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评价检测(二)A(第二章)
(60分钟 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c”代表的是
(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植树造林、种草,可以保护空气
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78%
C.氮气在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
D.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3.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
A.CuO
B.NaOH
C.KMnO4
D.H2SO3
4.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
)
A.铜
B.水
C.氯化钠
D.二氧化碳
5.(2020·临沂中考)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
A.氢气球在高空膨胀——分子体积变大
B.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水和过氧化氢性质不同——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D.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6.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
B.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C.水分子很小,在化学变化中不可以再分
D.水是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
7.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若x=17,则该粒子符号为Cl-
B.若x=18,则该粒子是原子
C.若x=19,则该粒子是阳离子
D.若x=20,则该粒子是由一个原子得到两个电子而形成
8.钪(Sc)是一种“工业的维生素”。图为钪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钪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钪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1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10
D.钪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
9.下列有关物质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相同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
D.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纵列,18个横行
10.(2021·南平质检)如图1利用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中的红磷使之燃烧至熄灭,待装置完全冷却后,将装满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用激光笔照射,白磷被点燃。图2曲线表示实验过程中瓶内氧气浓度变化情况(注:红磷、白磷均有剩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激光笔照射的作用是提供热量,蒸馏水只吸收热量
B.A→B→C表示红磷燃烧,至C点时燃烧最旺
C.D→E白磷燃烧至熄灭,装置内氧气被完全消耗
D.该实验说明白磷能在氧气浓度较低的情况下燃烧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0分)
本卷共8题,共70分。
11.(10分)(2021·漳州质检)建立“宏观-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硒元素被科学家称为“抗癌之王”,科学界研究发现血硒水平的高低与癌的发生息息相关。如图一是硒元素的相关信息:硒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
。?
(2)如图二,Na、Mg、Al三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对于Na、Mg、Al三种元素来说,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反而越小,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越大,Na、Mg、Al三种原子失电子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3)如图三所示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转换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的过程。由图得到启示,请用微观的观点解释化学变化的实质
。?
12.(7分)(1)科学研究证实,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请你填写构成下列物质的微粒名称。
①体温计中的汞是由
构成的。?
②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二氧化碳)是由
构成的。?
③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晶体是由
构成的。?
(2)我国早期的化学著作《化学鉴原》(1871年)中把一种元素翻译为“矽(xi)”。
该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占第二位,现在这种“矽”元素的名称为
。?
A.硅
B.硒
C.锡
D.氧
(3)
小明利用12种元素制作了一张如图所示的“元素钟面”。
①钟面上的这些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不同。?
②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或“失”)电子,形成镁离子
(填符号)。?
③在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和镁元素位于
(填字母标号)。?
A.同一周期
B.不同周期
C.同一族
D.不同族
13.(5分)如图表示物质分类和转化关系,请用物质类别、变化类型(“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和具体物质序号填空。(注意:示例选择从以下A、B、C、D四种物质中选择,把所有属于该类的选上)
物质类别:①
,②
; 变化类型:③
; 实例物质序号:④
,⑤
。?
A.氯化钠
B.液氧
C.天然水
D.冰水
14.(14分)(2021·三平质检)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
(1)从分类角度:空气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从微观角度: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
①用“”可表示的微粒是
(填名称)。?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他成分忽略不计,图中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
(填标号)。?
(3)从变化角度:
已知:常压下,氮气沸点-196
℃,氧气沸点-183
℃。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
。?
将该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液态物质剩余约体积,其主要成分是
。?
(4)从环保角度: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是
(填标号)。?
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B.推广使用电动汽车代替燃油车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15.(6分)(2020·呼和浩特中考)如图1中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D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1)若B表示原子,则x=
。?
(2)A、C表示的微粒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
(3)钛广泛应用于航空、宇航以及医学上。D是钛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通过信息可知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科学家对于测定相对原子质量作出卓越贡献的是
(填字母)。?
