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12课 石钟山记(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高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12课 石钟山记(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21 08:2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石钟山记》教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与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和状语后置等特殊句式。
2、学习本文将情趣与理趣融为一体的写法,理解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的观点。
3、学习作者大胆质疑重视实践的求实精神。
【学习重难点】
学习本文将情趣与理趣融为一体的写法,理解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的观点。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一)苏轼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二)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今属河南)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属江西)任县尉,途径湖口县,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
(三)文学常识


古代游记作为古代散文文体的一种,前人多把它归入“杂记体”。它是摹山范水、专门记游的文章,以描绘山川自然、风景名胜为内容,写旅途的见闻和对大自然风光之美的感受。
游记可以分为很多种。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游记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
(四)资料链接
自题金山画像
宋.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作者以自嘲的口吻,抒写平生到处漂泊,功业只是连续遭贬。诗人面对当年自己的画像,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既有对目前垂垂老矣的描述,也有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多重感情交织在一起。造语苍凉,寓庄于谐,言有尽而意无穷。
作此诗时,是苏轼去世前两个月,作者已年逾花甲,堪堪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回首自己的一生,几起几落,失意坎坷,纵然有忠义填骨髓的浩瀚之气,也不得不化为壮志未酬的长长叹息。作者只能慷慨悲歌,自叹飘零。接下来的“身如不系之舟”指自己晚年生活的飘泊不定,抒写羁旅漂泊的忧伤情怀。如果仅限于“入乎其内”的抒写人生的苦闷,苏轼也就不成为令人发出会心微笑的“东坡老”。他不会,也不屑在哀愁中沉沦。且看后两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一反忧伤情调,以久惯世路的旷达来取代人生失意的哀愁,自我解脱力是惊人的。苏轼认为自己一生的功业,不在做礼部尚书或祠部员外郎时,更不在杭州、徐州、密州(作者曾在此三地作过知府)。恰恰在被贬谪的三州。真是“满纸荒唐言”,然而这位“东坡老”最能够“白首忘机”。失意也罢,坎坷也罢,他却丝毫不减豪放本色,真是不可救药的浪漫。末两句,语带诙谐,有自我调侃的意味,却也深刻地传达了作者此刻的微妙心情。
二、学习过程
任务一: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任务设计:
1、读课文,读准字音。
磬(qìng)
无射(yì)
铿(kēng)然
硿(kōng)硿焉
栖鹘(hú)
磔(zhé)磔
噌(chēng)吰(hóng)
窾(kuǎn)坎镗(tāng)鞳(tà)
识(zhì)之乎
桴(fú)止响腾
罅(xià)
2、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第一段:质疑——提出对两位古代名人观点的疑问;
第二段:解疑——通过实地观察,找到原因;
第三段:感悟——提出自己的看法。
任务二:
疏通文意
解读文段
任务设计:
第一段
活动一:读课文,解释划线的词语
原文: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解释:
焉:于之,在哪里。
鼓:激荡、掀起。
搏:
击,拍。
洪钟:大钟。
是说:这个说法。
磬: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虽:即使
鸣:使动用法,使.......
发出声音。
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函胡:通“含糊”。
重浊而模糊
清越:越,高扬。清脆而响亮
桴(fú):鼓槌。
腾:传播。
余韵徐歇:韵,这里指声音。徐,慢。
得之:找到了这个(原因)。之,指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尤:尤其、特别。
石之铿然有声者:铿然,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之,定语后置的标志。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
所在皆是:是,这样。
活动二:文段解读。
1、郦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原因,是怎样的观点?请用原文回答.
郦元水石相搏发声说: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宏钟--水石相搏发声说;
李渤石头发音说:扣而聆之,面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2、作者赞成他们的观点吗?请用原文回答.
不赞同
“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因此对郦元说“人常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对李渤说,“余尤疑之”。
第二段
活动一:读课文,解释划线的词语
原文: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解释:
适:到
……

赴:赴任、就职。
因:因而。
其:其中。
硿硿焉:硿硿地(发出响声)。焉,相当于“然”。
固:本来。
森然:形容繁密直立。
搏人:捉人,打人。
栖鹘:宿巢的老鹰。鹘,鹰的一种。
磔磔:鸟鸣声。
鹳鹤:水鸟名,似鹤而顶不红,颈和嘴都比鹤长。
心动:内心恐惧。
噌吰:形容钟声洪亮。
舟人:船夫。
罅:裂缝。
涵澹澎湃:(波浪)激荡冲击。涵澹,水波动荡。澎湃,波浪相激。
为此:形成这种声音。
中流:水流的中央。
空中:中间是空的。
窍:窟窿。
窾(kuǎn)坎镗(táng)鞳(tà):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
向之:之前、先前。
汝识(zhì)之乎:知道。
歌钟:古乐器。
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不余欺,就是“不欺余”,宾语前置句。
活动二:解读文段
1、写作者月夜考察石钟山,有什么作用?
运用视觉、听觉,描绘绝壁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夜景,渲染阴森的气氛,烘托亲自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埋下伏笔。
2、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得名的原因:风水进出洞穴发出的声音像钟而得名。
第三段
活动一:读课文,解释划线的词语
原文: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解释:
臆断:根据主观猜测来判断。臆,胸、主观猜测。
殆:大概。
言:用文字表述、记载。
终:终究。
以:用。
莫:不。
渔工水师:渔人(和)船夫。
虽:虽然。
所以:……的缘故。
陋者:浅陋的人。
乃:副词,竟然。
斧斤考击:斤,斧头。考,敲击。
其实:它得名的真相。
是以:因此
活动二:解读文段
1、作者在探明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以后,悟出了什么道理?
悟出了“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的道理。
2、苏轼找到了石钟山的得名由来,你对苏轼的这种做法怎么看待?
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是难能可贵的。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未必完全正确,但这种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的质疑精神和实地考察的探索精神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
任务三
叙事写景议论的融合
---
体会游记的特点
任务设计
1、本文的叙议是如何安排的?试分析。
第一段质疑,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属议论;
第二段察疑,通过实地考察探究石钟山得名由来,属记叙;
第三段得出要认识事物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臆断其有无”的结论,属议论全文为“议论一记叙一议论”的结构,一脉相承。
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是为因事说理的千古名篇
2、本文的景物描写,试简析。
①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如“声如洪钟”“如猛兽奇鬼”“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如钟鼓不绝”“如乐作焉”,
“噌呔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鞯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②形象的拟人;森然欲搏人
③贴切的拟声词:“铿然”“磔磔”“噌呔”“窾坎镗鞯”),对所见所闻作了绘声绘形的描写,创造出独特的意境。
三、主题归纳
本文写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作者先考察历史文献,道元的说法表示怀疑,对李渤的说法表示“尤疑”。得到会后亲自实地考察,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否定了李渤的说得出“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的结论,表现出作者有疑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