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二)
1.原料: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作原料
2.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CaCO3+2HClCaCl2+CO2↑+H2O 。?
3.制取装置:发生装置选用固液不加热装置;二氧化碳的密度 比空气大 ,采用
向上排空气 法收集,能溶于水,不能采用 排水 法收集。?
4.验满和检验:将燃着的木条放在 集气瓶口 ,若 木条熄灭 ,说明已经集满;将生成气体通入 澄清石灰水 ,若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是二氧化碳。?
5.实验步骤:检查 装置气密性 ,反应容器中放入大理石,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收集气体,进行验满,检验气体。?
·知识点一:实验室制取
二氧化碳制取的原理和步骤
1.以下最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是
(D)
A.CaCO3CaO+CO2↑
B.NH4HCO3NH3↑+CO2↑+H2O
C.2CO+O22CO2
D.CaCO3+2HClCaCl2+H2O+CO2↑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有以下步骤:①向锥形瓶内放入大理石;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盐酸;④按要求连接好仪器和装置;⑤将燃烧的木条放在瓶口检验;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以上操作按由先至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D)
A.③②①④⑥⑤
B.④③②①⑤⑥
C.①③②④⑥⑤
D.④②①③⑥⑤
·知识点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制取的装置
3.(2020·德阳中考)实验操作考试中,小红同学抽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以下是她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D)
4.(2020·重庆中考A节选)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试管 。?
(2)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②
(填序号)。?
(3)③中,若X为澄清石灰水,则③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知识点三: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基本思路
5.(2021·南平质检)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试管 。?
(2)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你应选择 A、D 装置组合(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2KCl+3O2↑ ;其中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 催化剂 。?
(3)某同学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气体,他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B (填序号),他想知道该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正确的检验方法是 A 。?
A.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是否变浑浊
B.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导管口看是否熄灭
(4)某同学用F装置收集氢气。他应该将氢气的发生装置与F装置的 b (填“a”或“b”)端相连,请你分析能用F装置收集氢气的原因 氢气很难溶于水 。?
6.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制CO2的药品
B.发生装置
C.收集装置
D.比较CO2与空气的密度
7.(2021·福清质检)下列有关CO2实验的图示正确的是
(D)
8.(2021·南平质检)某校学习小组利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收集并测定
CO2
的体积(如图所示)。实验数据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强条件下测定: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注射器读数/mL
60.0
85.0
88.0
89.0
89.5
89.8
89.9
90.0
90.0
90.0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
A.实验前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松开后活塞回到原位,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B.实验中需快速地将10
mL稀盐酸推入烧瓶内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D.根据以上数据综合分析,最终生成CO2的体积是30
mL
9.(2020·甘孜州中考)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X的名称: 锥形瓶 。?
(2)用下列原理制取气体可选用装置A的是 ① (填数字序号)。?
①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②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3)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
连接仪器后,先 检查装置气密性 ,再加药品。?
(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木条伸到集气瓶瓶口,木条复燃则证明已集满 。?
(5)若改用图F所示充满空气的医用塑料袋收集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的导入端为 a (填“a”或“b”)。?
10.(2020·绥化中考)气体制备、收集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请结合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锥形瓶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A (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ClO32KCl+3O2↑ 。?
(3)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的优点是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 ① (填“①”或“②”)端进入。?
(4)用质软的塑料瓶收集满两瓶二氧化碳气体。向其中一瓶加入约体积的水(如图F所示),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塑料瓶最终的现象: 瓶变瘪 。用注射器向另一瓶(瓶口用橡胶塞塞紧)气体中注入约体积的水(如图G所示),振荡,观察塑料瓶最终的现象: 无明显变瘪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加入水的体积与所能溶解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基本相等,导致瓶内气体压强无明显变化 。?
11.(2020·兰州中考)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分液漏斗 ,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备氧气的反应方程式是 2H2O22H2O+
O2↑ ,MnO2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催化 。?
(2)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为 B、C
(从
A~E装置中选择),也可用F装置制备二氧化碳,该装置可通过一个简单的操作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请你简单描述该操作的过程 挤压软塑料管下方,反应发生,停止挤压软塑料管下方,反应停止 。?
(3)通常情况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若用G装置收集氯气,气体应该从 a (填
“a”
或“b”)端通入。?
