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 同步练习(原卷版+答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5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 同步练习(原卷版+答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8-21 10:02:08

文档简介

1.5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
一、选择题
1.小科在做“测定土壤酸碱度”的实验时,下列实验用品与该实验无关的是(
)
A.紫色石蕊试液
B.试管
C.玻璃棒
D.pH试纸
2.黄蜂的毒液呈碱性,若被黄蜂蜇了,涂抹下列物质可缓解疼痛的是(
)
A.食盐水(pH≈7)
B.牙膏(pH≈9)
C.肥皂(pH≈10)
D.米醋(pH≈3)
3.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下:
物质
柠檬汁
西红柿
纯水
鸡蛋清
漂白液
pH
2~3
4~5
7
7~8
13~14
上述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
)
A.柠檬汁
B.西红柿
C.鸡蛋清
D.漂白液
4.小烧杯中盛有含石蕊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烧杯中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是(
)
A.紫色—红色—蓝色
B.蓝色—紫色—红色
C.蓝色—红色—紫色
D.紫色—蓝色—红色
5.在探究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是否发生反应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吸取氢氧化钠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C.向变红的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D.反应后的溶液滴在玻璃片上
6.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
B.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D.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7.能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的是(
)
A.酚酞试液
B.盐酸
C.氢氧化钾溶液
D.碳酸钾溶液
8.在人的胃液中含有少量盐酸有助于消化,若胃酸过多会吐酸水,可用来治胃酸过多的药物是(
)
A.ZnSO4
B.NaCl
C.Al(OH)3
D.AgNO3
9.酸碱(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一定与酸碱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石灰浆抹的墙壁变得坚硬
B.稀氨水涂抹在蚊子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
C.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
10.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溶液的pH大于7
B.反应前的溶液均可导电,反应后的溶液不导电
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
11.在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中。测得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情况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随着滴入溶液体积增加,溶液钠离子个数增加
B.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C.当滴入溶液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D.当滴入溶液体积为20mL时,所得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12.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若所得溶液pH=7,则(
)
A.所用氢氧化钠溶夜和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混合溶液中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相等
C.混合前后水分子总数不变
D.混合前后PH不变
13.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不同离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〇表示氯离子
B.表示钠离子
C.可用适量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进行检测
D.此反应的实质是和结合生成水分子
14.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不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用熟石灰改良土壤
B.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盐酸除去铁锈
D.用氢氧化钠处理工厂排放的硫酸废液
15.若想使某种pH=0的溶液成为pH=8的溶液,应加入下列何种物质才能实现(
)
A.水
B.氢氧化钙
C.稀硫酸
D.pH=0的溶液
16.在研究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时,小金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实验①:在烧杯中注入适量NaOH溶液,测得其pH=13;然后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注入烧杯中与NaOH溶液充分混合,测得混合后溶液的pH=8。实验②:在烧杯中注入适量NaOH溶液,并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然后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注人烧杯中,发现红色褪去。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①的现象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B.用氧化铜粉末可以检验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盐酸
C.用氢氧化铜可以检验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盐酸
D.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成水分子
17.现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ag时,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m(bg<m<cg),此时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uCl2+2NaOH=Cu(OH)2↓+2NaCl
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dg时,溶液pH>7
④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先减小后不变
A.②③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18.如图所示,广口瓶中盛有气体X,胶头滴管中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滴入瓶中,振荡,一段时间后可见小气球a膨胀鼓起.下表中的各组物质不会出现上述现象的是(
)
选项
X
Y
A
CO
Ca(OH)2溶液
B
CO2
NaOH溶液
C
HCl
Ca(OH)2溶液
D
SO2
NaOH溶液
二、填空题
19.硫酸是常见的酸,也是常用的化工原料。由于浓度不同,浓硫酸与稀硫酸在性质上存在较大差异。某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浓硫酸的某些特性做了如下一些实验。请结合有关实验,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硫酸在滤纸上写字,然后观察,字迹显黑色,这主要是由于浓硫酸具有__
__性,能使纸中的纤维素碳化;在洗气瓶中盛放浓硫酸,除去氢气或氧气中的水分,是利用其__
__性。
(2)探究浓硫酸的吸水性。兴趣小组把98%的硫酸10mL和63.3%的硫酸约20mL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大表面皿中,称量、观察、记录、分析。根据室温环境下的实验数据绘成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稀释浓硫酸时,应将__
__缓缓地注入盛有__
__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②由图中所示曲线你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有哪些?__
__;__
__。(写两点)
20.盐酸、氢氧化钠是常见的酸、碱。
(1)盐酸中阳离子符号是____,氢氧化钠的俗称是__(写一种)。
(2)向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当滴入稀盐酸至完全中和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____。取少量中和后的溶液加热蒸干,现象是____。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含HCl7.3g的稀盐酸可中和氢氧化钠的质量为多少?
