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常见的酸、碱、盐单元评价检测 B 试卷 2021-2022学年粤教版化学九年级(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章 常见的酸、碱、盐单元评价检测 B 试卷 2021-2022学年粤教版化学九年级(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20 23:33:56

文档简介

单元评价检测(八)B(第八章)
(60分钟 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a—40 Ba—137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0·凉山州中考)今年是凉山州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目前正是烤烟、紫洋芋、荞麦、燕麦等农作物生长的旺盛期,急需施肥,某村扶贫工作组为村民送来了一批化肥。下列不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
            
            
            
A.CO(NH2)2
B.KNO3
C.KH2PO4
D.(NH4)2HPO4
2.(2020·临沂中考)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食物
苹果汁
西瓜汁
牛奶
鸡蛋清
pH
2.9
5.8
6.4
7.6
A.牛奶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pH变大
B.西瓜汁比苹果汁酸性强
C.鸡蛋清和牛奶都显碱性
D.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少饮苹果汁
3.
(2020·株洲中考)存放药品时,某化学实验员不小心将药品标签撕去了一部分(如图),根据所学知识,你判断该药品一定不是
(
)
A.碱
B.盐
C.氧化物
D.酸
4.在M+H2SO4(稀)Fe2(SO4)3+N(M、N分别代表一种物质)反应中,M
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
)
①Fe ②Fe2O3 ③Fe(OH)3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全部
5.根据初中化学所学知识判断,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
A.HCl→AgCl
B.NaOH→Fe(OH)3
C.CuSO4→CuCl2
D.KNO3→NaNO3
6.
(2020·眉山中考)已知,常温下氯化钠、氯化钡的水溶液呈中性,向含有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过量的X,溶液pH与滴入X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X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
)
A.NaOH溶液
B.H2O
C.AgNO3溶液
D.Na2CO3溶液
7.(2020·苏州中考)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N、S、N
B.H+、Ba2+、OH-
C.Fe2+、Na+、OH-
D.Ca2+、Cl-、C
8.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
A.某固体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能使酚酞变红色的物质一定是碱
C.测定溶液的pH时,如果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测定结果一定偏大
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
9.(2021·福州质检)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除杂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B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通入氧气后点燃
C
分离MgCl2、NaCl固体混合物
依次加入水和适量Ca(OH)2溶液,过滤后向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再蒸发两种溶液得到固体
D
鉴别CaCO3、NaCl、NaOH、CuSO4四种固体
分别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观察现象
10.
(2020·福建中考)将一定浓度的稀盐酸、稀硫酸分别加入装有等质量CaCO3粉末的容器中,相同条件下测得两者产生的CO2体积(V)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0~300
s内,两个容器内溶液的pH均逐渐增大
B.0~100
s内,反应Ⅰ、Ⅱ生成CO2的速率均先慢后快
C.反应Ⅱ中,0~100
s内产生的CO2体积比100~200
s内的少5a
mL
D.实验室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与CaCO3粉末反应制备CO2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0分)
本卷共8题,共70分。
11.(6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A硝酸钾、B纯碱、C硫酸、D盐酸、E熟石灰、F石灰石这六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字母代号填空。
(1)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
;?
(2)铅蓄电池中含有的酸是
;?
(3)侯氏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是
;?
(4)农田施用的复合肥是
;?
(5)可用作补钙剂的是
;?
(6)能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12.
(7分)(2020·德州中考改编)综合复习时,同学们又来到化学实验室进行实验,加强对酸的化学性质的整体认识。他们将适量的稀盐酸分别滴到六支试管中进行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提示: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1)上述六支试管中有气泡产生的是
(填序号),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只写出一个)。?
(2)能证明“C试管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
。?
(3)有一支试管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
。?
13.(10分)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开展探究实验。
【实验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如图甲,钟罩内体积进行6等分,实验前液面停留在刻度“1”处)
(1)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冷却后,钟罩内液面高度低于刻度“2”,可能的原因是
(写一条)。?
【实验2】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3)用图乙装置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现象是
。?
(4)用图丙装置实验,测得三颈烧瓶内气压变化情况如图。
①首先注入瓶中的药品是
(填“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②ab段压强变大,原因是
。?
③对比曲线中
段和
段,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14.(8分)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工业上以粗盐为原料制取精盐,其生产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操作a、b、c中均含同一操作,其名称是
。?
(2)将足量稀盐酸加入溶液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任写一个)
。?
(3)在蒸发操作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在蒸发过程中,当观察到
时,就停止加热。?
(4)如果称量Ⅰ中称得粗盐的质量为5
g,称量Ⅱ中称得粗盐的质量为5.1
g,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多选少选均不给分)?
A.精盐的产率一定为98.4%
B.精盐的产率一定为102%
C.蒸发操作中可能有水分没有蒸干
D.溶解操作中可能有粗盐没有溶解
E.除杂质过程中有NaCl生成
15.
(10分)(2020·福建中考)“铜的循环”如图所示。其中,箭号表示能一步实现的物质转化方向,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1)若反应①为3Cu+8HNO3(稀)3Cu(NO3)2+4H2O+2NO↑,
预测该反应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写一个)。?
(2)反应②中,X的化学式是
(写一个)。?
(3)Y是黑色固体,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利用反应⑤的转化原理,除去FeSO4溶液中的少量CuSO4。需要的药品和分离方法分别是

