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学习目标】
1.知道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的地位、内容及影响,掌握祖冲之在数学、天文历法等方面的伟大贡献。
2.了解东汉以后书法、绘画和石窟艺术的代表成就。
3.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与科技文化的关系,认识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合作探究导学】
知识点一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基础梳理】
1.地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
。
2.作者:北朝
。
3.方法:整理古书中记载的农业知识,采集民间歌谣谚语,汲取农民的生产经验,在生产实践中证明和丰富这些经验。
4.内容
(1)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
(2)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
,不误农时。
(3)要改进
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
5.影响: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
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
上占有重要地位。
【合作探究】
《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1)《齐民要术》的作者是谁?该书具有怎样的地位?
(2)材料体现了该书的哪一内容?试分析该书作者提出这一内容的原因。
(3)除该内容外,该书还包括哪些内容?该书具有怎样的影响?
【探究归纳】
《齐民要术》是我国北朝时期的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
知识点三
科学家祖冲之
【基础梳理】
1.简介: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在
、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
2.贡献
(1)圆周率的计算:利用三国时期魏国的
最早提出的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
位数字,即3.141
592
6和3.141
592
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
。
(2)天文历法:他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算的结果相比较,只差50秒,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
(3)机械制造:他设计制造了
、水碓磨、千里船等。
【合作探究】
(1)上图人物最突出的成就是什么?该成就具有怎样的地位?
(2)结合教材知识,说说他还有什么成就。
(3)从他身上,你可以学习到哪些精神?
【探究归纳】
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的人,但不是世界上第一个计算圆周率的人。
知识点三
书法、绘画与雕塑
【基础梳理】
1.书法
(1)原因: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
(2)时间:
以后。
(3)代表
①曹魏时期:
和胡昭,都擅长行、草、隶书。钟繇独创楷书书法,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
时,设置
,规定用锺、胡书法作为标准书体。
②东晋时期:
对楷、行、草书尤为精湛。当时的人就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代表作是《
》,被后人誉为“
”。
③北魏:流传下来的
,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4)意义:中国书法艺术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
2.绘画
(1)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
盛行,
画占了主要地位;山水画开始形成。
(2)代表:东晋的
,擅长人物画,代表作有《
》和《洛神赋图》。
3.石窟艺术
(1)出现原因: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
,在一些地方的山崖,开凿了许多石窟。
(2)代表:山西大同的
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3)特点:石窟中的佛像,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刻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
【合作探究】
1.书法
图一
图二
(1)图一是谁的作品?他是何时的书法家?他的书法有何特点?
(2)图二是谁的哪一代表作品?他的笔势有何特点?该人有何美誉?
(3)结合教材知识,说说到北魏时期书法艺术有何变化,并分析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
2.绘画与雕塑
图一
图二
云冈石窟
(1)图一是谁的什么作品?他生活于哪一时期?这一时期占主要地位的绘画种类是什么?这是哪一社会现实的反映?
(2)你知道上述社会现实与图二之间的关系吗?结合教材知识,说出图二石窟位于何处。与其齐名的石窟还有哪个?