21.在研究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时,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实验1:在烧杯中注入适量NaOH溶液,测得其;然后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注入烧杯中与NaOH溶液充分混合,测得混合后溶液的。
实验2:在烧杯中注入适量NaOH溶液,并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然后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注入烧杯中,发现红色褪去。
(1)根据实验1的现象,能否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请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同学猜想,实验2反应后的溶液中可能存在稀盐酸过量;利用下列试剂,不能检验该同学猜想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铁粉
B.氧化铜粉末
C.氢氧化铜D.溶液
(3)写出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酸碱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如图所示是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A中溶液呈色,C中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稍过量)呈
色.
(3)该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玻璃棒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
,其目的是
.
23.乙酸,也叫醋酸,化学式(可写成通式HAc,Ac表示),是食醋的主要成分,乙酸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凝固点为16.6°C,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弱酸性;乙酸具有酸的通性,在一定条件下还能与乙醇发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提到的乙酸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乙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44克乙酸乙酯完全燃烧,生成88克和36克(无其他产物)。已知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则44克乙酸乙酯中含碳元素___________克,乙酸乙酯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24.液氨(NH)是冷饮厂常用的冷冻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液氨泄漏时可用水处理,说明该物质具有的物理性质;
(2)向氨水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成色,说明氨水显碱性.
25.一种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某同学为测定其组成,取一定量的该样品溶于水,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振荡,首先发生反应:Na2CO3+HCl==NaHCO3+NaCl,然后才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CO2↑+H2O。
已知:该温度下CO2密度为1.98g/L,实验测得产生的CO2的与加入稀盐酸的数据如下图。
(1)当加入___________g盐酸时,才开始产生CO2;图中V=__________mL。
(2)请计算:
①所加入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
②原样品中Na2CO3和NaHCO3的质量各是多少?_____
26.将4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2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试回答:
(1)由图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______(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从B到C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3)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4)B处溶液的溶质是___(填化学式)。
(5)表示碱性最强的点是____。
(6)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5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
一、选择题
1.小科在做“测定土壤酸碱度”的实验时,下列实验用品与该实验无关的是(
)
A.紫色石蕊试液
B.试管
C.玻璃棒
D.pH试纸
【答案】A
2.黄蜂的毒液呈碱性,若被黄蜂蜇了,涂抹下列物质可缓解疼痛的是(
)
A.食盐水(pH≈7)
B.牙膏(pH≈9)
C.肥皂(pH≈10)
D.米醋(pH≈3)
【答案】D
3.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下:
物质
柠檬汁
西红柿
纯水
鸡蛋清
漂白液
pH
2~3
4~5
7
7~8
13~14
上述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
)
A.柠檬汁
B.西红柿
C.鸡蛋清
D.漂白液
【答案】A
4.小烧杯中盛有含石蕊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烧杯中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是(
)
A.紫色—红色—蓝色
B.蓝色—紫色—红色
C.蓝色—红色—紫色
D.紫色—蓝色—红色
【答案】B
5.在探究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是否发生反应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吸取氢氧化钠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C.向变红的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D.反应后的溶液滴在玻璃片上
【答案】A
6.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
B.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D.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答案】B
7.能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的是(
)
A.酚酞试液
B.盐酸
C.氢氧化钾溶液
D.碳酸钾溶液
【答案】B
8.在人的胃液中含有少量盐酸有助于消化,若胃酸过多会吐酸水,可用来治胃酸过多的药物是(
)
A.ZnSO4
B.NaCl
C.Al(OH)3
D.AgNO3
【答案】C
