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
[教学目标]
朗读整首词,体会词的韵律美。
了解马致远的生平及写作背景。
找出词中所用的意象并能理解意象的含义。
品读这首词,体会这首词的感情基调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诗人所表达的背井离乡的游子的心境。
[教学难点]
理解《天净沙?秋思》中所运用的意象及作用。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语
同学们,你们有过长时间离开家的经历吗?那时候是什么心情呢?……通过你们的回答,我们可以总结出你们基本都是因为旅游或拜访亲友,你们可以说应该是很享受这种过程的,可是想一想等你们长大了,你们必须面临一些其他的事,你们可能在外求学甚至直接在那里成家立业,那个时候你们可能会由于一些原因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都不能回到你的故乡见到你的亲人,那时又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不过在现代这个社会我们已经拥有了现代化的交通、先进的通讯,我们可以用这些东西来缓解我们对亲人的思念,但是你们知道在古代如果背井离乡的人想家了该怎么办吗?……对,他们没有汽车没有电话,只能靠书信或者是诗词等一些东西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我们今天就来看一下古人是怎样用诗词寄托思家之情的,请打开书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2、简单介绍诗人,写作背景及题材。(师生共同完成)
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
(?http:?/??/?www.?/?Index.html"
\t
"_blank?)凝炼,流畅自然。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它的题材是“曲”,曲:在中国古代文学长廊中,宋以前一直以诗最盛行,宋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新兴的体裁就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套数和小令。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58字以下)。
这首诗的名字其实只有“秋思”两个字,而天净沙只是一个词牌名(词的曲调,格式的名称,而多数词牌与词题无关。)在元曲中还有许多的曲牌名,如:[阳春曲][寄生草]
3.齐读全词,感受词的韵律感。请学生给诗歌划分节奏,注意重音。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
(?http:?/??/?wenwen.?/?z?/?Search.e?sp=S%E5%B0%8F%E6%A1%A5&ch=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
\t
"_blank?)/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
(?http:?/??/?wenwen.?/?z?/?Search.e?sp=S%E5%A4%95%E9%98%B3&ch=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
\t
"_blank?)/西下,断肠人
(?http:?/??/?wenwen.?/?z?/?Search.e?sp=S%E6%96%AD%E8%82%A0%E4%BA%BA&ch=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
\t
"_blank?)/在/天涯
(?http:?/??/?wenwen.?/?z?/?Search.e?sp=S%E5%A4%A9%E6%B6%AF&ch=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
\t
"_blank?)。
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上口,再感受一下。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
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再一起把整首小令朗读一遍。这样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
4.讲解意象的概念。
同学们,请看一下这首词,是不是有大量的景物,这些事物都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它们就叫作意象。下面,请同学们识记一下这个概念,它将会经常出现我们以后学的诗中。
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5.四人为一组,讨论以下问题:(学生讨论,老师适当点拨,共同明确)
(1)词中都有哪些意象描写,你认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这首小令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
(?http:?/??/?wenwen.?/?z?/?Search.e?sp=S%E6%83%9C%E5%A2%A8%E5%A6%82%E9%87%91&ch=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
\t
"_blank?)”,但是凝练
(?http:?/??/?wenwen.?/?z?/?Search.e?sp=S%E5%87%9D%E7%BB%83&ch=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
\t
"_blank?)而并不简陋,九种景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
(?http:?/??/?wenwen.?/?z?/?Search.e?sp=S%E4%BF%AE%E9%A5%B0%E8%AF%AD&ch=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
\t
"_blank?),使各个景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
(?http:?/??/?wenwen.?/?z?/?Search.e?sp=S%E6%9A%AE%E8%89%B2&ch=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
\t
"_blank?)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简约之中见出深细。
师:通过这些意象可以看出这是一幅悲凉秋景图,人们常说,“所有景语皆情语”。设想一下诗人当时的情景,一生不得志,长久漂泊在外,他的精神家园已化作了一片荒芜,他眼中的景自然是满目萧然。于是作者眼中的藤、树、马、水都是萧条的、凄凉的、无助的,其实是人的落拓与哀愁的写照,这是以景托情,融情于景。这景无疑传达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乡之情,这景与人,境与情,自然意象与社会境遇,和谐的统一于这首小令中,充分的道出了游子羁旅之悲。请大家齐声诵读,让我们将景语化为情语,体验体验游子的悲苦与心酸。(朗读)
(2)问题:请同学们根据这些意象用自己的话对这样的景色进行描述。
几根枯树缠绕着一棵棵秃树,那凋零了的黄叶在萧萧的秋风中瑟瑟的颤抖,黄昏的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一片悲凉的秋景。在作者的眼前呈现出一座小桥,桥下小溪潺潺的流水,不远处还有升起袅袅炊烟的农家小院,那里有安居落业的人们。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艰辛的游子骑着一匹瘦瘦的老马,在夕阳西沉的余辉中,向远方踽踽而行。
6、请同学们根据咱们的讲解,总结一下他的表现手法及修辞手法:
直抒胸臆(阅读欣赏一首诗、曲的一般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7、找几位同学尝试背诵这首词。
8、[课下作业]
扩展阅读:读余光中的《乡愁》,体会它的思乡之情。
通过本首词的学习,写一篇借景抒情的文章,记叙文散文皆可。
[板书设计]
(词牌名)天净沙?秋思(诗名)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曲状元”
意象: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夕阳
悲凉秋景图
表达方式:借景抒情、直抒胸臆
中心句:浪迹天涯的游子思乡之情,羁旅之悲,游子的悲苦与心酸
枯藤老树昏鸦“a”
小桥流水人家ia
古道西风瘦马“a”
夕阳西下ia
断肠人在天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