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2《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高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2《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21 08:1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案】孔雀东南飞
【学习目标】
1扎实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提升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明确叙事诗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思想的方法。
3、激情投入,全力以赴,分析人物性格,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
预习案
【使用说明、学法指导】
1、先熟读课文,标记勾画重点字词、句子,再研读本学案。必须牢记:不读完课文,不做学案。2、借助文中情节的叙述和细节描写,赏析人物形象以及塑造、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体会叙事诗的语言特点。3、完成预习自测题目,所有题目都书面完成。4、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5、限时20分钟,独立完成。
Ⅰ【教材助读】
一、走进作者及其作品
1、文体知识——乐府诗
“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时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机构(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后世把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其中属于汉代的就叫“汉乐府”。乐府诗,从结构体制看,有专用的诗题,常见的有“歌”“行”“吟”“曲”等,后人称为“乐府歌行体”。从语言句式看,大多篇无定句,句无定字,以杂言为主,语词多口语化,通俗生动。从音韵节奏看,押韵比较自由多样。从表现方法看,除一般的比兴手法外,多用排比铺陈,叙事曲折淋漓,长于用对话和细节来刻划人物。汉乐府主要反映广大人民的生活和爱情的乐府诗歌,以五言为主,句式灵活,语言流畅。
2、作家
徐陵(公元507一583)字孝穆,今山东郯(tán)城人,南朝陈文学家。少好学,八岁即能文,博涉经史,纵横有口辩。其诗赋皆淫靡绮艳,与庾信同为官体诗代表作家,时人称为“徐庾体”。曾编选《玉台新咏》十卷,是现存我国较早的诗歌总集之一,原有集三十卷,已散佚,明人辑有《徐孝穆集》。
3、作品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也是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它选自《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开头一篇小序,叙述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以及成诗的经过。故事发生在汉未建安中,但成诗时间可能稍后一些。全诗357句,1785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并且前两者又被称为“乐府双璧”。
2、了解背景
这首诗所叙之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西汉初期儒家思想经过董仲舒的改造,成了封建君主统治人们思想的工具和社会的主流思想,到汉末时,这种思想中的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已深入人心,像刘兰芝这样被休,又被迫改嫁,直至被逼自尽的悲剧在追求幸福的爱情的青年男女身上时有发生,这也是完全正常的。但其美好的人格和彻底的反抗精神则被人们永远铭记。
3、整体感知
1、参照注释阅读全文后,按下列问题在课文中画出有关的语句。
(1)刘兰芝自请遣归的原因是什么?
(2)刘兰芝辞别焦母、阿妹、焦仲卿的情形是怎样的?
(3)刘兰芝回家后,先后遭遇了谁的求婚?对此事,兰芝、兰芝兄、兰芝母又有何反应?
(4)刘兰芝允婚之后心情怎样?焦仲卿闻到刘兰芝改嫁消息后有何举动?
2、《孔雀东南飞》讲述的是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你能用最简练的语言概述故事的来龙去脉吗?
Ⅱ【预习自测】
学习建议
学习文言文,增加自己知识储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经典的文言现象要扎实记忆,且读且记,享受成长的快乐!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公姥
(
m
ǔ
)
箜篌(kōng
hóu

伶俜(
líng
pīng
)
腰襦(

)
葳蕤
(
weí
ruí
)
聘礼
(
pìn
)
磐石
(pán
)
拊掌(

)
否泰
(pǐ
)
赍钱
(

)
踯躅
(zhí
zhú
)
摧藏
(
zàng)
晻晻(
yǎn
)
仕宦(
shì
)
2、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终老不复取

“取”通“娶”

(2)槌床便大怒
(“槌”通“捶”

(3)箱帘六七十
(“帘”通“奁”

(4)蒲苇纫如丝
(“纫”通“韧”

(5)府吏见丁宁
(“丁宁”通“叮咛”

(6)摧藏马悲哀

“藏”通“脏”

