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水 的 组 成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2021-2022学年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2 水 的 组 成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2021-2022学年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21 07:58:49

文档简介

4.2 水的组成
1.水的物理性质
水是无色、无气味的透明液体;在标准大气压时,凝固点为
、沸点为
;温度为
时,水的密度(1
g·cm-3)最大。?
2.水的电解实验
(1)实验现象:电解水实验中正极得到的气体能使
,是
,负极得到的气体能
,产生
的火焰,是
,两种气体的体积比大约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2)实验结论:水是由
组成的。?
·知识点一:水的物理性质
1.下列关于水的物理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通常情况下,纯水是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无色液体
B.水在直流电作用下,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C.水的凝固点为0
℃,沸点是100

D.水蒸气的密度小于液态水的密度,液态水的密度小于冰的密度
·知识点二:水的组成
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如果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汇聚了a
L气体,那么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气体体积是
(
)
A.0.5a
L
B.a
L
C.2a
L
D.无法确定
3.(2020·营口中考)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B.该实验能证明水中含有氢、氧元素
C.生成氧气、氢气的体积比约为2∶1
D.电解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
4.
(2020·天门中考)如图所示是水的电解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与试管a相连的是电源正极
B.该实验发生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试管b中的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该实验可得出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知识点三:微观上理解水的电解
5.(2021·福清质检)如图1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接通电源观察两电极都有气泡产生。
(1)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收集到的气体是
,a、b两玻璃管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
(2)图2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水的分解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结合实验现象,写出水通电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填物质的名称)。?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属于混合物
B.点燃电解水装置中产生的氢气时,不需要检验纯度
C.电解水和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性质相同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唯一产物——水,也能证明水的组成
7.(2021·泉州质检)1800年,人类电解水获得成功。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该实验时,发现左、右两侧试管内气体体积比略大于2∶1。已知:①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②常温常压时,1
L水可溶解0.031
L
O2、0.57
L
O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水在通电时能发生分解反应
B.实验中若加入少量NaOH溶液,则导电性增强
C.从实验结果可以确定,相同条件下,H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O2的小
D.若右侧试管内产生少量O3,
会使左、右两侧试管内气体体积比略小于2∶1
8.
(2020·上杭质检)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注: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A、B管内液面均高于图中D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A管和B管所收集到的气体,其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填“A管”或“B管”)中的气体,该实验的符号表达式为
,属于
反应。?
(2)其电解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其变化的先后顺序为
。?
(3)若B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为32
mL,则A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
mL。?
9.H2被视为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科学家对氢的研究从未停歇。
(1)请你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思考H2是理想能源的原因是
。?
(2)2020年5月,Nature期刊报道了一种新型催化剂用于光催化分解水,结果表明,水分解生成的两种气体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氢气的是
(填“a”或“b”)。?
(3)2020年5月,科学家在Science期刊上首次报道了原子与分子的“最简单”反应存在两种路径,并用先进技术手段拍下了该反应的影像资料,其中一种路径的简化示意图如图所示。
此“最简单”反应中,表示H原子,表示D原子。D原子核中有
个质子,此反应中涉及的元素种类有
种。该反应可表示为H+
→H2+
。?
PAGE4.2 水的组成
1.水的物理性质
水是无色、无气味的透明液体;在标准大气压时,凝固点为 0
℃ 、沸点为 100
℃ ;温度为 4
℃ 时,水的密度(1
g·cm-3)最大。?
2.水的电解实验
(1)实验现象:电解水实验中正极得到的气体能使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是 氧气 ,负极得到的气体能 燃烧 ,产生 淡蓝色 的火焰,是 氢气 ,两种气体的体积比大约是 1∶2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水氢气+氧气 。?
(2)实验结论: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的。?
·知识点一:水的物理性质
1.下列关于水的物理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
A.在通常情况下,纯水是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无色液体
B.水在直流电作用下,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C.水的凝固点为0
℃,沸点是100

D.水蒸气的密度小于液态水的密度,液态水的密度小于冰的密度
·知识点二:水的组成
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如果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汇聚了a
L气体,那么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气体体积是
(A)
A.0.5a
L
B.a
L
C.2a
L
D.无法确定
3.(2020·营口中考)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B)
A.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B.该实验能证明水中含有氢、氧元素
C.生成氧气、氢气的体积比约为2∶1
D.电解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
4.
(2020·天门中考)如图所示是水的电解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与试管a相连的是电源正极
B.该实验发生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试管b中的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该实验可得出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知识点三:微观上理解水的电解
5.(2021·福清质检)如图1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接通电源观察两电极都有气泡产生。
(1)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收集到的气体是 氢气 ,a、b两玻璃管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2∶1 。?
(2)图2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水的分解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氢原子和氧原子 。结合实验现象,写出水通电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水氢气+氧气 。该反应属于 分解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
(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水分子 (填物质的名称)。?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属于混合物
B.点燃电解水装置中产生的氢气时,不需要检验纯度
C.电解水和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性质相同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唯一产物——水,也能证明水的组成
7.(2021·泉州质检)1800年,人类电解水获得成功。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该实验时,发现左、右两侧试管内气体体积比略大于2∶1。已知:①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②常温常压时,1
L水可溶解0.031
L
O2、0.57
L
O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水在通电时能发生分解反应
B.实验中若加入少量NaOH溶液,则导电性增强
C.从实验结果可以确定,相同条件下,H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O2的小
D.若右侧试管内产生少量O3,
会使左、右两侧试管内气体体积比略小于2∶1
8.
(2020·上杭质检)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注: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A、B管内液面均高于图中D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A管和B管所收集到的气体,其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A管 (填“A管”或“B管”)中的气体,该实验的符号表达式为 H2OH2+O2 ,属于 分解 反应。?
(2)其电解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其变化的先后顺序为 a、b、c、d 。?
(3)若B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为32
mL,则A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 16 mL。?
9.H2被视为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科学家对氢的研究从未停歇。
(1)请你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思考H2是理想能源的原因是 氢气燃烧生成水,无污染 。?
(2)2020年5月,Nature期刊报道了一种新型催化剂用于光催化分解水,结果表明,水分解生成的两种气体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氢气的是 a (填“a”或“b”)。?
(3)2020年5月,科学家在Science期刊上首次报道了原子与分子的“最简单”反应存在两种路径,并用先进技术手段拍下了该反应的影像资料,其中一种路径的简化示意图如图所示。
此“最简单”反应中,表示H原子,表示D原子。D原子核中有 1 个质子,此反应中涉及的元素种类有 1 种。该反应可表示为H+ HD →H2+ D 。?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