。?
(5)已知:同一化学反应中,若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必有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铜曝露在空气中生成铜锈【主要成分为Cu2(OH)2CO3】的过程中,空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是
。?
16.(9分)在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后,同学们利用已学知识,对稀硫酸与下表中的四种化合物的溶液之间能否发生反应作出判断,并进行实验验证:
物质
NaOH溶液
NaCl溶液
K2CO3溶液
Ba(NO3)2溶液
能否反应

不能


实验现象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产生气泡
产生白色沉淀
(1)判断NaOH溶液与稀硫酸能发生反应的依据是生成物中有
生成。?
【提出问题】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反应,如何设计实验进行证明?
【设计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向少量稀硫酸中逐滴加入过量NaOH溶液,并进行了如下分组实验:
组号
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
用pH试纸测定实验前后溶液的pH
pH由1变至9
能反应
2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Ba(NO3)2溶液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不能反应
3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K2CO3溶液
能反应
(2)若开始时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则测得的稀硫酸的pH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请你判断第2小组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4)第3小组的实验现象为
。?
【实验结论】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反应,我们可以分析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从多个角度设计实验进行证明。
【实验反思】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再向其中加入
,有气泡产生,即可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
【拓展提升】稀硫酸与NaCl溶液不能发生反应,请你设计实验进行证明
(写出实验操作与现象)。?
17.(14分)学习了酸、碱、盐的相关知识后,某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实验一:验证酸、碱、盐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硫酸与碳酸钠能发生化学反应,小明做了如图所示实验,观察到试管中的现象为
,则证明两种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硫酸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化学反应,小刚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预期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硫酸中并振荡
溶液呈无色
硫酸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化学反应
步骤二:向步骤一所得无色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溶液呈无色
请你评价小刚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
(反思提高)证明无色溶液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有很多,请你举出一个通过生成沉淀来证明发生化学反应的实例
(只要求写出两种反应物)。?
实验二:利用酸、碱溶于水放热的性质探究燃烧条件。
(进行实验)如图一所示,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滴水之前白磷不燃烧,滴水之后白磷燃烧。由此可推出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拓展延伸)有同学想利用图一装置,并且将部分药品进行更换(如图二所示),来探究燃烧条件,你认为此实验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
18.(6分)学习小组测定某工业废水中
H2SO4
的含量。取100
g废水于烧杯中,加入200
g
B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得到253.4
g溶液。(H2SO4+BaCl2BaSO4↓+2HCl)(可溶性杂质不参加反应,过滤后滤液的损失忽略不计)
(1)充分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g;?
(2)该工业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PAGE单元评价检测(八)B(第八章)
(60分钟 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a—40 Ba—137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0·凉山州中考)今年是凉山州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目前正是烤烟、紫洋芋、荞麦、燕麦等农作物生长的旺盛期,急需施肥,某村扶贫工作组为村民送来了一批化肥。下列不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
            
            
            