3、找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守节情不移
(古义:遵守府里的规则;今义:指妇女不改变节操。)
(2)妾不堪驱使
(古义:使唤;今义:强迫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
。)
(3)君家妇难为
(古义:难做,难当;今义:使别人为难,或客套话,用于感
谢别人代自己做事)
(4)共事二三年
(古义:一起生活;今义:一块儿工作
)
(5)何乃太区区
(古义:愚拙;今义:形容数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

(6)汝岂得自由
(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和限制
)
(7)可怜体无比
(古义:可爱;今义:值得怜悯或同情。)
(8)本自无教训
(古义:教养;今义: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
)
(9)勿复重纷纭
(古义:麻烦;今义::多而杂乱
。)
(10)处分适兄意
(古义:处理;今义: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
处罚。
)
(11)便利此月内
(古义:吉利;今义:方便

(12)卿可去成婚
(古义:订好婚期;今义:结婚
)
(13)蹑履相逢迎
(古义:迎向前去;今义:说好话巴结别人
。)
(14)人事不可量
(古义:人世间的事情;今义:关于人员的录用、调配、
奖惩等工作
。)、
(15)叶叶相交通
(古义:互相穿插重叠;今义: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4、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为
为仲卿母所遣
(

介词
读“weí”

十七为君妇

做,成为,动词,读“wéi”

为诗云尔
(作,写,动词,读“wèi”

非为织作迟

是,动词,读“wéi”

阿母为汝求
( 替,给,介词,读“wèi )
始尔未为久
(算,算作,动词,读“wéi” )
慎勿为妇死
 ( 为了,介词,读“wèi” )
2)相
相见常日稀
(
互相,副词。表示双方互相对待的关系。
)
儿已薄禄相
(
相貌,名词

)
及时相遣归
(
指代兰芝,可译作“我”。
)
好自相扶将
(
指代仲卿母,可译作“老人家”

)
会不相从许
(
指代仲卿,可译作“你”

)
蹑履相逢迎
(
指代仲卿,可译为“他”。
)
(3)适
始适还家门
(
出嫁,动词

)
处分适兄意
(
适合,依照,动词

)
适得府君书
(
刚才,刚刚,副词
。)
(4)见
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指示代词,我
。)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动词,见面


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介词,被。

5、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注意词类活用的现象)
(1)孔雀东南飞
(
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南)
(2)何敢助妇语
(语,名词作动词,说话)
(3)仕宦于台阁
(仕宦,名词作动词,做官)
(4)自名秦罗敷
(名词作动词:取名,名叫)
(5)以此下心意
(下,使动,忍耐)
(6)足以荣汝身
(荣,使动,使……荣)
(7)交广市鲑珍
(市,名词作动词,买,购买)
(8)卿当日胜贵
(
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9)手巾掩口啼
(
手巾,名词作状语,用手巾)
(10)戒之慎勿忘
(
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警戒
)
6、掌握下列偏义复词。
(1)昼夜勤作息

