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习题课件(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习题课件(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21 13:43:54

文档简介

(共12张PPT)
第一单元
中考真题演练
考点1: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A
考查角度:北京人的发现、生活情况和地位
1.
(2020·龙东)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间,已经学会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还学会使用打制石器的远古人类是(
)
A.
北京人
B.
元谋人
C.
蓝田人
D.
马坝人
B
2.
(2020·昆明)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20世纪20年代开始,人们发现了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直立人遗址。它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
)
A.
云南元谋人遗址
B.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C.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
D.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A
3.
(2020·黔西南)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用火烧烤食物、御寒、照明、驱兽。最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
A.
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
B.
《韩非子》关于远古时代的记述
C.
《山海经》中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
D.
历史研究学者的推测和论述文章
B
考点2:原始农耕生活
考查角度:原始农业的发展,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的生活情况
4.
(2020·青岛)西安市东部有目前中国境内发现的最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
6
000
年。这一遗址是(
)
A.
河姆渡遗址
B.
半坡遗址
C.
二里头遗址
D.
安阳殷墟
B
5.
(2020·怀化)历史图片蕴涵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下组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形(
)
A.
元谋人
B.
半坡居民
C.
北京人
D.
河姆渡居民
C
6.
(2020·黔东南)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下列能反映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是(
)
A.
北京人狩猎
B.
山顶洞人捕鱼
C.
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D.
半坡人制作衣服
D
7.
(2020·黔南)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遗址都在大河流城,因为(
)
A.
适宜航行、交通便利
B.
河流湍急、地势险要,战略地位重要
C.
环境优美、风景秀丽
D.
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
A
考点3:远古的传说
考查角度:华夏族的形成,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8.
(2020·福建)神农教民种粟、黄帝“蒸谷为饭”的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已经(
)
A.
出现原始农业
B.
进入青铜时代
C.
实行分封制度
D.
掌握冶铁技术
A
9.
(2020·淮安)“他们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有很多发明创造。他们两个部落结成联盟,经过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材料中的“他们”是(
)
A.
炎帝和黄帝
B.
夏启和商汤
C.
老子和孔子
D.
项羽和刘邦
D
10.
(2020·山西)“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
)
A.
发祥地是黄河流域
B.
交通便利,创造了众多的文明成就
C.
由炎帝和黄帝创立
D.
杂居相处,在不断交往中融合而成
C
11.
(2020·郴州)五岭广场的神农雕像是郴州人民为纪念传说中炎帝的丰功伟绩而树立的。下列属于炎帝功绩的是(
)
A.
发明算盘
B.
教民冶铁
C.
教民耕种
D.
创造文字(共34张PPT)
第一单元综合提优测评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C
1.
(2019·江苏苏州昆山期末改编)某电视台的《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过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不可能看到的原始人类生活场景是(  )
A.
元谋人能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B.
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御寒照明
C.
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猎取动物
D.
山顶洞人用穿孔骨针缝制衣物
B
2.
(2018·烟台改编)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1982年,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
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共同劳动
C.
已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D.
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
B
3.
(2019·山东德州九中阶段性检测)山顶洞人已经掌握的劳动技能包括(  )
①磨光和钻孔技术 ②烧制陶器 ③人工取火
④用耒耜开垦土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D
4.
某同学写了一篇关于北京人一天生活的历史短文。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早上,一群男人一起出去寻找猎物和狩猎
B.
上午,他们用粗糙的石器或木棒追赶猎物
C.
中午,雷电交加燃起大火,他们用火烤鹿肉
D.
下午,一群妇女带着孩子们,并用骨针缝衣服
A
5.
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其中,与北京人的特征或生活状况相符的是(  )
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 
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D
6.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已经能够走出洞穴,盖房定居的远古人类是(  )
A.
元谋人 北京人
B.
北京人 山顶洞人
C.
山顶洞人 河姆渡人
D.
河姆渡人 半坡人
C
7.
(2018·无锡)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有关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拍摄要求的外景地是(  )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半坡遗址
C
8.
(2018·广东)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A.
刀耕火种
B.
游牧渔猎
C.
农耕定居
D.
铁犁牛耕
D
9.
(2018·青岛)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农耕。下列关于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原始农耕文明共同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②过着定居生活 
③种植粮食作物粟和水稻 
④会制造陶器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B
10.
中国史前时期的远古人类在涿鹿进行交战。其交战的双方是(  )
A.
黄帝、蚩尤部落与炎帝部落
B.
黄帝、炎帝部落与蚩尤部落
C.
炎帝、蚩尤部落与黄帝部落
D.
黄帝、炎帝部落与大禹部落
B
11.
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已成为海峡两岸同胞乃至全球华人华侨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下列传说中的发明创造,与炎帝无关的是(  )
A.
首创耒耜,种植五谷
B.
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C.
制作陶器,发明纺织
D.
学会煮盐,教民通商
D
12.
《百家姓》是一部记录姓氏的启蒙读物。姓氏及其附着的文化内涵是打通古今交流通道的最好载体,它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史。寻根问祖,追根溯源是人的天性。中华民族“寻根问祖”应追溯到(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炎帝和黄帝
D
13.
传说中的黄帝对中华民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下列图片反映黄帝杰出贡献最全面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C
14.
(原创题)历史传说是根据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内容。下列各项,与中国远古传说的禅让制度密切相关的是(  )
A.
炎黄两帝传蚩尤
B.
黄帝传位给炎帝
C.
尧传舜,舜传禹
D.
启继承父亲禹之位
D
15.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他“劳神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终于消除了水患。这位传说中的治水英雄是(  )
A.
黄帝
B.