16.(8分)(2020·东营中考)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ⅠA
0
1
1
H1.008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He4.003
2
3
Li6.941
4
Be9.012
5
B10.81
6
C12.01
7
N14.01
8
O16.00
9
F19.00
10
Ne20.18
3
11
Na22.99
12
Mg24.31
13
Al26.98
14
Si28.09
15
P30.97
16
S32.06
17
Cl35.45
18
Ar39.95
(1)写出空气中含量最多元素的符号
。?
(2)
如图是A、B、C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序号),A粒子与第二周期
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
(3)第8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第
号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4)关于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填序号)。?
A.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没有什么差别
B.由于原子的质量太小,使用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C.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D.采用相对原子质量后,就增大了原子的质量
17.(8分)(2021·古田质检)实验课上,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完成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并实时测定了实验装置(如图1)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三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
(1)Y曲线表示的是
(填“温度”或“氧气的浓度”)?
(2)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
测量项目
实验前
实验后
烧杯中水的体积
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
瓶中剩余气体的体积
体积/mL
80.0
61.0
81.0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3)若用蜡烛代替红磷完成该实验,你觉得是否可行
,理由是
;?
(4)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
。?
18.(12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探究分子的性质,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图一实验说明分子的性质是
。?
②图二实验中B烧杯中液体变成红色,说明分子的性质是
。?
(2)进一步探究分子性质与分子质量的关系(浓盐酸中含氯化氢,其分子的质量大于氨分子的质量)。实验设计如图三:
图三实验过程中,A处白烟较多较浓。请回答分子性质与分子质量的关系是
。?
(3)请从微观的角度回答:
①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干得快,原因是
。?
②由图四可知,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③由图五可知,水的分解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
PAGE单元评价检测(二)A(第二章)
(60分钟 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c”代表的是
(A)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A.植树造林、种草,可以保护空气
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78%
C.氮气在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
D.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3.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
A.CuO
B.NaOH
C.KMnO4
D.H2SO3
4.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
A.铜
B.水
C.氯化钠
D.二氧化碳
5.(2020·临沂中考)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
A.氢气球在高空膨胀——分子体积变大
B.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水和过氧化氢性质不同——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D.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6.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
B.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C.水分子很小,在化学变化中不可以再分
D.水是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
7.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若x=17,则该粒子符号为Cl-
B.若x=18,则该粒子是原子
C.若x=19,则该粒子是阳离子
D.若x=20,则该粒子是由一个原子得到两个电子而形成
8.钪(Sc)是一种“工业的维生素”。图为钪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钪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钪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1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10
D.钪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
9.下列有关物质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相同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
D.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纵列,18个横行
10.(2021·南平质检)如图1利用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中的红磷使之燃烧至熄灭,待装置完全冷却后,将装满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用激光笔照射,白磷被点燃。图2曲线表示实验过程中瓶内氧气浓度变化情况(注:红磷、白磷均有剩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A.激光笔照射的作用是提供热量,蒸馏水只吸收热量
B.A→B→C表示红磷燃烧,至C点时燃烧最旺
C.D→E白磷燃烧至熄灭,装置内氧气被完全消耗
D.该实验说明白磷能在氧气浓度较低的情况下燃烧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0分)
本卷共8题,共70分。
11.(10分)(2021·漳州质检)建立“宏观-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硒元素被科学家称为“抗癌之王”,科学界研究发现血硒水平的高低与癌的发生息息相关。如图一是硒元素的相关信息:硒元素属于 非金属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 78.96 。?
(2)如图二,Na、Mg、Al三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三 周期,对于Na、Mg、Al三种元素来说,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反而越小,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越大,Na、Mg、Al三种原子失电子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Na>Mg>Al 。?
(3)如图三所示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转换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的过程。由图得到启示,请用微观的观点解释化学变化的实质 分子拆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
12.(7分)(1)科学研究证实,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请你填写构成下列物质的微粒名称。
①体温计中的汞是由 汞原子 构成的。?
②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二氧化碳)是由 二氧化碳分子 构成的。?
③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晶体是由 钠离子和氯离子 构成的。?
