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神奇的眼睛 练习(原卷版+答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4.6 神奇的眼睛 练习(原卷版+答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20 22:58:05

文档简介

4.6神奇的眼睛
一、选择题
1.某初三毕业班照集体照时,发现有些同学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同学都进入镜头,应采取(
)
A、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
D、照相机很镜头不动,人站近一些
2.市场上出售的一种“人参”酒,在酒瓶中浸一支人参,你看到浸没在瓶中的人参实际上是(
)
A、实物
B、等大的人参实像
C、放大的人参实像
D、放大的人参虚像
3.(天门中考)如图,小桃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把蔡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接着,她再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关于蔡老师的眼睛和眼镜说法正确的是(
)
A.蔡老师是近视眼,戴凸透镜
B.蔡老师是远视眼,戴凸透镜
C.蔡老师是近视眼,戴凹透镜
D.蔡老师是远视眼,戴凹透镜
4.如图所示是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杭州市西湖一角,如果拍摄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
)
A.小于50mm
B.大于100mm
C.等于50mm
D.大于50mm小于100mm
5.小明同学为小刚同学拍了张全身照,接着小刚还要再拍张半身照,则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离小刚距离再近一些
B、小明离小刚的距离再远一些
C、两者间的距离不要变
D、以上说法都不行
6.用手机自拍成为当下年轻人的时尚.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自拍时人离镜头的距离u和镜头焦距f的关系是(
)
A.uB.fC.u=2f
D.u>2f
7.放电影时,电影胶片上的图案经凸透镜在银幕上成的是(
)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8.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如图所示的情形。关于该眼镜镜片的类型和可以矫正的视力缺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B.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D.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9.(随州中考)如图为正常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时眼睛的自动调节,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这不可能是同一个人的眼
B.这说明眼睛是一个自动变焦(距)系统
C.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应扁平一些
D.看远处的物体常常需要眯起眼睛看
10.(大连中考)某人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关于该人的视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B.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C.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D.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11.(河南中考)如图所示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B.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C.乙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D.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12.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放大作用
二、填空题
13.人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它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
__,它能把来自物体的光__
__(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__
__(填“实”或“虚”)像.
14.善于观察的小明发现,张老师上课时,观察远处的同学时要摘下眼镜,而看近处的课本时,又要戴上眼镜.这样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非常不方便.张老师的眼镜属于________(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如图所示的是一种新型眼镜,这种眼镜的镜片分上下两个区,A区厚薄均匀,B区可以矫正视力.张老师戴上这种眼镜就可以通过________(填“A”或“B”)区看远处同学,再不需要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了.
15.(江西中考)人的眼睛就像是一架精密的照相机,如图所示是描述人眼看物体的成像图,其中看远处景物的是____
__图,景物在视网膜上成的是__
__(填“实”或“虚”)像.
16.物体通过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________的实像;再经目镜成________、________的虚像,其原理与________相似;经过物镜和目镜的共同作用,大大增加了________,从而可以看清微小的物体.
17.(连云港中考)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__
__(填“前”或“后”)方,需要佩戴__
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加以矫正.
18.人用眼睛观察一棵大树时,其光学原理就像如图所示的一支蜡烛通过凸透镜成像在光屏上一样,_____相当于图中的蜡烛,眼睛的_____就相当于凸透镜,眼睛的_____相当于光屏.
三、解答题
19.人的眼睛是一种“神奇的照相机”关于眼睛,请你填写下面的问题:
(1)如图所示中________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它能将光线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_.
(2)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眼睛与普通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
(3)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________cm,叫做明视距离.某人视力正常,当他用平面观察自己的脸部时,应当把镜子拿到离眼睛________cm处最为合适.