9.酸碱(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一定与酸碱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石灰浆抹的墙壁变得坚硬
B.稀氨水涂抹在蚊子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
C.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
【答案】A
10.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溶液的pH大于7
B.反应前的溶液均可导电,反应后的溶液不导电
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
【答案】D
11.在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中。测得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情况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随着滴入溶液体积增加,溶液钠离子个数增加
B.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C.当滴入溶液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D.当滴入溶液体积为20mL时,所得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答案】B
12.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若所得溶液pH=7,则(
)
A.所用氢氧化钠溶夜和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混合溶液中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相等
C.混合前后水分子总数不变
D.混合前后PH不变
【答案】B
【答案】B。
13.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不同离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〇表示氯离子
B.表示钠离子
C.可用适量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进行检测
D.此反应的实质是和结合生成水分子
【答案】D
14.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不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用熟石灰改良土壤
B.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盐酸除去铁锈
D.用氢氧化钠处理工厂排放的硫酸废液
【答案】C
15.若想使某种pH=0的溶液成为pH=8的溶液,应加入下列何种物质才能实现(
)
A.水
B.氢氧化钙
C.稀硫酸
D.pH=0的溶液
【答案】B
16.在研究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时,小金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实验①:在烧杯中注入适量NaOH溶液,测得其pH=13;然后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注入烧杯中与NaOH溶液充分混合,测得混合后溶液的pH=8。实验②:在烧杯中注入适量NaOH溶液,并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然后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注人烧杯中,发现红色褪去。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①的现象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B.用氧化铜粉末可以检验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盐酸
C.用氢氧化铜可以检验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盐酸
D.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成水分子
【答案】A
17.现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ag时,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m(bg<m<cg),此时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uCl2+2NaOH=Cu(OH)2↓+2NaCl
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dg时,溶液pH>7
④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先减小后不变
A.②③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18.如图所示,广口瓶中盛有气体X,胶头滴管中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滴入瓶中,振荡,一段时间后可见小气球a膨胀鼓起.下表中的各组物质不会出现上述现象的是(
)
选项
X
Y
A
CO
Ca(OH)2溶液
B
CO2
NaOH溶液
C
HCl
Ca(OH)2溶液
D
SO2
NaOH溶液
【答案】A
二、填空题
19.硫酸是常见的酸,也是常用的化工原料。由于浓度不同,浓硫酸与稀硫酸在性质上存在较大差异。某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浓硫酸的某些特性做了如下一些实验。请结合有关实验,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硫酸在滤纸上写字,然后观察,字迹显黑色,这主要是由于浓硫酸具有__
__性,能使纸中的纤维素碳化;在洗气瓶中盛放浓硫酸,除去氢气或氧气中的水分,是利用其__
__性。
(2)探究浓硫酸的吸水性。兴趣小组把98%的硫酸10mL和63.3%的硫酸约20mL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大表面皿中,称量、观察、记录、分析。根据室温环境下的实验数据绘成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稀释浓硫酸时,应将__
__缓缓地注入盛有__
__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②由图中所示曲线你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有哪些?__
__;__
__。(写两点)
【答案】脱水;吸水;浓硫酸;水;浓硫酸和一定浓度以上的硫酸溶液都具有吸水性;浓硫酸吸水能力比稀硫酸强(吸水速度快、吸水量大);
20.盐酸、氢氧化钠是常见的酸、碱。
(1)盐酸中阳离子符号是____,氢氧化钠的俗称是__(写一种)。
(2)向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当滴入稀盐酸至完全中和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____。取少量中和后的溶液加热蒸干,现象是____。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含HCl7.3g的稀盐酸可中和氢氧化钠的质量为多少?