(3)综合上述探究问题,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探究归纳】
东晋时期书法和绘画艺术成就斐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刻画人物活泼传神,富有个性。
石窟艺术虽是为了宣扬佛教而造,但它们也是我国古代艺术家和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它们不仅是我国历史上优秀的文化遗产,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知能提升练习】
选择题
1.有一位北方朋友,他热衷于粮食作物、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技术的研究。下列哪部书可以帮到他
(
)
A
B
C
D
2.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的作者是(
)
A.贾思勰
B.祖冲之
C.华佗
D.顾恺之
3.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的数学家是
(
)
A.蔡伦
B.司马迁
C.祖冲之
D.刘徽
4.南朝时期,我国制定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该历法的制定者和名称是
(
)
A.大禹
《夏历》
B.贾思勰
《大明历》
C.祖冲之
《大明历》
D.祖冲之
农历
5.中国古代科技巨匠不计其数,祖冲之、贾思勰两位科学家的共同点是
(
)
①都生活在南朝
②注重实践
③都在数学领域取得了领先世界的成就
④在科学研究中刻苦钻研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西晋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书法,规定用谁的书法作为标准书体
(
)
A.锺繇和胡昭
B.锺繇和王羲之
C.王羲之和顾恺之
D.华佗和张仲景
7.就绘画种类来说,下图属于什么画
(
)
人物画
B.宗教画
C.山水画
D.花鸟画
8.南北朝时,我国最著名的两个石窟分别位于
(
)
A.云南
浙江
B.山西
河北
C.陕西
河北
D.山西
河南
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收集在他的数学名著《缀术》一书中。这部书在唐朝时被朝廷规定为算学的主要课本。
材料二
2013年9月初,在第十一届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琅琊文化学者齐聚临沂,召开纪念
诞辰1
710周年研讨会,与会学者深刻研究探讨了琅琊文化的深刻内涵及其文化资源价值。
材料三
他的人物画堪称一绝,但每次快画完的时候,他偏偏不把画中人物的眼睛点上,有时一搁就好几年。别人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因为他画人物,特别注重传神,而传神的关键就在于眼睛,所以眼睛必须仔细处理,不能随便点上。
材料四
龙门石窟佛像
请回答:
(1)你认为在《缀术》一书中,一定会记录祖冲之的哪项成就?
(2)材料二中纪念的人物是谁?用一句话来形容他的书体特点,并举出他的一部代表作。
(3)材料三中描述的“他”是谁?你知道“他”的代表作是什么吗?
(4)材料四中的石窟开凿于何时?观察图片,指出其佛像特点。
(5)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综合这一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你有何感想?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合作探究导学】
[知识点一]
【基础梳理】
1.农书
2.贾思勰
4.(2)因地制宜 (3)生产技术
5.民生 农学史
【合作探究】
(1)北朝贾思勰。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2)内容: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原因:为农民的农业生产提供指导,实现农业的增产增效。
(3)内容: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并提出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影响:这部农业科学技术著作,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知识点二]
【基础梳理】
1.数学
2.(1)刘徽 七 近千年
(2)大明历
(3)指南车
【合作探究】
(1)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千年。
(2)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算的结果相比较,只差50秒;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擅长机械制造,设计制造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3)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反复实践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知识点三]
【基础梳理】
1.(2)东汉 (3)①锺繇 西晋 书博士②王羲之 兰亭集序 书圣
③碑刻书体
2.(1)佛教 宗教
(2)顾恺之 女史箴图
3.(1)佛教 (2)云冈石窟
【合作探究】
1.(1)锺繇。曹魏时期。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
(2)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后人誉为“书圣”。
(3)出现碑刻书体(魏碑)。中国书法艺术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
2.(1)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东晋。宗教画。佛教的盛行。
(2)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为了宣扬佛教,统治阶级大量开凿石窟,即二者是因果关系。山西大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3)一定时期的社会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知能提升练习】
1.D 解析:由题干可知,这本书应该是一部农书。四个选项中,A项为史学巨著,B项为儒家经典,C项为中医著作,均可排除。
2.A 解析: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C 解析: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祖冲之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
4.C 解析:祖冲之对历法进行精细观测和推算,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
5.D 解析:祖冲之生活在南北朝,贾思勰生活在北朝;祖冲之在数学领域取得了领先世界的成就,而贾思勰的成就主要在农学方面,故①③不是两人的共同点,排除含①或③的选项。
6.A 解析:锺繇和胡昭是曹魏时的书法名家,他们兼采汉末众家书法之长,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西晋时,规定以他们的书法作为标准书体。
7.A 解析:图片为顾恺之的《女史箴图》,顾恺之擅长人物画,《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是其代表作。
8.D 解析:南北朝时最著名的两个石窟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9.(1)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2)王羲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兰亭集序》。
(3)顾恺之。《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4)南北朝。既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
(5)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创造了一项又一项科技文化成就,作为一名中学生要学习他们勤奋好学、善于思考、乐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