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同步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同步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21 07:0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学习目标】
1.知道西晋建立与统一的基本史实,了解西晋的腐朽统治。
2.了解八王之乱的背景、主要影响、西晋对内迁民族的残酷统治及西晋的灭亡,理解西晋灭亡的原因。
3.掌握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时间、民族代表、分布,了解我国北方的十六国时期以及前秦改革有关措施。
4.认识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过程就是民族交融的过程。
【合作探究导学】
知识点一
西晋的兴亡
【基础梳理】
西晋的建立
1.背景
(1)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吴、蜀两国日益衰落。
年,魏灭蜀。
(2)曹丕死后,
逐渐控制了魏国的军政大权,后他的两个儿子相继专权,魏国皇帝形同傀儡。
2.建立:
年,
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
为都,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
3.统一:280年,西晋灭
,统一了全国。
4.腐朽统治
(1)在治国方略上,制定了一系列优待大地主、大贵族的政策,皇室及许多大臣处处维护自己家族的权势。
(2)统治阶级在生活上以
为荣,追求享乐。
(二)八王之乱
1.背景
(1)西晋初年,晋武帝大封
,陆续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出镇诸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
(2)西晋统治腐朽,对内迁各民族实行残暴统治,激起他们的反抗。
(3)
昏庸无能。
2.概况: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
3.主要地区:
一带。
4.影响
(1)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
飞涨,人民饱受痛苦,西晋从此衰落。
(2)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其中逃往南方的即数以十万计,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
高潮。
【合作探究】
1.西晋的建立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三国演义》
(1)结合教材知识,材料中的“三国”之后我国建立了什么王朝?建立者是谁?该朝代何时完成了统一?
(2)该朝代在中国历史上以豪华奢侈闻名,你知道原因吗?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历史发展的“大势”。
2.八王之乱
(1)上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爆发于何时?它的爆发与西晋的哪一措施直接相关?请阐明理由。
(2)结合教材知识,指出该事件的性质。该事件造成了什么影响?
(3)综合上述问题并结合教材知识,说说西晋灭亡的原因。
【探究归纳】
西晋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分裂割据的历史局面,再次实现了国家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但由于统治腐朽,其在经历了八王之乱后,逐渐走向衰亡。西晋成为我国历史上继秦朝以后第二个短命的统一王朝。
知识点二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基础梳理】
1.生活状况:北方游牧民族在水草丰茂的草原上放养马、牛、羊等牲畜,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2.时间:
、魏、晋时期。
3.内迁民族:匈奴、
、羯、
、羌。
4.分布
(1)西北的氐族和
,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
(2)蒙古草原上的
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
(3)
族有一部分迁到辽宁,有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
5.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和统一
(1)十六国:
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2)统一黄河流域

时间:4世纪后期。
②人物:前秦皇帝苻坚。
③前秦统治:任用汉人
为丞相,锐意改革;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减赋禁奢;兴办学校,提倡儒学。前秦境内胡汉民族关系改善。
【合作探究】
到了西晋时,中国北部、东部和西部,尤其是并州和关中一带,大量胡族与汉族杂居。史书记载,“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关中百万余口“戎狄居半”,对西晋呈现半包围形势。
(1)材料中“胡族”指的是什么民族?他们在什么时候不断内迁?其中的代表性民族主要有哪五个?
(2)这些民族内迁后,主要分布于哪些地区?
(3)结合教材知识,分析“胡族”内迁所造成的社会影响。
【探究归纳】
从东汉末年以来,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开始不断地向内地迁徙。内迁的民族主要包括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历史上泛称为“五胡”。这些内迁民族,不仅改变了我国北方的政治局势,而且在长期的交往中实现了民族大交融。
【知能提升练习】
一、选择题
1.西晋结束了东汉以来的分裂局面,使国家重新统一。那么,它的建立时间和建立者是


A.220年
曹丕
B.266年
司马懿
C.280年
司马炎
D.266年
司马炎
2.西晋初年,晋武帝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颁布“推恩令”
B.大封同姓诸王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3.下图是由张璟琳编写的《八王乱》,该书描写了晋朝由治转衰的转折点——八王之乱。下列有关八王之乱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八王混战主要在洛阳一带展开
②这场内乱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
③使当时米价贵到一万钱一石
④发生在晋武帝时期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发生于


A.东汉末年
B.春秋战国时期
C.西晋末年
D.三国时期
5.擅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发展了冶铁和制陶等手工业;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这些现象说明了