PAGE5.3.2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二)
1.原料: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作原料
2.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3.制取装置:发生装置选用固液不加热装置;二氧化碳的密度
,采用
法收集,能溶于水,不能采用
法收集。?
4.验满和检验:将燃着的木条放在
,若
,说明已经集满;将生成气体通入
,若
,说明是二氧化碳。?
5.实验步骤:检查
,反应容器中放入大理石,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收集气体,进行验满,检验气体。?
·知识点一:实验室制取
二氧化碳制取的原理和步骤
1.以下最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是
(
)
A.CaCO3CaO+CO2↑
B.NH4HCO3NH3↑+CO2↑+H2O
C.2CO+O22CO2
D.CaCO3+2HClCaCl2+H2O+CO2↑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有以下步骤:①向锥形瓶内放入大理石;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盐酸;④按要求连接好仪器和装置;⑤将燃烧的木条放在瓶口检验;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以上操作按由先至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③②①④⑥⑤
B.④③②①⑤⑥
C.①③②④⑥⑤
D.④②①③⑥⑤
·知识点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制取的装置
3.(2020·德阳中考)实验操作考试中,小红同学抽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以下是她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
4.(2020·重庆中考A节选)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
(3)③中,若X为澄清石灰水,则③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知识点三: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基本思路
5.(2021·南平质检)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你应选择
装置组合(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
。?
(3)某同学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气体,他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序号),他想知道该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正确的检验方法是
。?
A.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是否变浑浊
B.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导管口看是否熄灭
(4)某同学用F装置收集氢气。他应该将氢气的发生装置与F装置的
(填“a”或“b”)端相连,请你分析能用F装置收集氢气的原因
。?
6.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制CO2的药品
B.发生装置
C.收集装置
D.比较CO2与空气的密度
7.(2021·福清质检)下列有关CO2实验的图示正确的是
(
)
8.(2021·南平质检)某校学习小组利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收集并测定
CO2
的体积(如图所示)。实验数据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强条件下测定: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注射器读数/mL
60.0
85.0
88.0
89.0
89.5
89.8
89.9
90.0
90.0
90.0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实验前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松开后活塞回到原位,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B.实验中需快速地将10
mL稀盐酸推入烧瓶内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D.根据以上数据综合分析,最终生成CO2的体积是30
mL
9.(2020·甘孜州中考)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X的名称:
。?
(2)用下列原理制取气体可选用装置A的是
(填数字序号)。?
①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②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3)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连接仪器后,先
,再加药品。?
(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5)若改用图F所示充满空气的医用塑料袋收集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的导入端为
(填“a”或“b”)。?
10.(2020·绥化中考)气体制备、收集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请结合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的优点是
;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
(填“①”或“②”)端进入。?
(4)用质软的塑料瓶收集满两瓶二氧化碳气体。向其中一瓶加入约体积的水(如图F所示),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塑料瓶最终的现象:
。用注射器向另一瓶(瓶口用橡胶塞塞紧)气体中注入约体积的水(如图G所示),振荡,观察塑料瓶最终的现象: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
11.(2020·兰州中考)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备氧气的反应方程式是
,MnO2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
(2)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为
(从
A~E装置中选择),也可用F装置制备二氧化碳,该装置可通过一个简单的操作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请你简单描述该操作的过程
。?
(3)通常情况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若用G装置收集氯气,气体应该从
(填
“a”
或“b”)端通入。?
PAGE5.3.1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一)
1.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应用
(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
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可升华,吸收热量。?
(2)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与水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同)
,其中,碳酸不稳定
;能与石灰水反应
,据此检验二氧化碳。?
(3)应用:二氧化碳可用作化工原料,制汽水、纯碱、化肥;人工降雨;灭火;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二氧化碳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危害人体健康;导致“
”。?
