
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有观察物体的一些经验,由从两个方向观察简单的物体发展到从三个方向观察物体,进一步拓展学生观察物体的空间经验、空间观念。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学习
目标
1.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
2.能正确辨认从物体的正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到的形状,能简单描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观察结果,每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积累观察物体的活动经验。
3.在想象、推理、观察、验证的活动中,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初步发展合情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学习
重点
能结合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学习
难点
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评价
任务
1.明确观察位置,通过想象、观察判断、模拟主题图,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看到的面数也不一样,最多看到三个面。(达成学习目标1、2)
2.在想象、推理、观察、验证(模拟图)的活动中,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抓住被观察物体各部分的特征进行判断。(达成目标3)
教、
学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体盒子、小熊玩偶。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的教
学生的学
每日一练
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计算。
50-5×8
5-8÷4
100-75+25
4×7+22
1.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
新知
探究
一、问题导入
课前教师准备一个长方体纸箱,每个面用数字标号。
你知道有关长方体的知识吗?
从你的位置能看到长方体的几个面呢?
淘气、笑笑和妙想也在观察长方体纸箱,让我们一块去看看吧!
二、探究新知
学习任务一:探索不同位置观察,看到的结果不同。
教师出示情境图。
1.下面的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想一想,连一连。
2.笑笑、淘气、妙想分别看到的是哪一幅图,再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3.淘气从上面观察,只看到一个面;笑笑从左面观察,能看到两个面;妙想从右前方观察,能看到三个面。淘气、笑笑、妙想观察长方体的位置不同,观察到的结果怎么样?
小结: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结果不同。
学习任务二:探索同一位置观察,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1.老师给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一个长方体纸盒,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手中的长方体纸盒,和组内同学说说在你的位置看到了几个面,再换几个位置你又看到了几个面。
2.刚才有人看到一个面,有人看到两个面,还有人看到三个面,同学们最多是不是就只看到了三个面?现在你有没有什么问题想问问老师和同学呢?
为什么每次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小结:站在不同位置,每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学习任务三:相对位置观察一个物体。
1.看到淘气、笑笑、妙想观察的这样热闹,奇思也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一起来观察。(出示课件)这四名同学正在观察一个小熊,那么他们分别从哪个位置观察小熊的呢?
2.请同学们模仿图中四位同学坐的位置来观察小熊,注意以上我们所说的模拟观察所注意的四点,在你所看到的图的下面画“√”。
奇思所看到的小熊的嘴巴在哪边?(教师拍照,在展台上展示)
请同学们把四名同学的名字分别写在所观察到的小熊的下面。
以上同学不但把观察的结果告诉了大家,很准确,而且把其中分析的过程讲清楚了。
3.通过刚才的观察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以上我们所用模拟观察的方法叫“模拟观察法”。
小结:从相对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面正好是相反的。
预设:
生:长方体有六个面。
预设:
生1:我能看到长方体的一个面,我看到了3号面。
生2:我能看到长方体的两个面,我看到了2号面和5号面。
生3:我能看到长方体的三个面,我看到了1号面、3号面和6号面。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13页的连一连。
2.教师组织学生汇报。
预设:
生1:淘气从上面观察,只看到一个面,所以淘气和第一幅图连线。
生2:笑笑从左面观察,能看到两个面,所以笑笑和第二幅图连线。
生3:妙想从右前方观察,能看到三个面,所以妙想和第三幅图连线。
观察长方体的位置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也不同。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汇报。
预设:
生1:我看到了1个面。
生2:我看到了3个面。
生3:我看到了2个面。
生4:我看到了3个面。
生5:我看到了3个面。
预设:
如果你看到了纸盒的上面,就一定看不到它的下面;看到前面,就一定看不到后面;看到左面,就一定看不到右面。纸盒一共有六个面,像妙想那样,她看到了纸盒的三个面,她就一定看不到与这三个面相对的另外三个面。所以我就知道了每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预设:
分别从小熊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来观察的。
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生1:妙想从前面看到小熊的眼睛、鼻子、耳朵、嘴。
生2:笑笑从后面看到小熊的后脑勺和耳朵的后面。
生3:奇思能看到小熊的嘴巴、眼睛、胳膊、耳朵。
生4:左边的。
生5:淘气看到的与奇思相反,小熊的嘴巴在右边。
从相对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面正好是相反的。
巩固
拓展
基础题:
完成课本第14页“练一练”第1、2、3、4题。
拓展题:
练习册快乐提能力。
1.学生独立完成。
2.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说一说你的分析过程。
评价
总结
这节课你是怎样观察物体的?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
站在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不同,每次最多能看到3个面。
从相对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正好相反。
板书设计
看一看(一)
猜想——推理——观察——验证
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不同,每次最多能看到3个面。
从相对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正好相反。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