(2)我国早期的化学著作《化学鉴原》(1871年)中把一种元素翻译为“矽(xi)”。
该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占第二位,现在这种“矽”元素的名称为 A 。?
A.硅
B.硒
C.锡
D.氧
(3)
小明利用12种元素制作了一张如图所示的“元素钟面”。
①钟面上的这些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核内质子数 不同。?
②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失 (填“得”或“失”)电子,形成镁离子 Mg2+ (填符号)。?
③在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和镁元素位于 AD (填字母标号)。?
A.同一周期
B.不同周期
C.同一族
D.不同族
13.(5分)如图表示物质分类和转化关系,请用物质类别、变化类型(“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和具体物质序号填空。(注意:示例选择从以下A、B、C、D四种物质中选择,把所有属于该类的选上)
物质类别:① 纯净物 ,② 单质 ; 变化类型:③ 化学变化 ; 实例物质序号:④ B ,⑤ AD 。?
A.氯化钠
B.液氧
C.天然水
D.冰水
14.(14分)(2021·三平质检)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
(1)从分类角度:空气属于 混合物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从微观角度: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
①用“”可表示的微粒是 氮分子 (填名称)。?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他成分忽略不计,图中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 C (填标号)。?
(3)从变化角度:
已知:常压下,氮气沸点-196
℃,氧气沸点-183
℃。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 燃着的木条熄灭 。?
将该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液态物质剩余约体积,其主要成分是 液氧 。?
(4)从环保角度: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是 BC (填标号)。?
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B.推广使用电动汽车代替燃油车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15.(6分)(2020·呼和浩特中考)如图1中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D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1)若B表示原子,则x= 7 。?
(2)A、C表示的微粒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
(3)钛广泛应用于航空、宇航以及医学上。D是钛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通过信息可知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科学家对于测定相对原子质量作出卓越贡献的是 B (填字母)。?
16.(8分)(2020·东营中考)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ⅠA
0
1
1
H1.008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He4.003
2
3
Li6.941
4
Be9.012
5
B10.81
6
C12.01
7
N14.01
8
O16.00
9
F19.00
10
Ne20.18
3
11
Na22.99
12
Mg24.31
13
Al26.98
14
Si28.09
15
P30.97
16
S32.06
17
Cl35.45
18
Ar39.95
(1)写出空气中含量最多元素的符号 N 。?
(2)
如图是A、B、C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AC (填序号),A粒子与第二周期 Li(或“锂”均可) 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
(3)第8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得到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第 8 号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4)关于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 (填序号)。?
A.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没有什么差别
B.由于原子的质量太小,使用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C.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D.采用相对原子质量后,就增大了原子的质量
17.(8分)(2021·古田质检)实验课上,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完成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并实时测定了实验装置(如图1)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三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
(1)Y曲线表示的是 氧气的浓度 (填“温度”或“氧气的浓度”)?
(2)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
测量项目
实验前
实验后
烧杯中水的体积
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
瓶中剩余气体的体积
体积/mL
80.0
61.0
81.0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19% 。?
(3)若用蜡烛代替红磷完成该实验,你觉得是否可行 不可行 ,理由是 蜡烛燃烧虽消耗氧气但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从而造成实验误差 ;?
(4)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 氧气消耗,体积减小,温度降低 。?
18.(12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探究分子的性质,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图一实验说明分子的性质是 分子之间有空隙,不同物质分子间的空隙大小不同 。?
②图二实验中B烧杯中液体变成红色,说明分子的性质是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
(2)进一步探究分子性质与分子质量的关系(浓盐酸中含氯化氢,其分子的质量大于氨分子的质量)。实验设计如图三:
图三实验过程中,A处白烟较多较浓。请回答分子性质与分子质量的关系是 分子的质量越小,运动速率越快 。?
(3)请从微观的角度回答:
①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干得快,原因是 阳光下,温度升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变快,很快运动到空气中了 。?
②由图四可知,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结构不同 。?
③由图五可知,水的分解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氢原子、氧原子 。?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