·知识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1.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
2.(2021·南平质检)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匹配的是
(
)
A.石墨能导电——用作电池电极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做碳酸饮料
C.干冰易升华——制造舞台云雾
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3.(2020·临沂中考改编)化学课堂上学生探究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
(1)图1实验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
(2)图2实验中,使紫色干花(用石蕊溶液浸泡过)变红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3)图3实验中,滴入石灰水后,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知识点二:二氧化碳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4.“我是碳族的大女儿,让大地充满生机;让地球因我而温暖;我调皮可爱,钻进石灰水,搅得人家不安宁;我藏在汽水里,小朋友喝了直打嗝。”这里叙述中的“我”是指
(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稀有气体
5.(2021·厦门质检)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6.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过程放在X处不合理的是
(
)
A.人和动物的呼吸
B.植物的呼吸作用
C.化石燃料的燃烧
D.利用太阳能发电
7.(2020·菏泽中考)
“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
A.为节约和环保,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B.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
C.为防止影响小区人们生活,在空旷偏僻的地方燃烧塑料垃圾
D.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知识点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8.(2020·云南中考)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
)
A.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作燃料
B.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9.小明总结的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物质X的化学式为
。?
(2)在物质的分类中,CO属于
(填标号)。?
A.单质 B.氧化物
(3)从图中任选一种物质,说出它的一种用途:
。?
(4)写出图中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10.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有关CO、CO2的不同点比较错误的是
(
)
A.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性质:CO2能溶于水,但和水不发生化学反应;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CO可作气体燃料
D.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11.(2021·南平质检)在如图气密性良好的装置中充满了二氧化碳气体,往2支试管中分别缓缓注入5
mL紫色石蕊溶液和5
mL澄清石灰水。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左边试管内液体变红色
B.右边试管内石灰水有浑浊现象产生
C.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的液面左边高于右边
D.相同体积的水和石灰水,石灰水吸收的二氧化碳较多
12.(2021·厦门质检)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请填空:
(1)实验1采用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
。?
(2)实验1中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2是在实验1的基础上设计的创新改进实验,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
(填序号)号棉球先变色,通过此现象可获得关于二氧化碳的另外一条性质是
。?
13.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我们一般从物质的组成(或构成)、性质、用途等方面研究一种物质。以二氧化碳为例,请回答相关问题:
(1)①如图1所示实验中,a、d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b、c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缓慢通入CO2一段时间后观察到:d比a先变红,b、c不变红,此现象说明CO2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化学性质是
。?
②如图2所示实验,将注射器中Ca(OH)2溶液注入锥形瓶中,振荡,观察到瓶中小气球的变化是
;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二氧化碳是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制造金刚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2+4NaC(金刚石)+2X,X的化学式为
。?
14.小明用大小不同的玻璃罩罩在两组点燃的蜡烛上(如图甲),观察发现A组实验高处烛焰先熄灭,B组实验低处烛焰先熄灭。为了探究玻璃罩中烛焰熄灭顺序不同的原因,小明以A组为研究对象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将6个盛有等量澄清石灰水的敞口容器固定在铁丝上,点燃蜡烛,立即用小玻璃罩罩上(如图乙)。分别记下各容器内石灰水变浑浊所需的时间。多次重复实验获得数据如表。
容器编号
1
2
3
4
5
6
平均时间/秒
3.2
3.8
5.0
7.1
11.1
19.0
实验二:将3支温度计分别挂在小玻璃罩内不同位置(如图丙),点燃蜡烛,一段时间后发现温度计①示数明显增大,温度计②、③示数增大不明显。
(1)根据实验一的结果,推测A组实验高处烛焰先熄灭的原因是
。?
(2)实验二研究的问题是
。?
(3)结合本实验的研究结果,对B组实验现象做出简要解释:
。?
PAGE5.3.1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一)
1.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应用
(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大 , 能 溶于水。 干冰 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可升华,吸收热量。?
(2)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与水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同) CO2+H2OH2CO3 ,其中,碳酸不稳定 H2CO3H2O+CO2↑ ;能与石灰水反应 CO2+Ca(OH)2CaCO3↓+H2O ,据此检验二氧化碳。?
(3)应用:二氧化碳可用作化工原料,制汽水、纯碱、化肥;人工降雨;灭火;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二氧化碳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危害人体健康;导致“ 温室效应 ”。?
·知识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1.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D)
2.(2021·南平质检)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匹配的是
(B)
A.石墨能导电——用作电池电极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做碳酸饮料
C.干冰易升华——制造舞台云雾
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3.(2020·临沂中考改编)化学课堂上学生探究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
(1)图1实验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氧气耗尽 。?
