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三国鼎立
【学习目标】
1.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时间、结果及影响。
2.知道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本史实,了解三国经济的发展情况。
3.理解官渡之战曹操胜利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4.正确评价三国时期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认识国家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合作探究导学】
知识点一
官渡之战
【基础梳理】
1.交战双方
(1)占据河南一带的
①政治上:把汉献帝从都城洛阳接到许,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并招揽各种人才。
②经济上:采用
的措施,既解决了大批流民的生计,又筹集了军粮。
(2)占据黄河以北的
:兵多粮足,实力强大。
2.时间及目的:公元
年;称雄北方。
3.曹军战术: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粮囤,烧掉其全部军粮。
4.结果:曹操歼灭袁军主力。
5.影响:为以后曹操
打下基础。
【合作探究】
(1)上图反映的是东汉末期的一次著名战役,该战役发生于哪一年?
(2)该战役交战双方的指挥者各是谁?结果怎样?产生了什么影响?
(3)结合教材知识,分析曹军的正确战术。
【探究归纳】
官渡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在这次战役中,人才对于战争的胜败起了关键作用。袁绍骄傲轻敌,致使人才流失;曹操求贤若渴,广招人才,从而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战术。这次战役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知识点二
赤壁之战
【基础梳理】
1.背景:
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进而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2.交战双方:曹军与
、孙权联军。
3.兵力对比:曹军的兵力有20余万,孙刘联军只有约5万人。
4.曹军的不利因素:曹军远道奔走,兵士疲惫,军中多是北方人,不服水土,又流行疾病;不习
,将船舰连接在一起。
5.结果:孙刘联军用火攻大败曹军。
6.影响: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
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合作探究】
与操遇于赤壁。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曹操舰船),延及岸上营落。……北军大坏。
——《资治通鉴》
(1)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年发生的哪一战役的场景?
(2)根据材料,指出在这次战役中孙刘联军使用了什么战术。该战役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结合教材知识,分析这次战役曹军战败的原因。
【探究归纳】
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由于当时统一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加上曹操的骄傲轻敌,此战役以孙刘联军的胜利告终。赤壁之战使曹、刘、孙三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三
三国鼎立
【基础梳理】
1.背景
(1)曹操:赤壁之战后,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2)刘备:占领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又占取
、云贵地区。
(3)孙权:把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抢夺了刘备在湖北、湖南的势力范围。
2.形成
(1)过程
①220年,曹操的儿子
废掉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国号魏。
②
年,刘备在
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③222年,
称吴王。
(2)影响: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3.三国经济的发展
(1)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2)孙吴:开发江东,
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到达
,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
(3)蜀汉:发展经济,改善
关系,加速了
地区的开发。
【合作探究】
三国鼎立形势图
(1)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于何时?写出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个政权的名称及其建立者。
(2)你认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该局面的形成有何作用?
(3)图中的A地区在当时被称为什么?B代表的地方是什么?结合教材知识,说出当时吴与A地区有何交往,作用如何。
(4)结合教材知识,说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三国分别是怎样发展经济的。
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为什么?
【探究归纳】
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阶段。它说明了当时三国的实力大致相当,谁也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但并存的三个政权,为了战胜对方,都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为以后的全国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
【知能提升练习】
一、选择题
1.200年,曹操以少胜多战胜袁绍的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2.赤壁之战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该战役的交战双方是
(
)
A.孙刘联军和曹操军队
B.孙刘联军和曹袁联军
C.曹操军队和袁绍军队
D.孙权军队和刘备军队
3.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问题较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正确地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
)
A
B
C
D
4.230年,孙权派大将卫温等率军渡海至夷洲。其中,“夷洲”即今天的
(
)
A.广州
B.台湾
C.云南
D.海南岛
5.下列关于三国时期政权建立情况的搭配,完全正确的是
(
)
A.220年——曹操——长安
B.221年——刘备——洛阳
C.222年——孙权——成都
D.220年——曹丕——洛阳
6.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
)
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交融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两次战役非常重要。……早期,曹操依郭嘉、程昱等人之谋,先与袁绍互为背靠,袁绍向北,曹操向南。曹操战河南,吕布、袁术等人先后为其所灭,而后再与袁绍决战,避免了两线作战,并在官渡大破袁绍,顺利统一北方。
材料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材料三
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曹操在这次战役中失败后再也没能卷土重来,从此势力仅限于北方,而孙权和刘备在江南和巴蜀的势力则得以巩固。赤壁之战前的曹操可谓雄心壮志,欲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不料占据军事优势的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却败得一塌糊涂,令人叹惜。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对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两次战役非常重要”,你知道是哪两次战役吗?这两次战役各具有怎样的意义?
(2)材料一中提到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大败袁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曹操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
(3)材料二表现了曹操怎样的思想感情?
(4)依据材料三,分析曹操既然在军事上占据了优势,为什么“在赤壁之战中却败得一塌糊涂”。
第16课 三国鼎立
【合作探究导学】
[知识点一]
【基础梳理】
1.(1)曹操 ②屯田 (2)袁绍
2.200
5.统一北方
【合作探究】
(1)200年。
(2)曹操和袁绍。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为以后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3)曹操方面,虽然兵力处于劣势,但他善于用人,制定了正确的战术,并听取谋士建议,实行火烧袁军军粮的办法,迅速歼灭袁军主力。
[知识点二]
【基础梳理】
1.208
2.刘备
4.水战
6.三国鼎立
【合作探究】
(1)208年;赤壁之战。
(2)火攻。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直接原因: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曹操骄傲轻敌;孙刘联军采取正确的战术。根本原因:当时统一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
[知识点三]
【基础梳理】
1.(2)四川
2.(1)①曹丕 ②221 成都 ③孙权
3.(2)造船业 夷洲 (3)民族 西南
【合作探究】
(1)229年。①魏,曹丕;②蜀,刘备;③吴,孙权。
(2)根本原因:当时统一的客观条件尚不成熟,即当时三国的实力大致相当,没有一国具备灭亡他国的条件。作用:实现了局部统一,为以后的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3)A是夷洲。B是建业。交往:吴国将军卫温曾率船队到达夷洲。作用:加强了内地与台湾的联系。
(4)魏国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吴国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蜀国在诸葛亮的治理下,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5)历史的进步。这三个政权的统治者,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以实现统一,都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政策,这是大混战时期的暂时稳定阶段,符合广大人民群众要求安定的愿望;三国鼎立是局部的统一,是最终实现全国统一的一个重要步骤,代表了统一的趋势,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知能提升练习】
1.C 解析:由“200年”“曹操”“袁绍”等信息可知,该战役是官渡之战。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0年,巨鹿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07年,赤壁之战发生在208年。
2.A 解析:208年,曹操军队和孙刘联军在赤壁决战,曹军大败。
3.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赤壁之战后,曹操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后来曹丕在北方建立魏国;刘备占领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以后,又向西南发展,即蜀国在西南方;孙权的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即吴国在东南部。D项符合题意。
4.B 解析:结合教材“三国鼎立形势图”可知,夷洲就是今天的台湾。
5.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20年,曹丕在洛阳建魏,221年,刘备在成都建蜀,222年,孙权称吴王,后定都建业。因此,只有D项搭配正确。
6.A 解析:三国鼎立局面是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过渡,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前进了一大步。这一时期,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整顿政治,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
7.(1)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后,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曹操在经济上实行屯田,筹集了军粮;在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主动权;他善于用人,战略战术得当等。
(3)表现了曹操统一天下的豪情壮志。
(4)南北统一的条件不成熟;曹操骄傲轻敌,且曹军不习水战;孙刘联军策略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