A.CO(NH2)2
B.KNO3
C.KH2PO4
D.(NH4)2HPO4
2.(2020·临沂中考)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食物
苹果汁
西瓜汁
牛奶
鸡蛋清
pH
2.9
5.8
6.4
7.6
A.牛奶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pH变大
B.西瓜汁比苹果汁酸性强
C.鸡蛋清和牛奶都显碱性
D.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少饮苹果汁
3.
(2020·株洲中考)存放药品时,某化学实验员不小心将药品标签撕去了一部分(如图),根据所学知识,你判断该药品一定不是
(D)
A.碱
B.盐
C.氧化物
D.酸
4.在M+H2SO4(稀)Fe2(SO4)3+N(M、N分别代表一种物质)反应中,M
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B)
①Fe ②Fe2O3 ③Fe(OH)3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全部
5.根据初中化学所学知识判断,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D)
A.HCl→AgCl
B.NaOH→Fe(OH)3
C.CuSO4→CuCl2
D.KNO3→NaNO3
6.
(2020·眉山中考)已知,常温下氯化钠、氯化钡的水溶液呈中性,向含有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过量的X,溶液pH与滴入X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X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D)
A.NaOH溶液
B.H2O
C.AgNO3溶液
D.Na2CO3溶液
7.(2020·苏州中考)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A.N、S、N
B.H+、Ba2+、OH-
C.Fe2+、Na+、OH-
D.Ca2+、Cl-、C
8.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D)
A.某固体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能使酚酞变红色的物质一定是碱
C.测定溶液的pH时,如果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测定结果一定偏大
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
9.(2021·福州质检)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除杂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D)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B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通入氧气后点燃
C
分离MgCl2、NaCl固体混合物
依次加入水和适量Ca(OH)2溶液,过滤后向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再蒸发两种溶液得到固体
D
鉴别CaCO3、NaCl、NaOH、CuSO4四种固体
分别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观察现象
10.
(2020·福建中考)将一定浓度的稀盐酸、稀硫酸分别加入装有等质量CaCO3粉末的容器中,相同条件下测得两者产生的CO2体积(V)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C)
A.0~300
s内,两个容器内溶液的pH均逐渐增大
B.0~100
s内,反应Ⅰ、Ⅱ生成CO2的速率均先慢后快
C.反应Ⅱ中,0~100
s内产生的CO2体积比100~200
s内的少5a
mL
D.实验室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与CaCO3粉末反应制备CO2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0分)
本卷共8题,共70分。
11.(6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A硝酸钾、B纯碱、C硫酸、D盐酸、E熟石灰、F石灰石这六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字母代号填空。
(1)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 D ;?
(2)铅蓄电池中含有的酸是 C ;?
(3)侯氏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是 B ;?
(4)农田施用的复合肥是 A ;?
(5)可用作补钙剂的是 F ;?
(6)能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E 。?
12.
(7分)(2020·德州中考改编)综合复习时,同学们又来到化学实验室进行实验,加强对酸的化学性质的整体认识。他们将适量的稀盐酸分别滴到六支试管中进行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提示: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1)上述六支试管中有气泡产生的是 BD (填序号),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2HClMgCl2+H2↑(或NaHCO3+HClNaCl+CO2↑+H2O) (只写出一个)。?
(2)能证明“C试管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
(3)有一支试管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位于氢后面,所以不与稀盐酸反应 。?
13.(10分)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开展探究实验。
【实验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如图甲,钟罩内体积进行6等分,实验前液面停留在刻度“1”处)
(1)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CO2+2NaOHNa2CO3+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冷却后,钟罩内液面高度低于刻度“2”,可能的原因是 氧气浓度过低时,蜡烛熄灭,氧气未被充分消耗完毕 (写一条)。?
【实验2】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3)用图乙装置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现象是 a液面上升高度大于b 。?
(4)用图丙装置实验,测得三颈烧瓶内气压变化情况如图。
①首先注入瓶中的药品是 水 (填“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②ab段压强变大,原因是 注入水速度过快,二氧化碳未充分溶解,造成气体体积变小,压强增大 。?
③对比曲线中 bc 段和 de 段,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14.(8分)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工业上以粗盐为原料制取精盐,其生产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操作a、b、c中均含同一操作,其名称是 过滤 。?
(2)将足量稀盐酸加入溶液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任写一个) NaOH+HClNaCl+H2O(或Na2CO3+2HCl2NaCl+CO2↑+H2O) 。?
(3)在蒸发操作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使液体受热均匀或防止液体外溅 。在蒸发过程中,当观察到 出现较多固体 时,就停止加热。?
(4)如果称量Ⅰ中称得粗盐的质量为5
g,称量Ⅱ中称得粗盐的质量为5.1
g,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C、E 。(多选少选均不给分)?
A.精盐的产率一定为98.4%
B.精盐的产率一定为102%
C.蒸发操作中可能有水分没有蒸干
D.溶解操作中可能有粗盐没有溶解
E.除杂质过程中有NaCl生成
15.
(10分)(2020·福建中考)“铜的循环”如图所示。其中,箭号表示能一步实现的物质转化方向,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1)若反应①为3Cu+8HNO3(稀)3Cu(NO3)2+4H2O+2NO↑,
预测该反应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有气泡产生(或“溶液变为蓝色”“铜片变小”“铜片溶解”等其他合理答案) (写一个)。?
(2)反应②中,X的化学式是 NaOH(或其他合理答案) (写一个)。?
(3)Y是黑色固体,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CuO+H2SO4CuSO4+H2O 。?
(4)利用反应⑤的转化原理,除去FeSO4溶液中的少量CuSO4。需要的药品和分离方法分别是 铁粉 、 过滤 。?
(5)已知:同一化学反应中,若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必有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铜曝露在空气中生成铜锈【主要成分为Cu2(OH)2CO3】的过程中,空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是 O2、H2O、CO2(或“氧气、水、二氧化碳”) 。?
16.(9分)在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后,同学们利用已学知识,对稀硫酸与下表中的四种化合物的溶液之间能否发生反应作出判断,并进行实验验证:
物质
NaOH溶液
NaCl溶液
K2CO3溶液
Ba(NO3)2溶液
能否反应