(2)图2实验中,使紫色干花(用石蕊溶液浸泡过)变红的物质是 H2CO3 (填化学式)。?
(3)图3实验中,滴入石灰水后,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 气球鼓起(变大)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Ca(OH)2CaCO3↓+H2O 。?
·知识点二:二氧化碳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4.“我是碳族的大女儿,让大地充满生机;让地球因我而温暖;我调皮可爱,钻进石灰水,搅得人家不安宁;我藏在汽水里,小朋友喝了直打嗝。”这里叙述中的“我”是指
(A)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稀有气体
5.(2021·厦门质检)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6.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过程放在X处不合理的是
(D)
A.人和动物的呼吸
B.植物的呼吸作用
C.化石燃料的燃烧
D.利用太阳能发电
7.(2020·菏泽中考)
“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C)
A.为节约和环保,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B.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
C.为防止影响小区人们生活,在空旷偏僻的地方燃烧塑料垃圾
D.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知识点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8.(2020·云南中考)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C)
A.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作燃料
B.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9.小明总结的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物质X的化学式为 CO2 。?
(2)在物质的分类中,CO属于 B (填标号)。?
A.单质 B.氧化物
(3)从图中任选一种物质,说出它的一种用途: C可作燃料(或CO2可灭火或作气体肥料等) 。?
(4)写出图中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CO2+C2CO(或C+O2CO2或2C+O22CO或CO2+H2OH2CO3) 。?
10.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有关CO、CO2的不同点比较错误的是
(B)
A.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性质:CO2能溶于水,但和水不发生化学反应;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CO可作气体燃料
D.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11.(2021·南平质检)在如图气密性良好的装置中充满了二氧化碳气体,往2支试管中分别缓缓注入5
mL紫色石蕊溶液和5
mL澄清石灰水。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左边试管内液体变红色
B.右边试管内石灰水有浑浊现象产生
C.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的液面左边高于右边
D.相同体积的水和石灰水,石灰水吸收的二氧化碳较多
12.(2021·厦门质检)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请填空:
(1)实验1采用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 水 。?
(2)实验1中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石蕊纸花变红色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H2OH2CO3 。?
(3)实验2是在实验1的基础上设计的创新改进实验,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 ④ (填序号)号棉球先变色,通过此现象可获得关于二氧化碳的另外一条性质是 密度比空气的大 。?
13.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我们一般从物质的组成(或构成)、性质、用途等方面研究一种物质。以二氧化碳为例,请回答相关问题:
(1)①如图1所示实验中,a、d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b、c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缓慢通入CO2一段时间后观察到:d比a先变红,b、c不变红,此现象说明CO2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密度比空气大 ,化学性质是 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
②如图2所示实验,将注射器中Ca(OH)2溶液注入锥形瓶中,振荡,观察到瓶中小气球的变化是 小气球逐渐胀大 ;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Ca(OH)2+CO2CaCO3↓+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二氧化碳是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制造金刚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2+4NaC(金刚石)+2X,X的化学式为 Na2CO3 。?
14.小明用大小不同的玻璃罩罩在两组点燃的蜡烛上(如图甲),观察发现A组实验高处烛焰先熄灭,B组实验低处烛焰先熄灭。为了探究玻璃罩中烛焰熄灭顺序不同的原因,小明以A组为研究对象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将6个盛有等量澄清石灰水的敞口容器固定在铁丝上,点燃蜡烛,立即用小玻璃罩罩上(如图乙)。分别记下各容器内石灰水变浑浊所需的时间。多次重复实验获得数据如表。
容器编号
1
2
3
4
5
6
平均时间/秒
3.2
3.8
5.0
7.1
11.1
19.0
实验二:将3支温度计分别挂在小玻璃罩内不同位置(如图丙),点燃蜡烛,一段时间后发现温度计①示数明显增大,温度计②、③示数增大不明显。
(1)根据实验一的结果,推测A组实验高处烛焰先熄灭的原因是 玻璃罩内高处二氧化碳的浓度大,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2)实验二研究的问题是 探究小玻璃罩内不同位置的温度 。?
(3)结合本实验的研究结果,对B组实验现象做出简要解释: 在大玻璃罩内,生成热的二氧化碳气体冷却后,聚集在玻璃罩的底部,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