偏在“作”,劳作

(2)勤心养公姥

偏在“姥”,婆婆

(3)我有亲父兄

偏在“兄”,哥哥

(4)逼迫有兄弟

偏在“兄”,哥哥

(5)其日牛马嘶

偏在“马”,因为牛不会嘶

7、指出下面各句的句式特点。
(1)何言复来还
(宾语前置)
(2)为仲卿母所谴(被动句)
(3)誓天不相负(宾语前置)
(4)今日被驱遣(被动句)
(5)徘徊庭树下(状语后置)
(6)渐见愁煎迫(被动句)
(7)非为织作迟
(判断句)
(8)仕宦与台阁(状语后置)
(9)君既若见录(宾语前置)
(10)出置南窗下(省略句)
(11)汝是大家子(判断句)
(12)便复在旦夕(状语后置)
?我的疑问
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Ⅲ
信息链接
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悲剧。
一个叫陆游的诗人,娶了一个叫唐婉的女子,伉俪相得,琴瑟相和,好一对神仙眷属。然而,这一切,并不随陆母之意,逼迫夫妻离异。几年后的一个春日,陆游满怀郁闷踽踽独游,在一个叫沈园的地方,邂遇唐婉,唐遣人送酒致意,陆游满怀伤感,词成《钗头凤》一首,唐婉和之。不久,唐婉抑郁而亡。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尝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探究案
导入新课
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无论是《蒹葭》中对伊人的上下求索,还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相互间魂牵梦绕的执着痴狂,都让我们为之动容。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世界,感受那段凄美而浪漫的爱情故事。
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
1、造成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原因是什么?我们怎么来看待这种爱情悲剧?
2、本文运用了哪些叙事手法?
Ⅰ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精句赏析
1、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赏析:
开头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诗人是用美禽失偶来托物起兴,引起下文的故事;从全诗结构看,有提摄全篇的作用;从诗意看,这又不单纯是起了一个头,而是在意义上同悲剧故事联系起来的,它通过写孔雀向东南飞去不愿分离来象征焦仲卿和刘兰芝的恩爱之情,给全诗定下了一个徘徊顾恋的情调和凄怆缠绵的气氛。
2、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赏析:“织素”“裁衣”“弹箜篌”“诵诗书”应看做互文。这段文字按时间展开,采用纵向铺陈的手法,意在强调兰芝的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为下文兰芝被逐作铺垫,以激起读者的同情。
3、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赏析:
这是“比”的运用,“磐石”和“蒲苇”一坚一纫,恰到好处地表明了他们对爱情的坚贞不渝。
?
4、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赏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呼应开头寄托人们追求恋爱自由、生活幸福的强烈愿望。
探究点二
文本理解
1、文中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试分析这些人物形象。
刘兰芝:坚强、持重,自尊,果断,不为威逼所屈,也不为荣华所动。
“十三能……十六诵诗书”——知书达礼(也可见焦母蓄谋已久,兰芝自求遣归是一种为求得自尊、自由而不得已为之的反抗行为。)
“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不卑不亢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自尊果断
“上堂拜阿母”到“嬉戏莫相忘”——镇定,庄重(我们看到了漂亮能干、勤劳善良、果断坚决、不卑不亢、有礼有节、举止得体的兰芝。)
焦仲卿:这是一个具有复杂性格的人,忠于爱情,忍辱负重,拘谨懦弱,胆小怕事,但又有一定叛逆精神。
“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对爱情坚贞不逾
“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懦弱,胆小
“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叛逆精神
焦母: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言人,是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的典型;极端蛮横无理,一味独断专行,势利。
“何乃太区区”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吾已失恩义,会不想从许”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刘兄: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的帮凶。此人性行暴戾,趋炎附势,尖酸刻薄,冷酷无情。
刘兄只有七句话,但这七句话写得极有个性。其中有质问:“作事何不量”;有利诱“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也有威胁:“不嫁义朗体,其往欲何云?”短短几句,把一个自私横暴,趋炎附势的阿兄形象刻画得十分深刻和逼真。
2、课文四次描写了刘兰芝的落泪,
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仔细咀嚼,耐人寻味。试分析刘兰芝的这四次落泪。
赏析:兰芝第一次落泪是在她不堪焦母凌侮自请遣归“却与小姑别”之时。“泪落连珠子”是兰芝情感长期受压抑后的宣泄,也是兰芝表露心灵重创的唯一方式。
面对刁蛮专横,刻薄、寡情的焦母,兰芝没有丝毫的软弱和妥协,直到与小姑告别之时,她的眼泪也就像断线的珠子一样落下,这样刻画了她善良柔顺、豁达而又刚强的性格特点。 
  第二次描写兰芝落泪是在她与小姑道别后。离开焦府,兰芝的心情是无以名状的,潸然而下的泪水似乎诉说着她满腹的心事,难言之痛,尽藏心底,无以诉说,唯其如此,她才伤心之至而任凭泪水洗刷心头的创伤,这里的落泪揭示了特定氛围中人物隐秘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且渲染了一种悲剧气氛,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县令遣媒来”求婚,刘母要兰芝“去应之”,兰芝的“含泪”拒绝是第三次落泪。想到与仲卿相爱却不能长相厮守以及仲卿的叮咛,面对县令家的求婚,她怎能不泪水盈盈,所以,这里兰芝的“含泪”既揭示了她恪守盟约忠于爱情的性格,又衔接了线索暗示了故事的进一步发展。
  