【答案】(1)H+;_烧碱(或火碱或苛性钠)_(2)由红色变为无色;产生白色固体(3)解:设可中和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NaOH+HCl===NaCl+H2O
4036.5
x7.3g
=,x=8g。
答:可中和氢氧化钠的质量为8g。
21.在研究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时,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实验1:在烧杯中注入适量NaOH溶液,测得其;然后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注入烧杯中与NaOH溶液充分混合,测得混合后溶液的。
实验2:在烧杯中注入适量NaOH溶液,并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然后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注入烧杯中,发现红色褪去。
(1)根据实验1的现象,能否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请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同学猜想,实验2反应后的溶液中可能存在稀盐酸过量;利用下列试剂,不能检验该同学猜想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铁粉
B.氧化铜粉末
C.氢氧化铜D.溶液
(3)写出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能,滴加的稀盐酸中含水,加入后使NaOH溶液变稀,也会使溶液碱性减弱,pH减小D和结合成水
22.酸碱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如图所示是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A中溶液呈色,C中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稍过量)呈
色.
(3)该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玻璃棒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
,其目的是
.
【答案】(1)①细口瓶②烧杯
(2)无,红;
(3)NaOH+HCl=NaCl+H2O
(4)搅拌,使盐酸与氢氧化钠充分反应.
23.乙酸,也叫醋酸,化学式(可写成通式HAc,Ac表示),是食醋的主要成分,乙酸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凝固点为16.6°C,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弱酸性;乙酸具有酸的通性,在一定条件下还能与乙醇发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提到的乙酸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乙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44克乙酸乙酯完全燃烧,生成88克和36克(无其他产物)。已知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则44克乙酸乙酯中含碳元素___________克,乙酸乙酯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答案】具有酸的通性,在一定条件下还能与乙醇发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或)24
三、解答题
24.液氨(NH)是冷饮厂常用的冷冻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液氨泄漏时可用水处理,说明该物质具有的物理性质;
(2)向氨水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成色,说明氨水显碱性.
【答案】(1)易溶于水;(2)红.
25.一种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某同学为测定其组成,取一定量的该样品溶于水,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振荡,首先发生反应:Na2CO3+HCl==NaHCO3+NaCl,然后才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CO2↑+H2O。
已知:该温度下CO2密度为1.98g/L,实验测得产生的CO2的与加入稀盐酸的数据如下图。
(1)当加入___________g盐酸时,才开始产生CO2;图中V=__________mL。
(2)请计算:
①所加入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
②原样品中Na2CO3和NaHCO3的质量各是多少?_____
【答案】54447.3%Na2CO3:1.06g、NaHCO3:1.26g
【答案】5;444。
(2)①444mLCO2的质量=×1.98g/L=0.88克,设产生0.88gCO2时,消耗HCl的质量为X。
得:x=0.73g
∴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7.3%。
②设加入5g盐酸时,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Y,生成碳酸氢钠的质量为Z。
5克盐酸中溶质的质量=5克×7.3%=0.365克。
解得:Y=1.06克、Z=0.84克
556mLCO2的质量=556mL÷1000×1.98g/L=1.10克,设放出556mLCO2时反应的NaHCO3质量为m。
得:m=2.10克
∴原样品中NaHCO3的质量=2.1克-0.84克=1.26克。
答:①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为7.3%;②原样品中有Na2CO31.06g;NaHCO31.26g
26.将4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2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试回答:
(1)由图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______(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从B到C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3)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4)B处溶液的溶质是___(填化学式)。
(5)表示碱性最强的点是____。
(6)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放热;(2)减小;(3)减小(4)NaCl_(5)A;(6)解:酸碱恰好中和时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为20g×4%=0.8g,设20g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
HCl+NaOH===NaCl+H2O
36.540
x0.8g
=,x=0.73g,
w=×100%=3.65%。
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