20.为什么正常视力的小明戴上爷爷的老花镜看到的东西都很模糊?4.6神奇的眼睛
一、选择题
1.某初三毕业班照集体照时,发现有些同学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同学都进入镜头,应采取(
)
A、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
D、照相机很镜头不动,人站近一些
【答案】A;
2.市场上出售的一种“人参”酒,在酒瓶中浸一支人参,你看到浸没在瓶中的人参实际上是(
)
A、实物
B、等大的人参实像
C、放大的人参实像
D、放大的人参虚像
【答案】D;
3.(天门中考)如图,小桃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把蔡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接着,她再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关于蔡老师的眼睛和眼镜说法正确的是(
)
A.蔡老师是近视眼,戴凸透镜
B.蔡老师是远视眼,戴凸透镜
C.蔡老师是近视眼,戴凹透镜
D.蔡老师是远视眼,戴凹透镜
【答案】B
4.如图所示是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杭州市西湖一角,如果拍摄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
)
A.小于50mm
B.大于100mm
C.等于50mm
D.大于50mm小于100mm
【答案】D
5.小明同学为小刚同学拍了张全身照,接着小刚还要再拍张半身照,则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离小刚距离再近一些
B、小明离小刚的距离再远一些
C、两者间的距离不要变
D、以上说法都不行
【答案】A;
6.用手机自拍成为当下年轻人的时尚.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自拍时人离镜头的距离u和镜头焦距f的关系是(
)
A.uB.fC.u=2f
D.u>2f
【答案】D
7.放电影时,电影胶片上的图案经凸透镜在银幕上成的是(
)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D
8.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如图所示的情形。关于该眼镜镜片的类型和可以矫正的视力缺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B.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D.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答案】【答案】C
9.(随州中考)如图为正常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时眼睛的自动调节,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这不可能是同一个人的眼
B.这说明眼睛是一个自动变焦(距)系统
C.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应扁平一些
D.看远处的物体常常需要眯起眼睛看
【答案】B
10.(大连中考)某人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关于该人的视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B.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C.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D.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答案】A
11.(河南中考)如图所示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B.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C.乙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D.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答案】B
12.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放大作用
【答案】B
二、填空题
13.人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它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
__,它能把来自物体的光__
__(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__
__(填“实”或“虚”)像.
【答案】凸透镜;会聚;实;
14.善于观察的小明发现,张老师上课时,观察远处的同学时要摘下眼镜,而看近处的课本时,又要戴上眼镜.这样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非常不方便.张老师的眼镜属于________(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如图所示的是一种新型眼镜,这种眼镜的镜片分上下两个区,A区厚薄均匀,B区可以矫正视力.张老师戴上这种眼镜就可以通过________(填“A”或“B”)区看远处同学,再不需要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了.
【答案】远视眼镜;A
15.(江西中考)人的眼睛就像是一架精密的照相机,如图所示是描述人眼看物体的成像图,其中看远处景物的是____
__图,景物在视网膜上成的是__
__(填“实”或“虚”)像.
【答案】甲;实;
16.物体通过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________的实像;再经目镜成________、________的虚像,其原理与________相似;经过物镜和目镜的共同作用,大大增加了________,从而可以看清微小的物体.
【答案】放大;正立;放大;放大镜;像的大小
17.(连云港中考)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__
__(填“前”或“后”)方,需要佩戴__
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加以矫正.
【答案】前;凹透镜;
18.人用眼睛观察一棵大树时,其光学原理就像如图所示的一支蜡烛通过凸透镜成像在光屏上一样,_____相当于图中的蜡烛,眼睛的_____就相当于凸透镜,眼睛的_____相当于光屏.
【答案】大树晶体状视网膜
三、解答题
19.人的眼睛是一种“神奇的照相机”关于眼睛,请你填写下面的问题:
(1)如图所示中________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它能将光线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_.
(2)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眼睛与普通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
(3)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________cm,叫做明视距离.某人视力正常,当他用平面观察自己的脸部时,应当把镜子拿到离眼睛________cm处最为合适.
【答案】(1)晶状体;会聚;胶片
(2)倒立;缩小;实;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而照相机的焦距是一定的,可以调节镜头伸缩来改变像距
(3)25;12.5
20.为什么正常视力的小明戴上爷爷的老花镜看到的东西都很模糊?
【答案】答:因为老花镜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正常视力的小明戴上爷爷的老花镜后,使物体的像呈现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看不清.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