阿兄逼嫁,太守迎亲,此时的兰芝被推至悬崖绝壁,前无进路,后无退路,如此悲惨的结局怎能不让她心肝欲裂?她只能“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
 
3、封建社会妇女被休一般被视为奇耻大辱,会遭人鄙弃,刘兰芝被休后身价反而更高这种可能微乎其微,为什么诗中出现了那样的情节?
首先,这是表现人物形象的艺术需要。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观照,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
兰芝再嫁热闹隆重的场面描写,
除了表现太守对此事的重视外,更是传唱者特意用这个“隆重”场面与刘兰芝被焦母驱遣回家的“冷落”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刘兰芝是无辜被遣的,他的素养和品行是有口皆碑的,反衬出焦母的专断和无知,替刘兰芝鸣不平。使读者从心底长长地出口恶气,从侧面衬托兰芝的美丽外貌和美好心灵。
其次,这个情节的出现也是广大人民意愿的反映。《孔雀东南飞》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又在传唱过程中加以再创造,融入了人们善良和美好的愿望。
?
探究点三
综合探究
1、作为爱情悲剧,本诗主题深远,蕴藉宽广,千百年来,每每让读者扼腕感叹。你认为造成这场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从兰芝和仲卿两人的角度看,这是性格的悲剧。兰芝外柔内刚,当她面对独断专行的婆婆、性行暴戾的哥哥时绝不屈服。仲卿懦弱无能,当他面对母亲的威逼,他不可能主动争取婚姻的幸福。
从焦母和刘兄两人的角度看,这是社会的悲剧。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实质充当了杀害刘焦的刽子手。
从他们死后双双化鸟这一角度看,它寄托了人民群众追求恋爱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2、在表现手法上,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试结合具体例子分析。
本诗在表现手法上最大的特点是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兰芝“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一个“故”字,既刻画了焦母故意挑剔的凶恶,也显示了兰芝洞察世情的聪慧。“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寥寥数语,勾画出一个独断专行的封建家长的形象。“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容汝身。”趋炎附势,一个以利来衡量一切的市侩小人形象丑态毕露。
Ⅱ文本拓展
Ⅲ当堂检测——有效训练、反馈订正
1、下列字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A、伶俜(pīng)
供养(gòng)
箱奁(ōu)
窈窕(tiǎo)
B、鲑珍(guì)
磐石(pán)
钟磬(qìng)
罄竹难书(qìn)
C、蹑履(niè)
踯躅(zhú)
踟躇(chí)
箜篌(kōng
hóu)
D、婀娜(ē)
主簿(fù)
摧藏(cáng)
络绎不绝(luò)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故谴来贵门(特意)
莫令事不举(成功)
可怜体无比
(古义:可爱;今义:值得怜悯或同情。)
叶叶相交通
(古义:互相穿插重叠;今义: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孔雀东南飞(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南)足以荣汝身(
荣,使动,使……荣

我的收获
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训练案
一、基础巩固题——把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A、可怜体无比
可爱
幸可广问讯
幸运地
B、会不相从许
一定
渠会永无缘
他;见面
C、始适还家门
出嫁
适得府君书
刚才
D、可以卒千年
终、尽
逆以煎我怀
逆料、想到将来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B

A、为仲卿母所遣
县令遣媒来
B、君既若见录
府吏见丁宁
C、大人故嫌迟
故遣来贵门
D、谢家来贵门
多谢后世人
3、下列词句中“相”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A

①还必相迎取
②相见常日稀
③登即相许和
④叶叶相交通
⑤黄泉下相见
⑥儿已薄禄相
⑦怅然遥相望
⑧不得便相许
A、①③⑦⑧/②④⑤/⑥
B.①②⑤⑦/③④⑧/⑥
C.①②④⑤/⑥⑦⑧/③
D.①⑤⑥⑧/②④⑦/③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A、《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B、“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其中的“鸡鸣”是古代时辰的名称。
C、“何乃太区区”和“感君区区怀”中的“区区”二字意义不同,前者为“愚拙、凡庸”之意,后者应理解为“真情挚意”。
D、“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这句中的“便利”是一个古今义不同的词语,“六合”与《过秦论》中的“履至尊而制六合”中“六合”意义不同。
5、下面几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刚开始焦仲卿对刘兰芝有所误会。
B、“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刘兰芝临别时故意精心修饰,作为对封建家长
制的无言的挑战。
C、“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这一句暴露了焦仲卿的软弱性。
D、“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表明刘兰芝忠于爱情义无反顾。
6、下列几句中最能概括焦仲卿忠于爱情敢于反抗的一项是(
B