C.

D.
大禹
二、材料解析题(共55分)
16.
历史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记录,历史就在我们身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遗址中的历史】
(1)图一中的元谋人距今约有多少年的历史?元谋人在我国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有着怎样的特殊地位?(4分)
距今约170万年。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2)从图二遗址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哪一远古人类的情况?请从体貌特征、生产工具两个方面谈谈这一远古人类的特点。(6分)
北京人。
北京人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能够直立行走;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
【文物中的历史】
(3)图三是我国哪一原始居民使用过的工具?图四是哪一原始居民制作的彩陶?图三、图四反映出我国原始居民当时已经进入了农耕时代。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6分)
河姆渡人。半坡居民。河姆渡人已经开始种植水稻,而半坡人则种植粟。
【传说中的历史】
材料一 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遂禽杀蚩尤。
——
《史记·五帝本纪》
材料二 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濒,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
——
《墨子·尚贤》
(4)材料一记述的是哪场战役?材料二记载了我国原始社会哪一种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4分)
涿鹿之战。禅让制。
【探究中的历史】
(5)通过以上探究可知了解历史的途径有很多。请你再举出两例来。(2分)
上网查询、阅读书籍等。(符合题意即可)
17.
(2019·山东东营广饶县乐安中学段考)(核心素养——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和图二分别被称为什么建筑?它们分别是我国哪一地区的远古居民的房屋?(6分)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半坡居民。干栏式房屋;河姆渡人。
(2)图一和图二的房屋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这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6分)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多用木头作柱子,屋内用灶炕;干栏式房屋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拼接成屋。自然环境。
(3)穿越时空隧道,如果你有幸到图一房子里去做客,房子的主人可能用什么食物招待你?到图二的房子里去做客,主人会用什么食物招待你,还可能送给你哪些礼物作为纪念?(4分)
粟去壳后做成的小米饭。水稻脱壳后做成的大米饭;雕刻的象牙或兽骨等。
18.
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远古时期华夏部落的主要活动区域。华夏族是在哪两个部落联盟的基础上形成的?(6分)
黄河流域。黄帝部落、炎帝部落。
材料二 如图
(2)简述图二中历史人物的主要贡献。(4分)
(3)图三中的文物代表中华民族的什么形象?(2分)
黄帝能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等。
龙。
材料三 如图
(4)图四、图五分别是谁的陵墓?请各用一句话简单评价他们。(5分)
黄帝;禹。
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联合,逐渐形成华夏族,黄帝与炎帝一起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大禹治水,造福人类等。