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编写人: 审核人: 审批人:
【使用说明】
1.根据知识清单从细微处牢牢把握本单元的基础知识。
2.利用单元知识框架,理清每节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宏观上把握本单元的基本内容。
3.组长明确安排预习达标,对不同层次同学有明确要求和安排;
【课程标准】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目标】
1.牢固掌握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史实,提高分析概括力。
2.通过合作探究,加强传统和现实的联系,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认识影响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因素;积极高效,享受学习。
【问题引导】
1、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变化的原因、表现、影响。
2、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3、民族工业兴起的原因、有利条件、概况(时间、地点、途径、著名企业、特点)
4、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关系
5、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原因、概况、特点、意义
6、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发展概况、特点
7、抗战前夕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的原因、概况、归纳对其认识
8、国民党统治后期的日益萎缩的原因、表现
9、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0、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11、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成分及其特征
12、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历程的启示
【自学引导】
【知识拓展】
1、 概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2)从政治上看,它导致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导致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从思想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2、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有利因素:①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瓦解自然经济;
②政府的政策(清末政府、民国政府);
③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④“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不利因素: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与掠夺;
②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与束缚;
③官僚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与经济垄断;
④封建自然经济的抵制;
⑤近代中国政局的长期动荡……
【预习自测】(考查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带★题C层可不做)
1、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中国的封建经济加快解体。"解体"指的是( )
A、封建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B、出现手工工场的行业增加,工场的规模变大
C、封建经济停滞,半封建经济发展
D、封建经济和外商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存
2、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包括( )
①城乡商品交流得到发展②东南沿海一带得手工纺织业收到很大得冲击③自然经济瓦解,小农经济经济完全瓦解④中国的商业和金融业发生变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1861年,进入天津口岸的各类布折银3250582两,占当年天津口岸进口总值的64.8%;鸦片折银948480两,占进口总值的18.9%。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进口货物中洋布占主要份额 B、中国近代商业贸易落后
C、西方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 D、鸦片贸易合法化
4、由私人投资创办的中国近代工业兴起于( )
A、两次鸦片战争期间 B、洋务运动期间C、戊戌变法运动期间 D、清末"新政"期间
5、法币100元在1937年可以买两头黄牛,到1947年却只能买到一个煤球,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商品的涌入 B、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C、繁重的捐税负担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6、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①恶性通货膨胀政策②官僚资本的压迫③繁重的捐税负担④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民族资产阶级之所以无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是因为民族资产阶级( )
A、不具有革命性 B、同中国革命的对象没有矛盾
C、不具有反帝的要求 D、具有软弱性、妥协性
8、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 ( )
A. 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 B.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 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 D.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9、史学界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依据在于( )
A. 开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之先河
B. 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
C. 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D. 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
10、★右下图所示是民国九年的一则报纸广告。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
A.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 实业救国的思潮
C. 工人阶级的诞生
D.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1、★分析1912~1922年《民国初年纺织业发展情况表》,从中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特别是纺织业得到了发展
B. 南京国民政府颁布法令促进了纺织业发展
C. 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D. 继昌隆缫丝厂是这一时期民族企业的骄傲
12、★据记载,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1867年的收入是同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力收入的4倍,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 )
A. 民用企业利润丰厚,工人福利待遇较好
B. 官方重视军事工业,工人收入相对较高
C. 招募的工人多来自西方国家,收入自然较高
D. 民族资本家为笼络工人,提供相对丰厚的报酬
1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促使清王朝内部少数有识之士进行反思,人们提出新对策,开始兴办洋务。下列能反映洋务运动前十年内容的图片是( )
【合作探究】方法规律总结
阅读下列图表和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地点 创办人 企业名称
上海 方举赞 发昌机器厂
南海 陈启沅 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 朱其昂 贻来牟机器磨坊
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
(1)材料一中民族企业与明代“机房”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其分布地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民族企业发展的什么特点?★
(3)根据材料三,说说为什么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
【收获与疑惑】
(1)明代“机房”主要为手工劳动,民族企业是机器生产。近代民族企业多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2)我国近代民族企业诞生于19世纪60、70年代,在19世纪90年代和20世纪初出现了两个发展高潮。
(3)一战期间迅速发展的原因:①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条件;临时政府推行了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政策;②一战期间,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此伏彼起,“实业救国”思想有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使国货市场不断扩大,为其企业的发展拓展了空间;③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④状元实业家特殊的地位和经历,尤其是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ABCB B D D CCBAB B
北洋政府
国民政府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9世纪末(19世纪末—20世纪初)
20世纪初(1912-1919)
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6)
抗战时期(1937-1945)
抗战胜利后(1946-1949)
初步发展
发展较快
沉重打击
短暂春天
夹缝产生
日益萎缩
清政府
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