①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②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③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
④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
⑤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⑥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2、
能力提升题
(1)课内语段阅读——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阅读下节诗句,完成7~9题。
著我绣裌裙
,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7、这几句诗采用的写法是什么?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排比和比喻
B.夸张和渲染
C.铺陈排比
D.赋、比、兴
8、刘兰芝“事事四五通”,其原因是什么?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B

A.临别时故意精心修饰,作为对封建家长制的无言的挑战。
B.临别时有意精心修饰,希望以此获得焦母的好感,使焦母改变主意。
C.借此延缓别离时的到来,反映了兰芝痛苦的矛盾的心情
D.表现了兰芝一方面内心非常痛苦,另一方面仍要在婆婆面前表现得坚
强得体。
9、作者写刘兰芝在离开焦家之前的精心打扮,其作用是(
C

A.表明刘兰芝强作镇定,以掩饰自己内心的哀怨。
B.表明刘兰芝对封建势力不甘示弱,有意在焦母前示威。
C.补叙刘兰芝的美丽,表现她在无辜被遣时的镇定、从容和坚强。
D.表明刘兰芝有意装饰,要体面地回娘家。
(2)课外拓展阅读训练——山登绝顶我为峰!
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瑇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两首诗与《孔雀东南飞》一样都是汉乐府,都是写男女爱情的。《有所思》是一首民间的恋歌,而《上邪》则是一首爱情的誓词。
10、“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中的“之”指代什么?这句话表达了该女子什么样的心情?
用玉绍缭的双珠瑇瑁簪
该女子爱至极而后绝望的怨恨之心
11、“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这两句是该女子回忆(过去两人幽会时担心鸡鸣狗叫惊动兄嫂)的情景,态度又前面的决绝而又变为(犹豫)。
12、《上邪》中以(五)种不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比喻自己(永远不会变心),充分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大胆热烈、忠贞不渝的爱情。
13、《有所思》一诗,篇幅短小,但情节曲折,历来为名家称道。请结合诗歌,作一简单分析。
此诗的结构,以“双珠瑇瑁簪”这一爱情信物为线索,通过“赠”与“毁”及毁后三个阶段,来表现主人公的爱与恨,决绝与不忍的感情波折,由大起大落到余波不竭。中间又以“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两个顶真句,作为爱憎感情递增与递减的关纽;再以“妃呼豨”的长叹,来连缀贯通昔与今、疑与断的意脉,从而构成了描写女子热恋、失恋、眷恋的心理三部曲。曾次清晰而又错综,感情跌宕而有韵致。
语言运用
14、《孔雀东南飞》是古代乐府民歌的代表作,歌颂了刘兰芝的忠贞与反抗精神。假若刘兰芝被选为当年“感动世界”年度人物,请你为她写一段颁奖词,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
在漫漫长夜里,刘兰芝以自身的美丽、坚强与宿命相抗衡,那清池中层层的涟漪是坚贞爱情迸发出的火花,是怨男恨女血泪的控诉,是对人类文明最强烈的呼唤。“举身赴清池”这种凤凰涅槃式的悲壮,在那一瞬间穿越生与死,绽放爱与恨!这是一次血与火的洗礼,更是对封建礼教的控诉。