A.社会经济得到空前发展
B.民族界限日益缩小,有利于民族交融
C.西晋贵族奢侈之风盛行
D.匈奴人失去了维持生计的手段
6.苻坚是十六国时期前秦的一位君主,他在位前期励精图治,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其内容包括


①推行郡县制
②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
③兴办学校,提倡儒学
④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7.识读下图:
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
请回答:
(1)请写出图中A、B、C、D、E分别代表的五个少数民族的名称。
(2)这些少数民族内迁后,起兵反抗并最终灭亡了西晋,其反晋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晋惠帝昏庸无能,无力治理国家。有一年闹饥荒,老百姓没饭吃,到处都有饿死的人。有人把情况报告给晋惠帝,他却对报告人说:“老百姓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粥?”
材料二
各族内迁以后,与汉人杂处,晋统治者强迫各族人民纳租税,服劳役……因而各少数民族对西晋统治者“怨恨之气,毒于骨髓”,反抗不断地发生。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内容,是西晋哪一政治特点的反映?结合所学知识,晋惠帝在位期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这一事件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3)试说明两则材料与西晋灭亡之间的关系。
(4)从西晋的灭亡中,我们能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合作探究导学】
[知识点一]
【基础梳理】
(一)
1.(1)263 (2)司马懿
2.266 司马炎 洛阳
3.吴
4.(2)豪华奢侈
(二)
1.(1)同姓诸王 (3)晋惠帝
3.洛阳
4.(1)米价 (2)人口迁徙
【合作探究】
1.(1)西晋。司马炎。280年。
(2)西晋王朝在治国方略上,处处维护大地主、大贵族的利益,很多大地主、大贵族在生活上追求豪华奢侈和享乐。
(3)虽然中国历史上分分合合多次,但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1)晋惠帝时期。分封同姓诸王。分封的诸王据守州郡重镇,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
(2)统治集团内部为争夺中央政权而进行的战争。这场内乱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导致米价飞涨,人民饱受痛苦,西晋从此衰落;中原人口南迁,形成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3)西晋统治阶级在政治上昏庸腐朽,在生活上极为腐化,大地主、大贵族无不以豪华奢侈为荣;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八王之乱,彻底地破坏了西晋的统治秩序,耗竭了西晋的国力;对少数民族统治残暴,引起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一些少数民族的首领乘机起兵反晋,推翻了西晋的统治。
[知识点二]
【基础梳理】
2.东汉
3.鲜卑 氐
4.(1)羌族 (2)匈奴 (3)鲜卑
5.(1)西晋灭亡 (2)③王猛
【合作探究】
(1)北方游牧民族。东汉、魏、晋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
(2)氐族和羌族,迁入陕西关中;匈奴族和羯族,迁到山西一带;鲜卑族有一部分迁到辽宁,有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
(3)灭亡西晋后,北方各民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形成了我国古代的十六国时期;有利于少数民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大交融。
【知能提升练习】
1.D 解析: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
2.B 解析:西晋初年,晋武帝认为,曹魏削弱所封诸王的势力,导致孤立而亡,于是大封同姓诸王,故B项符合题意。
3.C 解析:八王混战主要在洛阳一带展开,这场内乱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当时米价飞涨,贵到一万钱一石,人民饱受痛苦。八王之乱发生于晋惠帝时期,故④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含④的选项。
4.C 解析:八王之乱后,西晋开始衰落,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5.B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相互影响的情况,这是民族交融的见证。
6.C 解析:苻坚是前秦皇帝,在位期间重用汉人王猛,锐意改革。他们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减赋禁奢,还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缓和了胡汉之间的对立与矛盾。
7.(1)匈奴、鲜卑、羯、氐、羌。
(2)西晋对少数民族实行残暴的统治,向内迁各族人民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卖少数民族人民为奴婢。这些暴政激起了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
8.(1)统治阶级在政治上昏庸腐朽。
八王之乱。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米价飞涨,人民饱受痛苦,使西晋从此衰落;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2)西晋对少数民族实行暴政,激起了他们的强烈反抗。
(3)西晋的政治黑暗、统治腐朽是其灭亡的根本原因;对少数民族实行暴政,是其灭亡的直接原因。
(4)无论治理国家,还是管理小家,都应居安思危,切不可放纵奢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国家要稳定发展,一定要处理好民族关系,注意民族间的平等和团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