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练习(原卷版+答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练习(原卷版+答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20 22:56:30

文档简介

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一、选择题
1.当一个物体从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处沿主光轴移到离凸透镜四倍焦距外,那么像(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B;
2.小军拿着一个直径比较大的放大镜,伸长手臂观看远处的物体,可以看到物体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观察到的一定是正立的像
B、观察到的一定是虚像
C、观察到的一定是放大的像
D、观察到的一定是倒立的像
【答案】B;
3.无限远处的太阳光正对照射到凸透镜上,则通过透镜后形成的亮点与透镜光心的距离(
)
A.小于f
B.等于f
C.大于f
D.小于2f
【答案】B
4.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C
5.物体放在焦距为16厘米的凸透镜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则该物体离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
A.10厘米
B.20厘米
C.30厘米
D.40厘米
【答案】D
6.小明做了一个实验,将蜡烛、凸透镜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上,从蜡烛的另一侧透过凸透镜用眼直接观察到一个正立、放大的烛焰的像,利用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
A.平面镜
B.照相机
C.幻灯机
D.放大镜
【答案】D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0cm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将看到(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无像
【答案】D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
)
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答案】B
9.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物体从2倍焦距外沿主光轴移向焦点的过程中,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B.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
D.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答案】C
10.如图所示,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下面关于投影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B.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
C.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实像
D.若使屏幕上清晰的像变大,只需使镜头靠近投影片
【答案】D
11.课外小实验活动中,小明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物理课本,透过玻璃杯观察书上的小丑图片(圆圈中的小丑图片与课本中的小丑图片实际大小相等),如图所示,他所看到的虚像是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A
12.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
A.60cm
B.40cm
C.20cm
D.10cm
【答案】D
二、填空题
13.通过水滴看书上的字,字是______的(填“缩小”或“放大”),此时水相当于_______镜。
【答案】放大,放大镜;
14.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李明发现烛焰的实像没有呈现在光屏中央,如图所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需要调节凸透镜,应将凸透镜向    调动。
【答案】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下
15.如图所示,把一张透明塑料纸铺在桌面上,用筷子在塑料纸上滴一滴水珠(直径为5mm),双手平拿塑料纸,透过水珠看报纸上的字,看到的是字的________像(填“虚”或“实”),小水珠相当于________镜.
【答案】虚;凸透
16.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现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5cm处,如图乙所示,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像。
【答案】15.0缩小
17.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当把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12cm处时,如图乙所示,则从该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________放大的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
【答案】15;正立;虚像
18.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1)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点燃蜡烛后,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总找不到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调整好后,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36cm时,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________的实像;再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一些,要获得清晰的实像.光屏应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答案】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缩小;远离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一、选择题
1.当一个物体从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处沿主光轴移到离凸透镜四倍焦距外,那么像(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2.小军拿着一个直径比较大的放大镜,伸长手臂观看远处的物体,可以看到物体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观察到的一定是正立的像
B、观察到的一定是虚像
C、观察到的一定是放大的像
D、观察到的一定是倒立的像
3.无限远处的太阳光正对照射到凸透镜上,则通过透镜后形成的亮点与透镜光心的距离(
)
A.小于f
B.等于f
C.大于f
D.小于2f
4.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5.物体放在焦距为16厘米的凸透镜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则该物体离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
A.10厘米
B.20厘米
C.30厘米
D.40厘米
6.小明做了一个实验,将蜡烛、凸透镜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上,从蜡烛的另一侧透过凸透镜用眼直接观察到一个正立、放大的烛焰的像,利用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
A.平面镜
B.照相机
C.幻灯机
D.放大镜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0cm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将看到(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无像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
)
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9.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物体从2倍焦距外沿主光轴移向焦点的过程中,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B.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
D.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10.如图所示,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下面关于投影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B.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
C.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实像
D.若使屏幕上清晰的像变大,只需使镜头靠近投影片
11.课外小实验活动中,小明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物理课本,透过玻璃杯观察书上的小丑图片(圆圈中的小丑图片与课本中的小丑图片实际大小相等),如图所示,他所看到的虚像是图中的(
)
A.
B.
C.
D.
12.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
A.60cm
B.40cm
C.20cm
D.10cm
二、填空题
13.通过水滴看书上的字,字是______的(填“缩小”或“放大”),此时水相当于_______镜。
14.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李明发现烛焰的实像没有呈现在光屏中央,如图所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需要调节凸透镜,应将凸透镜向    调动。
15.如图所示,把一张透明塑料纸铺在桌面上,用筷子在塑料纸上滴一滴水珠(直径为5mm),双手平拿塑料纸,透过水珠看报纸上的字,看到的是字的________像(填“虚”或“实”),小水珠相当于________镜.
16.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现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5cm处,如图乙所示,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像。
17.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当把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12cm处时,如图乙所示,则从该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________放大的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
18.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1)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点燃蜡烛后,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总找不到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调整好后,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36cm时,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________的实像;再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一些,要获得清晰的实像.光屏应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