15、阅读下面的示例,为提供的两组镜头分别设计画外音。要求主旨明确,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示例:(镜头)一个正在跑步的中学生,突然停下来,弯腰将同学扔在校园中的废弃物丢进了垃圾桶。
画外音:拾起的是垃圾,收获的是成长,传播的是文明。
(镜头)一辆小车减慢速度,停在信号灯前,耐心等待闯了红灯的孩子们过去。这个时候,一名执勤交警队司机微笑,并且敬礼。
画外音:礼让三分,显示你对生命的珍爱;文明交通,赢得他人对你的尊重。
(镜头)晚自习结束后,同学们陆续离开教室,最后,教室里空无一人,日光一直亮到天明。
画外音:亮了一夜的日光灯,丢了一时的责任心。
附录
课外阅读
古诗如酒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一阕《关雎》,就这样出现在我们生命记忆的源头,也出现在华夏文明的源头。已经很难确认《诗经》诞生的确切年代了,至于究竟是哪一个不平凡的喉咙,最先吟出中国诗歌第一行嘹亮的音符,更是无从查考。每当读罢《诗经》,我常常不禁要问自己:为什么斑驳的岁月并未使《诗经》里绽亮的意象显出铜绿,无涯的空间更未令远古诗歌包含的丰富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蒙受损失?当暗黄的纸页间错落的诗行成为我们灵魂的一部分,当代诗歌,又为何离我们这般遥远??
与诗人共同生存在这个世界里,应当说是我们的幸运。诗,使灰黯变得多彩,使短暂变得永久,使有限成为无限,使腐朽化为神奇;诗,使生命中许多的不可能最终成为可能;诗,使人类充分体验到情感的欢畅与智慧的闪亮。无数的新诗正散布在我们周围,如星雨,如花瓣,飘散在我们的日子深处。它们与我们相距那么近,伸手可触,然而又有多少人注意到它们的存在呢?是因为李白李贺李商隐都已在历史的尘烟里隐退,而浮华的现世不再造就王维王勃王昌龄了吗?现在就下这样的结论,未免太匆忙了一点。唯一的解释,就是它们未曾经历过时间的淘洗。一首诗若要成为绝唱,是不能省略这一手续的。于是明白了,好诗的诞生,是天才与时间的共同结果;而读诗,是需要一个时间距离的。?
因为有了时间的距离,古诗里的字句,才化成水底的珊瑚,美丽而持久。所以,《诗经》里的蒹葭、白露的痕迹依稀可辨;骆宾王的“西陆蝉声”,依然如丝如缕;陈子昂的幽州台、温庭筠的五丈原,慷慨悲凉之气未改;而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与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将同一个凉州,锁定在心灵的地图上。古诗如酒,存放得久了,便经历了一场美妙的发酵。我们要感谢酿酒师,同时更应对时间产生由衷的敬意。?
在隔过了久远的时间之后,我们再去读它们,已不再是普通的阅读,这些诗的年龄与生命力,使我们升起由衷的敬畏感。如同啜饮一樽古酒,每一滴不曾挥发的汁液,都是与时间抗争的结果,令我们不能不感到激动,不能不肃然起敬。这种“先入为主”的敬意,在阅读同代人的诗作时,是不常有的。?
其实,既然诗是诗人灵智的闪光留下的痕迹,那么,构思的机巧,应当只有一次效用。就像对一部悬念小说的欣赏,应当是“一次性”的谜底揭示之后,再去重读,恐怕就会失去初读的那分奇妙感受。?
按说,诗也一样。名诗佳句,诵过十遍之后,熟稔到不假思索便可脱口而出的程度,理应不再有任何新鲜的刺激了吧,这似乎应是旧诗的劣势、新诗的优势,可是事实却不是这样,比如李太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比如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比如刘禹锡的“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比如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每次品读,心灵都如初读一般悸动,每次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些诗中名句是在诗人高度敏感的情感酒窖里酿制的,它们有足够的力量抵御心灵的麻木。于是,在一次又一次反复的吟诵当中,我们对世界对生命对完美对缺憾的体察一天一天地深化,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诗歌最终成为我们精神的源泉与归宿。读诗,赋予我们的生命以更深厚的意义,同时也使诗歌本身的魅力一次次地深化和升值。地老天荒,美人迟暮,只有诗,常读常新。诗不会老,就更不会死。在诗歌的低潮时期,我从未对诗失去信念,原因也正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