不能


实验现象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产生气泡
产生白色沉淀
(1)判断NaOH溶液与稀硫酸能发生反应的依据是生成物中有 硫酸钠 生成。?
【提出问题】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反应,如何设计实验进行证明?
【设计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向少量稀硫酸中逐滴加入过量NaOH溶液,并进行了如下分组实验:
组号
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
用pH试纸测定实验前后溶液的pH
pH由1变至9
能反应
2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Ba(NO3)2溶液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不能反应
3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K2CO3溶液
能反应
(2)若开始时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则测得的稀硫酸的pH将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请你判断第2小组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不正确,硫酸钠也可以与硝酸钡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 。?
(4)第3小组的实验现象为 无明显现象 。?
【实验结论】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反应,我们可以分析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从多个角度设计实验进行证明。
【实验反思】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再向其中加入 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即可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
【拓展提升】稀硫酸与NaCl溶液不能发生反应,请你设计实验进行证明 取混合后溶液,加入少量碳酸钠,有气泡产生,然后再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固体产生 (写出实验操作与现象)。?
17.(14分)学习了酸、碱、盐的相关知识后,某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实验一:验证酸、碱、盐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硫酸与碳酸钠能发生化学反应,小明做了如图所示实验,观察到试管中的现象为 产生气泡 ,则证明两种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硫酸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化学反应,小刚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预期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硫酸中并振荡
溶液呈无色
硫酸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化学反应
步骤二:向步骤一所得无色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溶液呈无色
请你评价小刚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此方案可行,滴加酚酞溶液后溶液仍然为无色,说明溶液中氢氧化钠消失了,进而说明了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
(反思提高)证明无色溶液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有很多,请你举出一个通过生成沉淀来证明发生化学反应的实例 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 (只要求写出两种反应物)。?
实验二:利用酸、碱溶于水放热的性质探究燃烧条件。
(进行实验)如图一所示,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滴水之前白磷不燃烧,滴水之后白磷燃烧。由此可推出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P+5O22P2O5 。?
(拓展延伸)有同学想利用图一装置,并且将部分药品进行更换(如图二所示),来探究燃烧条件,你认为此实验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不可行,因为浓硫酸稀释后会与铁槽发生反应产生H2,可能发生爆炸 。?
18.(6分)学习小组测定某工业废水中
H2SO4
的含量。取100
g废水于烧杯中,加入200
g
B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得到253.4
g溶液。(H2SO4+BaCl2BaSO4↓+2HCl)(可溶性杂质不参加反应,过滤后滤液的损失忽略不计)
(1)充分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46.6 g;?
(2)该工业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参加反应硫酸的质量为x
H2SO4+BaCl2BaSO4↓+2HCl
98
233
x
46.6
g
=
x=19.6
g
该工业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00%=19.6%。
答:该工业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9.6%。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